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却成为了我国众多成年人的 “难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人群中,睡眠困扰率高达 48.5%。
这一数据背后,不仅反映出国民睡眠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更揭示出抗失眠药物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悉,9月16日,扬子江药业集团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抗失眠创新药法赞雷生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被受理。
法赞雷生是一款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YZJ-1139片),它能够同时抑制食欲素受体1型和2型,加快睡眠速度,延长深睡时间。
同时扬子江还发布了法赞雷生Ⅲ期关键性临床研究成果:共1034例成人失眠症患者服用试验药物,结果显示,在成人失眠患者中表现出快速起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国内抗失眠药,也是卷起来了。
↓ 扫码加入药通社交流群 ↓
简单梳理一下国内的主要失眠药物以及发展过程,抗失眠药主要分四代。
第一代抗失眠药主要是苯巴比妥类,副作用过大,已不作为抗失眠一线药物使用。
第二代抗失眠药主要是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又叫安定药物,包括艾司唑仑、氟西泮、替马西泮、三唑仑、夸西泮和地西泮等。二代药物的问题在于半衰期较长,发生依赖和成瘾的风险较高,在有其他更安全药物可选的情况下,也几乎已经排除初始使用。
第三代抗失眠药主要是非苯二氮卓类的催眠剂,如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这类药物同样存在生理依赖性问题,长期使用后停用会引发戒断症状,次日晨间残留镇静的风险较高,在我国被归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简单来说,前三代抗失眠药均存在不小弊端,由此产生了第四代抗失眠药——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相较于传统失眠药物,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可凭借独特机制,减少唤醒驱动、诱导睡眠发生、且不改变睡眠结构,没有次日残留效应和药物依赖性,可以很好弥补前三代药物的不足。第四代抗失眠药的问世迅速革新了失眠治疗领域,也成为行业的热门研究方向。
截至目前,全球第四代抗失眠药的代表药物共有3个:苏沃雷生、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
默沙东的苏沃雷生是全球首个上市的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于2014年8月13日获FDA批准上市,至今并未在我国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虽未在国内上市,2023年4月,苏沃雷生依旧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目前仅有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3类仿制提交了苏沃雷生的仿制药上市申请。
而卫材的莱博雷生和先声&Idorsia的达利雷生则均已于今年在我国获批上市,前者于5月获批,后者仅落后1个月。
同属于第四代抗失眠药,获批时间仅差一个月,自然免不了比较和竞争,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最关注的自然是二者的定价。
这两款药物均已公布定价,且价格都较高,莱博雷生5mg*14片*2版的价格为498元,日均治疗价格约17.97元。达利雷生50mg*20片的价格为398元,日均治疗价格约19.9元。
但值得注意,这两款药物均已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审查,为了纳入医保,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的价格应当还会再降。
但总之,目前二者已围绕商业化展开殊死较量,明年业绩上或可见分晓。
除了这两款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之外,抗失眠药还有一款地达西尼胶囊,同样是“失眠新救星”。
2023年11月29日,京新药业申报的1类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获批上市,为中国16年来首个获批的失眠治疗创新药。
地达西尼的特殊之处在于,虽然同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但这款药能够做到几乎对日间活动无影响,与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算是各有优势。
图源:大话精神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其中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类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通过国家医保谈判,首次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
被纳入医保后,地达西尼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就直接涨到了三千万以上,增速惊人,同样是不可小觑的对手。
除上述已上市产品外,国内还有诸多在研的抗失眠症新药,上述扬子江的法赞雷生国内自研进度最快的一款,除此之外,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信立泰等大型药企均有布局。
水合氯醛这一镇静催眠成分,四川大光和成都倍特等公司在做剂型改良。
老镇静成分右美托咪定,同样有多家企业在进行鼻喷、舌下片、微针贴剂等剂型改良。
豪森药业的新药HS-10506片已进入Ⅱ期临床阶段,适应症为失眠症和抑郁症。
布瑞迅药业的新药BrP-01096正在进行Ⅰ期临床,适应症为失眠症。
抗失眠药物市场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仍在放量,就看谁能先抓住机会了。
↓⭐关注药通社,洞见行业趋势↓
投稿/企业合作/内容沟通:
药通社总编—华籍美人(Ww_150525)
*添加请注明备注及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