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与 Birelentinib 相关的临床试验 / Not yet recruiting临床1/2期 A Phase Ib/II, Multicenter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ZD8586 Combination Therapy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his study will treat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It will assess the anti-tumor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ZD8586 combination therapy by using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adverse events. It will also measure the levels of DZD8586 in the body when combined with immunochemotherapy regimens.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Study to Evaluate Anti-tumor Efficacy of DZD8586 Versus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This is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study assess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ZD8586 versus investigator's choice in participants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who have progressed following prior therapy.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using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assessed by independent review committee as primary endpoint. Approximately 250 participants are estimated to be randomized into the study.
一项评估DZD8586联合用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Ib/II期、多中心研究(TAI-SHAN12)
本研究包含A部分和B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3个队列,分别为队列1(未经治疗的DLBCL患者)、队列2和队列3(复发/难治DLBCL患者)。A部分主要目的:DZD8586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次要目的:(1)评估联合用药时DZD8586及代谢物DZ4581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2)评估DZD8586联合用药在DLBCL中的抗肿瘤疗效。B部分主要目的:评估DZD8586联合用药在DLBCL中的疗效;次要目的:(1)评估DZD8586联合用药的其他疗效评估指标;(2)评估DZD8586 联合用药的安全性;(3)评估联合用药时DZD8586及代谢物DZ4581的PK特征。
100 项与 Birelentinib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Birelentinib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Birelentinib 相关的专利(医药)
66
项与 Birelentinib 相关的新闻(医药)具备真正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全球化研发能力的Biotech企业,始终都应该是当下热闹非凡的创新药大行情的中流砥柱。
从这个逻辑角度而言,迪哲医药毫无疑问还是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作为一家年轻的中国创新药企业,迪哲医药不仅以丰硕的研发成果,证明了自身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全球化研发能力,同时更以扎实的业绩,体现出超乎市场预期且比肩BioPharma的商业化能力。
大超预期!首次实现商业化盈利
2025年8月22日,迪哲医药公布2025年半年报,靓丽的业绩数据,再次对外呈现出超乎市场预期的商业化能力。
首先,迪哲医药的营收持续保持高增长趋势: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55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速为74.4%。
同时,公司自我造血能力增强,净亏损持续收窄,同比下降12%,且截至6月末,公司现金储备充沛,账上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有22.51亿元。
这是在2024年294%的高收入增速基础上,又一次获得高百分比的高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的商业化效率在持续提升。
在销售团队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2025年上半年,迪哲医药的销售费用率为75.6%,同比下降约24%,显著低于2024年全年124%的水平。
这说明在公司卓有成效的管理之下,整个商业化体系正在进入良性循环阶段,规模效应和边际效应正在显现。
作为一家步入商业化阶段仅2年的Biotech,短时间就打造出如此高效的商业化运营体系,这种能力在行业内是罕见的,远超市场对同类Biotech公司的预期。
在这种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加持下,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达成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实现了商业化盈利。
所谓商业化盈利,是指创新药企业的药品销售的收入,能够完全覆盖生产和推广的成本,不需要额外对销售环节进行资本投入,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哺研发环节。
这意味着,迪哲医药的商业化进程正在逐渐告别新药上市后最艰苦的市场导入期,向着最让人激动的全面盈利阶段逼近。
迪哲医药已商业化的两款大药,目前都成功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且获得了充分体现其高创新程度和临床价值的合理定价。
长期来看,这两款药物都具备可观的持续放量空间。
舒沃替尼作为EGFR exon20ins NSCLC适应症的FIC/BIC药物,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据了支配性的优势地位,其现有的研发格局和领先优势,后来者难以赶超。
上市2年,舒沃替尼至今霸榜CSCO指南该领域二/后线治疗唯一Ⅰ级推荐方案,也是国内针对EGFR exon20ins NSCLC唯一获批且纳入医保的标准治疗方案。
同时,舒沃替尼也正在马不停蹄地向新适应症进军。
2025年6月,迪哲医药宣布舒沃替尼用于一线治疗EGFR exon20ins NSCLC的全球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已于近期完成患者入组。既往研究数据表明,舒沃替尼具备重塑一线治疗格局的巨大潜力。
2025年8月,舒沃替尼针对EGFR exon20ins或PACC突变的NSCLC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首次披露。
根据中航证券的一份研报数据,舒沃替尼国内的销售峰值将超过30亿元。
迪哲医药另一款商业化的创新药戈利昔替尼,同样面临着极好的竞争格局。
作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领域的全球首创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凭借独特的三重作用机制:强效抑瘤、抗炎、免疫调节,已成为迄今为止单药治疗复发/难治PTCL中位生存期最长的药物,同时具备极大的适应症扩充的预期。
2025年的国际恶性淋巴瘤年会(ICML)上,戈利昔替尼用于经一线系统性治疗后缓解的PTCL患者维持治疗的长期随访数据入选口头报告。研究结果显示:24个月的无病生存期(DFS)率为74.2%。
目前,戈利昔替尼与PD-1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NSCLC的研究也在推进,在今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展示的研究数据显示,疾病控制率(DCR)达100%。
目前,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这两款各自领域的FIC/BIC药物,正从“罕见靶点”向更广阔的治疗领域拓展。
这意味着,最激动人心的商业化高峰期,还远未到来。
成功形成闭环的全球研发注册体系
迪哲医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让市场瞩目的商业化成果,背后是公司已经建成的全球化研发注册体系,这也是迪哲最具差异化的稀缺价值所在。
2025年,迪哲医药基本面上的另一个重大事件,是舒沃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的EGFR exon20ins NSCLC国创新药。
获批后一周,舒沃替尼又成为该治疗领域唯一纳入NCCN国际肺癌指南的小分子靶向药。
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在于成功进入一个高价值市场:美国EGFR exon20ins治疗市场的规模超过20亿美元。
另一方面,则更在于迪哲医药成功证明了自身具备完全自主的全球化研发注册体系,形成了从分子发现到药物申报并获批上市的全球创新药研发链条的闭环。
在诸多中国上市药企中,具备这种全球化的底层核心能力的,屈指可数。
这种稀缺的核心能力禀赋,对于现阶段的中国Biotech企业尤为重要。
一方面,成熟的研发体系,将Biotech的源头创新与研发成功,从“偶发式”的撞大运,切换为“流水线式”的稳定产出,公司的发展预期将更为确定。
另一方面,中国Biotech要发展壮大,走向全球市场是必由之路,而完全自主的全球性研发注册体系,是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底层基础设施。
当下的中国创新药产业,是否有管线成功BD给跨国药企,已经成为投资界对于一家创新药企业的核心判断标准之一。
但是从行业长期发展的要求而言,对于志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创新药企业,最终还是要构筑自身的全球化研发注册能力,这是远超一两次成功BD的更高价值维度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迪哲医药已经走在了行业的最前列。
舒沃替尼的成功可以复制
在全球化研发注册体系的加持之下,舒沃替尼的成功绝非偶然,迪哲医药具备持续产出类似的全球性FIC/BIC大药的能力。
目前,迪哲医药已建立了七款具备全球性的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其中多款药物已展露出成为重磅炸弹的潜力。
首先是迪哲医药在研的DZD6008,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EGFR TKI,在既往经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早期临床研究已验证,DZD6008可同时强效抑制EGFR敏感突变(19del/L858R)、T790M及C797S三重耐药突变,有望为“无药可治”的EGFR TKI耐药患者带来全新希望。
DZD6008瞄准了目前肺癌治疗领域一个难度极高的临床治疗刚需,这也是迪哲医药敢于“啃硬骨头”的一贯风格的体现。
如果最终能攻克EGFR TKI耐药难题,这款药物的前景不可限量。
此外,迪哲医药的另一款在研管线Birelentinib (DZD8586)也极具想象空间。
2025年8月,Birelentinib获FDA的“快速通道认定”,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包括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的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复发难治性CLL/SLL通常由两种耐药机制引发:C481X BTK突变和非BTK依赖性BCR信号通路激活,目前尚无能同时解决这两种耐药机制的治疗方案。
作为一款非共价LYN/BTK双靶点抑制剂,Birelentinib可同时阻断BTK依赖性和非依赖性BCR信号通路,针对既往经重度治疗的CLL/SLL患者的ORR高达84.2%,在多种药物(BTK/BCL-2抑制剂、BTK降解剂)经治的患者中均观察到显著疗效。
CLL/SLL是血液瘤领域的最大适应症,且经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治疗后复发率极高。
Birelentinib对于复发难治性CLL/SLL 的III期注册临床正在积极开展,现阶段展现出的治疗潜力,让我们有理由对这款管线的未来充满期待。
结语
无论是行业罕见的全球性研发注册体系,还是已经被验证的源头创新能力,乃至于不亚于BioPharma甚至MNC的商业化能力,迪哲医药可以说全方位地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
在2025年的这波创新药大行情中,迪哲医药的估值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很大程度上,这可能只是公司贝塔收益的体现,公司应有的阿尔法收益仍然处于被显著低估的状态。
作为A股屈指可数的“全球化创新药企业”,迪哲医药的上限可能远超市场的想象。
喜欢我们文章的朋友点个“在看”和“赞”吧,不然微信推送规则改变,有可能每天都会错过我们哦~
免责声明
“汇聚南药”公众号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在留言栏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信息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往期推荐
本平台不对转载文章的观点负责,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
上海
2025年8月22日
/美通社/ -- 8月22日,迪哲医药(股票代码:688192.SH)发布2025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5
亿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74.4%。
2025年上半年,迪哲医药在商业化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医保赋能的推动下,旗下舒沃哲
®
(通用名:舒沃替尼片)和高瑞哲
®
(通用名:戈利昔替尼胶囊),销售持续放量,保持高速增长。
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公司净亏损持续缩窄,同比下降12
%
。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2.51
亿元
。
随着增收减亏的持续推进,迪哲医药首度实现商业化盈利,公司营收已覆盖研发费用之外的成本(销售、管理费用),财务可持续性闭环已经初具雏形。
迪哲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林博士表示:"回首这半年,迪哲在研发和商业化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舒沃哲
®
在美国的获批,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迪哲的创新成果已经得到了全球主流市场的认可,彰显了迪哲的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销售收入规模稳步攀升以及充裕的现金流,将保障核心产品的高效研发,加速创新管线的兑现,早日实现高质量盈利。"
首次实现商业化盈利
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扩大商业化团队的同时,继续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持续推动商业化效率的提高。数据显示:销售费用率为76
%
,同比下降24
%
,显著低于2024年全年的124%的销售费用率水平。
依托商业化的策略布局、团队的高效执行力以及产品的优异疗效,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实现商业化盈利。
作为创新型药企成长中的重要指标,实现商业化盈利是指创新药企业的药品销售的收入,已经能够完全覆盖自身生产和推广的成本。这意味着,迪哲医药已经具备全面的自我造血能力,自身创造的现金流将通过持续循环支撑业务发展。
首个医保年度,迪哲医药只用半年时间即实现商业化盈利,与商业化团队高效的运营能力密不可分。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公司的商业化团队在短期内两次刷新国内非自有工厂发货速度的行业纪录,突破罕见靶点新药的上市销售纪录,实现了远超同类公司的绩效表现。
迪哲医药首席商务官吴清漪表示:"公司实现商业化盈利,意味着商业化进程也正在逐渐告别新药上市之后最艰苦的市场导入期,向着全面快速放量前进。"
独立自主高起点出海
今年7月,迪哲医药在国际化方面连续取得里程碑式进展。舒沃哲
®
通过优先审评在美获批上市,成为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的EGFR 二十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国产创新药,也是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
一周之后,舒沃哲
®
就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推荐,成为EGFR exon20ins NSCLC领域全球唯一获得推荐的小分子靶向药。
在国际化赛道上,舒沃哲
®
能够以"高起点"打入国际主流市场,与公司"全程独立自主"的国际化能力密不可分。
舒沃哲
®
作为公司首个申请在美上市的产品,迪哲医药团队独立支撑起一款全球首创药物从0到1的全生命周期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发与海外申报获批,这种能力已被舒沃哲
®
的上市成功验证。
研究机构估计,美国EGFR exon20ins NSCLC治疗市场的规模超过20亿美元,相对于国内市场,欧美市场支付能力更强,创新药定价普遍高于新兴市场,因此,舒沃哲
®
的海外获批,将有望为迪哲医药打开全新业绩增长"天花板"。
核心管线研发全面提速
作为 "科创板八条" 框架下首家完成再融资发行的未盈利企业,迪哲医药已成功募集资金17.96亿元,作为定增的募投项目之一,迪哲医药计划将近10亿元的募投资金投向
舒沃哲
®
、
高瑞哲
®
、
Birelentinib
(DZD8586)
等核心管线的新药研发项目。
肺癌治疗领域,舒沃哲®用于一线治疗EGFR exon20ins NSCLC的全球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患者入组,有望重塑该领域全球治疗格局。另一项针对EGFR exon20ins或PACC突变的NSCLC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在半年报首次披露。
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迪哲医药首次公布了DZD6008单药针对既往接受过三代EGFR TKI等多线重度治疗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83.3%的患者显示靶病灶肿瘤缩小,且在基线脑转移患者中观察到抗肿瘤疗效,有望为"无药可治"的EGFR TKI耐药患者带来全新希望。
在血液肿瘤领域,高瑞哲
®
和在研产品Bi
relentinib
已在今年上半年的国际顶级学术大会上斩获3项口头报告。
高瑞哲
®
基于独特的三重作用机制:强效抑瘤、抗炎、免疫调节,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其用于经一线系统性治疗后缓解的PTCL患者维持治疗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2年无病生存期(DFS)率仍有74.2%;50%的部分缓解(PR)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
Birelentinib针对既往接受过重度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4.2%,在多种药物(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BTK降解剂)经治的患者中均观察到显著疗效。
凭借优异的临床数据,Birelentinib于今年8月获FDA"快速通道认定",有望加速推进其针对复发难治性CLL/SLL 的III期注册临床进展。
作为一款非共价LYN/BTK双靶点抑制剂,Birelentinib瞄准的"痛点"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多重耐药难题。在BTK抑制剂单药效果欠佳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适应症,
Birelentinib
亦展现出同类最佳(BIC)潜力,在GCB和non-GCB亚型缓解率均达50%。
随着多款核心重磅创新产品的加快推进,迪哲医药正在肺癌和血液癌领域不断构筑坚固的护城河,夯实技术壁垒,充分发挥管线的协同效应,实现研发与商业效率的正向循环。
「 本文共:10条资讯,阅读时长约:15分钟 」
行业动态
1.中国证监会8月7日同意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必贝特科创板IPO注册。该公司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核心产品BEBT-908已提交PRE-NDA申请。必贝特专注于肿瘤等领域创新药研发,拥有6个临床阶段产品,计划募资20亿元主要用于研发和基地建设。创始人钱长庚为美国籍药理学专家,公司2020-2023年持续亏损,2022年亏损达1.88亿元。
2.Tevogen获100万美元加速AI药物研发。KRHP LLC追加100万美元非稀释性资金,支持Tevogen.AI平台的免疫活性肽段预测技术专利转化,重点提升靶点发现效率与药物开发周期缩短。
肿瘤免疫治疗
1.菲鹏制药FP008完成I期临床首例患者给药。新一代I/O疗法FP008(anti-PD-1×IL-10M融合蛋白)针对PD-1/PD-L1抗体耐药实体瘤患者,中国首例给药安全性良好,临床前数据显著降低T细胞耗竭。
2.Tidewave Bio获FDA INTERACT会议资格。FDA将于本月召开会议评估其实体瘤免疫治疗平台,该技术通过实时活检处理生成个性化疗法,计划2026年Q2提交IND申请。
创新药出海与国际进展
1.恒瑞医药胃癌疗法获FDA孤儿药资格。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适应症获FDA孤儿药认定,加速海外上市进程。
2.迪哲医药DZD8586获FDA快速通道认定。在研产品DZD8586(未公开靶点)针对难治性血液肿瘤,加速审评通道将缩短上市周期。
细胞与基因治疗
1.诺华Zolgensma基因疗法申报中国上市。全球首个SMA基因疗法向CDE提交上市申请,基于AAV9载体技术,拟惠及6个月以上患者。
2.优瑞制药Sanfilippo综合征基因疗法迎FDA审批。UX111 (ABO-102) 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将于8月18日接受FDA决议,针对罕见病Sanfilippo A型综合征。
罕见病与神经科学
1.FDA将审议阿尔茨海默病新剂型。Leqembi皮下自动注射器生物制剂许可申请将于8月31日接受FDA决议,用于早期患者周剂量维持治疗。
2.PTC公司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新药将迎FDA决议。口服药物瓦替喹酮(vatiquinone)用于儿童及成人治疗,FDA决议日期为8月19日。
股市资讯
8月7日A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
赛诺医疗(688108.SH) +20.01%
科华生物(002022.SZ) +10.00%
润都股份(002923.SZ) +9.98%
8月7日A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
千红制药(002550.SZ) -10.01%
华海药业(600521.SH) -7.21%
亚太药业(002370.SZ) -7.11%
8月7日港股医药公司“抗跌”TOP 3(8月7日港股医药板块当日普跌)
京东健康(06618.HK) -0.96%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 -2.80%
翰森制药(03692.HK) -2.97%
8月7日港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
药明生物(02269.HK) -5.06%
药明康德(02359.HK) -4.30%
石药集团(01093.HK) -3.78%
评审动态
8月7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
8月6日新药上市申请NDA(8月7日无NDA数据)
END
100 项与 Birelentinib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