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20-06-30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04-01-08 |
100 项与 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精彩内容
近日,440个药品通过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其中62个中成药入围,目录内外各有43个、19个。除了益心酮滴丸、百令胶囊,60个中成药属于独家品种,4款中药注射剂在列;11个中成药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蓝芩口服液、百令胶囊、康莱特注射液销售额均超过15亿元;以岭4个品种入围,扬子江、康缘、济川、神威各有3个品种入围。
19个中成药进攻2100亿市场,扬子江、济川、康缘……
19个目录外中成药中,除了益心酮滴丸涉及5家生产企业,其余品种均为独家中成药。从剂型上看,19个中成药中颗粒剂有5个,丸剂、口服液体剂各有3个,片剂、软膏剂、外用液体剂各有2个,胶囊剂、栓剂各有1个。
通过初审的目录外中成药
入围产品主要是近些年批准上市的中药新药,包括以岭药业的通络明目胶囊、健民集团的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扬子江药业的益气通窍丸、青峰药业的枳实总黄酮片、济川药业的小儿豉翘清热糖浆、康缘药业的济川煎颗粒、成都华西天然药物的秦威颗粒、卓和药业的九味止咳口服液、齐进药业的儿茶上清丸等。
从治疗领域上看,19个中成药涉及9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皮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各有3个品种,儿科用药、妇科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各有2个品种,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有1个品种。
米内网数据显示,9个中成药治疗大类2023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2100亿元。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过400亿元,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成药、消化系统疾病中成药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
15个中成药通过目录外条件1(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入选,其中8个中成药于2023年获批上市,儿茶上清丸、九味止咳口服液、秦威颗粒、温经汤颗粒等4个中成药于2024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3个品种妇宁阴道膨胀栓、香松通络油、益心酮滴丸属通过目录外条件2(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且针对此次变更获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入选。
此外,唐草片则属于目录外条件3,即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的药品。唐草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益气之功效,是国内首个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的纯中药制剂。该产品曾通过2020、2021、2022医保调整初步形式审查,“进保之路漫漫”。
作为唯一入围的非独家中成药,益心酮滴丸具有活血化瘀、宣通血脉之功效,用于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生产厂家包括太极集团、天一堂药业、普华制药、黄果树立爽药业、东诚大洋制药等5家。该产品曾通过2022、2023医保调整初步形式审查,最终都未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42个独家中成药再闯关,3大超15亿品种在列
今年的医保调整目录内药品申报条件分3种,其中条件1为2024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且不申请调整医保支付范围的谈判药品;条件2为2024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未发生重大变化,因适应症与医保支付范围不一致,主动申请调整支付范围的谈判药品。
43个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中成药,有38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1入选,另外5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2入选,包括绿⾕制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华东医药的百令胶囊、长白山制药的康艾注射液和蒺藜皂苷胶囊、广育堂国药的小儿牛黄清心散。
通过初审的目录内中成药
从治疗领域上看,43个中成药涉及9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以11个品种领跑,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各有8个品种,儿科用药有5个品种。
米内网数据显示,43个中成药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91亿元。其中,3个品种蓝芩口服液、百令胶囊、康莱特注射液销售额均超过15亿元,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销售额超过9亿元,康艾注射液销售额超过7亿元,金银花口服液销售额接近3亿元。
除了百令胶囊涉及华东医药、佐力药业2家生产企业,其余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42个独家中成药中,以岭药业有3个品种在列,天士力、济川药业、康缘药业、扬子江药业、神威药业、奇正藏药、方盛制药、长春高新、康臣药业、长白山制药、陕西健民制药等11家企业各有2个品种上榜。
通过初审的目录内中成药有4款注射剂,具体为绿⾕制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长白山制药的康艾注射液、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腾药制药的心脉隆注射液。其中,康艾注射液支付范围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说明书标明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治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支付范围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明确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
近年来受医保支付限定范围影响,康艾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已腰斩,此次医保调整若能解除限制,市场的颓势有望扭转。
中药新药、中药注射剂发力,2600亿市场再掀波澜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峰值为2018年的接近2800亿元;随后受医保控费、限输限辅等政策影响,2019年、2020年销售额分别下滑1.76%、14.39%;近年来市场进入修复阶段,2021年、2022年分别增长4.75%、0.16%,2023年销售额超过2600亿元,同比增长9.01%。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2017年的医保目录调整中,中药注射剂成为医保控费重点监控对象。自2017年开始,中药注射剂在院内市场销售额连续6年下滑,2023年销售额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6.07%。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支付调整为企业产品带来新的转机,2022版医保目录有7款中药注射剂调整限制、2023版医保目录有48款中药注射剂调整限制,多款中药注射剂调整后实现销量大幅增长。
中药创新鼓励政策持续加码,提升企业中药创新研发热情。2021-2023年这三年时间,国内累计有28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中药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时间大大缩短。2022版、2023版医保目录分别新增8个、9个中成药。其中,2022版医保目录新增的8个中成药均是在2021年获批上市,2023版医保目录新增的9个中成药有7个是在2022年获批上市。
此次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62个中成药,与2023年相比,目录内、外中成药数量均有所增加。
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
62款中成药接下来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步骤及环节,并且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后才能最终被纳入目录。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将于今年11月份完成谈判并公布结果。
数据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国家医保局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2500亿中成药院内市场波澜再起!来源 | 米内网(赛柏蓝授权转载)撰稿 | 可颂近日,2022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形式审查名单公布,50个中成药上榜,目录内外各有30个、15个。50个中成药中,现代化剂型有45个,中药注射剂占4个;除了益心酮滴丸,49个中成药属于独家品种;扬子江、以岭各有3个品种入选,康缘、天士力、济川、神威、奇正藏药……11家企业各有2个品种入选。0115个中成药冲击2000亿市场15个目录外中成药中,除了益心酮滴丸涉及5家生产企业,其余品种均为独家中成药。从剂型上看,15个中成药品种以现代化剂型为主,其中片剂有6个、胶囊剂有4个、颗粒剂有3个;传统剂型仅有2个品种,包括益心酮滴丸、连榆烧伤膏。2022医保目录调整审查目录外中成药以岭药业入选产品有解郁除烦胶囊、益肾养心安神片,一力制药入选产品有虎贞清风胶囊、金莲花泡腾片,多家中药主力企业均有产品在列,包括天士力的坤心宁颗粒、康缘药业的银翘清热片、扬子江药业的连榆烧伤膏、健民集团的七蕊胃舒胶囊、方盛制药的玄七健骨片等。从治疗领域上看,15个中成药涵盖9个治疗大类,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涉及3个品种,妇科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等各有2个品种,皮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等各有1个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9个中成药治疗大类2021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规模接近2000亿元。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规模超过800亿元,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成药、消化系统疾病中成药、妇科中成药等销售规模均超过100亿元。12个中成药通过目录外条件1(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入选,其中9个中成药于2021年获批上市,清肺排毒颗粒同时符合目录外条件3(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药品)。此外,石辛含片、益心酮滴丸属于目录外条件2(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唐草片则属于目录外条件4,即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的药品。作为唯一入选的非独家中成药,益心酮滴丸可活血化瘀、宣通血脉,用于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生产厂家包括太极集团、天一堂药业、普华制药、黄果树立爽药业、东诚大洋制药等5家。0235个独家中成药再度闯关今年的医保调整目录内药品申报条件分2种,条件1为2022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的谈判药品,协议有效期包括谈判协议有效期和续约协议有效期;条件2为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谈判药品和目录内其他药品(含2022年续约药品申请调整医保支付范围)。35个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中成药,有31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1入选,另外4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2入选,包含神威药业的降脂通络软胶囊、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中美华东的百令胶囊、陕西健民制药的蛭蛇通络胶囊等。2022医保目录调整审查目录内中成药值得一提的是,35个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涉及27家企业。其中,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神威药业、奇正藏药、康臣药业、长春高新、陕西健民制药、长白山制药等8家企业各有2个品种入选。从剂型上看,35个中成药里胶囊剂有15个,占比达42.86%,颗粒剂有5个,注射剂、口服液体剂均有4个,片剂有3个。传统剂型产品仅有3个品种,包括奇正藏药的红花如意丸、长春高新的清胃止痛微丸、广育堂国药的小儿牛黄清心散。入选的4款注射剂具体为心脉隆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康莱特注射液和康艾注射液。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康莱特注射液和康艾注射液曾为常规目录药品,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后,正式从常规目录转到了医保谈判目录。从治疗领域上看,35个中成药涵盖10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以9个品种领跑,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有8个品种,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儿科用药各有5个品种,肿瘤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各有2个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35个中成药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规模超过93亿元。其中,5个品种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包括绿⾕制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长白山制药的康艾注射液、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扬子江药业的蓝芩口服液等;11个品种销售规模不足1000万元,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成药共有1374种,企业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并非高枕无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032500亿市场波澜再起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规模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4.85%。中成药院内销售规模2018年巅峰期曾达2800亿元以上,而后受医保控费、重点监控等系列政策影响市场持续承压,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下滑幅度达13.83%,随着不利因素逐步消除、疫情后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市场开始回暖,但中成药集采成了新的考验。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亿元)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是中成药院内市场第一用药品类,2017版医保目录对多款重磅中药注射剂附加医保限制,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规模自此开始持续下滑,2018年首跌5.18%、2020年大跌12.20%,2021年则下滑1.64%。随着医保试点放开部分中药品种的支付限制,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市场有望企稳止跌。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医保目录准入谈判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进行了四次,从此次通过形式审查的50个中成药来看,目录外中成药数量较2021年增加87.5%,目录内中成药数量较2021年增加52.2%,中成药进入医保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值得关注的是,初步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初步审核。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通过形式审查,表明该药品有资格进入下一步的专家评审环节。只有顺利通过目录调整的所有环节,才能最终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过评审的独家药品要经过谈判、非独家药品要经过竞价,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才能被纳入目录。50个中成药最终命运如何,米内网将持续关注。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国家医保局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留言讨论,更多观点 -医药政策:带量采购 | 医保目录 | 三明TOP企业:恒瑞医药 | 阿斯利康 | 云南白药 市场观察:公立医院 | 科创板 | 医药商业 话题品种:PD-1 | 创新药 | 中药 | 生物药 专家撰稿:张自然博士专栏 | 董泽成专栏 | 月下独酌专栏 | 郭泰鸿会长专栏 人事变动:医药代表 | 董事长 | 高管变动
精彩内容2500亿中成药院内市场波澜再起!近日,2022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形式审查名单公布,50个中成药上榜,目录内外各有30个、15个。50个中成药中,现代化剂型有45个,中药注射剂占4个;除了益心酮滴丸,49个中成药属于独家品种;扬子江、以岭各有3个品种入选,康缘、天士力、济川、神威、奇正藏药……11家企业各有2个品种入选。15个中成药冲击2000亿市场,以岭、一力、扬子江……15个目录外中成药中,除了益心酮滴丸涉及5家生产企业,其余品种均为独家中成药。从剂型上看,15个中成药品种以现代化剂型为主,其中片剂有6个、胶囊剂有4个、颗粒剂有3个;传统剂型仅有2个品种,包括益心酮滴丸、连榆烧伤膏。2022医保目录调整审查目录外中成药以岭药业入选产品有解郁除烦胶囊、益肾养心安神片,一力制药入选产品有虎贞清风胶囊、金莲花泡腾片,多家中药主力企业均有产品在列,包括天士力的坤心宁颗粒、康缘药业的银翘清热片、扬子江药业的连榆烧伤膏、健民集团的七蕊胃舒胶囊、方盛制药的玄七健骨片等。从治疗领域上看,15个中成药涵盖9个治疗大类,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涉及3个品种,妇科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等各有2个品种,皮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等各有1个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9个中成药治疗大类2021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规模接近2000亿元。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规模超过800亿元,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成药、消化系统疾病中成药、妇科中成药等销售规模均超过100亿元。12个中成药通过目录外条件1(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入选,其中9个中成药于2021年获批上市,清肺排毒颗粒同时符合目录外条件3(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药品)。此外,石辛含片、益心酮滴丸属于目录外条件2(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唐草片则属于目录外条件4,即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的药品。作为唯一入选的非独家中成药,益心酮滴丸可活血化瘀、宣通血脉,用于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生产厂家包括太极集团、天一堂药业、普华制药、黄果树立爽药业、东诚大洋制药等5家。35个独家中成药再度闯关,5个超10亿品种在列今年的医保调整目录内药品申报条件分2种,条件1为2022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的谈判药品,协议有效期包括谈判协议有效期和续约协议有效期;条件2为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谈判药品和目录内其他药品(含2022年续约药品申请调整医保支付范围)。35个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中成药,有31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1入选,另外4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2入选,包含神威药业的降脂通络软胶囊、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中美华东的百令胶囊、陕西健民制药的蛭蛇通络胶囊等。2022医保目录调整审查目录内中成药值得一提的是,35个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涉及27家企业。其中,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神威药业、奇正藏药、康臣药业、长春高新、陕西健民制药、长白山制药等8家企业各有2个品种入选。从剂型上看,35个中成药里胶囊剂有15个,占比达42.86%,颗粒剂有5个,注射剂、口服液体剂均有4个,片剂有3个。传统剂型产品仅有3个品种,包括奇正藏药的红花如意丸、长春高新的清胃止痛微丸、广育堂国药的小儿牛黄清心散。入选的4款注射剂具体为心脉隆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康莱特注射液和康艾注射液。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康莱特注射液和康艾注射液曾为常规目录药品,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后,正式从常规目录转到了医保谈判目录。从治疗领域上看,35个中成药涵盖10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以9个品种领跑,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有8个品种,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儿科用药各有5个品种,肿瘤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各有2个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35个中成药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规模超过93亿元。其中,5个品种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包括绿⾕制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长白山制药的康艾注射液、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扬子江药业的蓝芩口服液等;11个品种销售规模不足1000万元,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成药共有1374种,企业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并非高枕无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2500亿市场波澜再起,中成药进医保提速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规模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4.85%。中成药院内销售规模2018年巅峰期曾达2800亿元以上,而后受医保控费、重点监控等系列政策影响市场持续承压,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下滑幅度达13.83%,随着不利因素逐步消除、疫情后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市场开始回暖,但中成药集采成了新的考验。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是中成药院内市场第一用药品类,2017版医保目录对多款重磅中药注射剂附加医保限制,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规模自此开始持续下滑,2018年首跌5.18%、2020年大跌12.20%,2021年则下滑1.64%。随着医保试点放开部分中药品种的支付限制,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市场有望企稳止跌。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医保目录准入谈判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进行了四次,从此次通过形式审查的50个中成药来看,目录外中成药数量较2021年增加87.5%,目录内中成药数量较2021年增加52.2%,中成药进入医保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值得关注的是,初步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初步审核。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通过形式审查,表明该药品有资格进入下一步的专家评审环节。只有顺利通过目录调整的所有环节,才能最终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过评审的独家药品要经过谈判、非独家药品要经过竞价,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才能被纳入目录。50个中成药最终命运如何,米内网将持续关注。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国家医保局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温馨提示●因为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最近很多读者反映没有及时看到推文。把米内网设为“星标”,就能每天与我们不见不散啦,具体操作如下:【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100 项与 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