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Phase 1/2,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Dose-Finding, First-in-Human Stud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mRNA Vaccine STR-V003 in Healthy Adults
This 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 ascending dose escalation and two-dose study in healthy adults. This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in healthy men and women ≥18 years old to assess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STR-V003. This trial consists of two parts: Part A and Part B.
100 项与 星锐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星锐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2021年8月3日,赛诺菲宣布与临床阶段mRNA治疗药物公司Translate Bi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BIO)达成了一项最终协议(definitive agreement),赛诺菲将以每股38美元收购Translate Bio的所有已发行股票,总计约32亿美元。这个价格较Translate Bio过去60天的每股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56%。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早期管道中布局了治疗囊性纤维化和其他罕见肺部疾病的潜在药物,但Translate Bio在被收购时尚未在市场上推出任何药物。彼时,Translate Bio使用其mRNA平台的临床阶段肺产品正在I/II期临床试验中作为囊性纤维化的吸入治疗进行试验,并正在研究肝脏疾病和肿瘤学等领域。
创始团队“退出”经验丰富,
更名两年后顺利IPO
Translate Bio成立于2011年,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创立初期仅对外透露公司正在开发一个技术平台,以实现目标基因的选择性激活。2016年11月,团队以RaNA Therapeutics的名义正式注册成立,并于2017年6月更名为Translate Bio,其利用专有的MRTT™平台为2016年收购Shire所得,用于开发mRNA疗法的候选产品。
与大多数初创公司的发展路线相同,Translate Bio在2012年收获了第一桶金。随即在更名后一跃完成超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Translate Bio的创始人Ankit Mahadevia博士身兼数职,是一位企业家、演讲者和作家,Translate Bio可能只是其众多创业项目中的一员。当前, Mahadevia担任Spero Therapeutics兼董事长,此前他也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一段时间,且是其联合创始人之一。在加入Spero 之前,他是Atlas Venture的风险投资合伙人。他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九家治疗公司,包括 Nimbus Therapeutics、Arteaus Therapeutics(被礼来收购)和Translate Bio。此外,Mahadevia也曾担任其中多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包括Rodin Therapeutics(被Alkermes 收购)。在加入 Atlas 之前,他曾在Arcion Therapeutics、基因泰克、Vanda Pharmaceuticals、麦肯锡和Monitor Group工作。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医疗保健政策,曾在美国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以及政府问责局任职。
Translate Bio的重要投资人之一Jean-François Formela有着和Mahadevia相似的经历。他于1993年加入Atlas Venture,并成为其合伙人,打造美国生命科学特许经营权。同时,Formela是IFM Therapeutics、Intellia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TLA)和Triplet Therapeutics的董事兼联合创始人。此外,他还担任Ikena Oncology(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KNA)和Scorpion Therapeutics的董事会成员。Formela之前领导投资过Arteaus Therapeutics(被礼来收购)、CoStim Pharmaceuticals(被诺华收购)和Exelixi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XEL)。Formela曾获得巴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两位拥有丰富退出经验的管理层将目光投向mRNA技术,并将囊性纤维化药物以及治疗罕见肝病的MRT5201作为早期发力的重点。
2018年成为Translate Bio发展的关键一年。4月12日,FDA批准该公司启动MRT5005药物治疗囊性纤维化患者的首个人类临床试验。MRT5005是一种治疗囊性纤维化根本病因的mRNA候选产品,旨在通过雾化向肺上皮细胞输送编码全功能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蛋白质的mRNA。
随后,Translate Bio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规模达1.15亿美元的IPO申请,并以TBIO股份代码在纳斯达克上市。
就在同一年,Translate Bio与赛诺菲宣布达成了一项多年研发合作以及最多针对5类传染病开发mRNA疫苗的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最初的三年研究期内共同开展研发活动,研发项目包含5种疫苗。赛诺菲将向Translate Bio支付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Translate Bio可获得最高8.05亿美元的各种疫苗里程碑付款,还可获得分级特许权利金。赛诺菲的合作目的也非常明确:确保公司能在下一代疫苗的研发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至此,Translate Bio和赛诺菲的长期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市场热度起步之前,
抢滩mRNA疫苗市场
2018年的生物医药领域认为mRNA疫苗是一种创新方式,它提供的核苷酸序列可对与预防或治疗一种病原体相关的任何蛋白质进行编码。由于具备高效、快速开发的能力和降低生产和安全管理成本的潜力,mRNA疫苗可能成为传统疫苗的创新替代品。
● MRT™技术平台,向肺部高效递送mRNA
Translate Bio旗下的MRT™平台最初由Shire Human Genetic Therapies开发,后者已在2016年被Translate Bio收购,并顺势接手了MRT™,而且负责MRTTM技术研发的创始人Michael Heartlein也随着此次的收购加入了Translate Bio,并继续负责MRT™平台的优化及候选产品的研发。
● MRT™平台生产mRNA产品的过程包括:
(1)使用未修饰的碱基及进一步的序列优化合成表达目的蛋白的mRNA,如在mRNA的5’端和3’端加入非翻译区(UTR),以改善mRNA在细胞内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
(2)将mRNA包装入递送载体中,如将mRNA包装入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LNP)中。
MRT™平台的机制,图片源自Translate bio官网
其中,脂质载体可以保护mRNA免受酶促降解,且封装效率高,一些脂质在生理环境中带正电,并且可以静电涂覆带负电的mRNA,从而使递送系统能够与目标细胞膜很好地结合。脂质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用于mRNA递送的脂质载体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脂质体(LPs)、类脂质纳米粒子(LLPs)、固体脂质纳米粒子(SLNs)、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s)、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子(LPNs)、纳米乳液、外泌体和脂蛋白颗粒(LPT)。
因此,利用MRT™平台生产的候选产品具有稳定性好、免疫原性低等优点。
首款吸入式mRNA疗法进入快速通道,多款适应症管线在研
2020年2月26日,Translate Bio基于MRT™平台的首款吸入式mRNA疗法MRT5005,获得FDA授予治疗囊性纤维化(CF)的快速通道指定。
MRT5005是Translate Bio首个临床阶段mRNA候选产品,也是第一种可递送至肺部的mRNA治疗药物,旨在通过雾化作用将编码全功能CFTR的mRNA传递到肺上皮细胞,从而解决CF的潜在病因,患者可通过手持式雾化器吸入。此外,2015年,FDA授予MRT5005用于治疗CF的孤儿药称号。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CF)是全球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影响着约7万人,病因是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的突变,造成粘稠的黏液形成并在双肺、消化道和人体其他部位积聚,进而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以及炎症和糖尿病等其他并发症。
彼时MRT5005正在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的主要终点将是通过雾化单次或多次递增剂量,评估MRT5005的安全性和耐受性。MRT5005在低剂量和中剂量水平下通常耐受良好; 在所有剂量水平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SAE)。第29天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咳嗽和头痛,所有治疗引起的不良事件(TEAE)被认为是轻度至中度。
Translate Bio由此认为MRT™平台可通过多种给药途径应用于不同适应症和目标组织,以治疗罕见和非罕见疾病,并开始推动其他管线进入临床前研究。
其中,MRT5201针对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oxylase deficiency,OTCD),后者是一种代谢性肝病,其发病机制在于OTC酶缺陷引起尿素循环障碍,血氨浓度升高,导致严重且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目前OTC的标准治疗是膳食控制,根治手段为肝移植,但存在着肝脏供体有限及手术风险较高的限制。
而MRT5201是一种编码全功能OTC酶的mRNA,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被递送至肝脏中,进而在肝细胞产生正常的OTC酶,以治疗OTCD。
此外,公司还开发了针对其他肺部疾病,例如原发性睫状运动障碍(PCD),肺动脉高压(PAH)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现阶段程序,以及针对肝,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候选产品。
截至2020年Translate Bio在研管线,图片源自Translate Bio官网
从合作伙伴到被收购,biotech助推MNC进入mRNA疫苗下半场
2020年3月28日,受新冠流行影响,赛诺菲公司旗下的疫苗部赛诺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和Translate Bio联合宣布合作开发针对COVID-19的创新mRNA疫苗。与此同时,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诺华宣布,它们与十多家生命科学公司联合建立了新的研发组织,加速COVID-19疫苗、诊断和疗法的开发、生产、和递送。这些公司包括BD、百时美施贵宝、礼来、吉利德、葛兰素史克、默沙东、默克、辉瑞等。
在新冠流行之前就专注mRNA的Translate Bio无疑备受瞩目。就在合作协议提出3个月后,赛诺菲巴斯德与Translate Bio扩大2018年签订的合作关系,以更好地开发用于传染病的mRNA疫苗,包括COVID-19疫苗。根据新的交易条款,赛诺菲将以每股25.59美元的价格向Translate Bio支付4.25亿美元的现金,包括3亿美元的现金和1.25亿美元的私募普通股投资。此外,Translate Bio未来还有资格获得可能的里程碑和其他付款,最高可达19亿美元。除了获得疫苗的使用权外,此次扩大合作,赛诺菲还将获得Translate Bio约7.2%的股份。
这场19亿美元的豪赌让Translate Bio和赛诺菲的合作进一步加深。2021年3月,赛诺菲与Translate Bio启动针对SARS-CoV-2的mRNA候选疫苗MRT5500的1/2期临床试验。3个月后,一项受众更广的试验——mRNA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I期临床试验启动。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的加深让Translate Bio开发了两种使用不同脂质纳米颗粒成分的疫苗配方,分别为MRT5400和MRT5401,这两款疫苗编码了甲型H3N2(A/H3N2)流感病毒株的血凝素蛋白。
两个月后,也就是在2023年8月,赛诺菲正式收购Translate Bio。
自2020年起,辉瑞、礼来、赛诺菲、GSK、阿斯利康等知名药企都通过与Moderna、CureVac或BioNTech等mRNA药物公司合作研发的手段,涉足mRNA药物领域。从合作情况看,大多数制药企业着重布局mRNA治疗型产品,预防性疫苗以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居多。
COVID-19关注度的消退并未给mRNA技术降温,反倒引来MNC超百亿元重注,并让流感在内的上成人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RSV-LRTD)和急性呼吸疾病(ARD)成为热门适应症。国内方面,阿法纳生物、嘉晨西海、圣诺医药、深信生物、石药集团、星锐医药等也纷纷布局了RSV mRNA疫苗。
而随着GSK以及高达10.5亿欧元的里程碑和版税(合人民币113.9亿)与CureVac重新拟定mRNA疫苗合作许可协议,流感mRNA疫苗的研发正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前,随着包括流感在内的公共卫生话题回归大众视野,MNC以及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嘉晨西海等本土企业纷纷入局mRNA领域,不断完善脂质体技术,致力于开发针对流感病毒新型疫苗,并有望也为全球的流感防控带来全新解法。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据估计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00万名患者住院,超过2.6万名患者死亡。易感人群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65岁及以上成人、免疫抑制患者及肺病、心脏病患者。
近年来,RSV疫苗市场备受关注,而随着Moderna的RSV疫苗mRESVIA(mRNA-1345)的成功上市, mRNA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本文将就国内布局RSV mRNA疫苗的企业进行详细梳理。若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1
公司:深信生物
药物名称:IN006
研发进度:中美1期
深信生物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开发全球领先的LNP递送技术平台及创新RNA疗法,以解决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深信生物目前已建立了一个包含5000多种可离子化脂质的多样性导向LNP库(DOLL),可应用于多种创新疗法的开发,包括mRNA疫苗和药物、在体基因编辑疗法和细胞疗法等。基于其专有的mRNA和LNP技术平台,深信生物已在传染病疫苗、罕见病及肿瘤免疫领域布局了多个内部研发管线,同时与国内外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了合作,以探索该技术在更广泛治疗领域的开发潜力。
IN006是深信生物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LNP技术平台开发的二价RSV预防性疫苗产品,其采用了深信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融合前F蛋白设计、mRNA元件和LNP递送系统;含有分别编码RSV-A和RSV-B稳定融合前构象F蛋白的mRNA,是同时针对RSV-A和RSV-B两个亚组的二价mRNA疫苗。RSV-A和RSV-B病毒在不同流行季通常交替或同时流行,尽管单价RSV疫苗通常具有针对RSV-A和RSV-B的交叉保护效果,但二价RSV疫苗可能具有更好的广谱性。
目前,IN006已经中美双报获批临床,处于Ⅰ期临床阶段:
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评价呼吸道合胞病毒IN006二价mRNA疫苗(IN006)在18周岁及以上健康人群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Ⅰ期临床试验的目标入组人数为国内240人,处于尚未招募状态,登记号为CTR20243326。
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显示,该疫苗研究将评估年轻人单次注射最多4个剂量水平的IN006 和老年人单次注射最多3个剂量水平的IN006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在老年人初次接种疫苗后约12个月再次接种IN006。该研究于今年8月开始,预计招募200人,主要完成时间预计为2026年4月。
2
公司:星锐医药
药物名称:STR-VO03
研发进度:美国1/2期
星锐医药成立于2021年8月,公司聚焦肝外靶向递送技术,致力于研发以RNA为核心的创新药物,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核心团队拥有深厚的核酸药物发现、递送技术和制剂开发能力。打造了围绕化学、mRNA和LNP制剂的核心产业链,切实攻克RNA药物研发的关键难点。基于mRNA和靶向递送LNP技术平台,星锐医药已在mRNA疫苗和mRNA创新疗法布局丰富的研发管线。
STR-V003是一种编码融合前蛋白(preF)的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旨在预防RSV病毒感染。该疫苗由星锐医药自主知识产权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及preF mRNA组成,并且在自建cGMP车间完成中试生产。在临床前的小鼠及棉鼠模型实验中,该疫苗展示出同时对RSV A型及B型病毒毒株的免疫反应及保护作用。
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显示,该疫苗一项针对健康成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疫苗STR-V003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探索、首次人体研究(NCT06344975),将在≥18岁的健康男性和女性中进行,以评估STR-V003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该试验分为A部分和B部分。研究于2024年5月开始,预计招募48人,主要完成时间预计为2024年12月。
3
公司:达冕生物/华兰生物
药物名称:RV-1770
研发进度:获FDA临床试验许可
达冕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开发mRNA疫苗和治疗药物的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全球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德国镇,中国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达冕生物拥有来自圣诺医药的专有小多肽脂质递送(PLNP)技术的全球独家权利。此外,达冕生物拥有各种独立的专有研发平台,包括人工智能和定向脂质体设计,新抗原预测、ALEPVA核酸序列设计算法、新一代脂质纳米(nLNP)载体配方、环状RNA和自我扩增mRNA平台。其多样化产品线包括传染性疾病(RSV、COVID-19、流感、HSV等)和癌症疫苗(RAS、NY-ESO-1),以及信使核糖核酸编码的抗体。
RV-1770是一款创新型RSV mRNA疗法疫苗,采用近期分离出的RSV临床毒株序列,并通过独特AI增强序列的骨架设计。在临床前的棉鼠模型研究中,该疫苗展示出同时对RSV A亚型和B亚型病毒株的免疫反应及中和作用。
2023年12月,RV-1770临床试验申请(IND)获FDA批准,并将开展1期临床研究试验。据悉,RV-1770的临床1期研究将以肌肉注射给药方式使用三种不同的剂量水平(50微克、100微克或200 微克)的RV-1770疫苗,针对年龄在18-49岁的健康成年受试者和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受试者。该临床研究计划预计招募总共招募162名受试者,分为年轻成年组和老年成年组,每组各81名。所有受试者将接受为期12个月的疫苗接种后监测,以评估RV-1770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值得注意是的,2024年4月,达冕生物与华兰疫苗达成战略合作,后者被授予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RV-1770的独家权利。
4
公司:嘉晨西海
药物名称:JCXH-108
研发进度:美国1期
嘉晨西海成立于2019年,主要专注于开发基于RNA技术的生物疗法和疫苗,涉及传统、自复制以及环状RNA等多种RNA技术平台。自成立以来,嘉晨西海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可靠的CMC生产工艺平台,该平台包括RNA合成、纯化和分析测试等,能够满足临床以及商业化开发的需求。此外,凭借先进的筛选平台,嘉晨西海已经开发了一系列RNA递送载体,包括聚合物和脂质纳米颗粒载体,拥有多项自有阳离子脂质体及递送系统的相关专利,可用于肌肉、静脉和组织的靶向递送。 另外,其不断丰富知识产权组合和多元化的产品管线,其范围已覆盖癌症免疫治疗、传染病、罕见遗传疾病和医学美容等多个领域,并在肿瘤治疗和传染病疫苗的候选药物开发上迅速推进。
JCXH-108使用嘉晨西海特有的非复制mRNA表达平台和RTU递送技术。JCXH-108的动物免疫原性相比较于Moderna版本(mRNA-1345)具备非常显著的优势,并且在极低免疫剂量下实现了对攻毒后棉鼠的全保护。针对这个抗原设计,公司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基于优异的临床前数据,JCXH-108 I期临床试验方案中针对老年人和孕龄妇女仅尝试两个低较剂量。
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显示,JCXH-108的临床1期试验(NCT06564194)将探索三个队列,每个队列有两个不同的剂量水平,并且每个队列25名参与者。每个队列中的参与者将按4: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JCXH-108(n=20)或安慰剂(生理盐水,n=5)。首先,将在18-45岁年龄组中探索低剂量JCXH-108与安慰剂的比较。一旦对低剂量队列中的哨兵受试者的安全性数据进行审查,将在18-45岁和≥60岁年龄组中探索高剂量与安慰剂的比较。JCXH-108的剂量水平将取决于参与者加入研究的时间。每名参与者将在第1天接受单次剂量的JCXH-108肌肉注射(IM)。该项研究于2024年8月开始,主要完成时间预计为2025年3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嘉晨西海宣布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了关于RSV疫苗JCXH-108的项目资助协议。根据协议,盖茨基金会将向嘉晨西海提供项目资助,支持公司基于mRNA技术平台的RSV疫苗JCXH-108的临床开发及上市。
5
公司:阿法纳生物
药物名称:AFN0205
研发进度:获CDE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阿法纳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mRNA技术平台下的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生物医药企业。团队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育才教授为核心,依托中科大丰富的资源和团队的积累,在mRNA药物研发的核心环节具有丰厚的积累。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mRNA药物生产平台,并在mRNA递送平台的底层核心环节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递送平台。公司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辅助抗原与RNA序列设计、新型免疫佐剂、环状RNA等几大特色技术平台。
7月5日,阿法纳生物研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AFN0205)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据悉,该疫苗通过结构生物学设计,并结合细胞水平与动物水平的多维度检测策略,成功筛选出能稳定表达融合前构象F蛋白(pre-F)的mRNA。采用高效的递送系统包载,该疫苗已在不同动物模型的攻毒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并且其中和抗体水平显著优于现有的蛋白质疫苗,如AREXVY。
6
公司:石药集团
药物名称:SYS6016
研发进度:获CDE新药临床试验许可
石药集团依托纳米制剂药物、mRNA、ADC等八大技术平台,聚焦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免疫和呼吸、代谢及抗感染等六大领域,深入探索疾病治疗的新路径。目前,集团在研创新药项目已达130余个,涵盖大分子、小分子及新型制剂等多个类别。未来五年内,石药集团计划将50余个创新药申报上市。
7月11日,石药集团宣布其开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疫苗(SYS6016)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据悉,该产品由编码呼吸道合胞病毒全长融合糖蛋白(F蛋白)融合前构象的mRNA分子包裹于脂质纳米颗粒所构成,适用于预防由RSV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临床前研究显示,该产品在体内翻译为融合前构象F蛋白并诱导高滴度且持久的中和抗体,对RSV-A和RSV-B亚型病毒株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尚未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查询到其临床试验信息。
7
公司:艾美疫苗/丽凡达生物
药物名称:LVRNA007
研发进度:临床试验预申请(中美双报)
艾美疫苗成立于2011年,并于2022年在港交所上市。其是中国第二大、民营第一大的疫苗集团,业务涵盖从研发、制造,到商业化的整个行业价值链,是全球及中国第一大乙肝疫苗制造企业、全球及中国第二大狂犬疫苗制造企业。公司已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销售疫苗产品。
目前,艾美疫苗/丽凡达生物的RSV mRNA疫苗在进行中美双报申请临床试验。8月2日,艾美疫苗旗下丽凡达生物研发的RSV mRNA疫苗LVRNA007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另外,8月29日,艾美疫苗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4年8月首次向FDA提交了mRNA RSV疫苗的临床试验预申请。
据临床前研究显示,LVRNA007在小鼠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和抗体滴度高。在小鼠和棉鼠攻毒试验中,LVRNA007相较于灭活疫苗,能显著降低肺部病毒滴度,改善肺部病理,并有效预防RSV感染和感染相关炎症反应。
8
公司:沃森生物/蓝鹊生物
药物名称:RSV疫苗mRNA疫苗
研发进度:临床前
沃森生物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国内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高技术生物制药企业。
上海蓝鹊生物是沃森生物在mRNA疫苗领域的合作方,双方共同研发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据沃森生物2023年报显示,公司会加快创新性疫苗的研发布局,重点聚焦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B群链球菌结合疫苗、mRNA新冠-流感联合疫苗等,同时利用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疫苗产品大力开发针对婴幼儿的联合疫苗。在未来的5-10年内,力争逐步实现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在内的多个产品上市。
9
公司:艾博生物
药物名称:ABO-RSVmRNA疫苗
研发进度:临床前
艾博生物是国内最早从事信使核糖核酸(mRNA)药物研发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之一。作为国内mRNA领域的龙头企业,自创立之日起,公司以打造自主专利mRNA技术平台和递送系统为企业长久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围绕技术平台和产品相关共计申请专利逾180件,其中递送系统核心脂质化合物发明专利获中美两国专利授权,突破海外对本土mRNA药物研发的技术限制。
目前,艾博生物在传染疾病领域,除布局新冠mRNA疫苗外,还在进行狂犬病、RSV、带状疱疹等mRNA疫苗的研发。不过,关于公司的RSV疫苗未查询到更多信息。
10
公司:启辰生生物/华润生物医药
药物名称:TRI-1131
研发进度:临床前
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mRNA核酸药物等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广东珠海金湾经济开发区和江苏无锡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设有全资子公司。
2023年4月,启辰生生物与华润生物医药宣布,由启辰生生物旗下宜兴辰功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与华润生物医药就mRNA RSV疫苗合作开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悉,此次双方合作开发的RSV疫苗,是基于启辰生生物以免疫学为基础的质粒平台,进行了多方案的筛选、优化;并通过已获临床批件的mRNA平台生产、纳米技术与LNP平台进行处方筛选优化、CMC平台进行了产品的快速小试生产,所应用的纳米脂质体C2分子,为启辰生生物自主专利的脂质体,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设计,让产品具有结构稳定、安全,高破膜率等优势,近期分析数据显示,这款mRNA RSV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相较于国际上的各RSV疫苗产品,具有较大的技术与市场优势。
11
公司:威斯津生物
药物名称: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研发进度:临床前
威斯津生物成立于2021年7月,由中科院院士、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魏于全教授与国内首批从事mRNA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宋相容教授联合创建,是一家聚焦于mRNA创新药物和佐剂开发的医药科技公司。据威斯津生物官网显示,公司预防疫苗研发平台的4个管线中,有一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目前正处于早期成药研究阶段。
12
公司:峨巍医药
药物名称:RSV疫苗mRNA疫苗
研发进度:未披露
峨巍医药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mRNA平台型公司,在波士顿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利用其mRNA技术优势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已建立多条创新型mRNA疫苗和候选治疗药物管线,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艰难梭菌感染(CDI)和其他疾病的mRNA疫苗或治疗方法,以应对全球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各种疾病。关于公司的RSV疫苗未查询到更多信息。
参考资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各公司官网、官微、财报等.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声明: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近日,Immunocore公布2024上半年业绩:总营收1.46亿美元,同比增长27.5%;研发费用1.0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2024 Q2总营收7540万美元(约5.4亿元),同比增长32%。研发费用为5107.2万美元,同比增长34%。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5亿美元。
kimmtrak在2024 H1净销售额1.46亿美元(约10.46亿元),同比增长34%;2024 Q2净销售额达到7534.7万美元(约5.4亿元),同比增长32%。
在kimmtrak获批的38个国家/地区中,美国净销售额达到5560.6万美元,欧洲达到1540.4万美元,国际地区为433.7万美元。Immunocore将继续推动kimmtrak全球上市和关键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
作为全球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T细胞受体(TCR)疗法,kimmtrak是一款靶向gp100的TCR与靶向CD3的scFv的融合蛋白。2022年1月,kimmtrak在三期临床数据中打败了K药和CTLA-4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治疗HLA-A*02:01基因型、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葡萄膜黑色素瘤,这是FDA批准的首款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疗法,也是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TCR细胞疗法。美国定价kimmtrak为40万美元/年。
公司的主导产品kimmtrak已在38个国家获得批准,迄今已在全球19个国家上市,用于治疗HLA-A*02:01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 (mUM) 患者。在瑞典和波兰达成了报销协议,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上市。kimmtrak仍是大多数市场的标准治疗方案。公司认为kimmtrak有三大增长点,包括:继续在全球扩大mUM的治疗范围,并有可能扩展到2L+晚期皮肤黑色素瘤 (CM) 和葡萄膜黑色素瘤辅助治疗领域。
关于Immunocore
Immunocore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先锋T细胞受体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新一代变革性药物,以满足癌症、传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Immunocore最初的治疗重点是肿瘤学,领先项目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一种罕见的眼癌)的潜在疗法——肿瘤TCR治疗药物KIMMTRAK已经获批上市。公司利用其专有的、灵活的、现成的ImmTAX平台,Immunocore正在开发多个治疗领域的深层管线,包括肿瘤学和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多个高级临床前项目和早期临床前项目。
Immunocore研发管线
总结
TCR-T细胞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恶性黑素色瘤、尿路上皮癌、直肠癌、食管癌、滑膜肉瘤等实体瘤患者,相关疗效曾被NATURE等国际顶尖医学刊物报道,国内外多家药企入局该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布局TCR-T细胞疗法的企业有香雪生命科学、来恩生物、百吉生物、星汉德、天科雅、华夏英泰、恒瑞源正、可瑞生物、科士华生物、新景智源、镔铁生物、鼎成肽源、立凌生物、星锐医药、科锐迈德、因诺免疫、泛恩生物、科士华等,其中大部分企业的TCR-T产品都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今年也有诸多企业取得进展:
今年4月,科士华创新TCR-T细胞疗法KSH01注射液获批临床;药明巨诺启动MAGE-A4 TCR-T细胞疗法的IIT临床试验;5月 ,鼎成肽源KRAS G12D靶向TCR-T疗法DCTY1102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灵识质源完成天使轮融资,加速推动TCR-T及TCR融合蛋白药物技术开发;7月,镔铁生物KRAS靶向TCR-T细胞疗法IND申请获受理;星汉德生物全新一代TCR-T细胞疗法SCG142在美获批I/II期临床试验;香雪制药TAEST16001注射液成功入选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是中国首个获得IND批件并开展临床研究的TCR-T细胞产品。
参考资料: immunocore官网
100 项与 星锐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星锐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