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本届ASCO年会上,BioBAY园内多家企业在ADC、双抗、单抗等多个项目披露了重磅临床数据。今日,我们从中挑选部分数据亮眼的ADC项目进行介绍。信达生物IBI343针对晚期胰腺癌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映恩生物DB-1311在重度经治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中,展现出高疾病控制率和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疗效持久。康宁杰瑞JSKN-016在经治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这一难治人群中,JSKN016展现出极具潜力的高抗肿瘤活性和卓越的疾病控制能力,且早期安全性良好。普方生物Rina-S在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单药治疗实现了约50%的高客观缓解率和高达100%的疾病控制率,展现出突破性抗肿瘤活性。产品:IBI343药物靶点+类型:CLDN18.2 ADC公司:信达生物本次报道的I期临床研究(NCT05458219)是一项Ia/Ib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评估IBI343在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其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10%。根据GLOBOCAN 2022年的数据,2022年全球胰腺癌新发病例为51万,死亡病例为46.7万。在中国,2022年胰腺癌新发病例达12万,死亡病例11万。目前,针对晚期胰腺癌的一二线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但化疗响应率仅为6-1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2-5个月,中位生存期大约6-9个月。这种现状使得晚期胰腺癌的治疗面临巨大挑战,临床需求亟待满足。截至2025年3月14日,共有83例胰腺癌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IBI343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1.1个月。在6mg/kg剂量组中,CLDN18.2 1+2+3+≥60%的44例受试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22.7%,疾病控制率(DCR)为81.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9.1个月。对于既往仅接受过一线治疗的受试者(N=17),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长达12.1个月;既往仅接受过两线治疗的受试者(N=18),中位PFS为5.3个月,中位OS为9.1个月。这些数据表明,IBI343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面表现突出。在安全性方面,IBI343总体耐受性良好,消化道毒性低,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98.8%的受试者发生了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但常见的TEAE为贫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3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为0。这表明IBI343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患者的耐受性较高。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来说,IBI343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其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IBI343的安全性也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产品:DB-1311(BNT324)药物靶点+类型:B7-H3 ADC公司:映恩生物DB-1311(BNT324)是映恩生物开发的一款基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新一代ADC候选药物,靶向免疫检查点蛋白B7-H3。跨膜糖蛋白B7-H3在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在很多实体瘤中过度表达,在健康组织中表达有限,与疾病进展和预后极差有关。临床前研究显示,DB-1311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且在临床前安全评估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次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该I/II期研究纳入了65例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评估了6mg/kg(每3周1次)和9mg/kg(每3周1次)两个剂量的疗效和安全性。在43例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未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7.9%(12/43,8例已确认),疾病控制率为95.3%(41/4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中位随访5.7个月时,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为8.3个月,6个月rPFS率为86.6%。具体到亚组,6mg/kg和9mg/kg剂量组的ORR分别为26.3%和29.2%,DCR分别为100%和91.7%,6个月rPFS率为88.7%和80.0%;接受过至多3种治疗的患者,ORR为33.3%,DCR为77.8%;接受过至少4种治疗的患者,ORR为26.7%,DCR为100%;Lu-177经治患者,ORR为25.0%,DCR为100%;肿瘤免疫(IO)疗法经治患者,ORR为33.3%,DCR为100%;PARP抑制剂经治患者,ORR为16.7%,DCR为100%。产品:JSKN-016药物靶点+类型:TROP2/HER3双抗ADC公司:康宁杰瑞JSKN016是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同时靶向HER3和TROP2的双抗ADC药物,其与肿瘤细胞表面的TROP2和/或HER3结合后,通过靶点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到溶酶体中,释放细胞毒性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TOPIi),进而诱导TROP2 和/或 HER3 阳性的肿瘤细胞凋亡,此外该抑制剂还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到抗原阴性的肿瘤细胞中发挥旁观者效应。两者的叠加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截至2024年12月23日,该研究招募了6例经治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评估了JSKN-016(4-8mg/kg,每3周1次)的疗效和安全性。在5例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ORR为80.0%,DCR为100%,PFS尚未达到。安全性方面,没有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病,也没有患者因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停药或死亡。尽管只有5个患者数据,对于三阴乳腺癌来说,数据非常亮眼。产品:rinatabart sesutecan(Rina-S)药物靶点+类型:FRα ADC公司:普方生物(Genmab)Rina-S是一种潜在的“best-in-class”、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ADC药物。Rina-S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其对FRα的精准靶向。FRα在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实体瘤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Rina-S通过特异性地结合FRα,利用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随后释放出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依喜替康,从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杀死肿瘤细胞。作为潜在的“best-in-class”疗法,Rina-S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它能够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治疗的副作用。对于那些经过多线治疗失败、产生高耐药性的晚期患者,Rina-S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其独特的设计和作用机制,使得它在众多ADC药物中脱颖而出,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新标杆。本次大会,首次披露了I/II期GCT1184-01研究剂量扩展队列B2的数据,评估Rina-S单药在经多线治疗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的疗效。截至2024年11月22日,64例经多线治疗EC患者(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接受Rina-S治疗,其中100mg/m²组22例,120mg/m²组42例。中位随访18.7周时,100mg/m²组(n=22)和120mg/m²组(n=33)未经确认的ORR分别为50%(含2例完全缓解)和45.5%,DCR分别为100%和81.8%。100mg/m²组11例缓解者中9例(81.8%)、120mg/m²组15例缓解者中12例(80.0%)仍持续缓解。安全性方面,各剂量组TEAE谱相似,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和1-2级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3-4级血细胞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8.4%)、贫血(35.9%)和血小板减少(21.9%)。15.6%患者因TEAE减量,3.1%停药,37.5%发生严重TEAE。120mg/m²组报告1例因合并症引起的5级TEAE(研究者判定),100mg/m²组无致死性TEAE。这些数据表明,Rina-S无论是在低剂量还是高剂量下,都能对复发性/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文章来源:企业发布信息整理责编:何文正审核:任旭推荐阅读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九届第二批金鸡湖科技领军人才申报启动!2025年江苏省瞪羚企业评估工作启动会议分享丨10个免费名额!新一期冷泉港亚洲系列学术会议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