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人中评价RG002C0106注射液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的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单次/多次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研究
1.评价RG002C0106注射液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和多次皮下注射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评价RG002C0106注射液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和多次皮下注射给药的PK/PD特征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Multiple Ascending Dose, Phase 1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of RG002C0106 Injection in Healthy Adults
This 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K/PD profiles of RG002C0106 injection in healthy adult subjects. The study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Part A, conducted : SAD stage Part B, conducted: MAD stage
100 项与 RG002C0106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RG002C0106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RG002C0106 相关的专利(医药)
15
项与 RG002C0106 相关的新闻(医药)▎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2024年,尽管融资环境面临挑战,但仍有一批优秀的企业逆流而上,在这一年获得了融资。根据即刻药数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0日,2024年年度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融资事件数量共计超过180起,涉及约170家公司。其中,早期融资(B轮以前,不含B轮)仍然保持活跃,融资事件106起,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数据来源:即刻药数;*统计截止时间:2024年12月20日
从这些融资公司的研发方向来看,新分子类型*药物研发公司的融资事件数量为129次,占比接近70%,再次印证了新分子时代的到来。(*新兴分子包括新型小分子、新型抗体、TIDES[寡核苷酸和多肽]、细胞与基因疗法以及其它类型的新分子。)
其中,至少20家创新药研发公司获得金额过亿元的早期融资。他们致力于肿瘤免疫疾病小分子药物、寡核苷酸疗法、细胞疗法、基因编辑疗法、靶向蛋白降解药物、抗衰老相关疾病药物等的研发。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介绍20家融资金额过亿元的新锐公司的信息。(更详细信息可扫描文末二维码,下载《2024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发展亮点概览》白皮书)
德昇济医药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6200万美元
2024年4月,德昇济医药宣布完成6200万美元A+轮融资。德昇济医药成立于2020年,公司董事长兼CEO为陈之键博士。该公司专注于肿瘤及免疫精准治疗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德昇济医药产品管线的开发,尤其是推动首款产品D3S-001的全球临床试验。D3S-001是一款新一代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目前正在开展全球2期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
安领科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4200万美元
2024年11月 ,安领科生物(Allink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元生创投、君联资本、建发新兴投资跟投,同时获得老股东高榕创投和幂方健康基金的追加投资。安领科生物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疗法,为肿瘤和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助力加速安领科生物的全球化布局,包括推进其核心管线ALK201(FGFR2b ADC)和ALK202在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等。
浩博医药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3700万美元
2024年7月,浩博医药宣布完成37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信达生物主导发起设立的美元基金InnoPinnacle Fund追加领投,元生创投、汉康资本、启明创投、元生资本共同参与。浩博医药关注于HBV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和针对肝脏疾病的高效靶向治疗,并拓展了对肝脏以外新靶点的靶向小核酸治疗。该公司研发的具有乙肝“功能性治愈“潜力的非偶联型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AHB-137注射液已经被中国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目前该产品处于2期临床研究阶段。在临床前研究中,它可以激发所有乙肝病毒RNA的降解,并且显著降低HBsAg水平。
大睿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3500万美元
2024年7月,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A+轮3500万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LongRiver江远投资领投,参与投资方包括昭德投资、博远资本、中启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等。大睿生物致力于研发核酸创新药,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其正在推进基于新一代siRNA平台生成的siRNA管线项目,首个RN0191管线PCSK9 siRNA项目已完成澳大利亚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显示出持久和稳固的治疗效果,支持至少半年一次的给药方案;针对APOC3基因的双链小干扰RNA(siRNA)药物RN0361也已经在澳大利亚获批1期临床研究。
安帝康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2亿元
2024年6月,安帝康生物宣布完成超2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先声药业、华金投资与华金大道联合领投,老股东同创伟业、嘉兴新创创投持续加投,嘉睿未来之星、金沙江联合润璞医疗基金、文周投资、崧泽资本和顺杰健康跟投。安帝康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呼吸感染和疼痛领域开发创新性治疗药物的创新医药企业。该公司的核心管线抗流感新药玛氘诺沙韦已取得重大临床进展,目前片剂和颗粒剂型均处于3期临床研究阶段。此外,安帝康生物的产品管线中还包括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新药ADC789混悬液、新型抗支原体超级抗生素ADC101混悬液等多款抗呼吸道病原体创新药。
先博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2亿元
2024年3月,先博生物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优山资本领投,元禾原点、朴道资本、国创勤智跟投。先博生物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开发创新型免疫细胞疗法。该公司首个CAR-NK产品管线SNC103已经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取得了积极结果,并于今年2月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中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该公司研发的另一款携带两个CAR分子的双CAR-T细胞疗法SNC109也已经在中国获批临床,并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
循曜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近2亿元
2024年1月,循曜生物宣布完成近两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原股东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追加投资。循曜生物成立于202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支持下,由刘俊岭教授团队经上海医药集团、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共同孵化创立。循曜生物聚焦出凝血及纤维化领域创新药物研发。成立至今,该公司已在肺纤维化以及血小板减少、血友病、血栓性疾病等出凝血领域建立了原创性靶点及新分子管线,其中基于全新靶点自主研发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性雾化吸入抗体药物已在中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炎明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数亿元
继2023年7月完成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后,炎明生物于今年5月再次宣布完成数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百洋医药基金跟投,现有投资方峰瑞资本、太平医疗健康基金、礼来亚洲基金等追加投资。炎明生物由邵峰院士和邓天敬博士共同创立,致力于开发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的创新药。该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多个与炎性小体和细胞焦亡相关的新靶点小分子及生物分子。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ALPK1小分子激动剂PTT-936的临床研究,以及其他先天免疫抑制剂及细胞焦亡抑制剂项目的临床推进,并拓展研发管线。
智康弘义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数亿元
2024年7月,智康弘义宣布成功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智康弘义成立于2017年,该公司高度重视疾病生物学在新药研制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先专注于肿瘤、肾病等疾病创新药物的研发、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智康弘义在化学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等不同技术领域均进行了管线布局,其针对慢性肾脏病(CKD)进行开发的高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ETA)拮抗剂SC0062已启动两项3期临床研究,靶向CDH3的抗体偶联药物BC3195已在中美同步开展临床,靶向GPC3的抗体偶联药物BC2027也于近期获批美国临床。此外,其还有多款ADC和双抗产品处于临床前开发或Pre-IND阶段。
康霖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1.5亿元
2024年11月,康霖生物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老股东浙江秘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康霖生物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基因治疗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针对的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症、艾滋病、血友病和帕金森病等。其核心产品KL003细胞注射液是一款基因修饰自体造血干细胞产品,拟开发用于治疗成人或儿童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症。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完成注册临床试验1期临床全部患者的入组工作。
泽安生物医药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2000万美元
2024年7月,泽安生物医药宣布完成A轮融资,募集金额超过200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高瓴创投参与投资,并且获得启明创投、险峰淇云、顺为资本等老股东的追加投资。泽安生物医药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研发以“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Myeloid Engager Platform)为基础的新型免疫疗法,以更好应对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未满足临床需求。该平台重点增强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铸就广谱抗肿瘤的免疫屏障。本轮新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其管线开发。
博致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1800万美元
2024年3月,博致生物 (Proviv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8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由龙磐投资、恩然创投和仙瞳资本联合投资。博致生物创立于2019年,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细胞因子抗肿瘤免疫疗法。该公司正在研发一款新一代免疫细胞靶向的白细胞介素-2(IL-2)前药融合蛋白PTX-912。这款产品利用了博致生物的前药技术,使IL-2前药在肿瘤微环境中被特异性激活,同时可将激活后的IL-2靶向定位至肿瘤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亚群中,以充分发挥IL-2的激活免疫及抗肿瘤的功效,同时提升安全性。目前,该药已经启动美国1期临床试验,并在中国获批临床。
炫景生物
融资轮次:天使+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10月,炫景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科投股份和启航投资共同领投 ,信成基金、金沙江联合润璞、元希海河等跟投,老股东三一创新投资追加投资。炫景生物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创新小核酸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该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小核酸药物开发平台,并基于此推进肝内肝外靶点的创新药物开发。炫景生物的首发管线RG002C0106是一款针对补体因子C3靶点开发的siRNA药物,于今年8月在中国获批IND,拟用于治疗补体参与介导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瑞普晨创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11月,瑞普晨创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风投领投,贝达药业、联想创投、荷塘创投、贝橙创投等跟投。贝达药业也同步宣布与瑞普晨创完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干细胞治疗业务,在人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细胞诱导分化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瑞普晨创由丁列明博士和邓宏魁教授领衔,致力于拓展细胞疗法在多种重大、疑难疾病领域的应用。该公司基于创新的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已在治疗糖尿病方向规划多条管线。今年12月,瑞普晨创的多能干细胞糖尿病药品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在中国获批IND,拟开发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
正序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8月,正序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联新资本、博裕资本、礼来亚洲基金、万物资本、红杉中国等现有股东跟投。正序生物专注于开发新型基因编辑疗法,针对遗传疾病、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已布局了多条管线。其中CS-101注射液是针对血红蛋白病开发的创新型基因编辑疗法,该产品针对β-地中海贫血症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该产品于今年4月在中国获批临床。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速CS-101临床研究和商业化推进,并支持体内基因治疗管线的临床转化等。
莱芒生物
融资轮次:A轮首关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11月,莱芒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首关。莱芒生物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物研发,该公司针对T细胞耗竭这一长期制约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问题,开发了创新的IL-10介导的免疫代谢重编程技术(Meta 10)。临床前研究表明,Meta 10代谢重编程技术平台能够有效克服T细胞耗竭并诱导干性样免疫记忆细胞的形成。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极低剂量代谢增强型CAR-T细胞药物IND申报、自动化生产工艺研发,以及加速推进代谢增强型实体瘤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
领泰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11月,领泰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龙磐创投领投,天瑞丰年投资跟投,老股东张科领弋创投继续追加投资。根据新闻稿,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领泰生物首个管线IRAK4降解剂LT-002的1期及后续临床研究,其他自免和肿瘤管线的临床前开发等。领泰生物创立于2019年,该公司主要以靶向蛋白降解(TPD)药物技术为核心开发小分子创新药,聚焦于自身免疫和肿瘤等疾病领域。除了IRAK4降解剂,领泰生物的后续管线还涵盖JAK-STAT通路,KRAS等难成药靶点。
跃赛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4月,跃赛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该公司于今年7月又宣布再获数千万A+轮融资,由国科创投参与。跃赛生物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该公司现已开发多条产品管线,包括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GABA能神经前体细胞、GABA中间能神经前体细胞、脊髓神经前体细胞等,涉及帕金森病、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脊髓损伤等适应症。
赛特医药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2024年4月,赛特医药(SciTech Pharma)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推进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1898及其他管线药物进入临床试验。赛特医药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程序来进行创新药物设计和研发的药物研发公司。该公司已建成十余条药物研发管线,其中ST-7467拟用于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适应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瑞初医药
融资轮次:Pre-A轮
融资金额:上亿元
2024年5月,瑞初医药宣布完成上亿元Pre-A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德联资本和鼎心资本跟投。瑞初医药成立于2021年,公司创始人为季银博士。该公司致力于通过靶向衰老机制,开发预防、治疗、逆转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全新药物。根据瑞初医药新闻稿,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从不同维度系统调控衰老,针对性开发了衰老驱动的多种退行性疾病药物。未来1~2年,瑞初医药计划推进多个管线药物进入临床。
希望在资金的支持下,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疗法能够尽快惠及患者。也期待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更多优秀的企业和医药人才涌现,持续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如需获得2024年中国创新药融资领域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得《2024年中国创新药领域亮点概览》PDF文件。(限时下载)
参考资料:
[1]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近年来先进治疗药品(ATMP)研发申报呈爆发式增长,引领生物医药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全球范围内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AR-T)治疗产品、腺相关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相继批准上市,为复发难治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ATMP通常采用细胞或组织经基因修饰和(或)体外操作制备,种类包括基因修饰细胞、核酸、病毒载体和人工组织等。
近一个月来,国内多家聚焦ATMP领域的公司宣布迎来融资进展。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分享其中12家公司的基本信息。
1、瑞普晨创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2024年11月1日,杭州瑞普晨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普晨创”)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中国风投领投,贝达药业、联想创投、贝橙创投、荷塘创投等跟投。
瑞普晨创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的研发企业,由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丁列明博士和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教授领衔,汇集了国内外顶尖院校的杰出人才,已建成集研、产、学、临床于一体的创新细胞药物开发平台。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胰岛细胞注射液(RGB-5088)的临床试验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受理号为CXSL2400465。这标志着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成为中国首个获IND受理的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多能干细胞产品。
2、柯君医药宣布完成B+轮阶段性融资
2024年10月31日,上海柯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柯君医药")宣布完成B+轮阶段性融资。本轮融资由国信创新股权领投,其它主要投资方包括谊安集团及英飞尼迪资本等,原有投资者宏海资本也持续追加投资。
此前,柯君医药已获得包括泰珑投资、汉康资本、涌铧投资等多家业界知名机构的长期青睐。柯君医药自201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以来,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靶向前药与核酸药物技术平台,专注于核酸药物及小分子药物研发,在研管线中有多款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且市场潜力巨大的创新药物。
3、赛蕴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024年10月28日,赛蕴生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简称“赛蕴生物”)宣布,公司成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生命园创投基金与知名基金联合领投,英诺天使基金等多家主体跟投。
赛蕴生物致力于国际前沿的递送载体技术及相关药物创新疗法的开发,已在肿瘤靶向及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开发多条管线,旨在为药物精准递送提供一种全新手段。赛蕴生物所研发的一类天然递送系统,可经过理性改造将功能性生物大分子等各种类型的有效载荷直接递送至特定细胞中。该递送系统具有细胞识别的高特异性、对载荷的高兼容性和保护性及生产成本低等优势。目前,赛蕴生物研发实验室已经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落地,拥有十余人的研究和工艺开发团队,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海内外博士学历和丰富的产业界与学术界经验。
4、泓宸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
2024年10月23日讯,武汉泓宸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嘉道资本、瑞江投资领投,多位知名投资人跟投。
武汉泓宸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型干细胞药物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为起点,为以脊髓损伤为代表的尚无实质临床解决方案的重大疾病提供规模化、低成本的干细胞治疗方案。
5、明迅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
2024年10月23日,专注四倍体补偿技术的明迅生物(MingCeler) 宣布完成Pre 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捷资本。此前,明迅生物已经获得了天使轮、Pre-A轮2轮融资,累计总融资额数千万元。
明迅生物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解决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痛点的创新型平台技术公司,旨在成为一家具有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专精特新企业。明迅生物是世界上首个实现四倍体补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公司,其开发的新一代基因修饰动物建模技术,突破性绕开了繁育筛选步骤,F0代首建鼠便可直接用于实验,小鼠遗传背景完全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造模周期长、复杂模型成功率低、模型质量不稳定、存储成本高、遗传背景选择少等一系列痛点。该技术可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替代,并借助其快速、高通量的造模优势,有望弯道超车,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巨头多年积累的先发优势。同时,该技术平台对于快速响应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模式动物需求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6、士泽生物完成逾亿元B1轮市场化融资,推进临床级iPS衍生细胞药开发
2024年10月21日,士泽生物正式宣布完成逾亿元B1轮市场化融资。本轮融资由泰珑/泰鲲资本领投,七晟资本及天汇资本共同投资,峰瑞资本、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红杉中国等老股东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士泽生物临床级iPS衍生细胞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管线的完善、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以及推进多项注册临床试验。
士泽生物由创始人李翔博士全职归国创立,公司长期专注于iPS衍生细胞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性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士泽生物自研设计并建立了底层技术平台,覆盖了iPSC重编程与建库、基因编辑iPSC、iPSC分化为亚型特化的神经细胞及临床前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等关键技术平台,与多家知名研究机构及头部医院开展技术研究及临床开发合作,并承担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细胞疗法重点攻关项目等。
7、炫景生物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
2024年10月21日,炫景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科投股份和启航投资共同领投 ,信成基金、金沙江联合润璞、元希海河等跟投,老股东三一创新投资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首款siRNA药物RG002C0106的临床研究、多个临床前管线的推进、以及非肝组织体内递送技术和相应管线的快速开发。
炫景生物于2022年由黄渊余博士领衔创立,黄博士专注核酸制药领域16年+,曾在头部小核酸制药公司任职多年,领导建立了系列小核酸制药技术平台、推动了系列管线研发并已进入临床阶段,是全球最早一批从事核酸药物研发的先行者,是中国小核酸药物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炫景生物建立了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核酸药物开发平台——设计筛选技术RIHOST®、化学修饰技术RICMO®、体内递送技术LICOD®;并基于此高效推进具有全球权益的肝内肝外靶点的创新药物品种开发。目前已取得一系列关键里程碑进展,包括诸如:(i)建立全球第二代GalNAc缀合递送技术;(ii)首发管线RG002C0106临床前研究展现出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国和澳洲的临床试验均已获批,且已启动临床入组,有望成为同类首款(First-in-Class)小核酸药物;(iii)基于多种独家策略建立多个非肝组织递送技术,其中肾脏组织递送技术在全球首个地完成了非人灵长类试验验证,并实现了超过70%的抑制效率。
8、赛尔欣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Treg细胞疗法开发
近期,上海赛尔欣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泽羽资本和森马创投共同完成。融资所得资金主要用于NP001项目临床试验推进及在研其它产品的研发工作,旨在加速Treg疗法的临床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赛尔欣生物一直专注于Treg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凭借完全自主创新的Treg管线布局、经验丰富的管理(或合作)团队以及正快速推进的多个重点研发项目,已成为Treg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力量。与传统的Treg研究思路相比,赛尔欣生物的发展战略更具亮点与优势,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目前,赛尔欣生物共有四款Treg细胞治疗药物在研。NP001项目研究进展最快,已获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由研究者发起的(IIT)临床的伦理批件;同时,符合IND申报要求的CMC开发、非临床研究皆近尾声,预计今年年底将进行美国(FDA)及中国药监局(NMPA)的IND申报。靶向Treg产品NC001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候选分子确认,明年初进入正式CMC开发阶段,同种异体NP005项目也在同步开发中。
9、河络新图完成新一轮融资
近期,河络新图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河络新图在临床级别的再生血小板细胞生产工艺优化及临床试验的开展,并加快其他创新产品及管线的研发。
河络新图目前已经申请和授权了多项自主研发专利,系我国首个《人源性细胞存储服务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2023年9月获得“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创业赛道“银聚奖”,同年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优胜企业奖及全国优秀奖,2024年7月正式成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此外,河络新图于今年与科创板上市公司奥普迈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就公司主营管线上游原材料和培养基进行联合攻关和全面国产化替代,加速再生血小板的产业化布局。
10、睿健医药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近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用型化学诱导细胞治疗药物企业-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健医药”或“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策源资本和国生资本联合领投,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与武汉光谷产业投资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公司帕金森病治疗管线NouvNeu001/ NouvNeu003,以及眼科治疗管线NouvSight001的中美临床推进,加强公司多款创新管线的研发推进和临床能力的搭建,以及加大公司产业化建设的力度。
睿健医药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医学领域的国际化创新生物医药公司,公司通过独特的技术平台,聚焦小分子化学转录调控iPSC,核心团队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罗斯林研究所,同时公司扎根中国,深度合作中国一流院所,建立全球首个基于“人工智能(AI)+化学诱导”的一站式细胞药物研发平台,拥有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眼科等多款FIC管线产品。
11、引正基因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10月12日,引正基因(GenEditBio)宣布近日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戈壁大湾区旗下管理的AEF大湾区创业基金投资,投资金额未披露。本轮投资将用于进一步开发和提升基因编辑和递送技术,推进体内研究项目,以及启动体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引正基因由香港城市大学郑宗立教授联合创立,成立于2021 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是一家基因治疗初创公司,其总体战略目标是提供潜在治癒性、一次完成且可编程的体内基因组编辑疗法(俗称为「DNA 手术」),冀为目前缺乏治癒方法或有效治疗方法的遗传疾病提供高安全性、高精确性和可负担的治疗方案。该公司的核心研发领域包括开发新型核酸酶以及利用LNP(脂质纳米颗粒)和ePDV(工程化蛋白递送载体)作安全高效的药物递送。
基于专利的LNP递送技术,并以肝脏为靶器官的GEB-100和GEB-200项目已经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完成了概念验证研究。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筛选出候选药物。针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GEB-400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内产生候选药物名单,并于2025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2、血源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
10月10日,血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简称“血源生物”)宣布近日顺利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康橙百恩海河基金领投、多家机构共同参与投资。
血源生物成立于2023年,以“缓解血荒危机,实现重大疾病的精确诊疗,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为愿景,致力于开发多种血细胞产品,重点聚焦在血小板再生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公司核心团队具有中美两地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经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4次获得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评选的“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相关血小板研究成果得到F1000Prime推荐。公司目前建立了血小板高效再生与血小板前沿组学的技术平台,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布局了面向代替输注的再生血小板、面向再生医学的血小板以及血小板精准诊疗三个方向的研发管线。
参考资料:
1.网络公开信息
药渡媒体商务合作
媒体公关 | 新闻&会议发稿
张经理:18600036371(微信同号)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双叒叕改啦,如果您不点个“在看”或者没设为"星标",我们可能就消散在茫茫文海之中~点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药渡的最新消息哦!👇👇👇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根据即刻药数数据库,截至10月27日,10月以来至少有10家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中国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至少4家公司专注于细胞治疗药物研发,包括了Treg细胞治疗药物、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药物、临床级iPS衍生细胞药物等,其他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新锐公司还正在开发体内基因编辑疗法、小核酸药物、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等药物类型。
引正基因
融资轮次:战略投资
融资金额:未披露
10月12日,引正基因科技宣布获得战略投资,此次融资由戈壁大湾区旗下管理的AEF大湾区创业基金投资。引正基因科技成立于2021年,该公司的目标是提供潜在治愈性、一次完成且可编程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其核心研发领域包括开发新型核酸酶以及利用LNP和工程蛋白递送载体(ePDV)作安全高效的药物递送。根据戈壁大湾区官方新闻稿介绍,该项投资将用于引正基因进一步开发和提升基因编辑和递送技术,推进体内研究项目等。
睿健医药
融资轮次:B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10月14日,睿健医药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策源资本和国生资本联合领投,产业投资机构与武汉光谷产业投资跟投。同时,睿健医药的B+轮融资也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将于近期交割。
睿健医药专注于通用型化学诱导细胞治疗药物研发,聚焦小分子化学转录调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拥有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眼科等多款创新管线产品。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该公司帕金森病治疗产品NouvNeu001和NouvNeu003,以及眼科治疗产品NouvSight001的中美临床推进,加强多款创新管线的研发推进和临床能力的搭建。
丹诺医药
融资轮次:E轮
融资金额:超3亿元
10月16日,丹诺医药宣布完成逾3亿人民币E轮融资的首批交割。这轮融资由中山投控旗下中山创投和AMR Action Fund(AMR基金)共同领投,所获资金用于支持核心新药研发管线,包括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新药候选物TNP-2198和治疗植入医疗器械感染新药候选物TNP-2092的后期临床试验和商业化。
丹诺医药专注于细菌感染和菌群代谢相关疾病领域新药研发,该公司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药产品TNP-2198(利福特尼唑)已经完成3期临床实验,并且多个在研新药候选物也已经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包括TNP-2092(利福喹酮),这是一个具有独特三靶点协同作用机制的新药候选物,用于应对植入医疗器械感染中抗生素耐药和耐受所带来的双重挑战。
赛尔欣生物
融资轮次:Pre-A轮
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10月17日,赛尔欣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泽羽资本和森马创投共同完成,融资所得资金主要用于NP001项目临床试验推进及在研其它产品的研发工作,旨在加速Treg疗法的临床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根据赛尔欣生物新闻稿,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一直专注于Treg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并致力于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该公司目前共有四款Treg细胞治疗药物在研,进展最快的产品NP001正在进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这是一款Treg鞘内注射治疗ALS(俗称“渐冻症”)的在研产品,计划今年年底在中美进行IND申报。
礼新医药
融资轮次:C1轮
融资金额:3亿元
10月18日,礼新医药宣布完成了3亿元C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生物制药领投,浦东创投、张江浩珩共同参与,老股东启明创投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跟投。此外,礼新医药近期已启动C2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临床管线特别是LM-302和LM-108的推进,并支持其创新技术平台持续产出创新管线。
礼新医药创立于2019年,聚焦于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领域生物创新药的研发。该公司尤其专注于以GPCR及多次跨膜蛋白为靶点的大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并拥有ADC药物以及双抗药物开发平台。目前礼新医药已建立起多个差异化创新药管线,管线产品包括靶向CLDN18.2的ADC、抗CCR8单抗、抗SIRPα单抗、抗PD-1/VEGF双抗、抗CEACAM5/4-1BB双抗等。
若弋生物
融资轮次:Pre-A+轮
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10月18日,若弋生物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昆山天使基金投资。本轮融资款将主要用于其第三代肉毒素药物管线(Sf9细胞,天然氨基酸序列)的中试至商业化生产工艺的技术转移。根据若弋生物新闻稿介绍,该公司有2条第三代肉毒素药物管线进入IND申报准备阶段。此外,其已经完成了多个工程化改造肉毒素管线(第四代产品)的储备,如基于锌指蛋白递送技术的工程化肉毒素蛋白、AI驱动的肉毒素改造、新血清型重组肉毒素等。
士泽生物
融资轮次:B1轮
融资金额:逾亿元
10月21日,士泽生物医宣布完成逾亿元B1轮市场化融资。本轮融资由泰珑/泰鲲资本领投,七晟资本及天汇资本共同投资,峰瑞资本、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红杉中国等老股东追加投资。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用于士泽生物临床级iPS衍生细胞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管线的完善、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以及推进多项注册临床试验。
士泽生物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iPS衍生细胞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性自主研发及产业化。该公司自研的临床级iPS衍生亚型神经前体细胞治疗渐冻症获得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此外,士泽生物已与合作医院完成多例经纹状体双侧壳核立体定位注射临床级iPS衍生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用于移植治疗中重度至重度帕金森病患者。
炫景生物
融资轮次:天使+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10月21日,炫景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科投股份和启航投资共同领投 ,信成基金、金沙江联合润璞、元希海河等跟投,老股东三一创新投资追加投资。根据炫景生物新闻稿介绍,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该公司首款siRNA药物的临床研究、多个临床前管线的推进,以及非肝组织体内递送技术和相应管线的快速开发。
炫景生物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创新小核酸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该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小核酸药物开发平台,并基于此推进肝内肝外靶点的创新药物开发。炫景生物的首发管线RG002C0106是一款针对补体因子C3靶点开发的siRNA药物,于今年8月在中国获批IND,拟用于治疗补体参与介导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泽德曼医药
融资轮次:A+
融资金额:近亿元
10月23日,泽德曼医药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青岛国信领投,公司现有股东佰诺资本、汉康资本、贝达基金持续追加投资。泽德曼医药是一家全球性创新药物研发公司,专注AhR靶点相关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泽德曼医药加速芳香烃受体(AhR)靶点多个相关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临床研究以及相关产品的商业化推广。
泓宸生物
融资轮次:天使轮
融资金额:数千万元
10月23日消息,武汉泓宸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嘉道资本、瑞江投资领投,多位知名投资人跟投。泓宸生物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型干细胞药物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为起点,致力于为以脊髓损伤为代表的尚无实质临床解决方案的重大疾病提供干细胞治疗方案。
希望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疗法可以尽快造福病患。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及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00 项与 RG002C0106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