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设计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1.主要研究目的
以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受试制剂,Bayer Health Care Manufacturing S.r.l 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Bayaspirin®)为参比制剂,分别进行空腹及餐后状态下人体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比较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2.次要研究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健康成年人群中的安全性。
100 项与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氨基观察-创新药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武月
第十批集采价格出来后,有人开始写段子了:买糖的送二甲双胍,买避孕套的送西地那非……至于为什么写送,是因为价格太低了:
3分钱的阿司匹林
3分钱的叶酸片
1毛钱的氯化钾注射液
2毛钱的间苯三酚
2毛钱的依帕斯丁
3毛钱的西格列汀
……
但是,有些产品降价是必然的。比如让市场大为震惊的,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最低只要3.4分钱/片。
尽管有人带节奏说救命药不如一瓶水、一颗大白菜值钱,但现实是,阿司匹林上市已经百年历史,肠溶片也是90年代就已经问世的,是技术稳定、临床应用成熟、生产企业众多的产品。
这样一款药物,纳入集采是必然的。
最重要的是,原研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美国最低也只要3美分/片。而拜耳大包装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国内目前的网售价最低为0.6元/片,约合8美分。
这意味着,其在国内售价还要高于美国;部分国产仿制药也是如此,集采前0.5元/片的价格,也高于海外药物的售价。
一款规格多、品种全、竞争激烈的慢病常用药,国内单价竟然高于美国。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
而这一次集采过后,药企还能有多少利润不可知,但这也是这类药物,躺着赚钱20年后,回归仿制药属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仿制药都是如此,只赚制造业的钱。国内只是因为过去定价不太正常,现在在回归正常逻辑下,反而显得不正常。
/ 01 /
3分钱的阿司匹林与药企的哀嚎
第十批集采,竞争空前激烈。
平均每个品种有12.5个产品(企业+剂型+规格)来投标,阿司匹林肠溶片符合申报的企业也达到14家(13家过评,1家原研)。
从结果来看,阿司匹林肠溶片共有7家企业中标,价格竞争也异常激烈。如下图所示,此次拟中选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最便宜的价格60片包装的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只需要2.06元。也就是说,每天一片,一个月的药费也就在1元左右,每片药的价格降到了3.4分钱。
而据悉,相比集采前最低挂网价,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报价降幅几乎都在80%以上。报出最低价的浙江京新药业,降幅则达到92.85%。
原研药企拜耳则在此次集采中出局。从网络售药平台查询,目前进口的100mg规格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价格仍然在0.6元-0.9元/片左右,单价虽不高,但相比进入集采目录的国产仿制药,价格却也相差了数十倍。
尽管市场对药企的报价感到惊讶,但不难理解,竞争激烈,药企为获市场份额,只能压低价格。另外,这次集采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取消了50%降幅保底规则,实行“1.8倍熔断和复活”机制等,使竞标更具策略性和不确定性,企业为避免被淘汰而报低价。
事实上,这些年医药行业一直都非常卷,眼下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内卷,这次集采,最“不卷”的品种也有10家企业参与竞争。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基本上企业能承受多低的价格,就会往自己的成本价报。
而随着这次集采落地,国内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格局也将彻底改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阿司匹林肠溶片院内市场规模达到26.5亿元,其中,拜耳占了80%以上市场份额。
集采之后,拜耳出局。如上图所示,TOP10中,仅有辰欣药业、石药欧意中标。而年销售额达17亿元的沈阳奥吉娜药业为国内首仿,截至今年9月,尚未完成一致性评价,无缘此次集采,也意味着销售额将骤降。
这或许是其在官方公众号为一众仿制药企发声,发出哀嚎“为国捐躯,为百姓健康积极关厂”的原因所在。
/ 02 /
美国最低也才3美分/片
市场担心,集采过度追求低价可能会伤害企业,毕竟这会影响利润;同时,也可能引发药物质量问题,甚至有媒体、药企带节奏:“集采3分钱一片的药,你敢吃吗?你会买给家里人吃吗?”
市场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大部分情绪可能是多余的。
首先,这是一个上市时间久远、技术稳定、临床应用成熟的产品。
阿司匹林早在1899年就开始作为解热、阵痛和抗炎药,与青霉素、安定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的一个风险就是消化道受损,在此背景下,阿司匹林肠溶片剂型应用而生。
所谓肠溶片,是指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在胃部并不会崩解释放,在经过胃部进入肠道后,才开始崩解释放,吸收进入人体发生作用,这种剂型大幅度减少药物对于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拜耳于1993年推出阿司匹林肠溶片,2003年在国内上市,2006年第一款仿制药上市,问世超30年。
截至2024年,阿司匹林肠溶片上市企业数282家,其中国产上市企业数278家,进口上市企业数4家。
这样一款药物,纳入集采是必然的。
其次,由于合成工艺简单、原料便宜,阿司匹林的成本本身就不高。在欧美,阿司匹林口服缓释片的售价也是以“分”为单位。
根据Drugs网站披露的药价数据,拜耳的阿司匹林口服缓释片(81mg)单价最低为3美分/片,甚至低于其他仿制药6美分的价格。
要知道,美国并不生产阿司匹林,主要依赖进口。也就是说,美国3美分一片的阿司匹林,是综合考虑了药企水电、物流(陆路+海运)、包装(符合FDA监管)、人员等成本及厂商、零售商的利润,市场竞争的一个结果。
回到国内来说,无论原料药还是成药均无须进口,人员各项成本也低于海外,成本理应更低。
而拜耳大包装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在国内目前的网售价最低为0.6元/片,约合8美分。这意味着,其在国内的单价甚至还要高于美国。
部分国产仿制药也是如此,集采前0.5元/片的价格,也要高于海外的售价。
这与创新药的国内外定价形成了鲜明反差。众所周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支付水平不同,美国是全球创新药的高地,国内则被视为“洼地”。
对比下来之后,你还会认为,降价后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合理,无端打压药企吗?
不可否认的是,集采后即使这款药还有部分利润,确实已经非常低了。但这也是这类药品,躺着赚钱20年后,如今回归仿制药属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对于一些小的仿制药企来说,这可能是灭顶之灾。但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医改背景下,药企早就应该彻底跳出旧有发展逻辑,否则被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仿制药都是如此,只赚制造业的钱。国内只是因为过去定价不太正常,现在在回归正常逻辑下,反而显得不正常。
/ 03 /
仿制药本无过
国产仿制药和原研药到底有多大差别,这恐怕是很多人的疑问。
虽然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在原研药与仿制药中是相同的,但药物配方(包括辅料、稳定剂、涂层材料等)可能存在差异,在生产工艺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肠溶片剂型来说,这种差异可能会更明显。但是,能够被纳入集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经过了一致性评价审评的仿制药。这样的仿制药需要证明其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
只不过,“便宜无好货”,始终是很多人心中的执念。市场上也不乏带节奏的声音,3分钱的阿司匹林不如一瓶水、一颗大白菜。
但是,目前集采竞价机制下产生的低价药物,药品生产商供应商牺牲的是中间的销售费用,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所做出的价格让步,惠及的是需要用药,而经济上又不宽裕的患者。
这也是仿制药的发展逻辑。作为与原研药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方式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仿制药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其初衷是,让更多的人用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同等的药品。
早在80年代,美国为了打压高价药,推出相关法案,给予仿制药合理的利润和市场空间,这也是全球仿制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开端。按国际协会2020年统计的数据,美国仿制药的处方占比达90%,欧洲是67%,日本为77%。
中国很多药获批出口美国,和全球各地一起加上少量美国本土生产的仿制药,构成了美国病人吃药量的90%,这些药中不能说没有质量不好的,但整体攻击国产仿制药,显然不可取。
而在国内,即便有几十上百种同类的仿制药,大家依然会对原研药的“消失”叹息甚至愤慨。
不可否认,中产人群承担了国家医改的一部分代价。但是,政策并没有限制患者的选择,中产不愿意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可以购买进口药,也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去公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私立高端医院看病。公立医院势必不可能完全满足中高收入者的医疗需求。
说到底,政策是资源分配的手段。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医保基金的长期压力正在增加,而医保的头号任务,只能是保基本。
回到3分钱的阿司匹林来说,药企中选只是第一步,保质保量保障供应更重要。
而对于监管来说,如何保证集采药物长期效果的可控性,是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要避免未来出现,药品质量和药效的“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评价”。
仿制药本无过。正如前文所说,在创新药最发达的美国,100个处方中,90个都是仿制药。
美国对仿制药进行了严格治理,我们国家为了人民用上物美价廉药,也一直不懈努力,应理性看待。
药渡媒体商务合作
媒体公关 | 新闻&会议发稿
张经理:18600036371(微信同号)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
“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双叒叕改啦,如果您不点个“在看”或者没设为"星标",我们可能就消散在茫茫文海之中~点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药渡的最新消息哦!👇👇
氨基观察-创新药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武月
第十批集采价格出来后,有人开始写段子了:买糖的送二甲双胍,买避孕套的送西地那非……至于为什么写送,是因为价格太低了:
3分钱的阿司匹林
3分钱的叶酸片
1毛钱的氯化钾注射液
2毛钱的间苯三酚
2毛钱的依帕斯丁
3毛钱的西格列汀
……
但是,有些产品降价是必然的。比如让市场大为震惊的,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最低只要3.4分钱/片。
尽管有人带节奏说救命药不如一瓶水、一颗大白菜值钱,但现实是,阿司匹林上市已经百年历史,肠溶片也是90年代就已经问世的,是技术稳定、临床应用成熟、生产企业众多的产品。
这样一款药物,纳入集采是必然的。
最重要的是,原研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美国最低也只要3美分/片。而拜耳大包装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国内目前的网售价最低为0.6元/片,约合8美分。
这意味着,其在国内售价还要高于美国;部分国产仿制药也是如此,集采前0.5元/片的价格,也高于海外药物的售价。
一款规格多、品种全、竞争激烈的慢病常用药,国内单价竟然高于美国。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
而这一次集采过后,药企还能有多少利润不可知,但这也是这类药物,躺着赚钱20年后,回归仿制药属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仿制药都是如此,只赚制造业的钱。国内只是因为过去定价不太正常,现在在回归正常逻辑下,反而显得不正常。
/ 01 /
3分钱的阿司匹林与药企的哀嚎
第十批集采,竞争空前激烈。
平均每个品种有12.5个产品(企业+剂型+规格)来投标,阿司匹林肠溶片符合申报的企业也达到14家(13家过评,1家原研)。
从结果来看,阿司匹林肠溶片共有7家企业中标,价格竞争也异常激烈。如下图所示,此次拟中选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最便宜的价格60片包装的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只需要2.06元。也就是说,每天一片,一个月的药费也就在1元左右,每片药的价格降到了3.4分钱。
而根据Insight数据,相比集采前最低挂网价,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报价降幅几乎都在80%以上。报出最低价的浙江京新药业,降幅则达到92.85%。
原研药企拜耳则在此次集采中出局。从网络售药平台查询,目前进口的100mg规格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价格仍然在0.6元-0.9元/片左右,单价虽不高,但相比进入集采目录的国产仿制药,价格却也相差了数十倍。
尽管市场对药企的报价感到惊讶,但不难理解,竞争激烈,药企为获市场份额,只能压低价格。另外,这次集采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取消了50%降幅保底规则,实行“1.8倍熔断和复活”机制等,使竞标更具策略性和不确定性,企业为避免被淘汰而报低价。
事实上,这些年医药行业一直都非常卷,眼下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内卷,这次集采,最“不卷”的品种也有10家企业参与竞争。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基本上企业能承受多低的价格,就会往自己的成本价报。
而随着这次集采落地,国内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格局也将彻底改变。根据药融云数据,2023年全国阿司匹林肠溶片院内市场规模达到26.5亿元,其中,拜耳占了80%以上市场份额。
集采之后,拜耳出局。如上图所示,TOP10中,仅有辰欣药业、石药欧意中标。而年销售额达17亿元的沈阳奥吉娜药业为国内首仿,截至今年9月,尚未完成一致性评价,无缘此次集采,也意味着销售额将骤降。
这或许是其在官方公众号为一众仿制药企发声,发出哀嚎“为国捐躯,为百姓健康积极关厂”的原因所在。
/ 02 /
美国最低也才3美分/片
市场担心,集采过度追求低价可能会伤害企业,毕竟这会影响利润;同时,也可能引发药物质量问题,甚至有媒体、药企带节奏:“集采3分钱一片的药,你敢吃吗?你会买给家里人吃吗?”
市场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大部分情绪可能是多余的。
首先,这是一个上市时间久远、技术稳定、临床应用成熟的产品。
阿司匹林早在1899年就开始作为解热、阵痛和抗炎药,与青霉素、安定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的一个风险就是消化道受损,在此背景下,阿司匹林肠溶片剂型应用而生。
所谓肠溶片,是指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在胃部并不会崩解释放,在经过胃部进入肠道后,才开始崩解释放,吸收进入人体发生作用,这种剂型大幅度减少药物对于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拜耳于1993年推出阿司匹林肠溶片,2003年在国内上市,2006年第一款仿制药上市,问世超30年。
截至2024年,阿司匹林肠溶片上市企业数282家,其中国产上市企业数278家,进口上市企业数4家。
这样一款药物,纳入集采是必然的。
其次,由于合成工艺简单、原料便宜,阿司匹林的成本本身就不高。在欧美,阿司匹林口服缓释片的售价也是以“分”为单位。
根据Drugs网站披露的药价数据,拜耳的阿司匹林口服缓释片(81mg)单价最低为3美分/片,甚至低于其他仿制药6美分的价格。
要知道,美国并不生产阿司匹林,主要依赖进口。也就是说,美国3美分一片的阿司匹林,是综合考虑了药企水电、物流(陆路+海运)、包装(符合FDA监管)、人员等成本及厂商、零售商的利润,市场竞争的一个结果。
回到国内来说,无论原料药还是成药均无须进口,人员各项成本也低于海外,成本理应更低。
而拜耳大包装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在国内目前的网售价最低为0.6元/片,约合8美分。这意味着,其在国内的单价甚至还要高于美国。
部分国产仿制药也是如此,集采前0.5元/片的价格,也要高于海外的售价。
这与创新药的国内外定价形成了鲜明反差。众所周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支付水平不同,美国是全球创新药的高地,国内则被视为“洼地”。
对比下来之后,你还会认为,降价后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合理,无端打压药企吗?
不可否认的是,集采后即使这款药还有部分利润,确实已经非常低了。但这也是这类药品,躺着赚钱20年后,如今回归仿制药属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对于一些小的仿制药企来说,这可能是灭顶之灾。但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医改背景下,药企早就应该彻底跳出旧有发展逻辑,否则被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仿制药都是如此,只赚制造业的钱。国内只是因为过去定价不太正常,现在在回归正常逻辑下,反而显得不正常。
/ 03 /
仿制药本无过
国产仿制药和原研药到底有多大差别,这恐怕是很多人的疑问。
虽然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在原研药与仿制药中是相同的,但药物配方(包括辅料、稳定剂、涂层材料等)可能存在差异,在生产工艺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肠溶片剂型来说,这种差异可能会更明显。但是,能够被纳入集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经过了一致性评价审评的仿制药。这样的仿制药需要证明其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
只不过,“便宜无好货”,始终是很多人心中的执念。市场上也不乏带节奏的声音,3分钱的阿司匹林不如一瓶水、一颗大白菜。
但是,目前集采竞价机制下产生的低价药物,药品生产商供应商牺牲的是中间的销售费用,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所做出的价格让步,惠及的是需要用药,而经济上又不宽裕的患者。
这也是仿制药的发展逻辑。作为与原研药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方式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仿制药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其初衷是,让更多的人用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同等的药品。
早在80年代,美国为了打压高价药,推出相关法案,给予仿制药合理的利润和市场空间,这也是全球仿制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开端。按国际协会2020年统计的数据,美国仿制药的处方占比达90%,欧洲是67%,日本为77%。
中国很多药获批出口美国,和全球各地一起加上少量美国本土生产的仿制药,构成了美国病人吃药量的90%,这些药中不能说没有质量不好的,但整体攻击国产仿制药,显然不可取。
而在国内,即便有几十上百种同类的仿制药,大家依然会对原研药的“消失”叹息甚至愤慨。
不可否认,中产人群承担了国家医改的一部分代价。但是,政策并没有限制患者的选择,中产不愿意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可以购买进口药,也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去公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私立高端医院看病。公立医院势必不可能完全满足中高收入者的医疗需求。
说到底,政策是资源分配的手段。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医保基金的长期压力正在增加,而医保的头号任务,只能是保基本。
回到3分钱的阿司匹林来说,药企中选只是第一步,保质保量保障供应更重要。
而对于监管来说,如何保证集采药物长期效果的可控性,是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要避免未来出现,药品质量和药效的“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评价”。
仿制药本无过。正如前文所说,在创新药最发达的美国,100个处方中,90个都是仿制药。
美国对仿制药进行了严格治理,我们国家为了人民用上物美价廉药,也一直不懈努力,应理性看待。
PS: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交流。
编者按:本文来自药智网,作者赵言午;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相宜
距离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01
国采将至
激烈争夺战打响
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第九批国家集采的门槛,目前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5家及以上且未纳入集采的化药(按品种计)有137款(文末附表1)。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公立医院销售额超10亿元的产品有25款,其中,超30亿元的有2款,20-30亿元的有11款。
137款化药涉及的药企超过1000家,先不管哪款产品的市场规模如何,毕竟第九批集采的44个品种中,有11个品种在2022年的销售额并未破亿,国采目录一日未公布,任何一款产品皆有可能被选中。
符合申报条件的产品中,竞争格局在10家及以上的就有27款,其中,磷酸西格列汀片和间苯三酚注射液的竞争企业数分别为26家和21家,且西格列汀口服剂型(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磷酸西格列汀片)的合计竞争企业高达38家,此外,腹膜透析液的合计竞争企业也高达30家。
数据显示,137款化药中,2023年公立医院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的产品,竞争格局也是异常激烈。其中,帕拉米韦注射液、米拉贝隆缓释片和盐酸美金刚口服溶液的销售额分别为4417.68万元、4275.02万元和2122.33万元,有国采竞争实力的药企分别达15家、8家和10家。
值得一提的是,阿普米司特片和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的销售额仅有731.77万元和244.25万元,但药企数却高达13家和16家,尽管太小市场规模的产品被纳入国采的可能性小,但达标的药企数量之多,也足以说明如今的仿制药市场竞争不小。
关注赛柏蓝,后台对话框回复“137”
获取第十批国采品种预测excel(供参考,最终以官方消息为准)~
02
国采助力
大品种或迎国产替代
大品种不少,迎接国产替代最强助攻。数据显示,2023年公立医院销售额超10亿元的产品有25款,其中,超30亿元的有2款,20-30亿元的有11款。
图1市场规模超10亿元产品
其中,磷酸西格列汀片、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为竞争激烈程度排名TOP5,竞争药企数均超10家,分别达26家、18家、14家、12家和12家。
磷酸西格列汀片是进口产品独霸市场的典型代表,尽管过评的国内药企已多达24家,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为26.56亿元,默沙东占据了99.65%的市场份额,达26.47亿元,正大天晴仅以0.31%的市场份额紧跟其后。
磷酸西格列汀片是137款药品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当然,国产药企无论谁中标,都将向默沙东发起市场冲锋,不过,印度的瑞迪博士(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的产品同样通过了一致性评价,虽然市场份额不及正大天晴,但极大可能成为国产替代进口的最大拦路虎。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国内市场基本被海南斯达制药和意大利赞邦制药把持,药智数据显示,两家药企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分别为10.08亿元和10.07亿元,分别占市场份额的41.67%和41.64%。
尽管国产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合计市场份额已超50%,但仍未完成国产替代,值得一提的是,福安药业庆余堂制药、康缘药业、普洛康裕制药和健康元药业等国内药企,虽然所占市场份额不多,但均已过评,一旦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被纳入国采,将为国产替代再添一把火。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的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速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销售额增速分别为503.18%、170.74%和44.99%。
图2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销售额
从获批规格数量来看,海宏制药和鲁抗医药最多,均拥有4个规格的药品批文,其次为华北制药、瑞阳制药和福安药业,均拥有3个规格的药品批文;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二叶制药、科伦制药和倍特药业为前三甲,2023年在国内公立医药的销售额分别为4.77亿元、3.23亿元和2.88亿元,占市场份额的20.37%、13.81%和12.32%,3家药企获批规格均为1.0g和2.0g,成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图3 2023年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销售额药企TOP10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市场规模虽然在2023年有9.69%的下滑,但已连续6年在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超20亿元。
图4 阿司匹林肠溶片历年销售情况
拜耳制药占据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市场最大份额,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为17.06亿元,占市场份额的79.14%,其次为奥吉娜药业和石药欧意,销售额分别为1.97亿元和1.13亿元,占市场份额的9.15%和5.25%。
图5 2023年阿司匹林肠溶片销售额药企TOP10
值得注意的是,奥吉娜药业的一致性评价进度目前仅处于完成BE阶段,石药欧意成为了以国采为契机,反超进口的最强国产代表,此外,道群医药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市场上虽未形成竞争力,但其是12家药企中唯一拥有2个规格批文的药企,除了共性的100mg规格品种外,还拥有300mg品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市场规模一路上涨,在2023年以63.66%的增速使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元关口,离30亿元也仅一步之遥。
图6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历年销售情况
尽管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过评药企众多,但诺华制药基本占据了国内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诺华制药占国内公立医院销售渠道的100%,其3个规格产品(50mg、100mg和200mg)中,100mg规格是市场主流,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为24.09亿元,远超其他两个规格产品。
图7 2023年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不同规格销售情况
好在过评的11家国产药企均有100mg规格产品批文,值得一提的是,一心和医、石药欧意和诺得药业等3家药企的获批产品规格与诺华制药一致,国产药品能否顺利撕开市场口子,国采将是一次最有力的助攻。
附表1 第十批国采品种预测(供参考,最终以官方消息为准)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注:数据皆为作者手动整理,如有疏漏,欢迎留言指正
END
内容沟通:13810174402
医药代表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100 项与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