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辰欣药业股票估值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具体分析:
不同业务估值情况
● 传统业务:主要是大输液和仿制药,2025Q1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受集采降价和行业增速放缓影响。按2025年净利润4.84亿元、合理PE 12倍估算,传统业务价值58.08亿元。
● 创新药管线:用rNPV风险调整模型估值,核心管线有WX081、口服GLP - 1等。按峰值销售倍数和临床阶段成功率折现,WX081为全球首个口服mTOR/PI3K双靶点抑制剂,TTP273为口服GLP - 1激动剂,具全球首创潜力,但目前价值未充分体现。
● 现金及投资性资产:净现金资产23.22亿元,子公司辰欣佛都药业拟北交所上市,估值约5亿元。
估值指标情况
● 市盈率(PE):不同计算方式结果有差异。按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当前市值约100亿元估算,市盈率约43.6倍,高于行业平均;动态市盈率有数据显示为18.68、18.93 、19.19 、19.57等,辰欣药业PE低于行业平均的57.45。
● 市净率(PB):若净资产约20亿元,市净率约5倍,偏高;动态市净率为1.55,辰欣药业PB为1.54,低于行业平均的6.98。
● EV/EBITDA:若EBITDA为2.5亿元,该指标约10倍,高于行业平均,显示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预期高,但有估值泡沫风险。
与同行业对比
和行业均值相比,辰欣药业的PE、PB、市现率等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其在估值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不过和部分可比公司如华润双鹤、国药现代等相比,估值也受到传统业务集采压力等因素影响。
影响估值的其他因素
● 创新药突破:创新药管线覆盖抗耐药结核、抗肿瘤、代谢疾病等领域。如WX081完成III期临床首例入组,WX390 II期临床数据良好,TTP - 273完成II期临床,这些进展或使公司突破传统仿制药企天花板,打开估值修复空间。
● 全产业链优势:作为大输液龙头,有全链条能力,输液基地通过欧盟GMP认证,海外收入占比提升;特色原料药业务发展好,子公司筹划上市助力新业务拓展,强化了抗风险能力。
● 财务质量: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正向增长,自由现金流占比优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稳定,货币资金充足;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虽短期业绩承压,但毛利率较高,成本控制能力好。
总体而言,辰欣药业传统业务受集采影响估值受限,但创新药管线有较大潜力,当前市值可能未充分反映其价值。不过,创新药研发有不确定性,传统业务也面临集采等压力,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并持续关注公司研发进展和业绩表现。
辰欣佛都药业北交所上市对辰欣药业整体估值可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1. 价值发现与创造:辰欣佛都药业在北交所上市后,其业务和市场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评估。市场会对其单独进行定价,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其实际价值,进而优化辰欣药业的整体估值。辰欣佛都药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和业务优势得以充分展现,会使辰欣药业的整体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更合理的体现。
2. 拓展资本助力研发:上市能够为辰欣佛都药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使其有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研发的推进可能会带来新的产品和业务增长点,提升辰欣佛都药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最终推动辰欣药业整体业绩的提升,从而对整体估值产生积极作用。
3. 强化资产流动性:子公司上市后,其股权具有更高的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强化辰欣药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良好的资产流动性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进而对辰欣药业的整体估值产生正面影响。
4. 提高偿债能力与降低风险: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可以改善辰欣佛都药业的财务状况,提高其偿债能力。子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也会降低辰欣药业的整体运行风险,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较低的风险水平通常会使市场给予公司更高的估值。
此外,从市场预期来看,辰欣佛都药业筹划北交所上市可能吸引外资等投资者逆向布局辰欣药业股票,押注分拆上市的长期价值,这种市场预期和投资者的积极态度也可能推动辰欣药业整体估值的提升。
以上观点 仅供参考 炒股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