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背景
为了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生物技术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空间组学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
“第五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将于
2024年09月20-21日
在
中国·北京
召开。
为推动我国单细胞组学技术更快、更优的解决临床问题,转化医学网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等多家单位发起了
中国单细胞系列论坛:北京单细胞论坛、长三角单细胞论坛和西南单细胞论坛
,通过分享研究热点、技术进展、应用场景、临床需求、市场反馈、瓶颈分析及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对单细胞组学技术做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其中“第五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将在传承前四届及长三角和西南单细胞论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增加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最新研究及应用,涉及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最新技术前沿;届时领域内知名研究者、技术专家、应用专家,将围绕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方面的内容,针对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应用场景做深入探讨。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参与!
时间地点
时间:
2024年09月20-21日
地点:
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前沿科技与临床转化专委会
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
新源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健康促进会
转化医学网
智数生物受邀参会
智数生物
章元伟
博士受邀做主题报告,报告题目:
空间多组学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展位号:6
三亚智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亚智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数生物”)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与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华大共同注资成立,以种业CRO及生命大健康为主要业务方向,通过先进的技术为育种及生命科学研究、产业应用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公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依托“海南自贸港”优势,围绕华大在基因测序、时空组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仪器,建设了包括以大数据挖掘动植物功能基因及智能分子育种为核心的种业CRO平台和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高性能计算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示范。
报名注册
首轮重磅嘉宾(按字母排序)
卜鹏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大分子科教融合卓越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优秀青年团队入选者。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肿瘤干细胞和肿瘤代谢的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基金委重点专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B专项等项目,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Cell Metabolism(3篇)、Cell Stem Cell、Developmental Cell、Trends in Cell Biology、Advanced Science(4篇)、Nature Communications、eLife等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方向东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健康科学部主任、中科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与转化医学研究。担任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大数据处理和利用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还是中国转化医学联盟理事、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卫健委遗传咨询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和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信息学分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等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SCI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副主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育医学电子杂志》主编、《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生物工程学报》和《遗传》编委。率领科研团队整合分析生命组学和临床医疗大数据,筛选遗传性血液病、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诊疗靶点,为临床制定更加高效、特异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针对多源、异构生物医学大数据,建立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注释的技术标准和可视化工作流规范。开发组学数据和临床信息关联的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和疾病诊断、预测的计算模型,实现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规范管理和应用。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2部;主持制定中国卫生健康信息组学团体标准14项,已发布6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项。
高军涛
清华大学
2005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11年在美国做博士后。2012年在清华大学工作至今。他紧紧围绕 “癌症中的转录调控” 这一科学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智能成像的(空间)多组学新方法,并用于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分子机理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在PNA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Nucleic Acid Research,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ACS Photonics, 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论文五十多篇。部分工作被 《Nature Methods》作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报道。获得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金奖(2023年)、被评为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022年)、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效益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20年),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短期FELLOWSHIP(2006年),中国科学院彭荫刚奖学金(1999年)等。社会兼职:中国遗传学会三维基因组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医疗和临床科研大数据应用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前沿科技与临床转化专委会委员。
贺玖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博士,博士生导师,药物分析专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天然药物及核药基础与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下属企业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GLP新药安全性评价)首席科学家。研发了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及质谱成像新技术和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新方法,并实现成果转化和仪器国产化;建立了以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为特色的新药代谢和临床肿瘤精准诊治转化研究平台。近5年,发表了包括NC,Adv. Sci., PNAS,APSB,JPA,Theranostics,CCL,Anal. Chem.等Q1区论文10余篇。
胡泽平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药学院 研究员、长聘副教授、生命联合中心PI,入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新型代谢组学/多组学技术研发的疾病代谢重塑机制与转化医学研究”。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 Metabolism, Nature Metabolism (3), Nature Cancer,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3) 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受邀在Nature Metabolism,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Viewpoints或综述。研究成果多次被Science, Nature Cancer, Nature Reviews Cancer等期刊作为研究亮点专评。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集成项目、“未来生物技术”原创探索项目等共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国际头部药企资助的新药研发合作项目。
胡志远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原美国FDA医疗器械评审委员。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CR》、《J. Clin. Invest.》、《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同行他引3000余次。2014年共同创始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利用最前沿的纳米医学技术,研发高灵敏“肿瘤捕手”(TumorFisher)循环肿瘤细胞(CTC)液体活检产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特别在PD-1药物的伴随诊断和疗效监测应用,产品已进入市场并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选为中国抗癌协会CTC专家协作组组长,中国 CTC 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4P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北京市人大代表。
黄超兰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长聘教授,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昱言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长期致力于质谱和蛋白质组学前沿新技术方法开发,坚持“从临床来到临床去”的研究策略开发疾病标志物、解析疾病机制,打造“前沿组学技术开发、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生物标志物/原创药靶鉴定”的全链条闭环研究模式,其成果在FIC全新ADC药物FS001上得到充分证明。黄教授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100余篇文章,总引超过6000次。另有多个管线项目成功进行临床转化,获得多项专利授权。2014年入选中科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计划;2020年所负责的研究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重要医学进展”;2021年获得拜耳学者奖和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实验技术成果奖”;2024年,带领昱言科技将FS001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许可给跨国药企益普生,总交易额10.3亿美金,代表中国医药在创新药物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就。
焦建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担任生理学会干细胞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委。获得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目前承担科技部重点专项,基金委杰青、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创新群体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等。主要从事神经干细胞和脑发育机制研究,探索脑发育疾病机理,为脑疾病诊治提供潜在靶点,为转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Cell, Cell Stem Cell, Dev Cell, PNAS, Adv Sci, Sci Adv, Cell Res, Mol Psychiatry, Trends Cell Biol等70多篇。目前是生理学会理事,神经学会理事等,是杂志Fundamental Research, Cell Proliferation等编委。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干细胞创新科学奖,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等。
晋康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先后在同济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美国Rutgers University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化、细胞命运转分化、体内外干细胞再生领域,已经发表了包括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eLife等(含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应邀在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等杂志发表英文书籍章节。回国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担任多个国内外基金和人才项目的评审,及20多个国际杂志的审稿人。
李艳华
军事医学研究院
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干细胞发育分化调控及干细胞用于损伤组织再生修复的研究。在造血干/祖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功能调控、谱系重编程获得巨核细胞/血小板、辐射损伤组织再生修复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课题。在Cell Stem Cell、Biomaterials、Theranostics、Stem Cell Reports、Blood、Stem Cell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10部;副主编专著1部。作为主要完成人2004年、2014年分别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一等奖,2016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PCT专利2项。现兼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协会干细胞工程技术分会委员。
卢大儒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遗传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医学遗传研究院副院长、感染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遗传诊断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致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生育健康遗传关怀联盟副理事长; 目前主要从事遗传病基因筛查鉴定与分子机制、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研究等。曾获得国家级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2项以及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项,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等教学名师等荣誉。
任仙文
昌平实验室
研究员,昌平国家实验室新发突发传染病部领衔科学家,主要从事基于单细胞测序与空间组测序的计算免疫学研究。在 Cell 、 Cancer Cell、 Cell Research、Gut、Blood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高等院校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源协和生物医学创新突破奖等荣誉,担任Cell、Immunity、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等数十种期刊的审稿人。
宋咏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国家癌症中心 教授、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抗癌协会 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肿瘤及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整合医学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Malignancy Spectrum》执行主编。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主持科技部“863“重大项目、科技部”973“计划、国自然项目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抗癌协会奖一等奖等奖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包括3项国际专利。研究方向:食管癌等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分子干预,共发表100余篇SCI论文,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AC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Cancer research 、Cell Death Differ、Molecular Cancer、Oncogene、Theranostics、JBC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 ,其中Nature 为ESI高被引论文。
汤富酬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教授,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人类早期胚胎和生殖系细胞发育以及癌症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发展了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体系,开启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时代(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2009),第一个单细胞DNA甲基化组测序技术(scRRBS, 2013),第一个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scTrio-seq, 2016),第一个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多组学测序技术(scCOOL-seq, 2017),第一个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单分子测序技术(SCAN-seq,2020),第一个单细胞基因组单分子测序技术(SMOOTH-seq,2021),第一个基于单分子测序的单细胞基因组从头组装技术(2022),第一个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单分子测序技术(scNanoATAC-seq,2023),第一个单细胞基因组三维结构单分子测序技术(scNanoHi-C,2023),第一个单细胞多组学单分子测序技术(scNanoCOOL-seq,2023),第一个单细胞基因组双亲模板链特异性单分子测序技术(NanoStrand-seq,2024))。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人类生殖系细胞发育以及肿瘤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网络的多项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以通讯(或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2013, 2015, 2020),Nature (2014, 2016, 2018, 2019),Science (2016, 2018),Cell Research (2020, 2021, 2022, 2023),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0, 2023), Cell Stem Cell (2017a,b,c, 2018, 2019), Nature Genetics (2018), Gut (2020), Cancer Cell (2020), Cancer Discovery (2024), Nature Methods (2023)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文章被引用20000余次。其中多项研究工作获评2014年度和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2015年度和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目前为Cell Stem Cell, Cell Research, Protein & Cell, Genome Biology,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 Open Bi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等学术期刊编委。多次受邀参加AGBT、ISSCR、ICHG、Gordon Conferences、HCA等国际会议并作受邀报告。
王向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欧洲科学院院士,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呼吸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包括单细胞测序、临床生物信息学、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慢性肺疾病、癌症免疫学和分子与细胞治疗。已发表300多篇科学论文,总影响因子约1100,引用数量约10600次,h-index为54,i10-index为268。
魏勋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雅教授,国家杰青,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生物物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曾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2011—2018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生物医疗仪器系主任。共发表NATURE、PNAS等SCI论文90余篇,他引4000余次。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一项, 国内外专利二十余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担任细胞分析领域期刊Cytometry Part A (影响因子4.25) 副主编,国家基金委医学部和信息学部会评专家,科技部十四五规划诊疗装备专项光电设备专家召集人。主要研究循环系统光学成像检测与疾病的快速检测技术及老年痴呆症光疗方法。
薛瑞栋
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北京市科技新星,北大博雅青年学者,任职于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研究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肿瘤基因组学的基础和转化研究,以(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篇,包括Nature (x2)、Cancer Cell (x2) 、Gastroenterology (x2) 等;多次被Nat Rev评述,获Faculty Opinions推荐,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和“细胞出版社2019中国年度论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重点专项,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研究骨干。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北京市优秀论文奖等
袁增强
军事医学研究院
军事医学研究院脑科学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神经病学”方向杰出青年,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缺血性脑病的分子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及其相关疾病治疗的靶点鉴定。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分别刊登在Science、Cell、Cell Metabolism、Developmental Cell、Molecular Psychiatry、J Neuroscience、EMBO Report、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Autophagy 等国际著名杂志。担任中国生理学会转化神经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理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学》(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等杂志编委。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总后创新工程等各类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
赵方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现任中国生物信息学会基因组信息学专委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副主任、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Science Bulletin、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期刊副主编或编委。主要致力于建立高效的算法模型和实验技术,探索人体微生物与非编码RNA的结构组成与变化规律,以期解析它们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在Cell、Gut、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其中十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6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3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章”, “中国科学院李佩教师奉献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必和必拓导师奖”;培养的研究生已有七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包括3次特别奖)和中科院优博论文。
郑春红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双聘助理教授,入选国家级海外人才计划青年项目。长期从事单细胞肿瘤免疫组学研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先后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Medicine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成果荣获2017年Cell出版社中国年度论文、2017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年度Jacques Dupont Memorial Research Fellow等奖励。
往届盛况
联系我们
参会咨询
联系人:李老师
手机:180 1971 3070(微信同号)
邮箱:liminji@360zhyx.com
申请演讲
联系人:张老师
手机:177 2132 5659(微信同号)
邮箱:zhangqin@360zhyx.com
赞助合作
联系人:黄老师
手机:133 7192 8010(微信同号)
邮箱:huangxuqiong@360zhyx.com
往届报道
【快讯】第四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单细胞&空间组学研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大咖云集,共话单细胞发展新篇章!
【快讯】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大咖云集,共话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