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known status早期临床1期IIT Clinical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 in Treating Chronic Cough After COVID-19 Infection
This clinical trial aim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UC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ugh after COVID-19 infection.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assess whether UCMSC-derived exosome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alleviates chronic cough after COVID-19.
Participants will be ask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to help researchers evaluate their cough severity and to record their scores before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of UCMSC-derived exosomes.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either continuous nebulized inhalation of UCMSC-derived exosomes for 5 days, twice daily, or no treatment. Researchers will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UCMSC-derived exosom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ugh after COVID-19 infection.
/ Unknown status早期临床1期IIT Clinical Study on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Infection.
This clinical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ebulized inhalation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mbined with standard therapy for COVID-19-infected individuals.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nebulized MSC-secre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ay be a feasible approach to alleviate COVID-19-induced lung injuries and promote recovery. Participants will be allocated to receive either nebulized MSC-secre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wice a day (BID) for 5 days as the test group or nebulized saline solution twice a day for 5 days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earchers will compare the test and control group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combination with standard therapy.
100 项与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声明: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7月1日,2025年泰国-广东医疗保健合作研讨交流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举行。中泰双方与会嘉宾围绕基因编辑治疗、生物制造平台技术、人工智能在实验室的应用、中泰医疗旅游领域合作潜力、医疗产业合作政策支持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并在现场签署三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备忘录。活动现场签署了3份合作备忘录,其中涉及2家国内CGT公司。地中海贫血是泰国乃至东盟地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瑞风生物广州瑞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Nouvogenes Therapeutics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引入中国基因编辑药物瑞风RM-001,有望在泰国率先实现对地贫患者的治愈,帮助泰国医疗体系迈入基因治疗时代。广州瑞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基因编辑药物创新研发。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驱动,在血液科、眼科和肝脏等疾病方向积累了开创性成果,在遗传病、复杂疾病和肿瘤领域皆有管线布局。其 β- 地贫创新药已取得全球领先水平的临床进展,α- 地贫方面实现了全球首例患者治愈的突破,Usher 综合征全球首创基因编辑药物 IND 申请已获中美监管部门批准。RM-001 是瑞风生物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输血依赖型 β- 地中海贫血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疗法产品。该疗法利用 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永久性修饰 γ- 珠蛋白启动子,激活人体内天然存在的胎儿血红蛋白(HbF)的合成,持续缓解 β- 珠蛋白缺失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症状,达到单次给药根治 β- 地中海贫血的目的。2022 年 11 月,RM-001 获得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2023 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使用 RM-001 成功临床治愈了 16 岁的重症 β 地贫患者,目前 RM-001 正在开展 I 期临床试验。2、中科睿极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Precision Ve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产品输出与技术转化模式,中科睿极将为泰国及东盟地区提供先进的生物智造技术与产品,助力泰国提升作为区域细胞治疗中心的产业标准化能力,加速产业化发展。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2 月 9 日,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医学领域的生物科技企业,在干细胞药物关键制备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司基于 18 年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临床转化研究成果,打造了 DASEA(“达曦”)生物智造平台,旨在实现细胞、外泌体等生物制品制备的数字化、自动化、规模化、封闭化、活性化目标,打破了国外在新一代细胞基因药物的关键制备技术及核心原材料的垄断。2023 年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由海宁市人才科创集团旗下基金领投。2024 年 4 月完成 b + 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华东产地区产品管线建设、研发投入以及国内外销售渠道拓展等。公司已建立华南、华东两个产业化基地,拥有 5000 多平米的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包含数千平的 GMP 洁净车间。还打造了中国眼谷生物治疗研发平台、海宁市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积极助力生物制造 “新基建”,探索 CGT 产业孵化 “新模式”。结尾此次合作,不仅是中泰医疗保健领域合作的全新起点,更是两国在攻克重大疾病、推动医疗科技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瑞风生物与中科睿极将与各自合作方携手,加速技术落地与成果转化,为泰国及东盟地区的医疗体系注入新活力。参考资料:1、https://news.ycwb.com/ikinvkltkh/content_53508825.htm2、公开资料
近日,广州艾迪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艾迪基因),宣布完成由阳和投资、中大创投、前海长城基金共同投资的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所募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团队建设、研发能力提升、产品布局及海外市场开拓。
此次融资标志着资本对艾迪基因团队和创业理念的认可,将极大地促进艾迪基因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的服务能力升级,使其能够更加迅速、高效地响应市场需求,为渴求基因编辑解决方案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艾迪基因成立于2017年8月,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国际企业孵化器。公司由深耕基因编辑技术十年的归国博士创立,在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方面已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积累,以CRISPR/Cas技术为基础开展底层技术研发,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坚持技术创新,艾迪基因现已搭建四大核心技术平台:Editx™基因编辑,Bingo™点突变,LION™细胞定点插入和FASST核酸快速检测,为不断发展的基因编辑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服务。
艾迪基因坚持底层技术研发,基于三维结构对基因编辑用酶进行改造,并通过自主研发的制备工艺,获得远超国外知名企业性能的酶制剂,并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采用新型转染试剂开发的基因敲除试剂盒可以快速无痕地实现细胞的基因敲除,并且对细胞无毒性,在THP-1等细胞的编辑效率达到95%;推出了基于PE技术深度优化的Bingo™点突变平台。技术团队已在多种难转染细胞中完成实验,编辑效率高达85%;基于CRISPR系统开发的FASST核酸快速检测平台可以实现单管反应、检测时间20min,且灵敏度达到10copies。
艾迪基因在国内市场深耕细作,已为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CRO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而今,艾迪基因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国际舞台,依托国内产品的成功经验及过硬品质,海外团队已成功打通西欧,东亚,北美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渠道。展望未来,艾迪基因致力于搭建最大、最全的基因编辑服务平台,开展基因编辑相关的全链条服务,以基因编辑产业“催化剂”的角色,加速基因编辑产业化进程,造福人类健康。
艾迪基因联合创始人盖作启博士表示:“在此特殊时期,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与支持。这不仅是对艾迪基因团队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加速细胞基因编辑进程,让不懂基因编辑的可以用基因编辑,让懂基因编辑的可以更好地应用基因编辑,让精通基因编辑的人应用成本更低,使基因编辑技术绽放光芒。”
艾迪基因联合创始人、技术负责人张旭博士表示:“感谢投资方对艾迪团队、公司理念及技术平台的认可。团队过去几年持续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进行应用创新,搭建了国内领先的基于CRISPR/Cas的技术服务平台(敲除、点突变、定点插入和核酸快速检测);产品端也在持续完善,高质量的基因编辑用酶、敲除RNP高效递送系统等系列产品已经服务于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的上下游产业。相信本轮资本的加持,艾迪基因未来1-2年将以更具有技术优势的服务和产品助力国内外基因编辑产业的飞速发展。”
阳和投资表示:“阳和投资一直致力于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早中期投资,在生命科研工具和服务领域也有布局。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将大大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方向,发展潜力巨大。艾迪基因团队深耕基因编辑技术领域,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拥有丰富的基因编辑技术研发经验和客户服务经验。我们相信艾迪基因能在基因编辑领域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大创投表示:“我们非常看好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它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乃至整个生物科技领域都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艾迪基因由两位在CRISPR基因编辑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海归博士创办,立足自主技术研发,不断探索突破,已经取得一系列优秀的技术成果,并得到国内外一批客户的认可;此次投资不仅是对艾迪基因实力和成绩的肯定,更是我们对生物科技领域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念。中大创投期待与艾迪基因团队相伴同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前海长城基金医疗及生物科技投资团队表示:“我们深度认可CRISPR技术未来的发展潜力,艾迪基因已深耕基因编辑多年,具有独具特色的基因编辑研发平台,率先在国内使用先导点突变技术服务于构建基因疾病模型,在多基因点突变复杂细胞株构建上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赛道上,他们具备全球竞争力。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并投资具有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生物企业,我们相信通过本次投资,将与艾迪基因共同开创基因编辑技术的新篇章。”
阳和投资始创于2013年,是国内专注于医疗细分赛道的产业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领域,项目集中布局在早中期阶段,长期坚持通过研究细分赛道挖掘投资机会,给予投资项目赋能,从投资项目成长来成就公司发展的专业投资机构。目前已经投资包括伟思医疗、力博医药、康录生物、明康医疗、基迪奥生物、瑞思普利、瑞通生物、博盛医疗在内的三十多个优质企业。
中大创投成立于2011年,是旨在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专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市及并购的新兴产业投资机构。
中大创投坚持“趋势投资、产业投资、生态系统、聚合创新”的投资理念,重点投资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新兴产业领域,已投优秀项目包括迈奇化学、嘉检医学、思安信生物、百盛生物、中科睿极、瑞泰生物、微纯生物等。
经过近年来的开拓和发展,中大创投已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资本+创新生态”的发展模式,通过布局广东医谷、广东材料谷、中大创新谷三大产业集群,建立了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不断助力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孵化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前海长城基金,全称为前海长城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疗、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以长期主义作为价值投资的支点,践行特色投资的价值理念,遵循“宽赛道、全链条、选龙头、人为本”的投资逻辑,专注于“投早、投小、投新、投硬、投国产替代、投专长领域”的投资策略,致力于成为创业投资领域“专精特新”隐形冠军。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 活动介绍
炎热的夏天,
小谷为大家准备了清凉福利,请查收!
参与方式: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并邀请好友点赞
点赞满28送3D护腕鼠标垫一个(限量20个)。
点赞满58送ins风玻璃水杯一个(限量10个)。
点赞满88送手持风扇1个(限量5个)。
点赞满128送价值2000元参会门票1张(不含午餐)。
兑奖方式:集赞完成后将截图统一发送至生物谷会议助手进行审核并领取奖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活动截止日期:2024年7月31日
集赞兑奖/参会咨询/媒体合作等联系会务组
17321098232(微信同号)
会议介绍
会议名称|2024(第八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成都站】
会议时间|8月24-25日
会议地点|成都武侯渝江皇冠假日酒店
主办单位|生物谷
拟协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中医药振兴发展专委会、四川省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扫码报名
会议议程
Agenda
论坛一 细胞外囊泡前沿技术进展与挑战(Day1 上午)
9:00-9:10 大会开幕致辞
9:10-9:35 TBD
郑 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中国外泌体协会会长,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教育委员会执行主席
9:35-10:00 TBD
胡 晔 美国杜兰大学,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I)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会士
10:00-10:25 纳米孔微流控芯片高效分离肿瘤外泌体
杨朝勇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10:25-10:40 茶歇及观展
10:40-11:05 TBD
许文荣 江苏大学医学院 院长
11:05-11:30 细胞外囊泡分子图谱在肿瘤检测的应用
孙佳姝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
11:30-11:55 EV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进展:CNS-Peripheral Cross Talk
章 京 浙江大学 教授
论坛二 细胞外囊泡与临床疾病诊疗(Day1下午)
13:30-13:55 基于固相质谱系统的疾病代谢诊疗策略研究与转化
钱 昆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13:55-14:20 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
刘定斌 南开大学 教授
14:20-14:45 疟原虫相关外泌体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陈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
14:45-15:00 茶歇及观展
15:00-15:25 外泌体新技术研究及多组学分析方法用于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拟)
刘 飞 温州医科大学 教授
15:25-15:50 异质性生命样本分离分析
张元庆 中山大学 教授
15:50-16:15 Helminth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nderstanding regulatory ro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程国锋 同济大学 教授
16:15-16:40 血浆EV蛋白质组的高通量发现及其肿瘤诊断研究
杨 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员
16:40-17:05 重大疾病的外泌体液体检测和免疫治疗(拟)
张 灏 暨南大学 教授
17:05-17:30 胆汁中的细胞外囊泡:通向胆道疾病精准诊疗的新途径
卢 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教授
17:30-17:55 外泌体蛋白对癌症生物学、外泌体蛋白在癌症诊断和预后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拟)
雷建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副教授
论坛三 工程化外泌体及递送系统开发(Day2上午)
8:30-8:55 工程化外泌体及其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
樊渝江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教授
8:55-9:20 分子影像指导细胞外囊泡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
王悦冰 南开大学医学院 教授
9:20-9:45 基于细胞外囊泡的组织再生策略研究
廖 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员
9:45-10:10 载药工程化囊泡的靶向递送优化
孙桂鸿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10:10-10:20 茶歇及观展
10:20-10:45 干细胞外泌体临床生产的智造开发(拟)
张智勇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0:45-11:10 肿瘤的糖基化修饰与细胞外囊泡
关 锋 西北大学 教授
11:10-11:35 工程化外囊泡等仿生纳米递药系统在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拟)
李春红 西南医科大学 教授
11:35-12:00 重编程外泌体药物精准递送系统增强癌症光动力联合免疫治疗
蒋 宁 重庆医科大学 副教授
12:00-12:25 外泌体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石 瑛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
论坛四 外囊泡产业化发展方向探讨(Day2下午)
13:30-13:55 重大疾病的外泌体液体检测和免疫治疗(拟)
张 灏 暨南大学教授
13:55-14:20 细胞外囊泡分离技术(拟)
肖 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4:20-14:45 细菌外膜囊泡生物活性研究及产业应用(拟)
谢俊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特聘 研究员
14:45-15:10 外囊泡相关产品(拟)
企业代表(邀请中)
15:10-15:30 茶歇及观展
15:30-16:30 圆桌讨论1:“产学研医政”合作,促进外囊泡行业健康发展
16:30-17:30 圆桌讨论2:跨区域合作共赢策略与展望
17:30-17:35 大会结束
(以现场日程为准)
嘉宾阵容
Speakers
郑 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中国外泌体协会会长,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教育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分会(CSEV) 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
胡 晔 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校长讲席主任教授,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I)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会士,杜兰医学院智能分子诊断中心创始主任,路易斯安那州癌症研究中心诊断项目总负责人,美国ASC Nano主编
杨朝勇 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副主编、BMC Biochemistry副主编
孙佳姝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纳米生物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
钱 昆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中国实验医学杰出青年奖获得者
刘定斌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Nanotheranostics》副主编、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流控技术分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体外诊断分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学传感与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
王悦冰 南开大学医学院、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委
章 京 浙江大学讲席教授、“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副院长、病理科主任,浙江大学病理中心主任,原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科主任医师、教授和冠名讲席教授
许文荣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大学医学前沿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校际协作理事会前任理事长,教育部医学技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学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基金二审评审专家
程国锋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双聘教授,同济大学传染病和疫苗研究所所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农科英才、上海浦江人才等培养计划,任或曾任F1000 member,中国细胞外囊泡学会常务委员、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和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副主任
肖 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聘教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专题入选者,现任中国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色谱》和《J. Ana. Test.》青年编委
张 灏 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授、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CSEMV)主委,《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组长,Annals of Medicine(Taylor & Francis出版社)肿瘤学主编
张元庆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二期”引进人才,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药学学报》中英文刊青年编委,广东省药学会生物医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廖 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口腔再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中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杨 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卫健委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PI、党支部书记,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球抗新冠质谱联盟成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机质谱专委会理事
樊渝江 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FBSE),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陈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院长助理,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主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刘敬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国家卫健委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PI,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大学优秀科研人才,中国非公医疗协会肾脏病透析委员会专业委员,四川省免疫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万美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党委书记。四川省首届岐黄学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成都市“蓉城英才”医疗卫生领军人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专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基层急救能力建设分会副会长,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谢俊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入选2023赣鄱俊才-海外急需紧缺人才项目
孙桂鸿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访问学者,曾受邀担任The FASEB Journal、BBA、J Cancer、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和PLoS One等多种SCI杂志审稿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刘 飞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医学诊断技术与临床转化团队PI
李春红 西南医科大学教授,药剂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十四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
关 锋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生物技术与生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学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青年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委
雷建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甲状腺外科副教授,副研究员,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会员,美国甲状腺学会(ATA)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蒋 宁 重庆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委员会青年会员,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肿瘤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石 瑛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四川省医促会人工智能与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CNS Neuroscience&Therapy》《Cellular Molecular Life Sciences》等期刊审稿人
张智勇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原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31岁破格晋升上海交大正高、博导),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民盟中央青委,厦门大学广东省校友会副理事长,中科睿极医学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和创始人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往届回顾
Review
会议报名
团购优惠进行中!
扫码立即注册
会议推荐
RECOMMEND
2024(第十五届)细胞治疗大会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
2024(第七届)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
100 项与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中科睿极(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