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科兴生物制药) 相关的临床试验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n Combizym and Bifidobacteria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Colon Polyps
The study hypothesis is whether digestion enzyme(Combizym) and intestinal flora drugs(Bifidobacteria) can decease recurrence rate of colon polyps
100 项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科兴生物制药)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科兴生物制药)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科兴生物制药) 相关的专利(医药)
19
项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科兴生物制药) 相关的新闻(医药)一家已经在科创板挂牌的药企,忽然把目光投向了港交所主板,这背后到底是加速引擎还是补充燃料的选择,这个问题值得琢磨一番。
据素材所载信息,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递交了赴港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动作意味着双重上市阵营又多了一个变量。
更有趣的是,它并非资本市场新兵,早在2020年12月就登陆了上交所科创板,代码688136.SH,按素材披露的最新收盘价37.16元,总市值约74.79亿元。
一边是出海引擎已经轰鸣,一边是研发需求快速抬头,科兴制药明显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加码,这也让外界产生一个自然的追问:它如何撬动那条到2030年合计8061亿美元的超级赛道。
别忘了,今年公司的利润表现突然大幅拉升,但研发投入占比并不算高,这种“利润漂亮、研发偏轻”的组合会不会埋下后劲不足的隐患,也成了判断的关键。
先把账面数据摊开看,逻辑更清楚。
据素材所载数据,科兴制药在上月末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
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47.70%,扣非归母净利润7044.66万元,同比提升190.65%。
这个幅度不叫小,利润端的爆发式抬升相当醒目。
公司对盈利改善的解释也算直给:欧盟市场销售拉动海外收入显著增长,营销端降本增效使销售费用下滑,同时处置下属子公司及持有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带来非经常性损益增加。
换个说法,内功和外因都起了作用,既有拓市场的量,也有控成本的效,更有一次性项目的助推。
外销为什么值得重点盯?因为它已经成了增量的发动机。
招股书披露,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海外销售的医药产品相关收益分别同比增长61.6%和96.3%。
这种两位数的高增,还是在连续两个时点的对比下出现,说明出海曲线确实在加速。
这并非临时起意,素材显示公司早在2000年就启动海外销售布局。
如今科兴制药自称已覆盖欧盟、巴西、菲律宾、印尼等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注册和销售网络铺得很开。
路线铺得广,产品支撑也不能弱。
招股书给出公司当前营收主要来自4款自主商业化产品和2款引进产品,分别是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SINOGEN(赛若金®)、人促红素注射液EPOSINO(依普定®)、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WHITE-C(白特喜®)、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胶囊CLOBICO(常乐康®),以及引进的紫杉醇注射剂Apexelsin®、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Reminton(类停®)。
产品名看上去是“老中青”搭配,但关键在份额和市场性质。
先看赛若金®的人干扰素α1b。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它占中国短效人干扰素α1b市场55.2%的销售额,且市场份额连续6年排名第一。
这属于稳坐头部的梯队选手。
不过,整个国内重组人干扰素α市场在2024年也就31亿元规模,预计2030年增长至46亿元,体量不算巨大。
竞争层面,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种重组人干扰素α-1b药物,北京三元基因药业的运德素®在2024年拿到44.7%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这块地盘是双龙对峙的格局,空间增长相对温和。
再看依普定®的人促红素。
它用于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以及非骨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国促红素药物市场约30亿元,预计2030年扩至37亿元。
这个赛道批文不少,国内已有14种促红素药物获批,头部品牌的份额达到30.3%。
依普定®在2024年拿到国内人促红素市场16.7%的销售额份额,并且连续4年排名第二。
位置不低,但市场的总盘子和竞争拥挤度,决定了它不是一个能无限扩张的增长神器。
白特喜®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则是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用品类。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相关国内市场规模达94亿元,2030年有望扩至123亿元。
这条赛道的拥挤度更高,已有21种短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获批。
头部产品占据36.6%市场份额,白特喜®在2024年的份额是5.2%,并且连续2年排名前六。
说直白一点,能打,但也不好打。
产品份额是亮点,市场天花板却不算高,这就是现实的两面。
把营收和利润拉长看,更能感到瓶颈的影子。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16亿元、12.59亿元、14.07亿元。
同期利润分别为-9282.4万元、-1.95亿元、2704.8万元。
这三年里波动明显,从亏损到微利的反转有,但弹性还不算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公司要加码出海,并且需要新的产品曲线来带动。
说到底,能否进入更大的盘子,取决于研发能不能跑出来。
科兴制药想瞄准的就是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三大领域的未满足需求。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这三块到2030年的合计规模可能达到8061亿美元。
这个数字很诱人,但从“理想国”走到“现实城”,要靠管线和平台把路打通。
公司在招股书里抛出了“3KX技术平台”,强调集成分子设计、长效化修饰、工艺放大、人工智能驱动的抗体发现以及外泌体递送。
基于这套技术栈,目前披露有两项III期临床项目、三项I/II期临床项目以及十项临床前项目在推进。
这说明研发储备不是空白,路径也在往深水区走。
但推进速度背后,是资金和投入的硬约束。
看费用结构就知道压力点在哪。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11.7%,销售开支占到36.4%。
在营销上降低费用带来利润改善,这没错。
可如果研发占比长期偏低,想要在巨型赛道上拿到更具突破性的品种,时间会被拉长,难度会被放大。
结合前述盈利从亏损边缘回归,这个时期选择登陆港交所主板,从动机上看就不止是拓市场,更像是找资金来加速研发。
一句话,该公司在用“出海实际增量+港股融资预期”去替研发按下快进键。
于是结论逐渐清晰起来。
外销业务增长迅猛,说明它的国际化路径是真在推进。
现有核心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有份额且稳定,证明基本盘不差。
但这些产品所在的赛道本身体量有限,竞争者众多,难以提供持续的高倍数增长。
如果要搭上肿瘤、代谢、自免这条合计8061亿美元的“高速公路”,管线必须更硬,进度必须更快。
而这件事很难靠降本增效和一次性收益去解决,还是要靠研发投入和全球注册策略去承担。
从这个角度看,科兴制药申请港上市更像是为研发加仓的动作,同时顺手把出海的渠道与声量再扩大一步。
利润的短期靓丽帮它争取了一个窗口期,抓不抓得住就看研发能否提速、产品能否穿越。
话说回来,港股之旅不是万能钥匙,节奏和风险得放在桌面上。
今年前三季度利润的大幅提升,素材提到含销售费用下降和非经常性损益,这类因素能不能延续,得长期观察。
研发占比11.7%这一口径来自今年上半年,是否会随着融资推进而变化,暂时未有更多量化信息。
海外市场在欧盟等地的增长明显,但不同地区的注册、准入和销售体系差异很大,具体执行层面的细节,素材未提供相关信息。
管线状态只给出了阶段性数量,至于各项目适应症、终点设定、竞争态势,素材未提供相关信息。
因此,评估科兴制药的下一步,更像是对“资金能否按时到位、研发是否提速到位、产品能否放量到位”的组合测验。
换句话讲,港交所是平台,燃料是资金,发动机还是研发,方向盘则由出海与产品组合共同掌控。
风险点再敲一下,免得大家只看热闹。
利润改善包含非经常性因素,这种助力在财报里永远属于不稳定项。
海外增长强,但多国多地区的运营复杂度高,节奏快了可能出错,慢了可能丢窗口,取舍成本不低。
费用结构中销售开支占比高于研发,这样的结构如果维持太久,研发产出节奏可能被拉慢,抢到头部适应症的概率就会下降。
公司近几年利润波动较大,刚从亏损边缘挣脱,资金的连续性和效率是后续的看点。
至于港股发行节奏、募资规模和用途分配,素材未提供相关信息或有待确认。
你更看重这家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覆盖速度,还是在大病种赛道里管线的阶段推进。
你觉得在当前费用结构下,港股融资如果落地,最应该优先补的短板是研发占比还是全球注册投入。
信息基于网络数据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医药板块双重上市阵营有望再添一员。
近日,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制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而在2020年12月,该公司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88136.SH,截至今日收盘,股价达到37.16元/股,总市值约74.79亿元。
具体来看此次科兴制药冲击港交所,一个目的很明显,即加速国际化布局。要知道,近年来该公司的外销业务成长速度很快,如果能够更加充分地对接海外市场,估计还能爆发出更大的增长潜力。
不过,对于一家药企而言,最能拔高上限的就是研发创新了,再叠加出海等战略,才能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目前科兴制药的研发需求也正在加速释放。
三季度交出好成绩,外销贡献更大了
在上个月月底,科兴制药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1.48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547.7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044.66万元,同比增长190.65%。整体表现亮眼,尤其是利润提升幅度巨大。
对此,科兴制药也给出了解释:“主要系欧盟市场销售带动海外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开展营销端降本增效,销售费用下降,以及处置下属子公司及持有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带来了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增加。”
科兴制药的外销业务确实欣欣向荣。根据该公司此次公布的招股书,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海外销售产生的医药产品相关收益分别同比大幅增长了61.6%、96.3%。
进一步来看,这也是长期布局的结果。据悉,科兴制药于2000年就在推进海外销售,公司已成为中国海外市场覆盖最广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销售及注册区域遍及欧盟、巴西、菲律宾及印尼等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相应产品基础较为夯实。
招股书提到,目前科兴制药的主要收入来源于4款自主商业化产品及2款引进产品,分别为SINOGEN(赛若金®)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EPOSINO(依普定®)人促红素注射液、WHITE-C(白特喜®)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CLOBICO(常乐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胶囊,以及Apexelsin®紫杉醇注射剂、Reminton(类停®)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
其中有几款产品市场地位居前且较为稳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赛若金®人干扰素α1b占中国短效人干扰素α1b市场55.2%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连续6年排名第一;依普定®人促红素注射液占中国人促红素市场16.7%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连续4年排名第二;白特喜®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占中国短效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市场5.2%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连续2年排名前六。
不过,从适应症来看,上述产品抓住的细分市场不算特别大,似乎较难撑起科兴制药更为宏大的发展愿景,这也凸显了在研管线的潜在价值。
冲击8000亿美元赛道,仍需产品发力
先简单谈谈科兴制药几款核心产品的应用前景。
赛若金®,一种抗病毒药物,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等疾病,所处的国内重组人干扰素α市场于2024年达到31亿元规模,并预计在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46亿元。竞争格局方面,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种重组人干扰素α-1b药物,除了赛若金®,北京三元基因药业旗下的运德素®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2024年达到44.7%)。
依普定®,适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非骨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促红素药物市场规模达到3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37亿元,目前国内已有14种促红素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排名第一产品市场份额达到30.3%。
白特喜®,适用于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该种疾病通常会引发各种感染及并发症,如发烧、吞咽疼痛、皮肤脓肿、消化道感染等)。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4年国内相关市场规模达到94亿元,预计到2030年扩张至123亿元。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已有21种短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排名第一的产品占据36.6%的市场份额。
整体来看,这些产品并非大市场的大品种,且面临一定竞争压力,给科兴制药带来的增量还是比较有限的。从招股书可以看到,2022-2024年,科兴制药的收入分别为13.16亿元、12.59亿元、14.07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9282.4万元、-1.95亿元、2704.8万元。
对于科兴制药来说,要打破成长的枷锁,除了一以贯之的出海动作,更关键的还是要提升产品端的整体竞争力,以把握更大的市场机遇。其实,该公司一直以来希望满足的是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巨大未满足的需求(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到2030年这三大市场合计规模将达到8061亿美元),只不过产品创新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此次,科兴制药在招股书也重点透露了其研发进展:目前建立了“3KX技术平台”,集成分子设计、长效化修饰、工艺放大、人工智能驱动的抗体发现及外泌体递送技术,基于此,两项III期临床项目、三项I期╱II期临床项目及十项临床前项目正在进行中。
然而,研发投入却很难支撑起战略布局的需要。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11.7%,而销售开支占到总收入的36.4%。与此同时,公司刚从亏损边缘挣脱。这样来看,科兴制药此次冲击港交所,除了需要推动业务出海,也需要赢得资金支持来加速产品开发。
来源:医药研究社
港股热点事件
赛力斯港股上市,年内全球规模最大车企IPO
11月5日,赛力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9927”。历经近9个月,赛力斯实现了“A+H”两地上市。
赛力斯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净额高达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车企IPO。
作为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赛力斯坚定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以智慧重塑豪华,已为用户带来了问界M9、M8、M7、M5等系列高端智能豪华电动汽车产品。截至目前,问界全系交付超80万辆,深受市场认可和用户喜爱。
此次港股成功上市,不仅彰显国际资本市场对赛力斯技术实力与品牌价值的高度认可,更为公司注入强劲国际资本动能,显著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未来,赛力斯将持续以创新为引擎,加快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走向世界舞台。
小马智行港交所上市,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最大IPO
11月6日,小马智行(2026.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本次港股 IPO 中,公司已悉数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共计发行约4825万股。若承销商的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即绿鞋后),集资额可达77亿港元(现汇率约合70.59亿元人民币),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IPO,同时是2025年港股AI领域募资额最高的新股。
2024年11月,小马智行在美国纳斯达克以股票代码“PONY”成功上市,成为“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不到一年后在港股挂牌,标志着正式构建起“美股 + 港股”双重主要上市架构。
小马智行于2016年成立,核心业务覆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IT之家注: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服务(Robotruck)及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三大板块,小马智行是唯一一家获得在中国四座一线城市提供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全部可得及所需监管许可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IPO市场
一、递表情况
11月1日-11月7日(下同),10家企业递表港交所。其中,伯希和、海纳医药、临工重机、豪特节能A股上市未果转战港股;科兴生物已成功登陆A股,此次冲刺“A+H”两地上市。
(一)伯希和
11月7日,伯希和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伯希和创立于2012年,公司通过伯希和品牌为各种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及城市通勤提供广泛的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该公司为2024年中国内地同行业顶尖企业中,增长最快的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
2023年7月,伯希和与国元证券就拟议A股上市订立辅导协议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于2025年4月,伯希和终止与国元证券的辅导协议。
(二)海纳医药
11月7日,海纳医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海纳医药是一家主要从事仿制药、改良型新药研发的一体化全流程医药研发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可分为医药研发服务、自持品种销售两大类。根据研发项目立项来源不同,医药研发服务分为受托研发服务、自主研发成果转化。海纳医药创业板IPO于2023年6月获深交所受理,2024年6月24日,海纳医药及其保荐人主动撤回了发行上市的申请。
(三)科兴生物11月6日,科兴生物(688136)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科兴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国际化发展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重组蛋白、抗体及靶向递送疗法的研发、生产与商业化。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并为国家“863”计划首批产业化基地之一。
于往绩记录期,科兴生物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四款自主商业化产品及两款引进产品,分别为SINOGEN(赛若金 )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EPOSINO(依普定 )人促红素注射液、WHITE-C(白特喜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及CLOBICO(常乐康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胶囊,以及Apexelsin 紫杉醇注射剂及Reminton(类停 )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科兴生物于2020年12月在A股上市。
(四)临工重机
11月6日,临工重机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兴证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披露,临工重机是全球领先的矿山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企业,致力于以创新和科技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化、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案。按2024年收入计,临工重机在全球新能源矿山运输设备领域排名位列国内企业中第一。截至2025年11月1日,临工重机的销售版图已经触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等主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临工重机于2023年1月向证监会申请IPO,全面注册制后,2023年3月4日公司沪主板IPO申报被平移至上交所审核,2024年1月24日,临工重机及其保荐人主动撤回了发行上市的申请。
临工重机在2024年12月11日重新启动了上市辅导进程,在山东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并计划再次向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五)豪特节能
11月6日,豪特节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广发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豪特节能,成立于2006年,作为中国专注于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先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节能技术及系统的研发与销售,布局AI算力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高性能算力集群、综合能源管理四大数据中心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重点领域。
据招股书披露,于2024年按收入计,豪特节能是中国第五大运营商中立型数据中心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及中国第九大数据中心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9年及2020年,豪特节能曾先后与东莞证券、国金证券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均告终止。
2023年12月,公司最终决定转道港交所,理由是香港能提供“国际化平台以获取境外资本”。
二、证监会备案接收情况
11家企业赴港上市备案申请获证监会接收。
三、证监会备案通过情况
本周无企业获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四、通过聆讯情况
1家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五、上市发行情况
6家企业登陆港交所。
(一)均胜电子
11月6日,均胜电子(0699.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港股上市,均胜电子全球共发行股份总数为绿鞋前约1.55亿H股,发行价格定为每股22港元,成功募资约34.1亿港元。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两大领域,涵盖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和车身域等主要汽车域,为全球整车厂客户提供跨域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少数已完成全球化布局的公司,均胜电子通过“Local for Local”的全球布局策略,能真正做到与全球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同步配置供应链、生产和销售网络。
目前,均胜电子已在亚洲、欧洲、北美等汽车主要产销地,拥有超过25个研发中心及60个生产基地,为超过100个全球汽车品牌提供产品及服务,包括中国及全球前十大整车厂。
(二)文远知行
11月6日,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HKEX: 0800,Nasdaq: WRD)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800.HK。
继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文远知行成为港股Robotaxi第一股,也是全球首家在“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
本次港股上市,公司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绿鞋前)为8825万股,触发回拨机制后公开发售股份为1765万股,国际配售股份7060万股,每股定价27.1港元,募资总额(绿鞋前)达23.9亿港元。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于2024年10月25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
文远知行表示,此次登陆港股,不仅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注入了更强劲的资本动力,也凸显了国际资本市场对公司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及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
(三)小马智行
11月6日,全球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小马智行(2026.HK)今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本次港股IPO中,公司已悉数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共计发行约4825万股,绿鞋后集资额可达77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IPO,同时也是2025年港股AI领域募资额最高的新股。
小马智行是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全球领导者,是中国首批获得在所有四座一线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运营全车无人驾驶车辆经营许可的公司之一,公司业务已扩展至欧洲、东亚、中东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马智行运营着一支由超过720辆自有Robotaxis(自动驾驶出租车)组成的车队,已积累自动驾驶里程超4,860万公里,其中无人驾驶里程与无人驾驶运营里程分别超过1,150万公里及930万公里。
同时,小马智行运营着一支超过170余辆Robotrucks(自动驾驶卡车)组成的车队,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公司的自动驾驶卡车车队已累计驾驶里程约6,500万公里。通过商业运营,公司的自动驾驶卡车促进了全国各地的长途货运,累计超过10.7亿货运吨公里。
小马智行与丰田公司、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三一重工等企业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行业不断进步。
(四)旺山旺水
11月6日,旺山旺水(2630.HK)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在集团的战略重点治疗领域(即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发现、获取、开发和商业化小分子药物。集团已获取并开发了两款核心产品LV232及TPN171。LV232是一款双靶点5-羟色胺转运体/5-羟色胺3(“5-HTT/5-HT3”)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受体调节剂。而TPN171是一款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集团还有四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三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阶段。
(五)赛力斯11月5日,赛力斯(9927.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次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及第三大港股IPO。
赛力斯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公司秉承“干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的愿景,成功重塑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格局。2025年1月至9月,问界M8及M9分别位列中国40万元级及50万元级汽车销量榜首。
此外,公司也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与字节跳动旗下云与AI服务平台——火山引擎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具身智能领域,并计划将豆包大模型引入车机系统,以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此次赴港IPO,赛力斯计划将募资用于拓展全球市场,目标覆盖6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自建、合资等方式建设本地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
(六)明略科技
11月3日,明略科技(2718.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市场又一家备受关注的AI概念股。
明略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致力于通过整合大模型、行业特定知识和多模态数据,转变企业营销和营运决策及流程。据招股书披露,按2024年的总收入计,明略科技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货商。
明略科技运用创新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帮助客户收集、整合、管理和分析来自线上和线下运营的多模态数据,生成可执行的商业见解,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助力客户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并促进创新。截至2025年6月30日,明略科技已为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客户遍及零售、消费品、食品及饮料、汽车、3C、化妆品、母婴用品等行业。
【咨询&业务合作:15951890105】
- END -
100 项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科兴生物制药)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