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药学进展》病理机制探索与靶点发现专题文章推荐(更新到2025-02-27) PPS
亲爱的读者朋友:
《药学进展》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医药科技前沿与新药研发动态的信息资讯。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我们精心梳理了近年来的文章,按主题细分并实时更新,希望为医药领域专业人士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服务,让阅读成为一次真正的知识之旅。本篇重点介绍“病理机制探索与靶点发现专题”(更新到2025-02-27),欢迎关注,一同探索新药研发的无限可能!
1
组胺H4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鸿铭, 侯滔, 王纪霞, 周维佳
摘要:组胺H4受体(histamine H4 receptor,H4R)是组胺受体的亚型之一,主要在免疫系统和胃肠道组织中表达。组胺是H4R的内源性配体,其与H4R结合可导致白介素等促炎因子的分泌显著增加,并招募免疫细胞至炎症部位,促进多种炎症和癌症的发生和发展。H4R可作为潜在的药物靶标,在炎症性肠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神经病理性炎症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型选择性H4R拮抗剂的研究对其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综述H4R及其拮抗剂的研究情况,旨在为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组胺H4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炎症;癌症
本文引用格式:
唐鸿铭, 侯滔, 王纪霞, 等. 组胺H4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4, 48(12): 929-941.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王纪霞副研究员:组胺 H4 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8a36d5a9-e8f5-49cc-8b03-31e1b81dd632
2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郭飞宇, 王多伟
摘要:肝损伤引起的肝细胞死亡会导致肌成纤维细胞激活,进而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造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但目前临床上公认有效的肝纤维化治疗药物较少。因此,深入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并寻找其新的治疗靶点十分重要。对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字: 肝纤维化 ;肝损伤 ;巨噬细胞 ;肝星状细胞
本文引用格式:
郭飞宇, 王多伟.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4, 48(11): 838-848.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王多伟副研究员: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58bda76d-c754-451d-a2d5-391db3c94630
3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钱家龙, 周梦泽, 胡庆华
摘要:肝窦内皮细胞是肝脏最大的非实质细胞群,作为外周血液进入肝脏的第一道防线,其在生理条件下积极维持肝窦微环境稳态。在病理状态下,肝窦内皮细胞受到肝窦内其他细胞和外周免疫细胞异常激活,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肝脏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大量研究表明,减轻肝窦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临床治疗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的有效策略。综述了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并对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行简介,旨在为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与临床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 ;肝脏疾病 ;药物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
钱家龙, 周梦泽, 胡庆华.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4, 48(11): 813-822.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胡庆华教授:肝窦内皮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562eb7ba-2c8b-445e-acfe-c04bf5516ba9
4
血管内皮Krüppel样因子2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滕媛, 赵志伟, 黄亚萍, 牟龙, 王子元, 张健, 殷志琦
摘要:Krüppel 样因子 2(KLF2)是一种锌指转录因子,通过与目标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正向或负向调控目标基因转录过程。已有研究发现,KLF2 高表达于内皮细胞,参与调控涉及细胞分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信号通路,从而缓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挥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 KLF2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与机制进行总结,并介绍调控 KLF2 相关信号通路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策略。
关键词:Krüppel 样因子2;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靶标
本文引用格式:
滕媛 ,赵志伟,黄亚萍,等. 血管内皮 Krüppel 样因子2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4, 48(7): 536-547.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殷志琦教授:血管内皮Krüppel样因子2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4d3a4580-0127-4bd9-808c-cdebc020475c
5
疾病状态下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孙雪影, 刘李
摘要: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属于溶质转运体22亚家族成员,是一类重要的摄取类转运体,其有多个亚型。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在体内介导多种小分子内源性物质的转运,起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作用。此外,临床上许多药物也是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底物。研究表明某些疾病可能导致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导致机体内源性物质水平紊乱。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分布和功能进行简要介绍,并综述了疾病状态下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表达和功能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糖尿病;肾损伤;肝损伤
本文引用格式:
孙雪影,刘李.疾病状态下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23,47(7):532-541.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刘李教授:疾病状态下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3748b1f7-b994-4971-a0a5-061347d8246b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冯悦, 王静, 李欣欣, 马晓慧, 胡庆华
摘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以全身凝血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与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产科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重症患者亦有相伴发生DIC的临床报道。DIC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凝血、免疫炎症、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的共同作用,导致机体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失调,大量微血管血栓生成,最终诱发出血、多器官衰竭等症状。该病起病急、进展快、患者死亡率高,属于临床危重综合征之一。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诊治指南推荐肝素/低分子肝素、重组人活化蛋白C、抗凝血酶、重组人血栓调节蛋白等用于DIC的抗凝治疗。此外,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府逐瘀汤等)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DIC的治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近年来DIC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期为DIC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药物治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
冯悦,王静,马晓慧,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药学进展,2023,47(5):379-391.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胡庆华教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b7b1639f-334c-4a04-b5b4-f4ee16543f62
7
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新进展(Ⅱ)
作者:江振洲, 范书生, 刘家岐, 俞沁玮, 张陆勇
摘要:通过检索2019—2020年中国学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靶点的相关论文,分类综述这些重大疾病药物作用靶点研究的新进展,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药物治疗靶点
本文引用格式:
江振洲,范书生,俞沁玮,等.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新进展(Ⅱ)[J].药学进展,2022,46(10):771-800.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张陆勇教授: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新进展(Ⅱ)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e27e9fc4-3a58-4a3b-b5f6-29fe11ec76b0
8
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的细胞焦亡及其病理作用与靶向干预
作者:白杨, 邓万燕, 闵睿, 刘星
摘要: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的炎性细胞死亡,关键执行分子是gasdermin家族蛋白。在细胞感知危险信号后,gasdermin发生剪切活化,释放出具有成孔活性的N端结构域,这一结构域与细胞膜磷脂结合并寡聚化形成稳定的膜孔洞结构,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并同时介导细胞向外界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和危险信号。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的细胞焦亡与促炎因子释放在感染、炎症相关疾病以及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介绍了gasdermin家族蛋白的激活与成孔机制,以及gasdermins在感染性疾病、炎症相关疾病与肿瘤中的作用,总结并展望了gasdermin家族蛋白作为多种疾病治疗靶标的潜力。
关键词:细胞焦亡;gasdermin;成孔机制;感染;炎症相关疾病;肿瘤;治疗靶标
本文引用格式:
白杨,邓万燕,刘星,等.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的细胞焦亡及其病理作用与靶向干预[J].药学进展,2022,46(8):603-616.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刘星教授:Gasdermin 家族蛋白介导的细胞焦亡及其病理作用与靶向干预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a7fbae72-113a-4b37-b97d-78d28029e502
9
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新进展(Ⅰ)
作者:江振洲, 范书生, 刘家岐, 俞沁玮, 张陆勇
摘要:通过检索2019—2020年中国学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靶点的相关论文,分类综述这些重大疾病药物作用靶点研究的新进展,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药物治疗靶点
本文引用格式:
江振洲,范书生,俞沁玮,等.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新进展(Ⅰ)[J].药学进展,2022,46(6):471-480.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 | 张陆勇教授: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新进展(Ⅰ)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ea70739d-4fec-40ac-b41c-3ef0465777bb
10
肠道疾病中胆汁酸及其受体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楚瑶, 李思奇, 张尊建, 张培, 许风国
摘要:胆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源性信号分子,参与机体代谢、免疫和炎症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对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或危险相关分子模式,感知外源性微生物或来自损伤、死亡细胞的内源性危险信号,从而调节肠道免疫进程。研究表明,胆汁酸与NLRP3炎症小体之间存在多种调控模式,共同参与肠道稳态维持和疾病调节。基于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综述了肠道疾病中胆汁酸及其受体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胆汁酸;胆汁酸激活受体;NLRP3炎症小体;肠道损伤
本文引用格式:
廖楚瑶,李思奇,张培,等.肠道疾病中胆汁酸及其受体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22,46(3):218-225.
微信浏览全文请点这里
独家原创|中国药科大学许风国:揭秘肠道疾病中胆汁酸及其受体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
下载PDF请复制以下网址,在PC端浏览器中打开
https://pps.cpu.edu.cn/article/exportPdf?id=88dc40f1-defe-4f0a-b076-67c6f74556a6
感谢您阅读《药学进展》微信平台原创好文,也欢迎各位读者转载、引用。
《药学进展》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1.216,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由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近两百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联系《药学进展》↓↓↓
编辑部官网:pps.cpu.edu.cn;
邮箱:yxjz@163.com;
电话:025-83271227。
欢迎投稿、订阅!
往期推荐
聚焦“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盛大启幕!院士专家齐聚杭城,绘就生物医药前沿赛道新蓝图“兴药强刊”青年学者论坛暨《药学进展》第二届青年编委会议成功召开“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路演专场圆满收官!校企合作新旅程已启航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