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长春百克生物)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长春百克生物)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长春百克生物) 相关的专利(医药)
8
项与 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长春百克生物) 相关的新闻(医药)近日,多家疫苗企业发布2024年年报,同时,其中有4家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包括金迪克、百克生物、康华生物以及康泰生物。以下为业绩详情。1、金迪克4月17日,金迪克发布2025年一季报:营收346.38万元,同比下降30.97%;归母净利润为-1758.13万元;研发投入合计754.17万元,同比增长13.37%。其中,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销量下降所致。2024年,金迪克实现营收8080.27万元,同比减少39.96%;亏损9350.28万元,这是公司连续第二年亏损。金迪克存在单一产品依赖的情况,其目前仅有一款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与该产品的市场表现息息相关,但过去一年流感疫苗销售量价齐跌。2024年,在价格方面,金迪克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剂型、预充式0.5ml/支)由128元/支调整为88元/支;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剂型、西林瓶0.5ml/瓶)由125元/瓶调整为85元/瓶。在销量方面,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销售量为116.97万支,同比减少15.32%。2025年,公司将集中力量重点推进部分重点项目研发进度。目前公司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产品注册申报工作;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2025年已正式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另外,公司还聚焦水痘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优化并扩展产品管线布局。以求摆脱单一产品依赖的问题。2、百克生物4月17日,百克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报:营收1.62亿元,同比下降39.96%;归母净利润为106.43万元,同比下降98.24%;研发投入合计0.37亿元,同比下降21.48%。其中,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所致;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带状疱疹疫苗同期比销量减少导致收入下降,以及本季度公司布局新的销售渠道、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增加销售费用投入所致。未来,公司将不断完善在成人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治疗性疫苗等创新产品管线以及mRNA技术等新技术路线的布局,巩固和发展公司核心竞争力。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的主要在研管线进展如下: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佐剂流感疫苗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吸附无细胞百(二组分)白破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已申请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前会议(Pre-IND);参股公司传信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型 mRNA 肿瘤疫苗 TMT101”开展的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在北京协和医院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及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观察,未出现DLT事件,将按计划进行后续患者的入组给药,该研究是TMT101的首次人体试验,由北京协和医院发起,用于评估TMT101在晚期胰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3、康华生物4月19日,康华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报:营收1.38亿元,同比下降55.70%;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下降86.15%;研发费用0.25亿元。其中,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授权及疫苗销售收入减少所致。对比2024年业绩,公司营收利润下降幅度均有所扩大。2024年,康华生物实现营收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扣非净利润4.57亿元,同比下降15.75%。公司已上市销售的产品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024年,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批签发数量为389.76万支,较上年同期下降43.83%,主要原因系公司加强存货管理,基于销售计划、库存量等因素调整了生产和批签发计划所致;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原液生产车间处于生产许可补充申请阶段,尚未复产,取得生产许可后,公司将推进生产并报送批签发。公司主要研发项目共计7项,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2024年1月,公司与 HilleVax 签署《独家许可协议》,授权HilleVax在除中国(含港澳台)以外地区对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及其衍生物进行开发、生产与商业化。据悉,该疫苗已在澳大利亚进入I期临床,并已于2024年12月取得国内临床试验许可。4、康泰生物4月21日,康泰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报:营收6.45亿元,同比增长42.85%;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下降58.51%;不过归母净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7.56%;研发费用1.21亿元。其中,营收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数量增加所致。对比2024年业绩,公司收入恢复但利润端仍承压。2024年,康泰生物实现营收26.52亿元,同比下降23.75%;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76.60%;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65.93%。目前,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重组乙肝疫苗(市占率约30%)、13价肺炎结合疫苗(2023年获批)、四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等。公司拥有在研项目近30项,其中进入注册程序的在研项目具体情况如下:总结:2025年第一季度,疫苗企业业绩分化显著,既有逆势增长的亮点,也有被单品依赖拖累的困境。康泰生物凭借销量增长实现营收大幅提升,但利润端受资产减值拖累;百克生物和康华生物则因核心产品(带状疱疹疫苗、狂犬疫苗)销售疲软或海外授权退潮等,业绩大幅下滑;金迪克继续亏损,单一流感疫苗依赖问题仍待解决,价格战与销量萎缩持续施压。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聚焦研发管线突破与国际化能力:百克生物加码mRNA技术,康华生物押注六价诺如疫苗,金迪克加速狂犬疫苗申报,康泰生物则需平衡研发投入与利润修复。短期阵痛难免,但具备差异化布局、技术壁垒高的企业或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投资者需警惕单品依赖风险,关注临床进展与商业化兑现能力。参考资料:各公司业绩报告等.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2024年至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预防用生物制品5个,包括默沙东的九价HPV疫苗、四价HPV疫苗,复星雅立峰、长春卓谊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Vero细胞),以及北京民海生物的水痘减毒活疫苗。其中有2款是首次上市,另外3款则是新增免疫接种程序。此外,今年还有3个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上市申请未获批。
表1:2024年中国NMPA批准预防用生物制品明细
表2:2024年中国NMPA未批准上市的预防用生物制品
5款获批上市疫苗
1、HPV疫苗
2024年1月5日,默沙东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佳达修9)获NMPA批准增加9-14岁女性二剂次接种程序(0,6-12月)。该疫苗2018年4月获得中国NMPA批准上市许可用于9-45岁女性的三剂次接种程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的HPV疫苗立场文件,9价HPV疫苗在针对9-14岁女性的二剂次接种程序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劣于针对年轻女性的三剂次接种程序。
在2024年欧洲生殖器官感染和肿瘤研究组织(EUROGIN)大会上,默沙东宣布计划启动一项新型多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临床试验——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首次人体试验(I期);其还计划开展两项临床试验,以评估佳达修®9[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单剂次接种方案与已获批3剂次接种方案相比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相关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招募临床试验受试者。
11月5日,默沙东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酿酒酵母)(佳达修4)在国内获批新适应症,推测应该是新增9-13岁人群二剂次接种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成都所的四价HPV疫苗也均在今年申报上市且获受理。
2、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Vero细胞)
2024年3月12日,上海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雅立峰(大连)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获NMPA批准上市许可,该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
2024年8月13日,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Vero细胞)获中国NMPA批准增加四剂(2-1-1)免疫程序。该疫苗于2016年12月成功通过国家GMP认证,并于2017年实现了上市销售。不过,10月15日,卓谊生物的该款疫苗收到NMPA发布的“药品通知件”,其1-1-1-1四针法未被批准上市。
目前,卓谊生物除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外,在狂犬病疫苗方面还有其他布局:公司正在开发的冻干人用CpG佐剂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处于临床申请阶段,冻干人用CpG佐剂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计划采用“1-1-1”三针法免疫程序,有望进一步减少接种者就医次数、提高依从性并缩短抗体阳转时间;公司兽用狂犬病疫苗已提交新兽药注册申请,待获批上市后将和人用狂犬病疫苗协同针对狂犬病毒传播链条的不同环节,相关产品上市后,公司将在狂犬病疫苗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梯度。
3、水痘减毒活疫苗
2024年4月11日,康泰生物全资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的水痘减毒活疫苗获NMPA批准上市许可。水痘减毒活疫苗系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接种于人二倍体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该疫苗适用于12月龄以上健康水痘易感人群,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
据悉,目前国内已上市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厂家包括长春百克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祈健、大连科兴和上海荣盛。另外,今年4月,北京万泰生物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发的名为VZV-7D(嗜皮肤&神经因子ORF7缺失)的候选新型水痘减毒活疫苗发布了IIa期临床研究结果。
3款未成功获批的疫苗
1、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2024年8月14日,智飞生物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收到NMPA下发的“药品通知件”。同时,8月16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主动撤回了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西林瓶包装)的注册申请,保留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预灌封包装)的注册申请,公司将持续积极推动预灌封包装产品的上市许可。公司称这是基于流感疫苗产品线创新性差异化的考虑,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此前,该产品已于2022年6月获得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并于2023年7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申请生产注册《受理通知书》。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4日,智飞龙科马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申请获受理。另外,公司的另外一款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ZFA02佐剂)目前也已在国内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2、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2024年10月15日,卓谊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收到NMPA发布的“药品通知件”,其1-1-1-1四针法未被批准上市。关于卓谊生物上文已进行详述,在此就不赘述了。
3、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2024年10月21日,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收到NMPA下发的“药品通知件”,该疫苗未被成功批准上市。据悉,罗益生物Hib结合疫苗系用纯化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共价结合,采用冻干剂型,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Hib感染于2月龄起发病率开始上升,4-18月龄的婴幼儿疾病负担最为严重。5岁以下Hib脑膜炎患儿病死率高,存活的患儿中会有精神和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包括听力、智力障碍,轻度瘫痪等。目前Hib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按自愿、自费、知情同意的原则接种。
参考资料: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2]2024年上半年中国NMPA批准生物制品.研发拓展.2024年08月02日.
[3]默沙东宣布计划开展新型多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及佳达修®9单剂次接种方案的临床试验.默沙东中国.2024年03月18日.
[4]国内水痘疫苗的批签发及新药注册信息前沿(2024.11).生物海汇.2024年11月18日.
[5]罗益生物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申报上市.无锡罗益生物.2024年03月08日.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疫苗企业正集体蛰伏,等待困境反转。
资深分析师:尧今
编审:苏叶
开始害怕,甚至恐慌的人越来越多。
杨力是其中一员,2023年失业后他开始看医药股,但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在一个叫熊市狙击手的牛散那里获知,新人可以从CXO、药店、中药、疫苗这些容易理解的板块上手,并被告知:千万不要碰创新药。
杨力是个很乖、很爱学习,但运气差了一点的“韭菜”。一年多里,他看了很多研报,最终决定“抄底”CXO、中药和疫苗。结果,买的CXO暴跌,中药龙头稳一些基本没亏,疫苗是重仓但亏得也最狠。杨力的疫苗情节始于帮女朋友预约九价HPV疫苗,当时他排了一个多月。
故事讲完该到正文了,尽管你我或许皆杨力。
三季报结束了,投资者还在“半等国家发钱,半看基本面”的状态里犹豫仓位增减。结果最牛疫苗股智飞生物,却发出了一份大跌眼镜的成绩单——净利上市以来首度转亏。
紧随其后的“小弟”们,沃森生物、百克生物、万泰生物、金迪克也全线下跌,这使得疫苗赛道成为CXO之后,又一业绩集体暴雷的——舆论戏称“2024最大雷”。
疫苗股业绩整体爆雷背后,导火索是自上半年盛行的“疯狂价格战”,但面对内卷整个行业都没给出答案。投资人的共识是,必然会卷死一波,恐慌氛围一直存在。
然而,在这波颓势中,康泰生物却稍显例外。好的一点是,第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增长。
即便如此,康泰生物所面临的形势也并不乐观,业绩层面反转不断,剧情稍显扑朔迷离。2022年首度转亏,2023年恢复增长,2024年上半年再度滑坡,如今又有恢复信心之势。落到资本市场来看,相较市值最高点近1800亿元,康泰生物也已大幅缩水至目前的200亿元左右,市值跌没了近1600亿,股价跌幅接近90%。
背后,固然有行业大背景原因,但也脱离不了企业本身沉疴,错失先机、战略激进、研发进展过慢……而当回到疫苗行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和研发能力上来看,康泰生物似乎又有种厚积薄发之感。
目前,康泰生物实际经营状况究竟如何?作为市值仅为200余亿元的疫苗龙头企业之一,究竟该如何评估康泰生物的价值?带着问题,CM10医药研究中心将从行业稀缺值、财务健康度、业务健康度、综合建议等多个方面,来一一回答。
▲康泰生物股价走势
危机与转机
评估一家企业发展,首先得清楚它位于产业链何种位置,竞争力几何。那么,在一众疫苗企业中,康泰生物究竟处于何种地位?
要回答这一问题,仍需审视行业面整体情况。
在中国,《疫苗管理法》将疫苗管理工作提升至国家层级管理,从疫苗研发、生产、流通及接种等环节皆受到严格监管。
疫苗按国家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二类疫苗是指专家建议接种,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
其中,康泰生物曾是四大二类疫苗上市公司之一,与智飞生物、沃森生物、长春高新“齐名”。
但你可能没想到,康泰生物成立时间甚至要比智飞生物、沃森生物、长春高新都早。官网显示,康泰生物成立于1992年;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沃森生物成立于2001年,智飞生物则更晚了些,直到2002年才成立。
然而,康泰生物的前期发展相较平平无奇,其上市时间也远落后于其余三者。长春高新早在1996年就登陆了深交所,智飞生物和沃森生物则同于2010年深交所挂牌上市。相比之下,康泰生物直到2017年才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华南地区首个上市的疫苗企业。而今,最新市值也低于前三者。
为何,康泰生物总是“慢”了一步?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
这就得回到康泰生物企业发展本身来看。实际上,前十年,公开能查询到康泰生物的官方披露资料,相对较少。
康泰生物前身由深圳广信、香港广信和国原投资成立,主要目的就是承接美国默克转让的乙肝疫苗。公开资料显示,1986年,默克公司推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987年被卫生部引进。签订合同得到全套技术后,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北京(天坛生物)和深圳(康泰生物)两地生产。
由此,前十年,康泰生物靠乙肝疫苗起家,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但问题也恰恰在此,那时康泰生物只有这款乙肝疫苗,这就导致了产品过于单一,再加上缺乏独有专利技术、设备老化等因素、康泰生物市场竞争力逐年降低。
情况所迫,这家老国企打算通过重组,扭转不利局面。
这就来到了康泰生物第二阶段。自2002年后,康泰生物经过一系列股权挪腾,逐渐褪去国有外衣。尤其是2008年战略重组收购北京民海,民海生物实控人杜伟民入局,将康泰生物收入囊中,形成“北民海,南康泰”的战略格局。由此,康泰生物股权挪腾大戏落幕。
此后的10余年发展,杜伟民堪称康泰灵魂人物,经营得风生水起。
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打破对单一产品的依赖。2010年,在早年间引进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基础之上,康泰生物实现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6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用于低、无应答人群,填补了市场空白,阻断乙肝病毒传播。之后,又紧接着进军麻风联合、四联苗等多联疫苗;并在2017 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后,快速推进23价肺炎疫苗、13 价肺炎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研发。
一组数据可直观窥见变化。2018年,其四联苗收入已然超过昔日乙肝疫苗收入。根据2018年财报,康泰生物四联苗收入11.60 亿元,占疫苗产品总收入 57.60%,第二大品种乙肝疫苗收入5.17 亿元,占比 25.66%。
由此,康泰生物依赖单品、研发薄弱的过往,终于告一段落。
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
不过,杜伟民接手后的几年,康泰生物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几度经历“生死劫”。
一是2013年底,湖南、深圳等多地出现婴幼儿注射乙肝疫苗致死案件,多家疫苗企业牵涉其中,由于致死案件最多,康泰生物成为漩涡靶心。虽后续官方调查后,认为康泰生物等国产乙肝疫苗质量无问题,但仍一度未能全面打消民众顾虑。
二是,2018年,长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被曝光,由于董事长杜伟民此前曾在长生生物任职,再次牵扯到康泰生物。不过,最后有惊无险。
随着这一系列事件渐渐隐去,康泰生物靠着陆续推出的疫苗,尤其是搭上新冠疫苗概念后,开始走向了市值巅峰,2020年顺利突破千亿大关,成为一支大牛股。
彼时,康泰生物是国内最早启动新冠疫苗研发的企业之一。经查询,早在2020年疫情爆发不久,康泰生物就入场了,当年一口气押注了4种技术路线——自研灭活疫苗(Vero细胞)、重组VSV病毒载体疫苗、与苏州艾棣维欣合作开发DNA疫苗、引进阿斯利康的腺病毒疫苗。如今看来,颇有种“豪赌”之感。
然而,好景不长。
在争分夺秒的疫苗研发大战中,康泰生物妥妥上演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戏码。直到2021年5月,康泰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才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彼时,全球范围内已有16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市场的蛋糕渐被瓜分,康泰生物所能分得的份额自然有限。
这位疫苗白马股业绩也开始走下坡路,一朝回到解放前。2022年净亏1.33亿元,交出了上市以来首份亏损的年报。那年,情况惨烈亦可从人均创利窥见,这一指标直接由2021年的超50万元转为2022年的负指标,也就是说人均还亏了6万多;研发费用也异常突出,直接飙升至8.02亿元,较前一年增长了一倍多。销售费用2022年同样近乎翻倍,达10.86亿元。
背后原因则直接指向了——费尽心力研发的新冠疫苗,最终未能带来预期回报。另由于2022年新冠疫苗销量下滑,导致库存量大幅上升,康泰生物不得不对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9.36亿元。从而,康泰生物也因此被外界质疑研发进展偏慢、策略稍显激进。
当然,这并非康泰生物一家面临的困境,尤其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曾经热火朝天的新冠疫苗企业们,不得不直面业绩变脸。
但归根结底,新冠疫苗的研发终究是“过客”,一切仍将回到对常规疫苗的钻研,康泰生物就是如此。
除了业绩上的困境,康泰生物还因实控人杜伟民的离婚事件而备受争议。2020年,杜伟民宣布离婚,并将其持有的约1.61亿股公司股份分割予前妻。此次离婚分割股份的市值高达235.54亿元,创下A股历史最高的“分手费”。这一事件受到不少诟病,更让不少投资者对其产生了“假离婚、真套现”的质疑。
再加上疫苗行业这两年,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卷”风暴,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多家企业陷入业绩下滑的泥沼。
这一系列事件,使康泰生物股价大幅缩水。要说2020年8月最高逼近1800亿元,而今大幅缩水至200亿元左右,股价跌幅接近90%。
在经历2022年最低谷后,康泰生物逐渐从新冠产品资产减值的阴影中走出,2023年实现扭亏。然而,今年Q1由于市场竞争和降库存等因素影响,康泰生物又遭遇营利同比双降。
不过,把维度放至今年前三季度,些微可见好转态势,康泰生物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16亿,同比增长11.21%,实现净利润1.86亿,环比增长66.94%。这兜兜转转的业绩变化,也让投资者持续揪心。
但最终,康泰生物能否维系态势,重回增长,还得回到潜力产品竞争力及接下来的放量情况而言。
周身皆刃,没一把利?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唯有通过创新、技术提升和国际化布局,才能在残酷的竞争洪流中杀出一条血路。
实际上,回到疫苗行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和研发实力上来看,康泰生物算是名列前茅。
翻开该公司产品管线,不少重磅疫苗产品出自该公司。其中,自主研发的用于乙肝疫苗无应答特殊人群的“60µg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酿酒酵母)”和“双载体 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属全球首创;自主研发的无细胞百白破 b 型 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四联苗),是联合疫苗数量最多的国产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四针法”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
然而,光芒背后,是更为激烈的战场。
疫苗行业,大单品为王,逐渐成为不争事实,HPV便是典例。康泰生物倒是没有布局HPV疫苗领域,但是除此之外的全球十大畅销疫苗,几乎都有布局。其中,最受关注的两款已上市明星产品,分别为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
▲截图来自康泰生物财报
先看13价肺炎疫苗。
实际上,在全球疫苗市场中,在新冠疫苗问世之前,13价肺炎疫苗就稳坐“疫苗之王”的宝座,由辉瑞研发,自2010年获批上市以来,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畅销疫苗品种。2018年,其全球销售额接近60亿美元大关,使其成为了当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药品中唯一一款疫苗产品,彼时其销售额远超排名第二的9价HPV疫苗。
国内市场空间同样巨大。业内数据预计,随着渗透率的提升,2030年中国肺炎球菌疫苗市场将达到438亿元,其中13价肺炎疫苗市场份额将占59.8%。
目前,全球仅有三款13价肺炎疫苗上市。除了辉瑞,剩下两位均来自国产选手,一位则是康泰生物,旗下13价肺炎疫苗已于2021年9月获批,成为全球第三款、国产第二款获批的13价肺炎疫苗。
不过,它需要直面的不仅是辉瑞这位强劲对手,更需要面对沃森生物这位国产先行者。早在2019年12月,沃森生物的13价肺炎疫苗获批,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13价肺炎疫苗。
显然,康泰生物要想实现“后来居上”,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降价,抢下沉市场。其“低价”策略成效显著,每剂定价458元,远低于辉瑞的698元和沃森生物的598元。不过,接下来,康希诺和智飞生物亦即将加入13价肺炎疫苗的战斗中,届时该领域竞争或更为激烈,至于是否会步HPV疫苗后尘,还有待观察。
在肺炎疫苗的布局上,康泰生物还上市了一款23价肺炎疫苗。今年上半年,按照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批次来看,康泰生物占比34.38%,成都所占比31.25%,智飞生物旗下的智飞绿竹占比18.75%。但智飞生物在9月也打响了该产品的价格战。
康泰生物押注的另一款明星产品是——人二倍体狂苗。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 2030 年,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将升至172亿元,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1.8亿元。
2023年下半年,康泰生物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获批了“5针法”和“2-1-1”(四针法)两种免疫程序,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四针法”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2024年4月,已实现上市销售。
这款产品的竞争格局则更为清晰了。在康泰生物的二倍体狂苗上市前,相关市场一直被康华生物垄断,长达十年之久。而今,康泰生物的人二倍体狂苗获批上市,则需挑战前者地位。如何从一位“霸榜者”手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仍需下不少功夫。而今,还难言具体放量情况,可拭目以待。
可喜的是,由于乙肝疫苗市场趋于成熟稳定,新生儿数量陷入低谷,2023年乙肝疫苗和四联苗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或小幅增长态势。好在,虽然一个在卷价格,一个尚在抢地盘,但肺炎疫苗和人二倍体狂苗仍有望接替增长接力棒。
未来,康泰主要研发方向,朝着多联多价疫苗、成人疫苗及创新疫苗冲击,以建立更丰富的产品梯队。某种程度上,未来几年,凭借其产品线的梯度布局与多样化优势,康泰生物似乎正迎来一段可预期的、确定性较高的业绩高速增长期。
但跨越竞争丛林,下半场怎么走?这不仅是留给康泰生物的课题,也是留给所有疫苗企业的课题。
出海逐渐成为国内疫苗企业的打法。目前,康泰的出海布局算是走在一众企业的前面,目前已与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沙特、孟加拉、埃及、巴林、尼加拉瓜等十多个国家就 13 价、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四联苗)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注册、推广、商业化销售、技术转移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
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与疫苗巨头们同台竞争,这更加考验产品质量、价格和市场策略了。
“ 任何伟大的变革都是痛苦的。我们已经见证了,诸多仿制药企走向创新药企历经的黑暗与迷茫岁月。我们已经看见了,一些蜕变,和新价值的诞生。E药经理人旗下CM10医药研究中心致力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挖掘与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CM10医药研究中心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CM10医药研究中心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长春百克生物)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