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BrainAurora Medical Technology Limited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6681)
中期業績公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或「腦動極光」)董事(「董事」)會(「董事
會」)欣然公佈本公司、其附屬公司及綜合聯屬實體(「本集團」或「我們」)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報告期」)之未經審計綜合中期業績連同2024年同期之
比較數字。
於本公告內,「我們」指本公司,如文義另有所指,則指本集團。本公告所載若干
金額及百分比數字已作四捨五入調整,或已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一位或兩位(如
適用)。任何表格、圖表或其他地方所列總額與金額總和的任何差異,均為四捨五
入所致。
財務摘要
收入
期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
期內經調整淨虧損*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期內經調整淨虧損並非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定義,而是指剔除
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平值變動、員工長期獎勵計劃開支所帶來的影響後的期內虧損。
業務摘要
於2025年上半年,我們在推進產品管線、AI技術創新及業務運營等方面取得重大
進展。具體而言,我們在以下領域取得進展:
1.
核心管線在科研及臨床試驗方面的重要進展
(1) 閱讀障礙輔助康復訓練軟件
目前已完成研發階段工作即將進入註冊臨床試驗階段,現已通過主中心
倫理審查,預計第三季度末開始入組並申請分中心的倫理審查。預計於
2026年初完成數據收集工作,並於2026年第三季度底提交相關醫療器械
註冊證的申請。
(2) 認知數字療法在高血壓、冠心病、房顫合併認知功能障礙但無癡呆患者
的隨機對照試驗
該系列研究包含三項子研究,已累計納入649名患者,所有患者的隨訪工
作已於2024年完成。截止目前,數據分析及研究報告撰寫已完成,公司
計劃於2026年提交相關醫療器械註冊證申請。
(3) 抑鬱症治療軟件
本公司已完成該治療軟件開發階段工作及預試驗工作,計劃於2026年啟
動抑鬱症治療軟件的臨床試驗工作。
(4)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數藥聯合取得突破
本公司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合作完成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基於多維度
認知功能評估的電子化靶向干預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國內首個驗證數
藥聯合療法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核心症狀治療效果的
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成果在《BMC Medicine》正式發表。
研究將124名ADHD患兒隨機分為單藥治療組(托莫西汀)和靶向認知數
字療法與藥物聯合治療,進行為期8週的干預。結果顯示,與單純服用
托莫西汀的單藥治療組相比,聯合組在多個核心症狀方面改善顯著:
注意缺陷維度的得分改善率從23.3%提升至34.6%,多動衝動維度的得
分改善率從18.0%提高到34.6%,核心症狀總體得分改善率由21.5%增
至34.3%。該研究成功驗證了數藥聯合相較於單藥物(托莫西汀)治療對
ADHD核心症狀的顯著改善效果,填補了國內ADHD數字療法循證研究
的空白,也標誌著數藥聯合治療正式進入協同增效的新階段。這一療法
突破傳統藥物局限,展現出數字療法在神經發育障礙中的精準潛力。
2.
不斷推動AI在醫療領域的創新和應用
(1) 本公司撰寫的論文《Improve Decoding Factuality by Token-wise Cross
Layer Entrop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提出了一種跨層熵增強解
碼的方法,無需額外訓練大語言模型參數即可減輕幻覺問題,該論文被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NAACL2025)成功錄用,NAACL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三大頂級國際會
議之一。大模型在醫療領域應用場景廣闊,但大模型幻覺等問題一直是
阻礙應用的關鍵問題,該研究成果在處理大模型幻覺問題上提供了一種
新方法。
(2) 本公司自主研發的醫療大模型BrainAuGPT,首次提出的基於GBR二階
知識表達的大語言模型的訓練任務組合推薦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
權。在大模型加持下,虛擬人智能評測系統獲得全面升級,不僅可以支
持多種語言,而且意圖理解更準確,能捕捉患者的情感變化並進行共情
交互。基於認知深度推理大模型的個性化認知訓練干預系統,代表了醫
療健康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前沿方向。通過蒙特卡洛樹搜索混合推理技
術和動態反饋控制機制,實現了干預方案的高維參數優化與個性化匹
配,為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提供「千人千方」的精準干預策略。同時,基於
BrainAuGPT大模型研發的智慧醫療大模型一體機BrainAu Onebox M1成
功於2025年發佈。
3.
業務穩步快速發展
我們的收入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1.89百萬元增加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0.05百萬元,變動金額為人民幣48.16百
萬元,同比增長了92.81%。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I.
概覽
我們是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數字療法」)市場的資深參與者。我們亦是中
國首家將腦科學與先進的人工智能(「AI」)技術相結合,開發出針對認知障礙
的醫療級數字療法產品的公司。我們的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行
性疾病、精神障礙及兒童發育缺陷等誘發的廣泛的認知障礙的測評和干預。
我們的核心產品(定義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
則」)第十八A章),即腦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軟件系統是中國首個獲得監管批准
的認知障礙數字療法產品。
我們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公司。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的核心產品已納
入中國30個省份的省級醫保報銷目錄。我們致力於協助全國的醫療機構建
立認知障礙診療中心,與醫療機構建立長期的業務合作關係,促進中國認知
障礙數字療法市場的發展。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已幫助中國超過200家醫
院建立認知中心,包括多家獲得國家衛健委所設置的各個醫學專科「國家醫
學中心」認證的領先醫院。我們致力於將腦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數字療法產
品,打造數字療法與健康綜合管理數字平台,造福認知障礙患者。
我們已建立廣泛的數字療法產品管線。截至本公告日期,核心產品已就四種
主要類型認知障礙的八種適應症實現商業化,並正就其他幾種認知障礙適應
症進行開發。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有另外三款產品在中國獲監管批准、另
外一款產品在歐盟獲監管批准及六款候選產品處於臨床前和臨床開發或註冊
過程的不同階段。我們於我們獲得監管批准的司法管轄區就我們的產品及候
選產品享有權利。
II. 業務回顧
A. 我們的核心產品-腦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軟件系統(「系統」)
系統,作為我們的核心產品,是一款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醫療級數字療法產
品,也是中國首款獲得監管批准的認知障礙數字療法產品。於2018年9月,
我們從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湖南省藥監局」)獲得了系統的首張第二類
醫療器械註冊證。於2020年6月,我們獲得湖南省藥監局頒發的經修訂證書
(「2020年經修訂證書」),涵蓋八種特定適應症的篩查、評估、康復和數據分
析。於2023年5月,我們與湖南省藥監局續簽2020年經修訂證書(「2023年續
簽證書」),涵蓋與2020年經修訂證書相同的適應症範圍。
系統是一款將腦科學臨床經驗與深度神經網絡(「DNN」)算法(一種功能強大
的機器學習算法)相結合的軟件,用於評估患者認知障礙症狀並提供個性化
的數字療法治療方案。系統能夠對由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
和兒童發育缺陷等引起的各類認知障礙進行臨床測評和干預。系統融合了我
們兩項底層技術,即虛擬人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具體而言,我們的DNN算
法通過大量患者人口統計信息、臨床評估、診斷信息以及患者在不同難度水
準的訓練任務中收集的信息進行訓練。我們的DNN算法不斷反覆運算和訓
練,以動態調整訓練任務的內容。基於300多個訓練模組(其旨在激活合適的
腦區,以達到最佳療效),DNN算法能夠從數百萬種不同的可能組合中識別
出最合適的訓練方案。
使用系統的患者通常患有認知障礙,此乃系統要解決的問題。該等認知障礙
可能由許多種類的疾病引起,如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兒
童發育缺陷。此外,對系統進行的臨床試驗證明系統在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如速度、注意力、感知、長期記憶、工作記憶、計算、執行控制、推理和解
決問題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誘發疾病本身。因此,儘管可能誘
發認知障礙的疾病種類繁多,但八種現有適應症以及可能新增的新適應症均
被視為系統的適應症擴展,可以添加至同一醫療器械註冊證中。
我們最終可能無法成功開發和銷售涵蓋新適應症的系統。
B.
我們的其他關鍵產品和候選產品
截至本公告日期,除系統外,我們還有四款產品獲得了國內外的監管批准,
包括(但不限於)BCAT、SAS和DSS(術語定義如下)。
基本認知能力測驗軟件(「BCAT」)
BCAT旨在通過使患者能夠自行接受有關處理速度、工作記憶、情景記憶、
視覺空間能力和言語理解的認知能力測驗,幫助醫療專業人員評估患者的基
本認知能力。我們於2022年10月從湖南省藥監局獲得了BCAT的第二類醫療
器械註冊證。於2022年獲得監管批准後,我們已經並正在對BCAT進行進一
步研究,並準備更多的科學文獻,我們認為這將有利於提高其市場認可度和
醫學界的接受度。我們已於2025年開啟BCAT的商業化。
認知能力輔助篩查評估軟件(「SAS」)
SAS旨在通過使患者能夠自我管理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及蒙特利爾認知評
估量表測試,幫助醫療專業人員對患者認知能力作出評估。在提交相關臨床
評估材料後,我們於2022年12月從湖南省藥監局獲得了SAS的第二類醫療器
械註冊證。於2022年獲得監管批准後,我們已經並正在對SAS進行進一步研
究,並準備更多的科學文獻,我們認為這將有利於提高其市場認可度和醫學
界的接受度。我們已於2025年開啟SAS的商業化。
閱讀障礙輔助篩查評估軟件(「DSS」)
DSS旨在改進對兒童發育性閱讀障礙風險的評估。我們於2023年9月從湖南省
藥監局獲得DSS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為支持我們申請上述第二類醫療器
械註冊證,我們提交了與系統的臨床比對資料。DSS已於2025年實現商業化。
閱讀障礙輔助康復訓練軟件
我們目前正在進行閱讀障礙輔助康復訓練軟件產品臨床試驗,閱讀障礙輔助
康復訓練軟件主要組成:1.感知覺訓練模塊;2.語言類訓練模塊。訓練任務
系統中涵蓋了感知覺、閱讀、注意力、語言等認知領域,通過訓練提升閱讀
準確性、閱讀流暢性。
抑鬱症認知量化評估軟件
抑鬱症認知量化評估軟件是國內第一款針對抑鬱症患者認知能力進行評估的
醫療器械產品,我們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臨床試驗研究,並進行數據統
計和分析。我們將於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向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註冊
申請,預計2026年實現商業化。
抑鬱症治療軟件
我們當前正在進行抑鬱症治療軟件(名為「心靈島嶼」)的臨床前開發,該軟件
為一個利用遊戲和計算機化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來改善抑鬱症相關症狀的計
算機化系統。我們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度啟動臨床試驗。
認知功能障礙測評軟件和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
為了擴大我們的國際足跡並形成全球影響力,我們正面向美國及歐盟開發以
下產品:認知功能障礙測評軟件和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於2022年7月22
日,我們的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獲得歐盟CE標誌,根據歐盟醫療器械法
規,該軟件豁免遵守臨床試驗要求,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在歐盟商業化。我
們亦於美國開發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和認知功能障礙測評軟件,準備根據
第510(k)條提交監管文件。
我們最終可能無法成功開發和銷售我們的其他關鍵產品和候選產品。
研發能力
我們相信,持續的研發(「研發」)是我們業務增長和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力。
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擁有一支由128名專業人員組成的強大多學科內部研發團
隊,其中29人擁有碩士學位,三人擁有博士學位。我們的主要研發人員在數字
療法行業平均擁有六年以上的相關經驗。我們的研發團隊經常參加學術及行業會
議,並與行業和臨床專家接觸,使我們能夠了解全球最新的見解和創新。我們的
研發團隊分為以下三組:(i)腦研院,(ii)產品創新中心,和(iii)技術研究中心。對
外,我們已與關鍵意見領袖(包括中國的知名醫療專業人員和臨床專家)建立長期
關係。藉助彼等的見解及推薦建議,我們能夠將研發過程的重點放在未滿足的臨
床需求上,並探索前沿及突破性技術。
未來發展及展望
我們計劃實施以下戰略,以實現我們的使命,推動未來增長:(i)繼續拓展系統的
適應症並開發其他候選產品,進一步鞏固我們在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的地
位;(ii)加速系統和其他產品的商業化,提高市場滲透率;(iii)進一步提升我們的
研發能力;(iv)拓展國際市場,建立全球影響力;及(v)戰略性尋求併購機會。
III. 財務回顧
概覽
以下討論基於本公告中其他部分包含的財務信息和註釋,應與之結合閱讀。
收入
我們的收入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1.89百萬元增加至截至2025
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0.05百萬元,變動金額為人民幣48.16百萬元,同
比增長了92.81%。
我們的收入來自(i)提供院內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ii)向個別患者提供院外系
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iii)我們向研究機構提供的研究項目服務;(iv)銷售醫療AI
大語言模型解決方案;及(v)其他,如銷售系統嵌入式硬件及相關使用者賬戶。
我們的收入增加主要是因為(i)購買系統的醫院數量從2024年的186家增加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205家;及(ii)患者使用我們系統的次數從2024年的約
1,800,000次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2,595,554次;及(iii)最初在醫
院使用系統後選擇在自己家中使用我們系統的同期患者人數從約7,397名大幅增加
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12,915名。
銷售成本
我們的銷售成本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7.37百萬元增加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9.20百萬元,增加了116.30%。我們的銷售成
本增加主要是由於(i)代我們向認知中心提供運營支持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產生的
經營成本增加人民幣12.85百萬元;(ii)產生建設成本的認知中心數量由2024年的
107個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138個,導致建築及折舊成本增加;
及(iii)上半年新增醫療AI大語言模型解決方案銷售業務硬件設備採購成本人民幣
23.01百萬元。
毛利
我們的毛利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4.52百萬元增加至截至2025
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0.85百萬元,增加了66.60%。我們的毛利增加主要
是由於系統的銷量大幅增加以及使用系統的醫院和患者數量增加。
其他收入
我們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i)銀行結餘、定期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ii)租金按金的利息收入;(iii)與研發活動有關的政府補助;及(iv)其他。
我們的其他收入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0.58百萬元增加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7.28百萬元,增加了1,155.17%。我們的其他收
入增加主要是由於2025年收到上市募集資金,使得平均結餘較2024年變動,導致
銀行結餘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增加人民幣5.94百萬元。
其他開支及其他損益淨額
我們的其他開支及其他損益淨額主要與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平值收
益有關。我們的其他開支及其他損益淨額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
幣2.14百萬元減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42百萬元,減少了
306.54%。我們的其他開支及其他損益淨額減少主要是由於2025年提前償還長期
債券損失增加了人民幣3.26百萬元,淨匯兌損失增加了人民幣1.26百萬元。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平值變動
我們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平值變動主要與我們的可贖回優先股的公
平值變動有關。我們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平值變動從截至2024年6
月30日止六個月的損失人民幣0.24百萬元變動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
零,損失減少了100%。我們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平值變動損失減少
主要是由於可贖回優先股在上市後自動轉為普通股,不再涉及該項變動。
銷售及分銷開支
我們的銷售及分銷開支主要包括(i)市場開發及服務的開支;(ii)僱員福利開支;
(iii)折舊及攤銷開支;(iv)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及(v)其他。
我們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5.38百萬元增加
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30.45百萬元,增加了19.98%。我們的銷
售及分銷開支增加主要是由於加大力度探索業務合作機會,以觸達更多的醫院及
其他客戶,並提高我們產品的行業認可度及認知度,從而帶動市場開發及服務開
支增加。
行政開支
我們的行政開支主要包括(i)行政人員的僱員福利開支;(ii)重組相關開支;(iii)折
舊及攤銷開支;(iv)專業服務開支;(v)水電及辦公開支;(vi)以股份為基礎的付
款;及(vii)其他。
我們的行政開支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28.14百萬元增加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6.01百萬元,增加了63.50%。我們的行政開支
增加主要是由於(i)服務費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6.45百萬元,增加主要為未能納
入上市費用但與上市活動相關的其他費用;(ii)房租物業費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
3.46百萬元;及(iii)股份支付報告期增加人民幣1.63百萬元,主要是授予的股份支
付,持續攤銷所致。
研發開支
我們的研發開支主要包括(i)職工薪酬;(ii)股份支付;(iii)折舊攤銷;以及(iv)委託
外部開發的技術服務費。
我們的研發開支從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4.23百萬元增加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8.15百萬元,增加了6.10%。我們的研發開支
增加主要是由於(i)職工薪酬上升導致研發費用增加人民幣2.23百萬元;(ii)股份支
付報告期增長人民幣1.20百萬元,主要是授予的股份支付,持續攤銷所致;(iii)其
他零星採購及報銷較上年上漲人民幣0.41百萬元,漲幅4.17%;及(iv)服務費及雲
服務費較上年上漲人民幣2.25百萬元,漲幅49.40%,其中雲服務費包括雲服務提
供商的服務費及其他服務費,報告期增長人民幣0.84百萬元。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1.
一般資料
本公司於2023年4月25日根據開曼群島公司法第165條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
公司。本公司註冊辦事處的地址為Palm Grove Unit 4, 265 Smith Road, George Town, P.O.
Box 52A Edgewater Way, #1653, Grand Cayman KY1-9006, Cayman Islands。本公司主要
營業地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北京市海淀區清河路135號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及楓燁
園數字經濟產業園A座。
本公司股份已自2025年1月8日起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
本公司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其附屬公司主要致力於在中國提供認知障礙數字療法(「數字
療法」)集成軟件解決方案。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統稱為「本集團」。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乃以人民幣(「人民幣」)呈列,人民幣亦為本公司的功能貨幣。
2.
編製基準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乃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會計
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以及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的適用披露規定編製。
3.
會計政策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按歷史成本基準編製,惟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計量。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及計算方法與本集團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綜合財務報表所呈列者相同。
應用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會計準則
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首次應用以下由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並於2025年1月1日或之
後開始的年度期間強制生效的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會計準則,以編製本集團的簡明
綜合財務報表:
國際會計準則第21號(修訂本)
缺乏可兌換性
於本中期期間應用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會計準則並無對本集團當期及過往期間的財
務狀況及表現及╱或本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所載的披露資料造成重大影響。
4.
收入及分部資料
(i)
收入分類
附註: 於本期間,本集團訂立合同向客戶提供多項可交付成果,包括硬件銷售、自主研
發的通用醫療及認知型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軟件授權、安裝及部署服務。由於上
述每項可交付成果均具有獨立功能且能夠明確區分,故分別入賬列為單獨履約責
任。硬件及軟件銷售收入於安裝及部署完成後取得客戶驗收時確認。有關驗收通
過簽署文件確認,當中表明硬件及軟件已全面運作並令客戶滿意。本集團亦於保
固期內提供售後維護服務,此服務視為保證型保固。本集團管理層評估認為,預
期保固造成的財務影響甚微。
4.
收入及分部資料(續)
(ii) 分部資料
就資源分配及分部表現評估向執行董事(即主要經營決策者(「主要經營決策者」))呈報的
資料集中於所交付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類別。於本期間,由於本集團的所有業務被視為主
要提供認知障礙數字療法集成軟件解決方案,故主要經營決策者會整體評估本集團的經營
表現,並作出資源分配。因此,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經營分部」的規定,執行董
事認為僅有一個經營分部。就此而言,並未呈列分部資料。
地區資料
本集團的經營主要位於中國內地。本集團非流動資產的資料乃根據資產的地理位置呈列。
7.
財務成本
本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獲豁免所得稅。
本集團的香港附屬公司並無須繳納香港利得稅的估計應課稅溢利,故並無就香港利得稅計
提撥備。
北京智精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精靈」)於2019年12月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及相關
部門認可為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2年12月止為期三年。北京智精靈
的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進一步續期,延長至2025年12月。北京智精靈於2019年12月至2025
年12月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稅率。根據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高新技術企業
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
(財稅[2018]76號),自2018年1月1日起,符合條
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之前5個年度產生的未動用稅項虧損,可在虧損當
年起10年內予以動用。北京智精靈自2014年以來產生的未動用稅項虧損將於虧損年度起
10年內到期。
9.
期內虧損
10. 股息
於本中期期間,本公司並無派付或宣派股息。本公司董事已決定不會就本中期期間派付股
息。
11. 每股虧損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乃基於以下數據計算:
虧損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
股份數目
用於計算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的普通股
(定義見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
年度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加權平均數
計算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每股基本虧損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乃根據附註21所載
股份拆細已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以及向HoldCo發行的普通股不視為已發行普通股及不
計入每股基本虧損的假設而釐定。
計算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每股基本虧損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乃根據附註21所載
股份拆細已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以及A-1輪優先股(定義見附註20)及向HoldCo發行的
普通股不視為已發行普通股及不計入每股基本虧損的假設而釐定。
就計算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每股攤薄虧損而言,由於假設歸屬將導致
每股虧損減少,因此未將本公司股份獎勵的影響計算在內。
12. 使用權資產
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新訂多項租賃協議,租期介乎2至3年。於租賃開始日,本集團確認
使用權資產人民幣5,273,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零)。
於2025 年4 月,本集團提早終止與出租人的租約。本集團終止確認租金按金人民幣
1,060,000元、使用權資產人民幣8,690,000元及租賃負債人民幣8,874,000元,導致虧損人
民幣876,000元計入損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因租賃空間減少而重新
計量租賃負債人民幣1,408,000元及使用權資產人民幣1,415,000元,並於損益確認差額人
民幣7,000元。
13. 無形資產
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的無形資產因收購一個數據包而增加人民幣5,189,000元,及因收購
一個開發中軟件而增加人民幣4,245,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因收購一個軟
件而增加人民幣267,000元)。
14.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以及預付款項
附註: 該等應收款項為向非關聯方提供的固定年利率介乎零至5.6%且須於一年內償還的
短期貸款。人民幣3,000,000元及2,000,000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4,667,000元)由第
三方擔保,餘下款項為無抵押。
14.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以及預付款項(續)
在接受任何新客戶前,本集團使用內部信貸評分系統評估潛在客戶的信貸質素並界定該客
戶的信貸限額。本集團向其客戶授予30天至180天的信貸期。以下為於報告期末按對應收
入確認日期呈列貿易應收款項(扣除信貸虧損撥備)的賬齡分析:
於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的貿易應收款項結餘包括賬面總值為人民幣95,288,000元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78,845,000元)的債權人款項,該等款項於報告日期已逾期。逾
期結餘中,人民幣65,978,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51,094,000元)已逾期90天或以
上且並不視為違約,乃由於客戶主要為具有高信貸評級且通常於到期日後還款但通常悉數
結清有關款項的國有醫院或公立大學,且該等款項仍被視為可收回。
15.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本集團投資由一家香港銀行管理的可隨時贖回或到期贖回的金融產品。各產品均並無預先
釐定或擔保的回報。該等金融產品均入賬列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項下按公平值計入
損益的金融資產。
16. 受限制銀行存款
受限制銀行存款
16. 受限制銀行存款(續)
於2025年6月30日,受限制銀行存款按年利率4.23%計息。14,000,000美元(相當於人民幣
100,220,000元)的受限制銀行存款已質押,以取得附註19所披露的人民幣90,000,000元的
銀行借款,該借款將於2026年5月15日到期,年利率為3.23%。
於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銀行存款按現行市場年利率0.10%計息,從賬戶提款須經紹興
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紹興基金」)同意,其詳情載
於附註18。提款背書的限制於2025年1月14日解除。
17.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
附註: 於2020年12月,本集團終止與分銷商的若干系統銷售相關合約及軟件開發服務相
關合約。該等結餘指自分銷商及客戶所得預付退款以及合約提早終止的協議補償。
由服務提供商授予的信貸期一般為三十日內。下表為基於於報告期末提供服務日期的貿易
應付款項賬齡分析:
1年內貿易應付款項
18. 長期債券
2021年7月,浙江腦動極光與紹興基金訂立長期債券認購協議及補充協議。認購總金額為
人民幣300百萬元。長期債券按每年6%的名義利率計息且將於本集團合資格首次公開發售
五週年到期。直至2025年12月31日且不晚於2025年12月31日,浙江腦動極光每年應支付
按單利6%的名義利率計算的利息。本金及自2026年1月1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將於到期日起
七個工作日內結清。2021年8月收到的認購總金額為人民幣300百萬元。於提交上市申請
之前且不遲於2025年12月31日,紹興基金可就不超過人民幣100百萬元的長期債券行使其
轉換權,且轉換價須經紹興基金及浙江腦動極光進一步協商。通過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第32
號「金融工具:呈列」,長期債券包括不符合權益工具分類的轉換權。主債務部分按攤銷成
本計量,轉換權衍生部分則按公平值計量。由於協議內並未議定具體的轉換價,轉換權的
公平值被視為零。因此,金融負債按攤銷成本計量,經計及名義利率及其他直接相關發行
成本後計算的實際利率為6.23%。
2023年6月,本集團與紹興基金簽署補充協議,據此,轉換權、催繳條款及若干股東及其
緊密家庭成員及朋友的原擔保責任被撤銷。根據上述補充協議,本集團於2023年6月30日
開設一個新銀行賬戶並將人民幣300,000,000元存入該賬戶,從該賬戶提款須經紹興基金
批准。提款同意的限制於2025年1月14日解除。2025年6月,浙江腦動極光與紹興基金簽
署補充協議,據此,所有於2025年12月31日之前提前償還的本金自償還日起停止計息。
浙江腦動極光於2025年6月27日向紹興基金償還本金人民幣90,000,000元。
19. 銀行及其他借款
i.
2022年12月,本集團附屬公司BrainAu Medical Technology (Delaware) Co., LLC
(「BrainAu (Delaware)」)與本集團股東China Frontier Capital Holding Ltd.訂立融資
協議。借款金額為1百萬美元且為免息,將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認知功能
障礙測評軟件及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在美利堅合眾國的510(k)註冊後到期。於本期
間,借款的付款期限已修訂為不遲於2025年12月支付。
ii.
於本期間,本集團獲得若干新銀行借款。於2025年6月30日,銀行借款的年利率介乎
2.08%至3.40%(2024年12月31日:3.00%至5.00%)。人民幣90,000,000元的銀行借
款以附註16所披露的14,000,000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00,220,000元)的銀行存款作抵
押。其餘銀行借款人民幣45,944,000元為無抵押及無擔保。
20.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A-1輪優先股
於2023年7月30日,作為重組的一部分,本公司發行95,878股A-1輪優先股(「A-1輪優
先股」),其擁有的優先權包括清算優先權、反攤薄權及贖回權,並在初始確認時被指
定為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A-1輪優先股已於2025年1月8日上市時自動轉換為
95,878,000股普通股,並按其公平值人民幣285,428,000元從金融負債重新分類至權益。
21. 股本
i.
根據本公司全體股東於2024年12月24日通過的書面決議案,當時已發行及未發行股
本中每股面值0.0001美元之股份已於上市時拆細為1,000股每股面值0.0000001美元之
對應類別股份(「股份拆細」)。
ii.
本公司於2025年1月8日以公開發售方式以發售價每股3.22港元發行181,112,000股每
股面值0.0000001美元的普通股,導致股本增加18.1美元(相當於約人民幣130元)。
人民幣539,168,000元(即已收取代價583,181,000港元(相當於約人民幣539,168,000
元,其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收到人民幣320,971,000元作為預收基石投資者的款
項,))超出普通股面值人民幣130元的差額計入股份溢價。同日,本公司股份於聯交
所主板上市。
22. 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交易
於2023年7月30日(「採納日期」),本公司採納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首次公開發
售前股份獎勵計劃」),以確認及獎勵本集團若干合資格僱員的貢獻,並激勵其日後為本公
司的持續運營及發展作出貢獻。除非董事會可能決定提前終止,否則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
獎勵計劃的有效期為10年,自採納日期起生效。
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可授予的最高獎勵
總數(不包括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規則已失效或已取消的獎勵)應為85,166股
由HoldCo為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而持有或將持有的股份。
於2023年7月31日,本公司已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向46名承授人(包括董
事、高級管理層成員及本集團其他僱員)授出85,166股獎勵股份(「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
勵」)。於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中,27,129股獎勵股份授予譚錚先生,26,946股獎勵股
份授予王曉怡博士,15,163股獎勵股份授予其他三位高級管理層,其餘15,928股獎勵股
份授予其他僱員。於本公司股份成功上市(「上市」)的前提下,倘滿足若干業績及服務條
件,授出的獎勵股份將按以下方式歸屬:該等獎勵股份的30%將於上市一週年當日歸屬;
該等獎勵股份的30%將於上市兩週年當日歸屬;及該等獎勵股份的40%將於上市三週年當
日歸屬。於本期間,王曉怡博士辭任本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職務,自
2025年6月19日起生效。王曉怡博士繼續擔任本集團顧問,已授出的26,946股獎勵股份不
予沒收。
下表披露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的變動情況: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就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確認股份獎勵開支人民
幣38,859,000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35,304,000元)。
23. 金融工具的公平值計量
就財務報告目的而言,本集團的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計量。於估計公平值時,本集團管
理層盡可能使用可觀察市場數據。倘第一級輸入數據不可用,本集團管理層就公平值計量
釐定合適的估值技術及輸入數據,並與合資格估值師緊密合作,以就該模式建立適當的估
值技術及輸入數據。
除下文列示的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外,概無任何
金融工具按持續基準以公平值計量。
附註: 在估計公平值時,董事採用的估值技術是盡量使用可觀察的數據,並盡量減少使
用不可觀察的輸入數據。A-1系列優先股於2024年12月31日的公平值乃參考本公
司日期為2024年12月30日的招股章程中的發售價釐定。
董事認為,除長期債券外,綜合財務報表中按攤銷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的賬面
值與各報告期末彼等各自的公平值相若,而其中公平值預期低於賬面值。
IV.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中期股息
董事會議決不就報告期宣派任何中期股息。
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上市證券
自上市日期(即2025年1月8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本公司及其任何附屬公司
均未購買、贖回或出售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包括出售庫存股份)。於2025年6月
30日,本公司並無持有任何庫存股份。
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中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
(「標準守則」)作為其董事在本公司證券交易方面的行為準則。經向全體董事作出
具體查詢後,彼等均確認自上市日期(即2025年1月8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一
直遵守標準守則。
可能掌握本公司內幕資訊的本公司員工亦受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所規限。自
上市日期(即2025年1月8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本公司並未發現員工存在違
反標準守則的事件。
遵守企業管治守則
本公司認識到良好的企業管治對於提升本公司管理水準以及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的
重要性。本公司已採納並應用上市規則附錄C1企業管治守則第2部載列的原則及
守則條文。
自上市日期(即2025年1月8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間,本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
則所載的所有適用守則條文。董事會將繼續審閱及監控本公司的企業管治常規守
則,旨在維持高標準的企業管治。
期後事項
於本公告日期,本集團於報告期後並無發生任何須作出額外披露或調整的重大
事項。
法律訴訟
截至2025年6月30日,據本公司所知,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未牽涉任何重大訴訟
或仲裁,本公司概無任何尚未解決或已威脅到或威脅提出的重大訴訟或索賠。
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用途
本公司在聯交所上市發行本公司股份所得款項淨額總額約為501.3百萬港元(扣除
本公司就全球發售應付的包銷費用及開支後)。所得款項淨額的擬定用途(如先前
於招股章程所披露)並無變動。來自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將按招股章程「未來
計劃及所得款項用途」一節所載的相同方式、比例及預期時間表予以動用。
下表載列所得款項淨額擬定用途及彼等獲悉數動用的預期時間表概要。
審計委員會
於本公告日期,審計委員會有三名成員,包括林曉波先生(主席)、李月中先生及
段濤博士,其職權範圍符合上市規則。
審計委員會已審閱及認同本集團所採納的會計原則及慣例,並已與管理層討論有
關內部監控及財務報告的事宜,包括審閱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
未經審計簡明綜合中期財務業績。審計委員會認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
月的中期財務業績符合相關會計準則、規則及法規,並已適當披露。
刊發中期業績公告及中期報告
本公告刊登於聯交所網站( www.hkexnews.hk )及本公司網站( 66nao.cn )。
報告期的中期報告載有上市規則規定的所有資料,將於適當時候在聯交所及本公
司的網站刊載,並寄發予股東(如需要)。
有關前瞻性陳述之謹慎用語
本公告所有不屬歷史事實或與當前事實或當前條件無關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
該等前瞻性陳述表達本集團目前對自本公告日期起未來事件的看法、預測、信念
和預期。該等前瞻性陳述乃基於本集團無法控制的多個假設及因素而作出。因
此,該等陳述受重大風險及不確定性的影響,實際事件或結果可能與該等前瞻性
陳述有重大差異,本公告所討論的前瞻性事件未必會發生。該等風險及不確定性
包括但不限於我們最近的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所載的「主要風險及不確定性」項
下的詳細內容,以及在我們公司網站 66nao.cn 上刊登的其他公告和報告。對於本
公告中的任何預測、目標、估計或期望的實現或合理性,我們不作任何聲明或保
證,亦不應加以依賴。
香港,2025年8月28日
截至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i)執行董事譚先生;(ii)非執行董事李思睿先生、
李明秋女士及Deng Feng先生;及(iii)獨立非執行董事林曉波先生、段濤博士及李
月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