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产业政策利好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双重背景下,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57.SH)作为中药创新龙头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业绩压力与转型阵痛。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7.29%,归母净利润暴跌40.12%,扣非净利润下滑45.63%,创下近十年最大跌幅。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中药企业在新药研发、市场竞争和政策变革中的深层困境。
一、核心业务:传统产品全面失速
(一)中药注射剂“现金奶牛”崩塌
康缘药业曾凭借热毒宁注射液年销12.85亿元的业绩傲视中药注射剂市场,但该产品2024年销量同比减少30.98%,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5.06亿元,同比骤降39.73%。库存量激增759.11%的异常数据,暴露出医保控费、集采扩面和重点监控目录政策下,中药注射剂市场的生存危机。作为公司收入占比第一的拳头产品,热毒宁的溃退直接导致注射液业务板块崩塌。
(二)口服制剂接棒失败
被寄予厚望的金振口服液同样遭遇市场围剿。2025年上半年口服液营收仅2.79亿元,同比暴跌48.78%,库存量增长230.73%。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该产品面临同类竞品通过集采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挤压,而公司未能及时调整价格策略或拓展新适应症,导致市场地位显著弱化。
(三)产品结构单一性暴露
尽管公司拥有214个药品生产批件(含147个中药、61个化药及6个原料药),其中50个为中药独家品种,但真正能支撑业绩的核心产品寥寥无几。2025年上半年,注射液、口服液、颗粒剂/冲剂三大板块收入集体下滑,仅片丸剂、凝胶剂实现双位数增长,凸显公司过度依赖少数品种的脆弱性。
二、转型困境:创新投入与市场回报的错配
(一)研发投入持续缩水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26%至2.47亿元,且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这一数据与行业头部企业形成鲜明对比:恒瑞医药同期研发投入超30亿元,翰森制药研发强度达15%以上。康缘药业在GLP-1减肥/降糖药等热门赛道的布局中,因研发进度滞后,面临诺和诺德、礼来等国际巨头及国内企业的双重夹击。
(二)创新药管线竞争力不足
公司虽布局79项在研创新药管线(中药33项、化药19项、生物药19项),但进度严重滞后。中药领域,11款处于NDA/Pre-NDA/Ⅲ期临床的产品中,仅龙七胶囊(治疗肺癌)具备差异化优势;化药领域,9款1类新药中仅KYS202002A注射液进入Ⅱ期临床;生物药领域,ZX2021注射液(三靶点减重融合蛋白)虽处研发第一梯队,但面临联邦制药UBT251等竞品的激烈竞争。
(三)外延式扩张风险暴露
2024年11月,公司以2.7亿元收购江苏中新医药100%股权,试图获取GLP-1三靶点融合蛋白等前沿品种。但标的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净资产为-4.23亿元,且存在对康缘集团4.79亿元借款,收购后上市公司需承担持续亏损与债务包袱。这种“追热点”式的转型策略,暴露出公司战略规划的短视性。
三、政策与市场:双重挤压下的生存危机
(一)行业监管持续收紧
中药注射剂行业自2017年医保目录限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使用后,市场空间被不断压缩。2025年国家药监局明确提出“淘汰一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剧热毒宁等产品的生存压力。同时,集采政策导致核心产品价格体系崩塌,2024年热毒宁注射液集采中标价较原价下降超50%,直接冲击利润空间。
(二)市场竞争白热化
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金振口服液面临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竞品的围剿;在心脑血管领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需应对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等年销超10亿元大品种的挤压。公司虽拥有50个中药独家品种,但多数产品缺乏临床数据支撑,在学术推广中处于劣势。
(三)库存积压引发资金链风险
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货高达5.4亿元,创下20年新高。其中,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金振口服液三大主力产品库存量均大幅增长。2025年公司需背负沉重的“去库存”压力,若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风险。
四、未来展望:破局之路道阻且长
(一)短期:聚焦核心产品价值重塑
公司需加快金振口服液增加儿童病毒性肺炎适应症、苁蓉总苷胶囊拓展阿尔茨海默病适应症等临床研究,通过循证医学证据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优化销售团队考核机制,将终端市场反馈与研发、生产环节深度绑定,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二)中期:构建差异化创新生态
在中药领域,应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如开发针对肺癌、卵巢功能不全等领域的1.1类新药;在化药/生物药领域,需避免扎堆GLP-1等“红海”赛道,转而布局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差异化领域。此外,可借鉴天士力“中药+生物药”协同发展模式,降低单一业务风险。
(三)长期: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
公司虽在加拿大获得2个天然健康产品上市许可,在香港获得2个固有类中成药上市许可,但海外收入占比仍不足5%。需借鉴同仁堂“以文带药”模式,通过建立海外中医中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结语
康缘药业的困境,折射出传统中药企业在政策剧变与市场迭代中的普遍焦虑。从“现金奶牛”到“创新引擎”的转型,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更需要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康缘药业能否突破重围,仍需时间检验。
#康缘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