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信达生物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网站上,登记了一项与K药头对头比较的II期临床试验CTR20250280。该项临床旨在评估IBI363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预计入组人数180例。
IBI363为信达开发的全球首创PD-1/IL-2α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目前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治疗上均显示了不俗的治疗结果。IL-2作为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双重机制靶点,在肿瘤的治疗中潜力巨大。
(一)IL-2靶点简介
IL-2是免疫系统的关键调控因子,其在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IL-2主要由抗原活化的CD4+ T细胞分泌,其他免疫细胞,如CD8+ 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以及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也可分泌IL-2分子。IL-2与IL-2Rβγc或IL-2Rαβγc结合后,启动信号转导。其信号转导过程主要通过3条通路完成:(1) Janus kinase (JAK)/STAT;(2)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AKT;(3) MAPK信号通路。
图:IL-2信号转导通路
数据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IL-2分子对免疫系统刺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驱动增强T细胞的抗癌活性;但另一方面,IL-2也同时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的生长,该T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肿瘤细胞逃避效应性T细胞的攻击,且在大剂量使用IL-2时,会引发致命的⾎管渗漏综合征和其它副作用。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Chiron Corporation公司的阿地白介素(aldesleukin)已被FDA批准上市,用于转移性肾癌及黑色素瘤的治疗,但其剂量限制性毒性(包括⾎管渗漏综合征)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一批IL-2药物陆续被收购,IL-2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二)IL-2领域的重磅收购
近年来,IL-2领域屡现重磅收购。
早在2017年,礼来便与Nektar Therapeutics就NKTR-358达成4亿美元的交易,获得NKTR-358的全球权益。此外,礼来愿意分摊75%该产品II期SLE适应症开发的费用并承诺承担其商业化的全部成本。
2018年,百时美施贵宝(BMS)与Nektar Therapeutics宣布为Nektar领先的免疫肿瘤学项目NKTR-214进行全球战略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在这次合作下,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和推广NKTR-214与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nivolumab)和Opdivo+Yervoy(ipilimumab)在9种肿瘤类型20多种适应症中的联合应用,以及与来自这两家公司或第三方的其它抗癌药物的组合。根据协议条款,百时美施贵宝将支付18.5亿美元的预付款,Nektar将有资格额外获得17.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2019年,赛诺菲宣布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Synthorx,以加强其免疫肿瘤产品组合。Synthorx的主要免疫肿瘤学产品THOR-707是白介素2(IL-2)的改良版,作为单物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
2022年9月,Good Therapeutics宣布,已经与罗氏(Roche)达成交易协议。根据双方的协议约定,罗氏将获得Good Therapeutics公司的创新、条件性活化、由PD-1调节的IL-2项目,以及通过公司平台技术开发PD-1调节的IL-2受体激动剂疗法的专属权利。根据协议条款,罗氏将支付2.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将根据预定的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的实现情况进行额外支付。
表:IL-2领域的重磅收购
数据来源:药智网
(三)IL-2领域药物研发受阻
但IL-2的研发进展并不顺利,礼来已退回NKTR-358的全部开发权益。2023年2月23日,Nektar宣布NKTR-358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II期ISLAND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对于该研究失败的结果,礼来表示将放弃推进NKTR-358治疗SLE的III期临床开发计划并寄希望于即将推进至IIb期的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同年4月,Nektar
Therapeutics在SEC文件中披露礼来已决定退回IL-2疗法Rezpegaldesleukin(NKTR-358)的全部开发权益。
BMS和Nektar已终止推进IL-2的研发。经过四年研发后,在2022ESMO上,Opdivo联合NKTR-214折戟于多项适应症,包括肾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针对783名先前未接受过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按 1:1 随机分配接受NKTR-214 0.006 mg/kg IV + NIVO 360 mg IV Q3W 或 NIVO 360 mg IV Q3W,试验组和对照组的ORR分别为27.7%和36%,mPFS分别为4.17m和4.99m(HR=1.09),mOS分别为29.67m和28.88m(HR=0.94),总的来看,NKTR-214 + NIVO 与 NIVO 相比没有表现出额外的临床疗效。
赛诺菲的THOR-707早期数据“低于预期”。2022年10月,赛诺菲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宣布其25亿美元收购获得的IL-2类似物SAR444245(THOR-707)由于早期数据“低于预期”,II期临床试验的3周剂量计划停止。116例先前接受过3L治疗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THOR-707单药(Q2W、Q3W)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ORR仅5.1%(6/116),其中,联合西妥昔单抗组观察到3例患者响应,包括两例基底细胞瘤和一例头颈鳞癌患者。
究其原因,在于IL-2靶点的特殊性,即激活效应T细胞的同时激活Tregs细胞,因此,当IL-2与Tregs细胞结合时,便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或者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反而限制了IL-2的疗效。针对这一问题,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于2022年发文,提出改造IL-2的四大策略,包括引入基因突变,改变IL-2蛋白表面的特定氨基酸、聚乙二醇修饰、IL-2免疫复合体、IL-2-CD25融合蛋白等。但部分方法仍有不足,如PEG修饰的位点如果不确定,可能导致产物的异质性,影响整体疗效。而NKTR-214便是因为疗效的不足中止了临床研发。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IL-2国内研发现状
尽管IL-2靶点尚未成药,但鉴于MNC对这一靶点的高度关注,国内也兴起了IL-2的研发浪潮。布局IL-2的国内企业包括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先声药业、君实生物、迈威生物等。
(1)信达生物:IBI363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IL-2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同时具有阻断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两项功能。
在2024ESMO六月全体大会上,共347例晚期实体瘤受试者接受了不同剂量(0.2 μg/kg QW~3mg/kg Q3W)的IBI363单药治疗。70例NSCLC受试者接受了≥0.3mg/kg
IBI363治疗并至少接受了一次基线后肿瘤评估,其中77%既往接受过2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总体ORR为27.1%,DCR为72.9%。在37例肺鳞癌受试者中,ORR达到35.1%,DCR为75.7%,中位PFS为5.5个月。共9例肺鳞癌患者接受了3mg/kg IBI363给药且至少有一次基线后肿瘤评估,ORR达100%,DCR为100%。
在2024 WCLC上,信达生物披露了IBI363单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的更新数据。截止2024年8月2号,共134例接受IBI363单药治疗(不同剂量,最高至3mg/kg Q3W),95.5%受试者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含PD-(L)1治疗后疾病进展,中位治疗时间为10周,其中125例至少接受了一次肿评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总体ORR为20.8%,DCR为74.4%。。
总的来看,IBI363在末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极佳的治疗潜力,可谓为IL-2赛道点燃了新的希望。
(2)恒瑞医药:RS2102是瑞石生物旗下PEG修饰的、N88R突变的IL-2。N88R突变降低了RS2102对白细胞介素2受体β和γ链的亲和力,并进一步提高了RS2102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α、β和γ链结合的选择性,使其能够特异性激活Treg细胞。同时,PEG修饰可以延长RS2102在体内的半衰期,维持药效持续时间。目前,RS2102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的Ⅰ期临床正在进行中。
(3)先声药业:SIM0278是基于先声药业自有蛋白质工程技术平台开发的一种Treg偏好型IL-2突变的Fc融合蛋白,通过引入相关突变,降低了SIM0278与效应T细胞的亲和力,且同时保留与Treg细胞的高亲和力。2022年9月28日,先声药业与Almirall, S.A.订立授权协议,授予Almirall在大中华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SIM0278的独家权益,同时集团保留该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所有权益。先声药业将收取Almirall公司1500万美元首付款,并基于多个适应症的可能成果收取至多4.92亿美元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另有基于该产品未来在协议地区销售情况的低双位数百分比分级提成。
(4)迈威生物:注射用8MW2311是一种聚乙二醇偶联人白介素-2免疫激动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8MW2311注射入体内后,可刺激下游转录因子STAT5磷酸化,有效激发杀伤性T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药效。目前8MW2311处于临床Ⅰ期。
(5)君实生物:君实生物高度看好IL-2这一赛道,于2020年两度出手引进IL-2产品。2020年8月,君实生物宣布与志道生物达成合作协议,君实生物将获得IL-2药物LTC002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授权许可。君实生物将向志道生物支付2100万人民币首付款,同时支付累计不超过9.38亿人民币的里程碑款及技术服务费。同年9月,君实生物与Anwita签署许可协议,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单独使用Anti-HSA-IL-2Nα系列产品及相关的ANWITA技术和知识产权与独占许可。
(五)小结
近年来,IL-2的交易如火如荼,且大有向国内蔓延的趋势。鉴于其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的双重机制,礼来、默克、赛诺菲、罗氏等MNC企业相继下场,展开布局。但部分因疗效或安全性的原因已终止研发。国内信达生物、先声药业、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企业深耕这一靶点,其中先声药业的SIM0278已成功授权,信达生物的IBI363在小细胞肺癌及黑色素瘤上展现出不俗的疗效,期待未来的海外进展。
药事纵横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