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AP 缺失在约 10-15% 的人类癌症中出现,在某些特定肿瘤类型中比例更高,如间皮瘤可达 32.2%、食管癌 28.4%、胰腺癌 21.7%。
目前,中国内地在 MTAP 缺失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4 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年度登记总量达 4900 项,较 2023 年增长 13.9%。其中,肿瘤领域临床试验占比显著提升,特别是针对 MTAP 缺失这一分子亚型的精准治疗研究成为新热点。本报告将系统梳理中国内地所有涉及 MTAP 缺失的肿瘤临床试验项目,涵盖常见肿瘤和罕见肿瘤,深入分析试验设计、治疗策略和参与机构分布,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患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
01
肺癌领域 MTAP 缺失临床试验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 80-85%。MTAP 缺失在 NSCLC 中的发生率约为 15.7%,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
1.非小细胞肺癌
中国内地针对 MTAP 缺失 NSCLC 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最多,涵盖了多种创新治疗策略:
BMS-986504 联合治疗研究是目前进展最快的项目之一。这是一项随机、双盲、2/3 期临床试验,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申办,计划在全球招募 665 例患者,其中国内 75 例。该研究评估 BMS-986504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作为携带 MTAP 纯合缺失的转移性 NSCLC 参与者一线治疗的效果。研究设计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模式,有望为 MTAP 缺失的 NSCLC 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AMG 193 多模式联合治疗研究采用主方案设计,包括多种联合治疗策略。研究分为多个队列:队列 1 评估 AMG 193 联合卡铂、培美曲塞和帕博利珠单抗;队列 2 评估联合卡铂、紫杉醇和帕博利珠单抗;队列 3 评估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这种灵活的设计允许研究者同时探索不同的联合治疗模式,提高了研究效率。
GTA182 联合伏美替尼研究针对特定人群设计,专门招募 MTAP 纯合型缺失且 EGFR TKI 耐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该研究由上海湃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办,是一项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 I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 GTA182 联合伏美替尼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以及初步有效性。
IDE397 单药治疗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多剂量的 I 期剂量递增研究,纳入二代测序显示 MTAP 纯合子缺失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MTAP 缺失的 NSCLC 患者。研究数据显示,48% 的患者经 NGS 检出 MTAP 缺失,52% 经 IHC 检出 MTAP 缺失,中位治疗持续时间超过 6.2 个月,显示出良好的治疗耐受性。
02
消化系统肿瘤 MTAP 缺失临床试验
消化系统肿瘤是 MTAP 缺失发生率较高的肿瘤类型之一,涵盖了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等多个瘤种。
2.1 胃癌
胃癌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约为 10.4%,中国内地有多项相关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ABSK131 单药治疗研究是一项 I 期、首次人体、多中心、开放性研究,由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办。该研究评估 ABSK131 在 MTAP 缺失的晚期 / 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有效性,其中包括胃癌患者。研究采用剂量递增和扩展队列设计,计划招募 266 例患者。
HRS-6719 单药治疗研究由恒瑞医药研发,是一种新型、高效、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 "合成致死" 效应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内 mRNA 剪接、DNA 损伤修复等一系列基础生物学过程。该研究正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多家中心开展,评估 HRS-6719 治疗 MTAP 缺失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
CTS3497 联合治疗研究由赛岚医药研发,是一种 MTA 协同型 PRMT5 抑制剂,利用 MTAP 缺失导致的 MTA 蓄积,选择性杀伤 MTAP 缺失的肿瘤细胞。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 / 扩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主要适应症包括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2.2 胰腺癌
胰腺癌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高达 21.7-40%,是 MTAP 缺失发生率最高的实体瘤之一。中国内地有多项针对胰腺癌 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
AMG 193 联合治疗研究专门针对 MTAP 纯合性缺失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设计。该研究是一项 1b 期研究,评估 AMG 193 联合其他治疗在晚期胃肠道、胆道或胰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
DC50292A 单药治疗研究由北京双鹤润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是第二代 MTAP 协同 PRMT5 抑制剂。该研究评估 DC50292A 片在 MTAP 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初步疗效,胰腺癌是主要适应症之一。
2.3 食管癌
食管癌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高达 28.4%,仅次于间皮瘤。中国内地有多项相关临床试验:
ABSK131 临床试验明确将食管癌列为主要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招募经治的 MTAP 缺失肺癌、胰腺癌、食管癌、间皮瘤等实体瘤患者,采用口服小分子协同抑制剂 ABSK131 进行治疗。
CTS3497 临床试验也将食管癌纳入主要适应症范围。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 / 扩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主要评价在 MTAP 缺失型晚期实体瘤患者中 CTS3497 胶囊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2.4 胆道系统肿瘤
胆道系统肿瘤包括胆管癌和胆囊癌,MTAP 缺失在肝内胆管癌中的发生率约为 15.6%。中国内地有多项相关临床试验:
AMG 193 联合治疗研究专门设计了针对胆道癌的队列,评估 AMG 193 联合其他治疗在晚期胃肠道、胆道或胰腺癌患者中的效果。
CTS3497 临床试验明确将胆管癌列为主要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正在多个中心开展,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食管癌、胆管癌、胃癌、脑胶质瘤、间皮瘤、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类型。
03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MTAP 缺失临床试验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其中膀胱癌的发生率较高。
3.1 膀胱癌
膀胱癌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约为 20-23.8%,是 MTAP 缺失发生率较高的实体瘤之一。中国内地有多项相关临床试验:
IDE397 单药治疗研究纳入了 MTAP 缺失的尿路上皮癌患者。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多剂量的 I 期剂量递增研究,评估 IDE397 在 MTAP 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或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BSK131 临床试验将膀胱癌列为主要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招募标准治疗失败的 MTAP 缺失实体瘤患者,包括脑胶质瘤、肺癌、胃癌、肝癌、胆道恶性肿瘤、肠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胰腺癌、胸膜间皮瘤、间皮瘤、膀胱癌等。
石药集团 SYH2039 临床试验也将膀胱癌纳入适应症范围。SYH2039 是新型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 2A(MAT2A)抑制剂,通过 AI 驱动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获得,目前正在开展针对 MTAP 缺失实体瘤的 I 期临床试验。
3.2 肾癌
肾癌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目前中国内地尚无专门针对肾癌 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但在一些不限癌种的 MTAP 缺失研究中可能纳入了肾癌患者。
3.3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中 MTAP 缺失已有发现,但目前中国内地尚无专门针对前列腺癌 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
3.4 妇科肿瘤
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MTAP 缺失在这些肿瘤中也有发现。中国内地有相关临床试验:
ABSK131 临床试验将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列为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正在招募标准治疗失败的 MTAP 缺失实体瘤患者,包括多种妇科肿瘤。
石药集团 SYH2039 临床试验同样纳入了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全国多个中心正在招募患者。
04
神经系统肿瘤 MTAP 缺失临床试验
神经系统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较高,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
4.1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高达 40% 以上,是 MTAP 缺失发生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中国内地有多项相关临床试验:
GH56 胶囊临床试验明确将胶质母细胞瘤列为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是一项 I/II 期临床试验,招募 MTAP 缺失肿瘤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研究采用 "3+3" 模式确定最大耐受剂量,按 MTAP 缺失类型分 4 个队列,评估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
GTA182 单药治疗研究由上海湃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是一种二代 PRMT5 抑制剂,具有甲硫腺苷(MTA)协同作用。该研究评估 GTA182 在 MTAP 缺失的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初步临床活性,脑胶质瘤是主要适应症之一。
CTS3497 临床试验将脑胶质瘤列为主要适应症。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 / 扩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正在多个中心开展,包括脑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类型。
4.2 其他神经系统肿瘤
目前中国内地尚无专门针对其他神经系统肿瘤(如脑膜瘤、神经鞘瘤等)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
05
血液系统肿瘤 MTAP 缺失临床试验
血液系统肿瘤中 MTAP 缺失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已有一些重要发现。
5.1 淋巴瘤
淋巴瘤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某些亚型中:
CTS3497 临床试验是目前最重要的针对淋巴瘤 MTAP 缺失的研究,适应症包括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和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 / 扩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评估 CTS3497 胶囊在 MTAP 缺失型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其他血液肿瘤研究显示,在周围 T 细胞淋巴瘤(PTCL)、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T 细胞淋巴瘤(AIT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MTAP 缺失的比例较高。T 细胞白血病和 T 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也存在 MTAP 缺失。
5.2 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中国内地尚无专门针对多发性骨髓瘤 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但有研究显示高危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伴有特定的遗传学异常。
06
其他实体瘤 MTAP 缺失临床试验
除了上述主要肿瘤类型外,还有多种其他实体瘤存在 MTAP 缺失,中国内地也有相关临床试验。
6.1 间皮瘤
间皮瘤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高达 32.2%,是 MTAP 缺失发生率第二高的实体瘤。中国内地有多项相关临床试验:
ABSK131 临床试验将间皮瘤列为主要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招募经治的 MTAP 缺失肺癌、胰腺癌、食管癌、间皮瘤等实体瘤患者,采用口服小分子协同抑制剂 ABSK131 进行治疗。
CTS3497 临床试验也将间皮瘤纳入主要适应症范围。该研究正在多个中心开展,包括间皮瘤等多种肿瘤类型。
6.2 骨肉瘤
骨肉瘤中 MTAP 缺失的发生率约为 15-28%。中国内地有相关研究,但尚无专门的临床试验:
基础研究发现显示,约 28% 的骨肉瘤存在 MTAP 基因缺失,这种缺失导致肿瘤微环境成为 "冷" 肿瘤,缺乏免疫细胞的浸润,从而对免疫检查点疗法产生耐药性。研究还发现,甲硫氨酸干预可以诱导 PD-L1 表达,增强 MTAP 缺失的骨肉瘤对免疫检查点治疗的反应。
6.3 软组织肉瘤
软组织肉瘤中 MTAP 缺失已有发现,中国内地有相关临床试验:
GH56 胶囊临床试验将软组织肉瘤列为适应症之一。该研究招募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食管癌、胶质母细胞瘤、尿路上皮癌、骨与软组织肉瘤等。
ABSK131 临床试验也将软组织肉瘤纳入适应症范围。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系和原发病灶中都检测到了 MTAP 的活性丢失,包括软组织肉瘤等。
6.4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中 MTAP 缺失已有发现,但目前中国内地尚无专门针对黑色素瘤 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
6.5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中 MTAP 缺失的研究较少。2025 年版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扩充了除胸部和胃肠胰以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 / 副神经节瘤及 Merkel 细胞癌的诊治推荐,但尚未发现专门针对这些肿瘤 MTAP 缺失的临床试验。
6.6 其他罕见肿瘤
除上述肿瘤外,MTAP 缺失还在以下罕见肿瘤中发现:
包括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
黏液样软骨肉瘤中发现 MTAP 缺失
目前尚无专门研究
07
试验设计与治疗策略分析
7.1 试验设计特征
中国内地 MTAP 缺失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呈现出以下特征:
以 I 期临床试验为主:绝大多数试验处于 I 期阶段,这反映了该领域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例如,ABSK131 研究是一项 I 期、首次人体、多中心、开放性研究;DC50292A 研究是一项 I 期开放标签研究;GTA182 研究是一项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 I 期临床研究。
采用剂量递增 + 扩展队列设计:几乎所有 I 期试验都采用了标准的 "3+3" 剂量递增设计,随后进行剂量扩展。例如,GH56 胶囊研究探索 10mg/50mg/200mg 三个规格的耐受性,采用 "3+3" 模式确定最大耐受剂量。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安全性,又能快速确定最佳治疗剂量。
主方案设计增加:一些研究采用了主方案(Master Protocol)设计,允许同时评估多种联合治疗策略。例如,AMG 193 研究采用主方案设计,包括多个队列同时评估不同的联合治疗模式。
多中心协作模式:几乎所有试验都采用多中心设计,参与机构遍布全国。以 ABSK131 研究为例,参与机构包括上海市胸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哈尔滨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临沂市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 12 家医院。
7.2 治疗策略分类
基于 MTAP 缺失的生物学特征,中国内地的临床试验主要采用以下治疗策略:
PRMT5 抑制剂单药治疗:这是最主要的治疗策略。MTAP 缺失导致其催化的底物甲硫腺苷(MTA)胞内蓄积,与甲基供体 SAM 竞争其结合口袋并部分抑制 PRMT5 甲基转移酶活性。PRMT5 抑制剂通过进一步靶向 MTA:PRMT5 复合体并锁定其抑制状态,实现 "合成致死" 效应。代表药物包括:
CTS3497:赛岚医药研发的 MTA 协同型 PRMT5 抑制剂
BMS-986504:百时美施贵宝研发的新一代 PRMT5 抑制剂
AMG 193:安进公司研发的 MTA 协同 PRMT5 抑制剂
DC50292A:北京双鹤润创科技研发的第二代 MTAP 协同 PRMT5 抑制剂
GTA182:上海湃隆生物科技研发的二代 PRMT5 抑制剂
GH56:勤浩医药研发的第二代靶向小分子抑制剂
ABSK131: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研发的新型小分子 PRMT5-MTA 协同抑制剂
MAT2A 抑制剂单药治疗:MAT2A 是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催化 S - 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生成。MTAP 缺失导致甲硫氨酸补救途径受阻,使肿瘤细胞对 MAT2A 抑制更加敏感。代表药物包括:
SYH2039:石药集团通过 AI 驱动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获得的新型 MAT2A 抑制剂
GH31:勤浩医药研发的 MAT2A 抑制剂,已获 NMPA 临床试验申请受理
联合治疗策略:
如 BMS-986504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利用 PRMT5 抑制剂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多种 PRMT5 抑制剂都在探索与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
如 GTA182 联合伏美替尼治疗 EGFR TKI 耐药的 NSCLC
基础研究显示,联合抑制 PRMT5 和 MAT2A 能对 MTAP 缺失的胶质瘤细胞产生强大的 "合成致死" 效应
特殊治疗策略:
通过饮食限制或 MAT2A 抑制剂减少甲硫氨酸供应,增强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
一些研究正在探索针对 MTAP 缺失肿瘤的双特异性抗体治疗
7.3 生物标志物检测要求
所有 MTAP 缺失相关临床试验都有严格的生物标志物检测要求:
检测方法要求:
二代测序(NGS):可同时分析多基因和拷贝数变异,是检测 MTAP 缺失的金标准之一
免疫组化(IHC):检测 MTAP 蛋白表达缺失,是首选筛查工具
荧光原位杂交(FISH):直接检测 9p21 缺失,用于验证 NGS 结果
样本要求:
患者必须提供既往肿瘤样本,如果既往样本不足,则需在基线时进行肿瘤活检
存档的和 / 或基线期的肿瘤组织样本需满足中心实验室 MTAP 检测的最低组织要求
肿瘤细胞含量应不低于 30%
检测标准:
MTAP 基因纯合缺失
MTAP 蛋白表达缺失
CDKN2A 缺失(部分研究接受,特别是低剂量组)
08
参与机构分布与研究网络
8.1 机构类型分布
中国内地 MTAP 缺失相关临床试验的参与机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肿瘤专科医院占比最高,包括: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多项重要研究)
河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
哈尔滨肿瘤医院
临沂市肿瘤医院
综合性医院的肿瘤科也是重要参与力量,包括: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科疾病专科医院,在肺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济南市中心医院
绵阳市中心医院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凭借其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在多项研究中担任重要角色。
8.2 地域分布特征
临床试验机构的地域分布呈现以下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最为集中,特别是:
上海:拥有多家高水平研究机构,如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湃隆生物科技等
江苏:南京地区集中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多家参与机构
山东:济南、临沂等地都有参与机构
中部地区积极参与,河南、湖北等省份的肿瘤专科医院发挥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稳步发展,哈尔滨肿瘤医院等机构参与了多项重要研究。
西部地区逐步加入,四川绵阳等地的医院也开始参与相关研究。
8.3 申办方类型分析
MTAP 缺失相关临床试验的申办方呈现多元化格局:
跨国制药公司:
百时美施贵宝(BMS):BMS-986504 全球多中心研究
安进(Amgen):AMG 193 研究
拜耳:BAY 3713372 研究
中国创新药企占比越来越高:
恒瑞医药:HRS-6719 片
石药集团:SYH2039
勤浩医药:GH56 胶囊、GH31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ABSK131
北京双鹤润创科技:DC50292A
上海湃隆生物科技:GTA182
赛岚医药:CTS3497
南京正大天晴:NTQ3617 片
这种格局反映了中国在 MTAP 缺失靶向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09
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9.1 临床试验进展状态
截至 2025 年 11 月,中国内地 MTAP 缺失相关临床试验的进展呈现以下特点:
早期试验为主:绝大多数试验处于 I 期剂量递增阶段,这是新药研发的必经阶段。例如,CTS3497 于 2025 年 1 月 6 日在中国正式启动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GTA182 于 2024 年 11 月 19 日成功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部分进入关键试验阶段:BMS-986504 已进入 2/3 期临床试验阶段,这是该领域第一个进入后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具有里程碑意义。
试验数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数据,2024 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年度登记总量达 4900 项,较 2023 年增长 13.9%。虽然没有专门的 MTAP 缺失试验统计数据,但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出,相关试验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9.2 初步临床数据
虽然大多数试验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已有一些初步数据公布:
AMG 193 早期数据:截至 2024 年 5 月 23 日,80 例接受剂量探索的患者接受了剂量为 40~1600 mg qd 或 600 mg bid 的 AMG 193 治疗。研究显示,AMG 193 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没有临床显著的骨髓抑制,并观察到多种 MTAP 缺失实体瘤的抗肿瘤活性。
IDE397 初步疗效:在 MTAP 缺失的尿路上皮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IDE397 显示出初步的抗瘤活性和安全性。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4 年 8 月 22 日),15 例患者仍在继续接受治疗,包括 7 例缓解者。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尚未达到,但已超过 6.2 个月。
GH56 临床价值:MTAP 缺失患者对化疗 / 免疫治疗反应率不足 20%,而 GH56 的 I 期数据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 9.3 个月,疾病控制率(DCR)92.3%,显示出显著的临床价值。
报名方式
联系临床试验入组小助理!
1
微信:13238928483(同📞)
2
介绍给你的朋友:转发给其他病友,万一她参加了,万一她CR了。简直功德一件,福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