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IMC-003 (ImmuneOnco) 相关的临床试验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Escalation Phase I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IMC-003 for Injectio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this study 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escalation Phase I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IMC-003 for injectio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一项在绝经后健康女性中评价注射用IMC-003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次和多次剂量递增给药Ⅰ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评估绝经后健康女性皮下注射IMC-003的安全性、耐受性。
次要目的:评估绝经后健康女性皮下注射IMC-003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评估IMC-003的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血液中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在给药前后的变化;探索绝经后健康女性皮下注射IMC-003对骨代谢生物标志物及骨密度(仅限于多次给药的受试者)的影响。
100 项与 IMC-003 (ImmuneOnco)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IMC-003 (ImmuneOnco)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IMC-003 (ImmuneOnco) 相关的专利(医药)
4
项与 IMC-003 (ImmuneOnco) 相关的新闻(医药)▼
BiG年会相关推荐:9月26-29日,BiG将召开以「创新出海 云起潮升」为主题的第十一届IMPACT年会,会上将举办大分子破界论坛。
作者|momo
宜明昂科,一飞冲天。
2025年3月10日之后,宜明昂科的股价上演了令人瞠目的逆袭,涨幅超145%,市值从20多亿港元猛冲至50亿港元上方。市场沸腾的理由很硬核,一手爆发力极强的好牌。
盛宴之下,杯盘交错。去年8月那笔授权InstilBio的BD交易,无疑是点燃引信的火花。首付和近期付款5000万美元,后续潜在里程碑高达21亿美元,外加销售分成,IMM2510被寄予厚望。与此同时,核心管线IMM01两项III期临床数据呼之欲出,IMC-010虎视眈眈GLP-1减重增肌的蓝海。
然而,当喧嚣渐息,冷静审视这张牌桌,宜明昂科至今零商业化产品,这正是其作为一家处于快速成长期Biotech公司的特点。支撑50亿港元市值的,是多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管线以及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是等待揭盲的IMM01的III期数据,等待爆发的IMM2510,亟待突破的IMM0306自免资产,探索蓝海的减重增肌ActRIIA 系列资产。
资本市场的热情拥抱了故事与潜力,但创新药的铁律是,临床数据是唯一硬通货,商业化落地是终极试金石。
当BD的狂欢逐渐退去,宜明昂科如何不断再攀高峰?其精心打造的管线帝国,能否扛住从研发阶段到落地阶段的严苛挑战?这50亿市值,是远见的嘉奖,还是站在起点上前路的开始?
图1.宜明昂科在研管线
01
BD收入能否支撑估值
IMM2510(珀维拉芙普α)作为一种靶向VEGF与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凭借其免疫激活、抑制血管肿瘤生成以及ADCC/ADCP效应等多重作用机制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潜力。其广泛的VEGF配体结合能力以及通过ADCC增强功能直接杀伤PD-L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从而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强化抗肿瘤免疫应答,为某些难治性或耐药患者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图2)。
图2.IMM2510的结构及多重作用机制
截至目前,IMM2510处于II期阶段,重点开发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及后线治疗。初步数据显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ORR达到62%,鳞癌亚组甚至高达80%,且安全性总体可控,其VEGF靶点相关毒性和免疫相关性毒性显著低于同类产品。单药治疗在经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也显示出积极的响应率(ORR 23.1%),鳞癌患者中更是达到了35%的ORR和9.4个月的mPFS, 且不依赖于PD-L1表达水平,这应该是同类产品中披露的单药最佳疗效数据。差异化开发策略和快速上市策略将成为IMM2510价值驱动因素和未来增长点,与内部管线IMM27M和IMM01的联合治疗开发进一步拓展其价值的想象空间。
2024年8月,宜明昂科与Instil Bio旗下Axion Bio达成授权合作,授予其在大中华区以外全球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IMM2510及IMM27M的权益。该协议总金额可达21亿美元,包括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以及基于研发、注册和商业里程碑的额外付款,外加销售分成。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收到3000万美元,体现了国际市场对其潜力的高度认可。
然而,尽管IMM2510在机制和早期临床数据方面表现出色,但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尚未经过大规模III期试验验证。预计2025年下半年才有更完整的阶段性数据读出。这意味着该分子距离上市申请和商业化至少还有数年时间,在此期间需持续投入高额研发成本,且面临诸多科学和监管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PD-(L)1/VEGF双抗市场竞争激烈。全球PD-(L)抑制剂市场规模预计在2028年达到约900亿美元,其中NSCLC是最大适应症,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已有同类分子进入III期临床,如依沃西单抗和BNT327等。尽管IMM2510在结构设计上具有差异化特点,但其核心机制仍围绕PD-L1和VEGF通路,与已上市或进入后期的产品存在可能的竞争。
在全球市场上,罗氏、默沙东等巨头已占据较大份额,后来者需凭借显著的疗效或安全性优势才有可能突围。IMM2510能否成为BIC产品,仍需更多数据支持。
02
能否开拓CD47“无人区”
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CD47靶点曾被寄予厚望,但其开发难度远超预期。近年来,多家MNC的CD47药物相继折戟,ALX Oncology的Evorpacept未达预期,吉利德的Magrolimab在多项关键临床试验中失败,艾伯维和罗氏的相关项目也进展不顺,使得这一靶点一度被视为“死亡海域”。
CD47药物研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其广泛表达于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容易引发严重血液毒性,极大限制临床应用的安全窗口和治疗潜力。在此背景下,宜明昂科以其差异化的管线布局,试图突破这一“无人区”。
其中,IMM01是宜明昂科进展最快的核心资产,IMM01(替达派西普)是一种SIRPα-Fc融合蛋白,其通过去糖基化修饰和选用活性IgG1 Fc,避免与红细胞结合,从而显著降低血液毒性。一方面,IMM01阻断CD47-SIRPα“别吃我”信号,另一方面其通过活性IgG1 Fc段激活“吃我”信号,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肿瘤细胞,并进一步招募T细胞增强免疫应答(图3)。
图3.IMM01的简介和竞争优势
II期临床数据展现了其潜力: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的ORR达64.7%,CR为33.3%,显著优于阿扎胞苷单药;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中ORR为72.7%,mPFS达17.8个月;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的ORR为69.7%,mPFS为14.7个月。安全性方面,IMM01未出现严重溶血或持续性血液毒性,不良事件多为1-2级且可快速恢复,与同类药物Magrolimab相比优势明显(图4)。
图4.IMM01与阿扎胞苷联用安全性比较
目前,IMM01已在CMML和cHL适应症进入III期注册临床,预计2025年下半年读出数据。若III期数据积极,将验证其平台技术价值,打开估值空间并奠定行业地位;若失败,则可能因研发投入巨大且竞争环境激烈而面临致命冲击。
另外,在自免领域,宜明昂科布局了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CD47×CD20双特异性分子IMM0306。该分子通过同时靶向CD47和CD20,通过CD20靶向杀伤B细胞的同时招募巨噬细胞吞噬B细胞,其增强的ADCC和ADCP活性使得B细胞能够得到更有效而深度的清除(图5)。在淋巴瘤治疗中,IMM0306显示出显著疗效: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滤泡淋巴瘤(R/R FL)的II期ORR达91.2%,CRR为67.6%,优于历史对照数据,且安全性良好,无需step-up dosing以规避T细胞激活造成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图5.IMM0306的简介和作用机制
更重要的是,IMM0306在自免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已获批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Ib/II期和狼疮肾炎的II期临床。初步数据显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1.2mg/kg剂量组患者中,87.5%的患者SLEDAI-2K评分较基线下降≥4分,起效迅速且各项症状改善显著,该药物能实现深度的B细胞清除并诱导免疫重建。因给药次数的显著降低(半年内仅需给药4次),CD47靶点带来的少量安全性风险在自免领域有望能够更进一步降低。
然而,其自免管线尚未完成Ib期临床试验,需更多数据证明其长期安全性和疗效表现。
除上述核心管线外,宜明昂科还布局了CD47×PD-L1双抗IMM2520,旨在协同激活先天与适应性免疫,目前处于I期临床。其设计采用活性IgG1 Fc段,避免了红细胞结合问题,理论上具备转化“冷肿瘤”为“热肿瘤”的潜力,但尚无临床数据支持,进展落后于部分竞品。
03
ActRIIA 资产的可行性
基于ActRIIA靶点宜明昂科布局了IMC-003(IMM72),IMC-010(IMM7220)和IMC-011(IMM91)三条差异化研发管线,分别针对肺动脉高压(PAH)和减重增肌领域。
全球PAH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7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21.8亿美元(图6)。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Sotatercept自2024年3月获FDA批准后,首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美元,迅速成长为一款重磅药物。IMC-003作为一种基因工程改造的ActRIIA/Fc融合蛋白,通过增强与激活素A(Activin A)的结合能力及信号阻断活性,展现出明确的治疗潜力和差异化的安全性优势。
临床前数据表明,其在针对Activin A和ActRII体外阻断实验中的EC50值较已上市药物Sotatercept强约5-10倍,且在MCT诱导的PAH大鼠模型和Sugen低氧诱导的PAH大鼠模型中均能显著降低右心室收缩压和右心室肥大指数,效果与Sotatercept相当或更优。
此外,在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中,IMC-003也表现出与阳性药物Entresto类似的改善心功能作用。IMC-003已于6月获得中国IND批件,8月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入组,成为国内同靶点药物中进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其市场前景亦较为明朗。
图6.全球PAH 市场规模预测
IMC-010则作为全球首创的GLP-1×ActRIIA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试图解决当前GLP-1类药物在减重过程中导致肌肉流失问题。其设计融合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机制和ActRIIA阻断剂的肌肉保护与增长机制,具有“减脂不减肌”优势(图7)。
图7.IMC-010作用机制
临床前研究显示,IMC-010在体外对GLP-1受体和ActRIIA信号通路的抑制活性显著,且在CB17-SCID小鼠模型中表现出优于或相当于竞品的增肌效果。然而,该管线仍处于极早期研发阶段,科学和商业路径均充满不确定性。
IMC-011是一款pro/latent GDF-8单抗。同类分子Apitegromab已在SMA适应症的关键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其在增肌减脂方面的成药潜力也在其II期概念验证临床研究EMBRAZE研究中得到了证实。IMC-011的体外实验数据显示出较Apitegromab其更突出的药效优势,且进度靠前,未来可期。
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虽预计将从2023年的1403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3518亿美元,且ActRIIA靶点被视为GLP-1的“最佳伴侣”,但竞争异常激烈,礼来、诺和诺德、安进等跨国巨头已布局同类机制。宜明昂科若能在后续研发中持续推进IMC-010和IMC-011并率先进入临床,有望成为BD交易的热门标的。
结语
宜明昂科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功构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管线,并以初步得到验证的优异临床数据为基础,通过积极的BD合作,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资金支持和国际化平台。
宜明昂科的“豪赌”建立在多条差异化管线资产和积极的临床数据读出,但仍需大三期的临床验证和“商业化”的破局。
临床数据是唯一的硬通货,商业化落地才是最终的试金石,创新药的铁律不会改变。
参考资料
[1]https://www.immuneonco.com/upload/file/20250811/5ae70ec92a5d1775d61b8bc19a7d64f0.pdf
[2]https://www.immuneonco.com/upload/file/20250604/8d981a48ad349dd3907d2d649da0457b.pdf
[3]https://www.immuneonco.com/upload/file/20250827/4ce8ab8b03ef3adb88fe2a3ea43dfddd.pdf
近期活动
9月26-29日,BiG将召开以「创新出海 云起潮升」为主题的第十一届IMPACT年会,届时上海杭州双城联动,向全球化,再出发!
▼
时间及地点:
9月26-27日 上海-张江希尔顿;规模:600-800人
9月29日 杭州-西湖大学;规模:100人(需单独注册)
报名入口
9月26-27日 上海会议注册码
9月29日 西湖大学会议注册码
会议门票:审核制(免费),不含餐。优先Biotech/Pharma、临床、院校科学家、投资机构
付费门票:详见上二维码,注册内信息
1v1资本对接会
路演项目征集
可扫码填写项目信息
现场开放1v1咨询台,与各大头部VC面对面
▼
电脑端链接:https://event.mymova.com/spa4/#/?eventname=11bigvc
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
如何加入BiG会员?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梳理,本周(6月16日~6月21日),有19款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ND)。这些产品涵盖了小分子、抗体偶联药物(ADC)、抗体、CAR-T疗法、放射性配体疗法等类型。神州细胞:SCTB39-1注射液作用机制:多靶点免疫治疗三特异性抗体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根据神州细胞公告介绍,SCTB39-1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靶点免疫治疗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本次获批的是单药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纽瑞特医疗:68Ga-NRT6020注射液、177Lu-NRT6020注射液作用机制:放射性配体疗法适应症:恶性实体瘤纽瑞特医疗申报的177Lu-NRT6020注射液、68Ga-NRT6020注射液、获批临床,分别拟用于FAP阳性晚期恶性实体瘤,以及用于筛选适合接受177Lu-NRT6020注射液治疗的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根据纽瑞特医疗公开资料,这是该公司研发的两款“诊疗一体化”的放射性配体疗法,其能够特异性地与FAP(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结合,诊断和治疗FAP阳性表达的晚期实体瘤。礼来:注射用LY4101174作用机制:Nectin-4靶向ADC疗法适应症:尿路上皮癌或其他实体瘤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LY4101174获批临床,拟单药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或其他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LY4101174 (ETx-22)为一款Nectin-4靶向ADC疗法,包含人源化IgG1 fc沉默单克隆抗体,通过马来酰亚胺- β -葡萄糖醛酸多肌氨酸连接物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exatecan连接。Arcus Biosciences:casdatifan片作用机制:HIF-2α小分子抑制剂适应症:晚期肾透明细胞癌公开资料显示,casdatifan(AB521)是一款在研HIF-2α小分子抑制剂。它通过选择性抑制HIF-2α,旨在阻断多种与肿瘤增殖、生存、耐药和血管生成相关的通路,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HIF-2α是一种参与多器官和肿瘤氧感应的促肿瘤转录因子,目前已经成为抗癌疗法开发的重要靶点。丹擎医药:DAT-1604片作用机制:POLQ抑制剂适应症:局部晚期、转移实体瘤根据丹擎医药新闻稿介绍,DAT-1604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DNA聚合酶theta(POLQ)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该产品展示出可增强现有DNA损伤疗法效果的积极信号,可与多种DNA损伤疗法(例如PARP抑制剂、核素治疗、放化疗以及ADC等)联用,起到抗肿瘤协同作用。POLQ通过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和HRD基因有“合成致死”关系。抑制POLQ可增强DNA损伤疗法的细胞毒性,并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促进肿瘤新抗原的释放,增强免疫应答。健康元药业:JKN2301干混悬剂作用机制:核酸内切酶抑制剂适应症:2至12周岁以下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儿童患者根据健康元公告介绍,JKN2301干混悬剂是以化合物玛帕西沙韦开发的创新药,适用于 2 至 12 周岁以下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儿童患者。JKN2301干混悬剂是针对儿童群体开发,可根据儿童体重灵活调整剂量,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适应儿童用药需求。玛帕西沙韦是一种新型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可抑制病毒RNA合成,在源头阻断病毒复制。玛帕西沙韦已经于2024年8月在中国申报上市。华道生物:HD006细胞作用机制:靶向GUCY2C的CAR-T疗法适应症:GUCY2C表达阳性的晚期实体肿瘤华道生物研发的HD006 CAR-T细胞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GUCY2C表达阳性的晚期实体肿瘤。根据华道生物新闻稿介绍,该产品通过基因修饰患者自体T细胞,使得T细胞表达能够识别GUCY2C的CAR结构,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攻击GUCY2C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普米斯生物、百欧恩泰:PM1300注射用冻干制剂作用机制:抗EGFR x HER3双抗ADC适应症:晚期实体瘤根据2024年AACR年会披露的公开资料显示,PM1300是一种人源化抗EGFR x HER3双抗ADC。该 ADC 通过基于电荷的 HC-HC 和 HC-LC 异二聚化形成不对称 1+1 结构,然后通过可裂解的连接体与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TOP1i)有效载荷偶联。PM1300 对 EGFR 和 HER3 的亲和力进行了优化,以扩大治疗窗口。汇宇海玥医药:注射用HY0001a作用机制:靶向CDCP1的ADC适应症:晚期实体瘤汇宇制药全资子公司汇宇海玥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HY0001a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靶向CDCP1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研究表明,CDCP1在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是ADC药物开发的重要潜力靶点。昂科免疫生物:AI-081注射液作用机制:靶向PD-1/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适应症:晚期实体瘤昂科免疫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AI-08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包括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等瘤种。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PD-1和VEGF双特异性抗体。该产品由专有的、高亲和力的临床阶段抗PD-1 (AI-025) 和抗VEGF (AI-011) 抗体组成。AI-081采用经过测试和验证的head-and-tail双特异性构型,旨在实现更强大的协同作用,并利用额外的Fc沉默突变来保护免疫效应细胞。宜明凯尔生物:IMC-003 作用机制:ActRIIA-Fc融合蛋白适应症:肺动脉高压宜明昂科子公司宜明凯尔申报的IMC-003/IMM72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肺动脉高压。IMC-003是一款激活素受体IIA(activin receptor type IIA,ActRIIA)-Fc融合蛋白。IMC-003具有独特的差异化特性,靶向ActRIIA 信号通路,其ActRIIA受体胞外段功能区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可增强与配体Activin A的结合和阻断活性,并同时提高药物的质量均一性。该产品的作用机制使得其可从致病机制上根本改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稳态和血管重塑,从而致病机制出发能够逆转患者病情。除了上述新药,本周首次在中国获批IND的1类新药还包括:艾伯维(AbbVie)申报的生物制品1类新药BBV-324注射用粉末,拟开发治疗成人肝细胞癌或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新时代药业申报的生物制品1类新药NF2102注射液,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众红生物申报的1类生物制品新药ZHB118舌下片,拟用于狗变应原过敏引起的成人过敏性鼻炎或鼻结膜炎(伴或不伴过敏性哮喘)的脱敏治疗;亿腾医药申报的1类化药新药EDP167注射液,拟用于血脂异常的治疗;韦尔优众医药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WEYZ-1乳膏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银屑病;奥达生物申报的1类化药新药AOD113408注射液,拟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恒瑞医药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HRS-8829注射用浓溶液,拟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期待这些在研新药后续临床研发进程顺利,早日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参考资料:[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Jun 21,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版权说明:本文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氨基观察-创新药组原创出品作者 | 黄恺BioNTech拓圈遇阻。6月20日,BioNTech因旗下CAR-T候选药物在早期癌症试验中未达预期,计划缩减其在美国首个工厂的细胞疗法生产规模。联邦制药收获巨款。6月20日,联邦制药公告,收到来自诺和诺德的1.8亿美元(扣除丹麦预缴税之后)预付款。预付款,都包含哪些义务呢?在过去的一天里,国内外医药市场还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让氨基君带你一探究竟。/ 01 /市场速递1)联邦制药收到1.8亿美元预付款6月20日,联邦制药宣布,收到来自诺和诺德的1.8亿美元(扣除丹麦预缴税之后)预付款。/ 02 /资本信息1)联影智能完成10亿元A轮融资近日,上海联影智能成功完成 A 轮融资,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 03 /医药动态1)昂科免疫AI-081注射液获临床许可6月20日,据CDE官网,昂科免疫AI-081注射液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包括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2)凯尔生物IMC-003获临床许可6月20日,据CDE官网,凯尔生物IMC-003获临床许可,拟开展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3)闻泰医药VCT220片获临床许可6月20日,据CDE官网,闻泰医药VCT220片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成人伴随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4)韦尔优众WEYZ-1乳膏获临床许可6月20日,据CDE官网,韦尔优众WEYZ-1乳膏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银屑病。5)先声药业失眠新药达利雷生获批上市6月20日,据NMPA官网,先声药业的盐酸达利雷生片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失眠。6)德睿智药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2b期临床成功6月19日,德睿智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RA新药MDR-001片,在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中开展的多中心24周2b期临床试验达到临床终点。/ 03 /海外药闻1)BioNTech收缩CAR-T战线6月20日,BioNTech因旗下CAR-T候选药物在早期癌症试验中未达预期,计划缩减其在美国首个工厂的细胞疗法生产规模。2)度普利尤单抗获FDA批准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6月20日,赛诺菲和再生元共同宣布FDA已批准度普利尤单抗用于治疗成人大疱性类天疱疮 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这是全球第一个治疗BP的靶向药物。PS: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交流。
100 项与 IMC-003 (ImmuneOnco)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