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以度伐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患者中,三分之二(67.4%)在两年内保持无事件生存度伐利尤单抗是首个且唯一*一个在该疾病领域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无事件生存期获益的免疫疗法重磅发布MATTERHORN III 期试验的积极结果显示,英飞凡(英文商品名:Imfinzi,通用名: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FLOT(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化疗,相较于单独化疗,在主要终点无事件生存期(EFS)方面展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随后术后接受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再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该试验针对可切除的早期及局部晚期(II、III、IVA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EJ),评估了该治疗方案对比围手术期单独化疗的疗效。该些研究结果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全体会议上公布(摘要 #LBA5),同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在预设的中期分析中,相较于单独化疗,接受以度伐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患者的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29%(基于EFS风险比[HR] 0.71;95%置信区间[CI] 0.58-0.86;p<0.001)。度伐利尤单抗组的中位EFS尚未达到,而对照组为32.8个月。预计大约有78.2%的接受以度伐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患者能够实现1年无事件生存,而对照组为74.0%;两组预估的24个月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7.4%和58.5%,预示着度伐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随时间推移持续扩大。在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方面,以度伐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展现出明显的获益趋势(HR=0.78;95%CI 0.62-0.97;p=0.025)。该研究将继续随访OS结果,并将在最终分析时进行正式评估。Yelena Y. Janjigian 医学博士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医学部胃肠道肿瘤服务部首席主治医师兼MATTERHORN试验主要研究者尽管接受了以治愈为目的的手术和化疗,胃癌和胃食管癌患者仍经常面临癌症复发的风险。MATTERHORN试验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二接受以度伐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围手术期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在两年后未出现复发或保持无进展状态。基于该些研究结果,这一创新治疗方案应成为这一疾病领域新的治疗标准。Cristian Massacesi阿斯利康首席医疗官兼肿瘤首席开发官基于免疫疗法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有望变革早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治疗格局,这种治疗方案可将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近三分之一,让患者生存呈现显著改善趋势。MATTERHORN是度伐利尤单抗在多瘤种类型开展的第三个作为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且取得积极结果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治疗策略。同时,MATTERHORN彰显了我们致力于将创新疗法应用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承诺,因为这正是最具有实现治愈可能的阶段。MATTERHORN临床试验结果摘要_度伐利尤单抗治疗方案(n=474)化疗方案(n=474)无事件生存期(EFS)i中位无事件生存期(95% CI,月)NR (40.7-NR)32.8 (27.9-NR)风险比 (95% 置信区间)0.71 (0.58-0.86)p 值iip<0.00112个月无事件生存率(%)78.274.024个月无事件生存率(%)67.458.5总生存期(OS)中位OS(月)NR47.2风险比 (95% 置信区间)0.78 (0.62-0.97)P值iiip=0.025i.无事件生存率基于Kaplan-Meier估计ii. 统计显著性阈值p值<0.0239iii.统计显著性阈值p值<0.0001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致使死亡的第五大主要原因1。2022年,全球报告的胃癌新发病例斤100万,死亡病例约66万1。在许多地区,50岁以下人群的胃癌与其他胃肠道(GI)恶性肿瘤发病率一同呈上升趋势2。2024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约有43,000例早期和局部晚期的胃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EJ)患者接受药物治疗3。预计到2030年,这些地区的新发患者将增至约62,000例4。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是一种起源于食管与胃连接处,并覆盖该区域的胃癌类型5。尽管接受根治性手术以及新辅助/辅助化疗,可切除胃癌患者的复发率仍较高。大约每四位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中,就有一位会在术后一年内复发,同样约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在两年内死亡,反映出在这一领域临床上仍存在高度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6-7。此外,胃癌五年生存率依然偏低,不足一半的患者可活过五年8。关于MATTERHORNMATTERHORN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全球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围手术期治疗用于可切除的II期至IVA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效果。围手术期治疗包含术前术后治疗,也称新辅助/辅助治疗。共948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术前2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1500 mg)联合FLOT化疗或安慰剂联合FLOT化疗,每四周为一个周期;随后接受术后12个周期的治疗,分别包括2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联合FLOT化疗或安慰剂联合FLOT化疗,以及另外10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或安慰剂单药治疗。在MATTERHORN试验中,主要终点是无事件生存期(EFS),其定义为从随机分组至出现以下任意事件的时间(以先发生者为准):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根据RECIST v1.1标准(经盲态独立中心审查)评估的疾病进展,导致无法进行手术或需要接受方案外治疗;在辅助治疗期间出现根据RECIST标准评估的疾病进展或复发;出现不符合RECIST标准下的疾病进展,导致无法手术或需要接受方案外治疗,或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的疾病进展;手术后通过活检确认的疾病进展或复发;以及其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定义为新辅助治疗后,在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未检出癌细胞的患者比例,以及总生存期(OS)。该试验在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和亚洲在内的20个国家的176个中心招募了患者。关于度伐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PD-L1与PD-1和CD80的结合,从而阻断肿瘤免疫逃逸策略并恢复被抑制的免疫反应。度伐利尤单抗还在多个国家被批准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联合tremelimumab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在日本和欧盟,度伐利尤单抗还被批准单药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除消化道肿瘤适应症外,基于总生存期(OS)数据,度伐利尤单抗是在放化疗后疾病无进展的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全球标准疗法。此外,度伐利尤单抗获批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并与短疗程tremelimumab和化疗联合用于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度伐利尤单抗也被批准用于治疗在接受同步铂类放化疗后疾病未出现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以及联合化疗用于治疗广泛期SCLC患者。根据NIAGARA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度伐利尤单抗已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获批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此外,POTOMAC III期试验表明,对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卡介苗诱导和维持疗法在无病生存期方面展现出统计学显著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度伐利尤单抗已被批准联合化疗,继以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用于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一线治疗(其中治疗错配修复缺陷[dMMR] 的适应症仅在美国和欧盟获批)。在欧盟和日本,度伐利尤单抗还被批准联合化疗,继以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奥拉帕利治疗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的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自2017年5月首次获批至今,已有超过374,000名患者接受了度伐利尤单抗的治疗。作为整体研发计划的一部分,度伐利尤单抗正以单药或者联合其它抗肿瘤药物的方式,探索在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多种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关于阿斯利康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研究阿斯利康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拥有广泛的开发计划,涵盖多种肿瘤类型和疾病阶段的多种药物。2022年,消化道肿瘤共约有500万新发病例,导致约330万死亡病例9。在该计划中,公司致力于改善胃癌、肝癌、胆道癌、食道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除了用于BTC和HCC的适应症外,公司正通过涵盖从早期到晚期疾病的广泛开发计划,评估度伐利尤单抗联合tremelimumab治疗肝癌、食道癌和胃癌。德曲妥珠单抗是一款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在美国及其他几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晚期HER2阳性胃癌。德曲妥珠单抗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及商业化。奥拉帕利是一种首创PARP抑制剂,在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奥拉帕利由阿斯利康与默沙东(在美国和加拿大称“默克”)联合开发和商业化。公司还在评估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rilvegostomig(AZD2936)联合化疗作为BTC的辅助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伴或不伴tremelimumab 一线治疗HCC,以及一线治疗HER2阴性、不可切除、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Rilvegostomig也正在接受评估与德曲妥珠单抗联合用于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表达BTC患者的一线治疗。阿斯利康正在推进多种治疗方式,为靶点Claudin 18.2的治疗提供补充机制,Claudin 18.2 是一个具有前景的胃癌治疗靶点。其中包括与KYM Biosciences Inc.(KYM)达成协议的潜在首创靶向Claudin 18.2 的ADC药物sonesitatug vedotin,目前处于III期临床开发阶段;与和铂医药达成协议的新型靶向Claudin 18.2/CD3 的T细胞衔接双特异性抗体AZD5863,目前处于I期临床开发阶段;与西比曼合作在中国的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评估一种装甲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AZD6422。在早期开发方面,阿斯利康正在开发两种针对HCC的Glypican 3(GPC3)装甲CAR-T疗法。AZD5851目前处于I期开发阶段,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开发,以及C-CAR031/AZD7003正与西比曼合作在中国联合开发,在IIT中进行评估。关于阿斯利康在肿瘤免疫治疗(IO)的研究阿斯利康是将免疫疗法引入高度未被满足的临床医疗需求的先驱,拥有全面和多样化的免疫产品组合和管线,以免疫疗法为基础,旨在克服抗肿瘤免疫逃逸,并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阿斯利康旨在通过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以及与tremelimumab或其它创新免疫疗法和机制联合用药的方式重构癌症治疗,帮助患者改变治疗结局。公司也正在探索如双特异性抗体等下一代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的不同特质来靶向癌症治疗,包括细胞疗法和T细胞结合剂。阿斯利康正在大胆追求创新的临床策略,将基于IO的疗法引入各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以期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公司专注于探索新型联合疗法,来帮助预防耐药问题并促进更长时间的免疫应答。凭借丰富的临床研究项目,公司还倡导疾病早期使用免疫治疗,因为在这个阶段有极大的潜力达到治愈。关于阿斯利康肿瘤领域的研究阿斯利康正引领着肿瘤领域的一场革命,致力提供多元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以科学探索肿瘤领域的复杂性,发现、研发并向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药物。阿斯利康的肿瘤业务专注于最具挑战性的肿瘤疾病,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阿斯利康已经建立了领先全行业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和渠道,持续推动医疗实践变革,改变患者体验。阿斯利康的愿景旨在重新定义癌症治疗,以期未来终结癌症这一致死之因。关于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的研究阿斯利康正引领着肿瘤领域的一场革命,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以科学探索肿瘤领域的复杂性,发现、研发并向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药物。阿斯利康专注于最具挑战性的肿瘤疾病,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阿斯利康已经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管线,持续推动医疗实践变革,改变患者体验。阿斯利康以期重新定义癌症治疗并在未来攻克癌症。关于阿斯利康阿斯利康(LSE/STO/Nasdaq: AZN)是一家科学至上的全球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罕见病以及包括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及免疫在内的生物制药等领域。阿斯利康全球总部位于英国剑桥,业务遍布超过125个国家,创新药物惠及全球数百万患者。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strazeneca.com。关于阿斯利康中国阿斯利康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专注中国患者需求最迫切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心血管、肾脏、代谢、呼吸、消化、罕见病、疫苗抗体及自体免疫等,已将40多款创新药物带到中国。阿斯利康将中国总部设于上海,并在上海和北京设立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青岛设立区域总部,在无锡、泰州、青岛建立全球生产供应基地,向全球70多个市场输送优质创新药品。声明:*截至2025年6月1日,以Gastric Cancer, Resectable, Perioperative, Neoadjuvant, Adjuvant, Immunotherapy作为关键词在Pubmed检索2010年-2025年的RCT研究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多种药品用法尚未在中国获批适应症,阿斯利康不推荐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使用。内容来源:新闻稿 (内部审批号:CN-161083)参考文献(滑动查看更多)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Stomach Fact Sheet. Available at: 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cancers/7-stomach-fact-sheet.pdf. Accessed May 2025.2.Li Y, et al. Global burden of young-onset gastric cancer: a systematic trend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astric Cancer. 2024;27(4):684-700.3.AstraZeneca PLC. Investor Relations Epidemiology Spreadsheet. Available at: https://www.astrazeneca.com/investor-relations.html. Accessed May 2025.4.Kantar Health, validated with SEER stage at diagnosis and Cabasag et al. and Kuzuu et al. 2021.5.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publications/dictionaries/cancer-terms/def/gastroesophageal-junction. Accessed May 2025.6.Li Y, et al.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 depends on whether the chemotherapy cycle was more than 9 cycles. Medicine. 2022;101(5):e28620.7.Ilic M, Ilic I. Epidemiology of stomach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2;28(12):1187-1203.8.Al-Batran SE, et al.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with fluorouracil plus leucovorin, oxaliplatin, and docetaxel versus fluorouracil or capecitabine plus cisplatin and epirubicin for locally advanced, resectable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FLOT4): a randomised, phase 2/3 trial. Lancet. 2019;393(10184):1948-1957.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Cancer Fact Sheet. Available at 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populations/900-world-fact-sheet.pdf. Accessed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