一项开放的评估PT886与化疗和/或PD-1抑制剂联合在晚期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及胰腺癌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的Ⅱ期临床研究
评估PT886与化疗和/或PD-1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和胰腺癌受试者的安全性、肿瘤缓解率及联合用药推荐的扩展剂量 评估PT886与化疗和/或PD-1抑制剂联合用药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和胰腺癌受试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
一项评价PT886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和胰腺癌成人受试者的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的I期临床研究。
评估PT886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通过剂量递增评估PT886在晚期实体瘤中的限制毒性的发生情况,并确定最大耐受剂量(如达到),以及Ⅱ期推荐剂量。
评估PT886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免疫原性及初步的抗肿瘤活性。
A Phase 1/2, Open-Label, Dose Escalation and Expansion Study With PT886 (Spevatamig) Followed by a Multi-cohorT Stud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Pancreatic Ductal or Biliary Tract AdEnocarcinomas of PT886,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and/or an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 TWINPEAK Study
This is a first-in-human, Phase 1/2, open-label, dose escalation and dose expansion and combination study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Spevatamig (PT886). Patients with the following tumor types will be eligible for screening: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gastric adenocarcinoma,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GEJ) adenocarcinoma, biliary tract carcinoma (BTC) an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
100 项与 Spevatamig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Spevatamig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Spevatamig 相关的专利(医药)
82
项与 Spevatamig 相关的新闻(医药)一项开放的评估PT886与化疗和/或PD-1抑制剂联合在晚期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及胰腺癌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的II期临床研究
药物
简介
PT886是一款更具疗效优势的创新双抗,可结合Claudin 18.2低表达的肿瘤细胞 (比抗Claudin 18.2单抗覆盖更多患者);可阻断CD47信号通路 (先激活巨噬细胞,再激活T细胞);采用IgG1亚型,可介导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杀死肿瘤细胞;与单抗相比,PT886双抗有更多结合位点,与肿瘤细胞的结合更有特异性,和正常细胞和组织的非特异性结合更少,更为安全;采用经过优化的抗CD47单臂,其在与人红细胞最小程度结合的同时,又保持很强的与肿瘤细胞上CD47的结合活性;PT886具有天然IgG单抗结构,继承了天然单抗优越的成药性,包括结构稳定,不会聚集,免疫原性低,良好的PK,组织(包括癌)渗透性强。
试验
设计
试验组:试验组联合化疗和/或PD-1抑制剂
入组
瘤种
胃癌、胰腺、胆道癌
方案号
PT886Y2001
CFDA批件号
2025LP00594
CDE登记号
CTR20252758
研究者
李达
郑宇
生金
董永
王帏
章程燕
入选
标准
入选标准
1.18岁及以上,能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遵守方案。
2.根据RECIST V1.1 实体瘤标准确定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位于先前接受过放射部位的病灶,如果已被证明出现进展,则可认为是可测量的病灶。
3.Part 1,队列1A:转移性和/或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受试者,未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一线标准治疗,并且没有接受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的禁忌症。HER2+但无法接受一线靶向治疗的受试者符合条件。
Part 1,队列1B:转移性和/或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受试者,在一线标准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疾病进展,并且没有接受紫杉醇治疗的禁忌症。HER2+但无法接受二线靶向治疗的受试者符合条件。
Part 1,队列1C:胰腺癌受试者,其转移性和/或晚期疾病未接受过治疗,并且没有接受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禁忌症。
Part 1,队列1D:胰腺癌受试者,其转移性和/或晚期疾病未接受过治疗,并且没有接受FOLFIRINOX(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的禁忌症。
Part 1,队列1E:胰腺癌受试者,其转移性和/或晚期疾病未接受过治疗,并且没有接受NALIRIFOX(伊立替康脂质体+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的禁忌症。
Part 2,队列2A:转移性和/或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受试者,在一线或二线标准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疾病进展,且未接受过CLDN18.2靶向药物治疗。最初为HER2+且已用尽HER2靶向治疗的受试者或无法使用德曲妥珠单抗的受试者同样有资格入组该队列,且不需要新鲜组织活检结果。受试者将接受PT886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
Part 2,队列2B:转移性和/或晚期HER2阴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的受试者,其转移性和/或晚期疾病未接受过治疗,且适合接受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Part 2,队列2C:转移性和/或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受试者,在一线或二线标准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疾病进展,且未接受过CLDN18.2靶向药物治疗。最初为HER2+且已用尽HER2靶向治疗的受试者或无法使用德曲妥珠单抗的受试者同样有资格入组该队列,且不需要新鲜组织活检结果。受试者将接受PT886 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治疗。
Part 2,队列2D:转移性和/或晚期HER2阴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的受试者,其转移性和/或晚期疾病未接受过治疗,且适合接受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和替雷利珠单抗治疗。
Part 3:入排标准与相应的剂量递增队列的上述入排标准一致。
4.需提供组织活检样本或存档组织送至中心实验室用于评估CLDN18.2的表达,可接受既往12个月内检测的CLDN18.2表达报告。
5.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
6.在筛选时和开始治疗前3天内确认主要器官功能正常,具体表现为: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
•淋巴细胞计数≥0.5×10^9/L。
•白细胞(WBC)计数>2,500/mm3或>2.5×10^9/L。
•血红蛋白(Hgb)≥9.0 g/dL1(接受PT886治疗前4周内不得接受RBC输血)。
•血小板(plt)≥100×10^9/L。
•AST/SGOT和ALT/SGPT≤2.5倍正常值上限(ULN)或≤5.0倍ULN(如果存在肝转移并有记录)。有肝转移或骨转移记录的受试者:ALP≤5.0倍ULN。
•总胆红素≤1.5倍ULN(无肝转移)或<3.0倍ULN若存在肝脏转移(或受试者已知患有吉尔伯特综合征)。
•白蛋白≥25 g/L(≥2.5 g/dL)。
•对于未接受治疗性抗凝剂的受试者:INR和aPTT≤1.5倍ULN。对于正在接受治疗性抗凝剂的受试者:稳定的抗凝剂方案。
•计算肌酐清除率≥50 mL/min(Cockcroft Gault 公式)或≤1.5倍ULN。
受试者可以使用稳定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7.既往癌症治疗引起的所有急性不良事件均已消退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V5.0)规定的≤1级或基线(脱发或神经病变<3级)。所有其他副作用都必须与医学监查员讨论。
8.受试者在既往化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的≥3级血液学或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在开始PT886治疗之前必须恢复到≤1级或基线。对于所有其他正在发生的不良事件,请在开始治疗前与医学监查员讨论。
9.所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包括绝经前女性以及绝经后<24个月(过去24个月有月经期),在开始研究治疗前3天内血清妊娠试验结果呈阴性。接受子宫切除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的女性无需进行妊娠试验。
10.必须同意在研究期间以及研究治疗末次给药结束后至少7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失败率<1%)来避孕(包括男性和女性受试者以及受试者的伴侣)。
11.受试者的预期寿命>3个月。
排除
标准
排除标准
1.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未采取适当避孕措施的有生育能力(WOCBP)的女性。
3.接受辅助或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仅限于1线治疗)。
4.在过去12个月内活动的且需要全身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下情况例外:
a.有自身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且正在使用甲状腺替代激素的受试者有资格参加研究。
b.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I型糖尿病受试者,有资格参加研究。
c.仅有皮肤病症表现的湿疹、银屑病、慢性单纯性苔藓或白癜风受试者(例如,银屑病关节炎受试者除外),在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情况下有资格参加研究:
i.皮疹必须小于体表面积的10%。
ii.基线时病情控制良好,只需外用低效皮质类固醇激素。
iii.在过去的12个月内,未出现过需要使用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UVA)、甲氨蝶呤、维甲酸、生物制剂、口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高效或口服皮质类固醇的基础疾病急性加重情况。
5.在PT886研究治疗开始前4周内或5个药物消除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接受过全身免疫刺激剂(包括但不限于干扰素和IL-2)治疗。
6.在研究治疗前14天内需要系统性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10 mg泼尼松或同当量药物)进行全身治疗的情况,或预计在研究治疗期间需要使用全身免疫抑制药物。允许将地塞米松作为PT886的预处理药物。在 PT886 与化疗联合的队列中,根据当地机构标准,允许使用更大剂量的地塞米松。
7.发生过≥3级免疫相关事件的受试者,如(非感染性)肺炎、间质性肺病、心肌炎。在入组前6个月内发生过<3级免疫相关事件且尚未缓解的受试者也被排除在外。
8.在开始接受PT886研究治疗前4周内出现严重感染,包括但不限于因感染并发症、菌血症或严重肺炎而住院,或任何可能影响受试者安全的活动性感染。
9.在开始接受PT886研究治疗前2周内接受过治疗性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如预防尿路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化)的受试者有资格入研究。过去12个月内有COPD或哮喘发作或恶化的受试者不符合研究资格。
10.患有未经治疗的脑或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或脑/CNS转移已进展,例如,有证据表明具有新发或扩大脑转移或可归因于脑/CNS转移的新神经系统症状。
注:接受过脑转移治疗,停用皮质类固醇且临床状态稳定21天的受试者有资格入组。
11.已知并发恶性肿瘤且正在进展或过去24个月内患有需要治疗的活动性疾病。皮肤基底细胞癌、宫颈原位癌或其他先前接受过潜在治愈性治疗的非侵袭性或惰性恶性肿瘤除外。
12.既往接受过CLDN18.2或CD47靶向疗法或抗SIRPα(信号调节蛋白α)靶向药物治疗。
13.在计划治疗开始30天内接受过活病毒疫苗接种。
14.心脏功能受损或患有重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何一种情况:
a.经MUGA扫描或ECHO确定LVEF<45%。
b.先天性长QT综合征。
c.筛查ECG时QTcF≥480毫秒。
d.在开始研究药物治疗前≤3个月内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
e.在开始研究药物治疗前≤3个月内出现急性心肌梗塞或卒中。
15.最近3个月内曾发生溶血性贫血或伊文氏综合征。
16.入组前4周内接受过RBC输血。需要静脉或长期口服补铁治疗的缺铁受试者。
17.患有≥3级神经病变。
18.患有其他并发严重和/或无法控制的合并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引发不可接受的安全性风险或影响方案依从性。
19.在开始研究药物PT886治疗前4周或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较短者为准),接受过任何抗癌治疗(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为6周),或者尚未从先前治疗的不良事件中恢复的受试者,无论是在转移性还是辅助性治疗。经与医学监查员的讨论,可允许有例外情况。在入组前接受稳定的双磷酸盐或地诺单抗治疗≥30天的受试者是符合入组资格的。
20.在开始研究药物给药前≤4周接受过的全身性放射治疗或为缓解疾病接受过≤2周的局部放疗,或尚未从既往治疗的不良事件中恢复的受试者。有放射性肺炎病史的患者不符合条件。
注意:患者与辐射相关的毒性必须恢复,且不需要皮质类固醇。允许为姑息性放疗(放疗时间不超过2周)设定1周的洗脱期。
21.在开始研究药物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大手术,或尚未从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中恢复的受试者。
22.患有需要临床干预的活动性胃穿孔、幽门梗阻、完全胆管阻塞、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或患有需要临床干预的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
23.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剂量的华法林钠(Coumadin®)或任何其他香豆素衍生物抗凝剂治疗的受试者。只要受试者接受稳定剂量,抗凝血酶或X因子抑制剂等抗凝剂均可使用。
24.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肺栓塞等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
25.已知诊断出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阳性受试者。
26.有证据表明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没有得到充分控制(充分控制定义为:HBV-DNA<500 IU/mL或等量的拷贝数2800/mL,HCV-RNA检测结果为阴性。对于已知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史的受试者,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和申办方的批准,可以入组此类受试者)。
27.软脑膜疾病。
28.活动性肺结核。
29.无法控制的肿瘤相关疼痛。
•需要止痛药物的受试者在研究入组时必须使用稳定的治疗方案。可接受姑息性放疗的症状性病变(例如,骨转移或导致神经压迫的转移灶)应在入组前进行治疗。
•如果无症状的转移性病灶进一步生长可能会导致功能障碍或顽固性疼痛(例如,硬膜外转移目前与脊髓压迫无关),则应在入组前考虑适当进行局部区域治疗。
30.对IgG1单克隆抗体和/或其任何辅料(聚山梨酯80、L-组氨酸、蔗糖、L-精氨酸-HCl)或对相应队列的PD-1抑制剂及其任何辅料有过敏或超敏反应(≥3级)。
31.对嵌合或人源化抗体或融合蛋白有严重过敏反应史。
32.接受过异体干细胞或异体组织或实体器官移植。
33.已知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产品或相应队列的PD-1抑制剂制剂的任何成分过敏。
如有您或您的家人有意参加临床试验,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中国北京、上海、广东松山湖,美国圣地亚哥
2025年10月23日,专注于肿瘤领域创新药物发现和开发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凡恩世制药公司(Phanes Therapeutics)今天宣布,凡恩世创始人兼CEO王明晗博士将于2025年10月23日出席BioCentury-BayHelix第十二届中国医疗健康峰会(China Healthcare Summit 2025)并发表演讲。
本届峰会于2025年10月22日-10月24日在上海举行,由BioCentury、BayHelix及麦肯锡联合举办,汇聚了全球生物技术公司代表、医疗健康公司高管和投资者,是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交流和合作平台。
凡恩世创始人兼CEO王明晗博士将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演讲,介绍公司概况和临床管线的最新进展。凡恩世目前拥有三个极具差异化特色和商业潜力的临床项目,正在中美两地开展II期临床试验,包括两个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spevatamig(PT886)和peluntamig(PT217),以及一个best-in-class单克隆抗体mavrostobart(PT199),将为胃癌、胰腺癌、胆道癌、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治疗难度极大的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关于凡恩世制药
凡恩世制药(Phanes Therapeutics, Inc.)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肿瘤领域创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公司有三个处于临床阶段的项目,包括best-in-class单克隆抗体(mAb)项目mavrostobart,以及两个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bsAbs)项目spevatamig和peluntamig。Spevatamig和peluntamig都已获FDA孤儿药和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凡恩世制药已经通过其专有技术平台PACbody®、SPECpair®和ATACCbody®建立了强大的研发管线,以开发新型生物制剂,解决癌症领域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的问题。PACbody®,是一种不需要蛋白质工程来构建双特异性抗体专有方法,从而使抗体分子保持具有卓越CMC特性的天然结构。SPECpair®技术平台,能利用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工艺来生产具有天然IgG结构的双特异性抗体。ATACCbody®技术平台,是一种使用可调节活性的免疫肿瘤分子靶向实体瘤的专有技术,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关于更多凡恩世制药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phanesthera.com。
有关商务合作或媒体咨询,请分别联系bd@phanestx.com或media@phanestx.com。
推荐阅读:
凡恩世制药双抗spevatamig新突破:中国Ⅱ期临床完成首例给药,美国Ⅱ期临床即将完成,Ⅲ期临床筹备中
凡恩世制药的双抗 spevatamig与化疗联合治疗完成首例胆道癌患者给药
凡恩世制药单抗mavrostobart(PT199)与化疗联合治疗完成临床研究首例患者给药
凡恩世制药双抗peluntamig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凡恩世制药双抗peluntamig(PT217)II期联合治疗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
凡恩世制药双抗spevatamig(PT886)II期联合治疗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
凡恩世制药双抗peluntamig(PT217)与化疗联合治疗完成临床研究首例患者给药
凡恩世PT217获得FDA第二个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
消化道肿瘤专家Zev Wainberg教授加入凡恩世临床顾问委员会
凡恩世制药双抗PT886与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凡恩世DLL3/CD47双抗PT217获FDA第二个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癌
凡恩世制药宣布与罗氏达成临床供药协议
凡恩世PT217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凡恩世PT886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用于治疗转移性claudin 18.2阳性胰腺癌患者
凡恩世制药双抗PT886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
凡恩世宣布其三个专有技术平台获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注册商标
凡恩世制药DLL3/CD47双抗PT217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
凡恩世制药claudin 18.2/CD47双抗PT886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
凡恩世制药CD73单抗PT199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
凡恩世制药宣布与默沙东公司达成临床试验合作与供药协议
国际著名肿瘤专家陆舜教授加入凡恩世临床顾问委员会
凡恩世宣布与百济神州达成临床供应协议,用于评估PT199与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用药
-01-
引言
胃癌在癌症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三,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难治愈的癌症之一。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GEJ)腺癌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mOS)不超过10个月。虽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为特定人群带来福音,但在进展期胃癌中寻找其他靶点势在必行,claudin18.2(CLDN18.2)随之而来。
Claudins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其作用是维持控制细胞间分子交换的紧密连接。广泛分布于胃、胰腺和肺组织,可用于诊断和治疗。CLDN18.2亚型是一种胃特异性亚型,自从Sahin发现CLDN18.2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分子,并且只在癌细胞中广泛表达,它就成为一种理想的靶点。CLDN18.2通常埋藏在胃粘膜中,正常组织中的单克隆抗体基本上接触不到,恶性肿瘤的发生会导致紧密连接的破坏,使肿瘤细胞表面的CLDN18.2表位暴露出来,成为特定的靶点。因此,CLDN18.2赋予靶向治疗的特异性。最近发现在胰腺癌(50%)、食管癌和肺癌中的表达也显示了诊断和治疗其他肿瘤的潜力。
-02-
一、Claudin18.2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
Claudins是一个组成紧密连接(TJs)的完整膜蛋白家族,TJs是主要的细胞间连接,充当通透性屏障,通过划分膜上下区域赋予上皮细胞极性。目前,哺乳动物claudin家族由27种蛋白质组成,许多选择性剪接claudin蛋白在各种组织中表达。
Claudins是四次跨膜蛋白,包括四个跨膜结构域(TM1-4)、细胞内N端和C末端以及两个细胞外环(ECL1和ECL2)。ECL1包含四条β链和一条胞外螺旋(ECH),ECL2包含一条β链和一个细胞表面暴露的部分跨膜结构域。
ECL参与claudin链之间相互作用的形成,并通过两个可变区域形成基于claudin的闸门功能。根据生理学研究,提出了两种闸门功能机制:“孔隙”机制,其中溶质或离子通过由TJ链形成的细胞旁通道,以及“泄漏”机制,溶质可能通过TJ链中的断裂。此外,通过与许多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claudin主要作为抑制因子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存活、增殖和分化。
-03-
二、Claudin18.2异常的致癌作用
包括claudins在内的紧密连接复合体被认为在致癌作用中具有抑制作用,类似于细胞粘附分子的肿瘤抑制功能。CDH1突变引起的钙粘蛋白表达不足已认为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大约20-30%的胃癌claudin 18.2表达下调或缺失,claudin 18.2的下调也被认为与癌细胞侵袭和增殖水平的增加有关。然而,支持claudin 18.2下调与胃癌发生之间相关性的证据仍然有限。
除了claudin 18.2表达的变化外,在胃癌患者中还检测到涉及CLDN18的融合。在3%的胃癌患者和10%的扩散型胃癌患者中检测到CLDN18-ARHGAP融合基因。这些融合破坏了连接复合体,可能是由于C末端结构域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与肌动蛋白调节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缺失,再加上ARHGAP的Rho-GTPase结构域的异位定位,这种破坏导致转化蛋白RHOA的下游失活,可能导致恶性转化。然而,目前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claudin 18.2的表达与致癌作用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04-
三、Claudin18.2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各种研究已经描述了claudin 18.2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在SPOTLIGHT和GLOW试验中使用了43-14A抗claudin 18抗体识别claudin 18.1和claudin 18.2的C末端。使用43-14A分析的样本的阳性标准被定义为IHC评分>2+和染色≥癌细胞表面积的75%。
在SPOTLIGHT和GLOW试验的联合分析中,38.4%的患者被认为患有claudin 18.2阳性肿瘤。当排除HER2阳性癌症患者时,这一百分比增加到42.3%。白人(42.3%)和亚裔(36.4%)患者的claudin 18.2阳性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 = 0.0004)。此外,根据对SPOTLIGHT和GLOW试验样本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中国大陆claudin 18.2阳性胃癌患者的百分比(35.0%)与北美(37.7%)相似,但低于欧洲和中东(44.0%)。claudin 18.2的表达与年龄或性别之间也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在≤65岁的患者(40.9%)中观察到的claudin 18.2阳性肿瘤比例高于>65岁的患者(34.3%),在≤75岁的患者中(39.0%)高于>75岁的患者(30.9%)。claudin 18.2阳性癌症的女性患者比例(43.7%)高于男性患者(36.9%)。在弥漫型组织学肿瘤中观察到claudin 18.2阳性的发生率(48.3%)高于肠型组织学(38.8%)。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已经报道了claudin 18.2状态与几个患者或临床特征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但大多数组之间claudin 182阳性率的数字差异通常很小。此外,胃癌和GEJ癌之间claudin 18.2阳性率没有一致性差异。
-05-
四、Claudin18.2阳性胃癌的基因组和免疫学特征
分子表征方法的进展揭示了胃癌独特的分子特征。在TCGA分析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四种分子亚型:EB病毒(EBV)阳性、微卫星不稳定(MSI)、基因组稳定(GS)和染色体不稳定(CIN)肿瘤。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Claudin18.2在EBV阳性癌症中的阳性率仅为26%。关于claudin 18.2在其他TCGA癌症亚型中表达率的数据有限,claudin 18.2在20.8%的错配修复缺陷(dMMR)癌症中表达。其他研究报道了claudin 18.2阳性与MSI-H之间的有限关联,特别是对于具有高水平claudin 18.2-表达的肿瘤。
claudin 18.2的表达与其他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也有研究。三项独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claudin 18.2和HER2的重叠表达,患者的重叠阳性率约为3.4%-4.9%。对SPOTLIGHT和GLOW数据的探索性分析表明,17.2%的claudin 18.2阳性进展期胃癌(AGCs)也是PD-L1阳性(定义为CPS≥5)。
此外,还评估了claudin 18.2阳性胃癌及其肿瘤微环境(TME)的免疫学特征。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减少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是claudin 18.2阳性胃癌的普遍特征。转录分析还表明,TME中调节性CD4+T细胞、CD8+T细胞和髓系树突状细胞数量有限,B细胞水平升高,而巨噬细胞存在的数据在各研究中不一致。对80个癌症标本的多重IHC分析显示,在claudin 18.2阳性肿瘤中,不表达免疫检查点和/或其相关配体(如PD-1、PD-L1、LAG3和TIM3)的CD8+T细胞比例较高。这些发现表明,claudin 18.2阳性胃癌可能具有“冷”免疫表型,具有有限的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抑制性TME。
-06-
五、Claudin18.2的靶向治疗
Claudin 18.2作为极具前景的肿瘤靶向治疗靶点,众多创新药企争相布局,成为必争之靶点高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20多家药企布局了claudin 18.2靶向药物的临床开发,大部分在研项目属于单靶点抗体药物,此外还包括claudin 18.2双抗药物、ADC和CAR-T等。
单克隆抗体
Zolbetuximab(IMAB362,claudixmab)是第一种针对该靶点的开发药物,是一种嵌合的IgG1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与CLDN18.2特异结合,从而引发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临床前研究已经成功地证实了它具有清除癌细胞和控制疾病的强大能力。随后,通过多个I/II期试验评估了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第一项人体临床试验(NCT00909025)旨在确定剂量递增队列中Zolbetuximab的最大耐受剂量和推荐剂量,15名先前接受过治疗的进展期胃腺癌/GEJ腺癌患者进入评估。最后评估使用600 mg/m2的剂量为后续的推荐研究剂量。
IIa期临床试验(NCT01197885,MONO 2013)研究了其对54例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CLDN18.2阳性胃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提高到14.5周,受试者的平均响应时间延长至24.6周。10例患者获得临床改善,其中PR 4例(9%),SD 6例(14%),其中90%的患者CLDN18.2高表达。
2023年7月6日,根据SPOTLIGHT和GLOW的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Zolbetuximab优先审评地位,作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HER2阴性、claudin 18.2阳性胃癌或GEJ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此外,其它进入临床研究的单克隆抗体还包括Osemitamab(TST001)、AB011、MIL93、ASKB589和ZL-1211等。
双特异性抗体
Gresonitamab、ASP2138、AZD5863和QLS31905都是设计用于结合claudin 18.2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Gresonitamab已在一项涉及AGC或PDAC患者的国际多中心I期研究中进行了测试(NCT04260191)。QLS31905在一项I期试验中进行了测试,该试验涉及经过大量预处理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在接受剂量≥200μg/kg的27名患者中,ORR和DCR分别为11.1%和63.0%。在胃癌或GEJ癌患者中未观察到任何反应。测试ASP2138(NCT05365581)和AZD5863(NCT06005493)的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
Q-1802是一种靶向claudin 18.2和PD-L1的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Q-1802正在一项开放标签单臂I期试验中进行测试(NCT04856150)。剂量递增阶段已经完成,未检测到剂量限制毒性,最高可达20 mg/kg剂量。恶心(62.1%)、呕吐(62.1%)和腹痛(27.6%)是最常见的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在剂量扩展队列的9名患者中,2名患者出现部分响应,4名患者疾病稳定。
PT886是一种针对claudin 18.2和CD47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该药物正在一项开放标签的I期试验中进行测试,该试验涉及晚期胃癌和GEJ腺癌或PDAC患者。
Givastomig(TJ-CD4B/ABL111)是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靶向claudin 18.2和4-1BB。Givastomig目前正在美国和中国的中心进行一期试验(NCT04900818)。这项研究的初步数据表明,有三名患者(16.6%)出现部分反应。常见的毒性包括1-2级恶心(22%)、疲劳(14%)和呕吐(12%),共报告了7起3级事件。
CAR-T细胞
CT041是靶向claudin 18.2的第二代CAR-T细胞产品,包含CD8α铰链区、CD28共刺激结构域和CD3ζ信号结构域。临床前数据表明,在小鼠异种移植物模型中,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不会对非恶性胃组织或其他器官造成明显损伤。在一项I期研究中,CT041在转移性claudin 18.2阳性的胃腺癌或胰腺癌患者中显示出相当大的潜力(ORR 33.3%,中位PFS 130天)。在第二阶段试验中,所有癌症患者的ORR为48.6%,胃癌为57.1%;DCR所有癌症为73.0%,胃癌为75.0%。
其他几种claudin 18.2靶向CAR T细胞疗法目前正在早期研究中进行测试,包括配备有4-1BB共刺激结构域的第二代CAR LB1908以及第四代CAR-T,第四代的两种细胞都被设计为分泌特异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RD07(NCT05284968)和CT048(NCT05393986)。
ADC
SYSA1801(EO3021)是一种特异性靶向claudin 18.2的ADC,其使用药物抗体比(DAR)约为2的MMAE有效载荷。在一项正在进行的I期试验中,33名晚期、重度预处理的claudin 18.2阳性胃癌或胰腺癌患者接受了SYSA1801单药治疗。在21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观察到ORR为38.1%,DCR为57.1%,AGC患者的ORR和DCR分别增加到47.1%和64.7%。大多数接受的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3级的反应为42.9%和28.6%。33名患者中有7名(21.2%)出现干眼症,这也被认为与治疗有关。
CMG901(AZD0901)是以一种人源化IgG1抗claudin 18.2抗体,该抗体通过DAR约为4的可裂解连接子与MMAE有效载荷偶联。CMG901显示出强大的临床前活性。在包含113名晚期、预处理的GEJ或胃癌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中,ORR为4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此外,其他大多数ADC仍处于早期临床测试中,包括TPX-4589/LM-302(NCT05001516、NCT05934331)、RC118(NCT04914117、NCT05205850)、SKB315(NCT05367635)、SOT102(NCT05525286)、TORL-2-307-ADC(NCT05156866)和JS107(NCT05502393)。
其它疗法
BNT141是一种创新的基于RNA的治疗药物,编码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的抗claudin 18.2抗体,是该类治疗药物中首批进入临床测试的产品之一。BNT141的临床前评估表明,与传统抗体药物相比,剂量-暴露比更有利。一项测试BNT141的I/II期、开放标签、多中心试验(NCT04683939)于2020年12月启动,但申办方于2023年10月停止了这项研究,原因未披露。
-07-
四、CLDN18.2靶向治疗的未来
首先,CLDN18.2可能是继HER-2之后胃癌的第二重要靶点。在高表达的人群,它甚至超过了HER-2。FAST试验中OS的疗效不亚于HER-2。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CLDN18.2水平的理想界限值,以获得最佳效益。
第二,联合治疗是值得期待的。随着Zolbetuximab联合化疗方案的兴起,与其他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也值得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应用Zolbetuximab和免疫治疗可刺激T细胞浸润,这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协调。
最后,更多的预测预后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子亚型在指导精确的药物治疗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如CLDN18-ARHGAP26/6融合,表明生存率和化疗抵抗力较差。更多的CLDN18.2的预测因子可以被探索和验证,从而使特殊人群受益。
CLDN18.2在HER-2阴性胃癌患者中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靶点,不仅选择性高,而且在人群患病率方面也很有潜力,是胃癌靶向治疗的理想补充。新型抗体zolbtuximab,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化疗,都显示出显著的优越疗效和安全性。CLDN18.2CAR-T细胞治疗最近以其优异的表现探索了另一种可能性。该策略将进展到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当与其他疗法相结合时,将可能进一步的提升疗效。随着分子结构和临床试验的不断完善,抗CLDN18.2治疗将完美地回答各种疑问,并在未来带来更多惊喜。
参考文献:
1. Claudin 18.2 a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Nat Rev Clin Oncol. 2024 Mar 19
2.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laudin 18.2 targeting 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hin J Cancer Res. 2020 Apr; 32(2): 263–270.
3. clinicaltrials.gov
“小药说药知识文库”已落户知识星球,持续更新最新生物医药、免疫学、肿瘤学相关知识内容,加入可免费下载最新内容的精选PPT,加入方法在知识星球APP搜索“小药说药知识文库”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小药邀请你到知识星球一起学习!
公众号已建立“小药说药专业交流群”微信行业交流群以及读者交流群,扫描下方小编二维码加入,入行业群请主动告知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100 项与 Spevatamig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