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评价JMKX000623片对健康受试者QTc间期影响的I期临床试验
评价 JMKX000623 片餐后单次口服给药后对健康成年受试者QTc 间期的影响
A Phase 2,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and Active Drug-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JMKX000623 in Participa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A Phase 2,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and Active Drug-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JMKX000623 in Participa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评价JMKX000623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和活性药物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
评价不同剂量JMKX000623片治疗DPNP患者的有效性,为Ⅲ期临床试验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100 项与 JMKX-000623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JMKX-000623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JMKX-000623 相关的专利(医药)
23
项与 JMKX-000623 相关的新闻(医药)2025年1月30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研发的新药Suzetrigine(VX-548)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急性疼痛。这是20多年来首款获批的非阿片类镇痛药,为疼痛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Suzetrigine的成功上市,不仅标志着Vertex在疼痛药物研发方面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新时代的到来。
来源:FDA官网
镇痛药市场现状
疼痛,作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因素,其治疗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日益迫切。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还是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所带来的长期疼痛,都极大地困扰着患者,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疼痛管理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疼痛管理市场的价值在2021年已经达到了794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到2027年有望增长至120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39%。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疼痛管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需求。
然而,传统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虽然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滥用与成瘾等问题也尤为突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一些患者因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而陷入成瘾困境,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家庭破裂、社会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研发新型非阿片类、无成瘾性的高效镇痛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类药物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还能避免传统阿片类药物所带来的成瘾风险。
Suzetrigine的作用机制
Suzetrigine作为一款NaV1.8通道的靶向抑制剂,通过高选择性抑制NaV1.8通道来有效缓解疼痛。NaV1.8是一种电压门控钠通道,主要表达于外周痛觉神经元,在疼痛信号传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Nav1.7等其他亚型相比,Nav1.8不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因此其抑 制剂能够在提供有效镇痛效果的同时,避免成瘾性和对运动功能的不良影响。这一新机制为新一代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并有望解决当前疼痛治疗中的诸多难题。
靶向NaV1.8镇痛药物研究进展
NaV1.8靶点作为疼痛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制药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关注。除了Suzetrigine之外,当前已有多款针对NaV1.8通道的药物正处于不同阶段的研发进程中。部分药物已经顺利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国内药企中,恒瑞的HRS4800、上海济煜的JMKX-000623均已进展至临床2期。
图:处于临床上的针对疼痛适应症的NaV1.8抑制剂
来源:Pharma ONE药物研发大数据平台,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Suzetrigine的获批上市为疼痛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希望。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高效、安全、无成瘾性的镇痛药物问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活质量。
END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2025年1月30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宣布FDA批准Suzetrigine上市,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急性疼痛,这也是20多年来首款非阿片类镇痛药。
Suzetrigine(VX-548)是 NaV1.8 通道的靶向抑制剂。NaV1.8 是一种电压门控钠通道,选择性地表达于外周痛觉神经元,传递疼痛信号。Suzetrigine 通过高选择性抑制 NaV1.8通道,能有效缓解疼痛。
本次获 FDA 批准,Suzetrigine 的疗效验证主要基于 2 项针对急性手术疼痛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和活性的对照试验。一项试验是在腹部整形术后,另一项是在拇囊切除术后。
2 项试验的都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高剂量(初始剂量 100mg,之后以 50mg/12h 维持治疗)的Suzetrigine 可在 48 小时内有效减轻疼痛;与安慰剂相比,两组 SPID48(48 小时内疼痛强度差异的时间加权总和评分)的平均差异分别为 48.4 和 29.3。
新机制镇痛靶点:Nav1.8
疼痛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挑战,驱动了止痛药市场的快速增长,该市场扩张速度紧跟肿瘤药物之后,反映出临床中对更有效镇痛方案的迫切需求。据Mordor intelligence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疼痛管理市场价值79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20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39%,因此镇痛药市场被认为是继GLP-1减肥药之后的下一个千亿金矿。
鉴于阿片类药物滥用与成瘾问题严峻,医药界正集中力量探索新型非阿片类、无成瘾性的高效镇痛药物。疼痛信号传递机制与细胞膜上的电压控制钠离子通道(Nav)密切相关,尤其是通过调控Nav通道活性可以干预疼痛过程。Nav通道家族包含九个亚型(Nav1.1至Nav1.9),这些亚型分布广泛,其中Nav1.8和Nav1.9主要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尽管抑制这些通道活动是疼痛治疗的一个方向,但由于Nav亚型的多样性及其在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关键部位的存在,导致现有非选择性Nav抑制剂(例如拉莫三嗪、拉科酰胺、美西律)可能产生广泛的副作用,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
Nav1.7作为镇痛研究的重点之一,因其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良好验证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Nav1.7的突变与遗传性疼痛综合症密切相关,这使得其成为了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多个Nav1.7抑制剂化合物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包括未能有效作用于脊柱分布、靶点占位不足、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了Nav1.7抑制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此外,临床实验设计和靶点选择性也影响了开发结果,使得研究者们面临着重重挑战。这使得Nav1.7作为镇痛药物开发的靶点逐渐被取代,研究者们将注意力转向了Nav1.8这一亚型。
Nav1.8在痛觉信号传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表达于伤害感受神经元,并且属于对河豚毒素不敏感的钠离子通道。与Nav1.7不同的是,Nav1.8不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其抑制剂能够在提供有效镇痛效果的同时,避免成瘾性和对运动功能的不良影响。因此,Nav1.8成为了具有高选择性的疼痛治疗靶点。研究显示,通过靶向Nav1.8,可以有效减轻慢性疼痛而不引发依赖或其他副作用,这为新一代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Vertex开了一个好头
Vertex曾经陆续将4款NaV1.8抑制剂(VX-128、VX-961、VX-150、VX-584)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其中VX-128和VX-961皆因I期临床试验PK和安全性问题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终止。VX-150虽然PK和暴露量有所改善且也通过临床概念验证试验,但因2021年VX-584在I期临床试验中具有更明显安全性、PK和暴露量优势,因此VX-150亦遭放弃,Verte进而继续开发VX-548并最终取得临床试验成功。
在行业媒体Evaluate发布的盘点文章中,VX-548疗法被列为潜在重磅疗法。有Leerink Partners分析师表示,当前的疼痛市场与两年前的肥胖市场有着相似之处,他预计到2030年VX-548的年销售额可能会达到51亿美元。
然而,真正的临床需求并不是另一种急性疼痛药物,因为患者已经有很多现有且便宜的药物得到了有效且安全的的治疗(例如阿片类药物)但是对于慢性疼痛而言,非阿片类的镇痛药物意义就很重大了。VX-548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法,这是患者需求最大的领域,VX-548同时布局了性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和慢性腰骶神经根病(LSR)。
DPN方面,尽管去年12月宣布了积极结果,但该试验的样本量不足以显示与临床对照药物普瑞巴林的疗效对比,并且没有安慰剂组。因此,Vertex宣布他们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一个更全面的III期项目。
LSR方面,在2期研究中VX-548虽然达到主要终点——即显著减轻了疼痛。然而,安慰剂组同样显示出明显的疼痛减轻(约 2 分),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仍需推向III20期临床进一步确定疗效。
Vertex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管线
图片来源: Vertex官网
总体而言,VX-548此次虽然顺利获批急性疼痛适应症,但在更具商业潜力的慢性疼痛适应症的开发上仍任重道远。
在Vertex的镇痛管线中,除了VX-548在急性镇痛和慢性镇痛上的布局外,还正在开发第三代NaV1.8抑制剂VX-993和VX-973,旨在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非阿片类镇痛方案。这两种化合物已进入I期临床阶段,正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估其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VX-993和VX-973有望优化药效以实现良好的镇痛效果。
据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共有 30 款靶向 NaV1.8 的在研新药(仅统计活跃状态),有 12 款在研 NaV1.8 抑制剂已进入针对疼痛适应症的临床阶段。在国内,目前也有多款 NaV1.8 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包括恒瑞(Ⅱ 期)、济民可信(Ⅱ 期)、健康元(Ⅰ 期)、海博为(Ⅰ 期)。
图片来源:贝壳社
JMKX000623是上海济煜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NaV 1.8)抑制剂,其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Ⅱ 期临床正在进行中。早在2022年JMKX000623就实现出海,芬兰药企ORION以1500万欧元首付款买下了这款药物的海外权益,足以体现此产品的不俗价值。
巧合的是,海博为药业的HBW-004285片也在近期完成了Ⅰ期临床。从已获得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相比全球首个刚刚获批上市的Nav1.8抑制剂Journavx(即VX-548),HBW-004285片安全性更高(无任何一级以上不良反应)、起效速度更快,药代动力学更优,且无性别差异,有望超越VX-548;在临床前头对头对比实验中,HBW-004285无论是生物活性还是药代动力学性质,都显著优于Vertex下一代Nav 1.8 抑制剂 VX-993,是具有成为Best In Class潜力的药物分子。
参考来源:
1. 各企业官网
2. CDE官网
扫码领取CPHI & PMEC China 2025展会门票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医药市场依然风云变幻。
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药明康德度过了“平安夜”。
从前几个月开始就传出药明康德计划出售旗下细胞与基因疗法海外部门(ATU)的消息,这一传言终于在平安夜前夕尘埃落定:美国投资公司Altaris已与药明康德签署收购协议,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割。药明康德出售在欧美WuXi ATU业务,基于当下市场环境与监管政策做出的适应性调整,以优化自身业务布局。
在政策维度,三明“六病共管”首批药耗集采在本周完成。今年,三明市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打造肿瘤、代谢、心脑血管、呼吸、生殖、老年医学等“六病共管”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护。此次集采的19个药品及3种医用耗材,涉及肿瘤、呼吸、心脑血管、消化代谢等治疗领域。
在新药研发方面,也传来好消息,中国创新药资产再受海外追捧。济民可信抗IgE单抗7亿美元授权海外,这也是济民可信自2018年发力创新药研发以来完成的第四笔对外授权交易。拉长时间线来看,2021-2022年,济民可信曾将其自研的KRAS抑制剂JMKX1899、非阿片类镇痛新药JMKX000623、口服雄激素受体(AR)降解剂JMKX002992分别授权给沪亚生物、ORION和基因泰克。
本周还有哪些大事发生?
政策动态
国常会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12月24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要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
三明采购联盟完成“六病共管”首批药耗集采:12月25日,由三明采购联盟牵头开展的“六病共管”首批药耗集采公布中选结果。此次联盟采购是贯彻国家医疗保障局推进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工作要求,共9省及14个地市总计4940家医疗机构参与,预计可节约药耗费用12.05亿元。
我国调整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12月26日,国家疾控局等6部门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免疫程序。此次调整将现行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和6周岁接种1剂次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免疫程序,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
全国已有12亿人开通医保码:12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介绍,全国医保码用户目前超过了12亿人,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入9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
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公布结果:12月26日,办公室公布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覆盖31个省份,45个品种、合计产生1.2万条中选信息。按照此前公布的采购方案,通过综合审评的品种只要在第二轮报价中降幅大于20%,就能获得拟中选资格。
大型制药
BMS与艾博兹医药达成收购协议:近日,BMS宣布已与艾博兹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达成一项收购协议,BMS重新取得ABZ-706(RYZ801)于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ABZ-706(RYZ801)为一款针对GPC3靶点的放射性在研药物,针对肝细胞癌治疗,现处于临床I期试验阶段。RYZ801最早由美国RayzeBio(RYZB.US)开发,2023年3月,艾博兹医药从RayzeBio获得临床前管线RYZ801在大中华区的授权。
罗氏双抗癌症疗法新药国内获批上市:12月23日,据NMPA官网,罗氏CD20/CD3双抗莫妥珠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第一三共TROP2 ADC在日本获批上市:12月27日,第一三共宣布, TROP2 ADC德达博妥单抗在日本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化疗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R阳性、HER2低表达或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礼来替尔泊肽在电商平台已可购买:12月25日,目前多家电商平台已经有礼来替尔泊肽(商品名:穆峰达)的诊疗拿药服务。替尔泊肽的适应证包括糖尿病、减重,目前平台各个商家的价格有所差异。礼来中国表示,该药是一款自费药物,具体价格请参照各大医药机构的定价。
强生引进STAT6抑制剂:12月26日,强生宣布,引进日本药企Kaken Pharmaceutical的临床前阶段STAT6抑制剂KP-723的日本外全球权益,首付款为3000万美元,里程碑款为12.175亿美元,以及个位数至低双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
生物技术
济煜医药抗IgE单抗7亿美元授权海外:12月23日,济煜医药宣布,与RAPT Therapeutics就抗免疫球蛋白E(IgE)单抗JYB1904达成独家许可协议。RAPT获得在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RPT904的权利。济煜医药将获得3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在达到各种注册和商业里程碑后,最高可获得6.7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特许权使用费。
澳宗生物国产依达拉奉口服片剂在美申报上市:12月25日,澳宗生物宣布其自主开发的改良型新药依达拉奉口服制剂TTYP01片(依达拉奉片)已向FDA正式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称渐冻症)。该药于2021年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TTYP01是全球首款(且迄今唯一)依达拉奉口服片剂。与现有的注射剂和口服混悬液相比,依达拉奉口服片剂在用药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上具有显著的提升。
箕星药业引进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12月23日,箕星药业宣布从闻泰医药引进CX11(又称VCT220),一项口服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的全球(除大中华区外)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维亚臻生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拟优先审批:12月23日,维亚臻生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拟优先审批,适应证为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用于降低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FCS) 成人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进而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
基石药业三抗CS2009在澳大利亚递交临床试验申请:12月23日,基石药业宣布,该公司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的管线2.0重要产品CS2009(PD-1/VEGF/CTLA-4三特异性抗体)已在澳大利亚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长春高新GS1-144获美国FDA临床许可:12月23日,长春高新公告,子公司金赛药业的NK3R小分子拮抗剂GS1-144已在美国FDA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默示许可,用于在美国境内开展绝经期血管舒缩的II期临床试验。
信达生物与复融生物达成合作:12月26日,信达生物宣布,与复融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信达生物将免费提供联合试验使用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复融生物将在中国开展临床I/II期研究,评估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FL115在中国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
天坛生物终止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研发:12月27日,天坛生物公告,公司决定终止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及后续研发。该药物研发投入共计1.21亿元,包括研究开发费和设备购置费。
资本市场
众生药业拟用资金赎回众生睿创部分股权:众生睿创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实现合规上市,已触发赎回事件。12月24日,众生药业称拟使用3.8亿元自有资金赎回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的部分股权。赎回完成后,众生药业对众生睿创的持股比例由 61.11%变为70.97%。
创响生物与Ikena Oncology合并:12月23日, Ikena Oncology和Inmagene(创响生物)宣布已签订最终合并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将专注于开发IMG-007,这是一种针对OX40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合并后的公司计划以“ImageneBio”的名称运营,并在纳斯达克以“IMA”的股票代码进行交易。
华奥泰完成2亿元融资:12月25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子公司华奥泰生物完成2亿元融资,投后估值32亿元。作为华海药业旗下专注大分子药物的子公司,华奥泰目前已经建立起覆盖单抗、双抗、融合蛋白及ADC等多种药物形式的丰富研发管线。
浩博医药完成7300万美元B轮融资:12月27日,浩博医药宣布完成73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核心小核酸创新药物AHB-137的中国和国际临床试验, 以及早期商业化的准备工作。此外,资金还将支持公司新研发管线的拓展及团队的持续发展和建设。
劲方医药递表港股IPO:2024年12月27日,劲方医药港股IPO申请获得受理,招股书正式公开。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05亿元、7373万元、0元,研发成本分别为3.19亿元、3.13亿元、1.86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账上现金还有2.79亿元。劲方医药累计进行过多轮融资,2023年底完成1.95亿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31.24亿元。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JMKX-000623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