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股价大跌的背后,对于康诺亚这家产品仍出于研发阶段的公司来说,大家真正的担忧源自哪里?“康字辈”创新药企是不是流年不利?继康宁杰瑞在3日内累计跌近40%后,5月29日,康诺亚一度跌超23%至39港元,领跌生物医药港股。两家表现较为惨烈的企业,原因均直击其核心产品的最新进展。康宁杰瑞因产品KN046 临床III期的总生存期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而康诺亚股价大跌可能与其核心产品CM310的上市申请相关。2021年在港股上市以来,康诺亚风光颇盛,既有明星科学家团队坐镇,也有众多资本加注。2022年,康诺亚市值涨幅在带“B”企业里位居第一,另一款核心产品CMG901,不久前获得了阿斯利康的青睐,以总额超10亿美元完成重磅授权。不得不提,有诸多明星光环傍身的康诺亚此次给众人留下了较大的心理“落差” 。值得注意的是,CM310这款产品原有望于2024年获批,成为首款国产IL-4Rα单抗。具体来看,此次CM310为何受阻?康诺亚股价大跌背后,大家究竟在担忧什么?申请上市遇阻?康诺亚的产品布局策略是什么?细看其研发管线,简而言之是在主攻肿瘤和自免领域,又聚集于在这两大领域中寻找未成红海的差异化靶点。尤其在自免领域,康诺亚已成为了国内的“排头兵”,而该领域的关键产品,即为其自主研发的IL-4Rα靶点单抗药物CM310,以及具备同类最佳潜力的CM326。IL-4Rα靶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一是从常见2型炎症的研究靶点来看,IL-4Rα能覆盖的疾病范围可以说最为广泛;二是从商业化表现和市场潜力来看也颇“香”,拿全球首个上市的IL-4Rα抗体药物——赛诺菲/再生元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为例,2022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为82.93亿欧元,同比增长43.8%,成为其全年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此,国内也有多家企业纷纷布局,如恒瑞、康乃德、康方生物、三生国健、荃信生物等,而康诺亚在这一领域算是研发进度较快的企业,其适应证拓展速度也处于领跑地位。 时间回到今年2、3月,康诺亚的高光止不住地向外释放。前脚,阿斯利康宣布以11.88亿美元引进康诺亚Claudin 18.2 ADC药物CMG901。后脚,康诺亚宣布CM310 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III 期确证性临床研究已完成揭盲及初步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终点均成功达到。注意,该试验以治疗16周时达到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的达标率及研究者整体评分法(IGA)评分达到0或1分且较基线下降≥2 分的达标率为共同主要终点。基于此项研究,康诺亚表示计划于在近期递交CM310 用于成年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的上市申请,并与国家药监局进行沟通。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据业内人士透露,监管机构要其观察时间延长至52周,且样本人群量还需更大。不妨拿其与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药度普利尤单抗做个对比,2020年6月,该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而此项批准是基于全球名为“LIBERTYAD”的临床试验的积极数据,该试验入组的疾病控制不佳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人数,有近3000名。2019年11月,CM310关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这一适应证在CDE官网公示获批临床,但随着其上市申请遭遇挑战,该产品后续进入市场,或者进医保、进医院的时间差,某些程度上也会对其与竞争对手PK、商业化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陈博的第三次创业康诺亚是陈博的第三个创业作品,此前他还曾参与创建君实与武汉华鑫康源。在君实,陈博与PD-1的故事广为人知,而武汉华鑫康源让他赚取了“第一桶金”。除了连续三次创业的陈博,康诺亚创始人中还有全球第一个获批的PD-1产品“O药”(Opdivo)的关键研发科学家王常玉;曾任罗氏高级科学家一职、生物制药研发经验超十五年的徐刚。基于创始人多年积累下的分子筛选和评估能力,康诺亚的产品已经获得了 MNC和国内大药企的青睐,这一点,使得康诺亚在一众Biotech中脱颖而出。值得肯定的是,有实力强劲的科学家带队,技术平台为底,且已在IL-4Rα、MASP-2、 TSLP等热门创新靶点上已有一定突破性进展,这些正是康诺亚的突出优势。 基于此,康诺亚正在做的事很明显,就是寻求差异化,以及让在研管线具有深度和厚度。从几轮融资走向上市,康诺亚的确收获了众多投资者的信心与目光。 近两年,不少港股“18A”经历了一波股价、估值双触底的情形,多数“18A”创新药股跌幅在40%以上,再融资难度增加。2022年3月,康诺亚宣布正式获纳港股通名单,此前,公司已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HSCI)、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等8项恒生指数。从2022全年来看,28家“带B”的Biotech中有6家实现了市值正增长,其余八成Biotech均处于下跌状态,涨幅第一即为康诺亚。除此之外,康诺亚的IPO募资额,在港股18A企业中排名前列。 不过,众多自主研发管线还处于早期临床,同时还存在关键的临床后期项目,康诺亚靠产品说话的背后,必然离不开团队的关键决策,还有必然大举烧钱的动作。2022年,其研发开支为5.07亿元,同比增长42%,全年归净亏损3.08亿元。 结合财报数据分析,康诺亚的研发支出一直维持在高水平阶段。2021年7 月,康诺亚在港股上市之时,IPO融资为自己带来了一定现金流,上市前获得高瓴资本等青睐。一年过后,按照2022年中报披露的“三费”开支水平以及当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来看,康诺亚彼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19亿元,在一众尚未摘“B”的Biotech中排名前列。截至2022年底,康诺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银行理财合计为31.75亿元。但当前,康诺亚在自身免疫和肿瘤领域有多款药物处于研发阶段,如何在未盈利的情况下去支撑高昂的研发费用,维系更长久的生存?是康诺亚当下要去思考的问题。 2023年E药经理人推出「U40青年菁英100人」评选,征集100位40岁以下生物医药行业各领域的杰出青年代表,并根据投票及评议结果,分别就创业者、科学家、BD与战略、投资人、董事会秘书五个领域发布TOP20菁英榜。期待您的推荐及自荐!报名方式:方式一:1.关注E药经理人公众号,回复“我要报名”,获取报名表格,各单位/个人填写报名表2.填写报名表后,于2023年6月1日前将报名表及相关材料打包发至邮箱huangxiuzhi@y-lp.cn,并在邮件的主题栏中注明:2023年度「U40青年菁英100人」方式二:1.关注E药经理人公众号,回复“报名”获取活动链接2.在活动页面底部,点击【报名】填写资料登记邮箱信息订阅E药经理人信息服务扫描二维码精彩推荐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当PD-1这一伟大产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正式开启中国研究生物药时代的同时,PD-1背后的科学家们也成为中国做生物药的先锋代表人物。一个产品的诞生宣告着一群人使命的结束。PD-1获批后,这一群人的阶段性使命也就结束了,他们作为时代的先锋,依然在行业引领生物创新药的开发,或就职于大药企引导创新转型,或再次创业奔赴新的战场,或留守于原药企继续发光发热。E药经理人统计了来自恒瑞、百济、信达、君实、复宏汉霖、康方那些研发PD-1的29位“科学家”的流向,除去向未明及未确认信息,超过一半的PD-1研发科学家早已奔赴下一战场,其中大部分选择了再次创业建立新公司,这些新公司有的已在港股上市,有的成为了一级市场的香饽饽企业。继研发出PD-1后,这些科学家去了哪?现在都在做什么?1起:PD-1第一站2013年4月,宋兢收到一笔对自己肿瘤单抗药物研发项目的资助金,这笔资助是北京市对留学人员优秀科技项目的奖励。同年9月,以宋兢为首的6个人提交了替雷利珠单抗的发明专利申请,这大致是国内最先提交的PD-1发明专利申请,百济神州亦作为北京生物制药的先锋代表占领了生物技术高地。几乎同时,君实生物的陈博、武海提交了特瑞普利单抗的发明专利申请,君实则作为上海生物制药的先锋代表队,率先拉开了PD-1战场的第一幕。一年多时间,南北方的药企都在争相研发PD-1。2014年11月,恒瑞医药的9人研发团率先提交了卡瑞利珠单抗的发明专利申请。根据已披露的信息,几乎两年间,PD-1第一战场仍维持着“三足鼎立”,你追我赶的局面。到2016年下半年,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两家Biotech才从一众研发企业中挤进来,信迪利单抗和派安普利单抗背后的科学家研发团队规模几乎一致,都是4~5人的小团队。PD-1第一战场的入场顺序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现在的竞争格局。不过每一时期的入场者并不都能站稳第一梯队,总有一两家要被挤出。到2017年时,入局者众,PD-1的研发空间越来越窄,拿发明专利也越来越难了。这一时期入局的包括复宏汉霖等后来者们研发时,顾不上市场,而更注重如何能最快上市。2落:PD-1科学家们去哪儿?如今,PD-1的战场中心俨然从研发过渡到了商业化。研发出PD-1的那些“科学家”也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下一个PD-1了。他们从PD-1项目撤下来,有的继续留守原公司在其他项目上磨炼,有的则去向其他先锋企业引导创新的发生,有的则自立门户做自己的创新药去了……根据已披露的公开信息,E药经理人统计的29位PD-1科学家,除去未知信息的十多位,超过一半的科学家已离开,大多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恒瑞医药的9人团(袁纪军、屈向东、林菊芳、叶鑫、曹国庆、陶维康、张连山、张蕾、扬莉)已经走了将近一半,已明确信息的袁纪军、屈向东、曹国庆均已创立自己的新公司,陶维康则加盟齐鲁领导其全球创新药研发。信达生物的6人团(H.巴鲁亚,陈乘,刘晓林,曾竣玮,俞德超)至少有3人离开,有确切信息的刘晓林和曾竣玮共同创建了自己的新公司普米斯生物。君实生物的2人团,陈博和武海全部离开。陈博原是君实的创始人,于2016年离开创立康诺亚生物,去年该公司在港股IPO上市。复宏汉霖的3人团(姜伟东、林佩桦、曾琪铃),已明确信息的是,联合创始人姜伟东的离任。姜伟东离任后创立了康抗生物。最稳的团队要数康方生物,四位PD-1发明人也是康方生物的联合创始人,均在康方任要职。百济神州的6人团(宋兢、李康、张彤、徐兰兰、刘琦、彭浩)大多未找到信息,已明确信息的,李康现任百济神州生物药首席总监,张彤则为百济神州NKp30抗体专利的申请人。以下为PD-1科学家们的流向:袁纪军原职位:恒瑞医药PD-1科学家现任职位:艾博生物肿瘤领域研发负责人袁纪军于2015年前后离开恒瑞医药,先后在多家Biotech就职,现任艾博生物肿瘤领域研发负责人,负责领导艾博生物肿瘤管线的研究工作。袁纪军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系,并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子生物/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G蛋白偶联受体药物靶点的结构及功能研究。回国后,袁纪军曾就职于上海恒瑞,负责药物筛选生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多个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工作,主导或参与了PD-1抗体、PCSK9抗体、长效胰岛素等项目的研发。离开恒瑞后,袁纪军于2015年加入吉凯基因担任副总裁兼研发总监,负责集团的研发工作;2016年成立吉凯医药,并作为负责人领导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抗体药物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期间带领公司完成了7个创新药物知识产权的转让,总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2022年1月,加入艾博生物任职肿瘤领域研发负责人。袁纪军拥有丰富的肿瘤药物研发经验,已发表文章15篇,申请专利74项。屈向东原职位:恒瑞医药PD-1科学家现任职位:启愈生物创始人离开恒瑞医药后,屈向东创立了启愈生物,该公司于2017年7月获得由维亚生物领投的300万天使轮融资,之后又获得了合计数亿元的多轮融资。屈向东具有20多年的国内外新药研发经验,1999年3月至2012年初曾先后在美国供职于细胞治疗公司(Cell Therapeutics)、礼来公司和安进公司。2012年回国后,屈向东先后任职于恒瑞医药和扬子江药业的研发子公司海路生物,两次组建团队,领导60多人的团队,搭建生物药研发平台。屈向东曾领导的PD-1项目现已批准上市,还曾领导PD-L1/TGF-β、IL-15等多个生物大分子的研发,有丰富的蛋白质新药研发及管理经验。从恒瑞离开后,2017年7月,屈向东创立了启愈生物,该公司拥有以双抗、多抗为特色的管线品种,CLDN18.2/PD-L1双抗有望在竞争激烈的CLDN18.2赛道中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品种,此外还布局了SIRP⍺/PD-L1双抗等多个双抗、三抗品种。曹国庆原职位:恒瑞医药PD-1科学家现任职位:明慧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离开恒瑞医药后,曹国庆创办了明慧医药,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庆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并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 Michael Brown 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Joseph Goldstein 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和 Helen Hobbs 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回国后曾就职于恒瑞医药,担任发现副总裁,负责临床前开发、转化医学业务开发、组合管理等。离开恒瑞后,曹国庆于2018年4月成立明慧医药,从事需要早期开发。陶维康原职位:恒瑞医药PD-1科学家现任职位: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兼齐鲁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陶维康已加盟齐鲁制药,出任集团副总裁兼齐鲁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全面领导齐鲁全球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制定和实施创新药研发战略,参与公司创新药研发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加入齐鲁制药之前,陶维康任职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CEO,曾参与PD-1的开发工作。在此之前,陶维康曾在默沙东从事新药研发十多年,任资深研究员和部门主管,主持过多个抗癌新药的研发和项目管理。刘晓林原职位:信达生物PD-1科学家现任职位:普米斯生物创始人、董事长&CEO从供职美国多家大型药企拥有30多项个人发明专利,到回国加盟信达生物,率领团队成功推出国产PD-1信迪利单抗……驰骋抗体新药开发20多年后,刘晓林决定在珠海创建自己的新药研发公司普米斯生物,并担任董事长兼CEO。回国之前,刘晓林先后在美国Abbott(雅培)、Adimab等著名医药公司担任研发高管、总监等职务,曾领导抗体药伊匹木单抗(Yervoy)研发;参与全球最畅销抗体新药修美乐的工艺优化。2012年,刘晓林成为最早一批回国发展的“科学家”,他的第一站选择了信达生物,当时担任信达生物高级副总裁,分管工艺开发、新药研究和临床前研究。凭借刘晓林组建的一支100多人的新药研发及工艺开发团队,信达成功建立了一条包括20多个抗体新药的丰富产品链。离开信达后,刘晓林于2018年4月与团队共同创办了普米斯生物。成立四年,普米斯生物通过自主研发和许可引进构建了一条覆盖十多个项目的研发管线,其中一半以上为双抗产品,抗体之外还覆盖了细胞基因治疗产品线。曾竣玮原职位:信达生物PD-1科学家现任职位:普米斯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在信达时同刘晓林一起开发过PD-1,离开信达后,曾竣玮与刘晓林共同创建了普米斯生物,并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新药生物学。曾竣玮为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博士后。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副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作为中科院与国际制药公司合作研究课题的核心科学家,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曾任信达生物新药研究部总监,负责肿瘤免疫治疗类抗体新药的功能生物学研究工作。期间作为项目副负责人,全程参与并领导抗肿瘤抗体药物PD-1抗体——信迪利单抗从药物发现、细胞株开发至临床试验申报全过程。曾竣玮还领导了OX40、CD47和LAG-3等多个治疗性抗体的发现和开发。陈博原职位:君实生物PD-1科学家、创始人之一现任职位:康诺亚生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科学家出身的陈博被称为医药圈的传奇,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先后创立华鑫康源生物、君实生物创始人之一,现任康诺亚生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博是美国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抗体药物研发专家,在礼来、Trellis Bioscience和StemcentRx等美国多家大型医药担任高管,拥有逾20年的药物开发经验和丰富的创业管理经历。2011年,陈博回国开启了他的第一次创业,成立华鑫康源生物专注开发单抗药物。在此期间,陈博研发出“人源化抗Blys抗体”,将其应用于预防/治疗B细胞增殖过量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度引起轰动。2013年初陈博和其它创始人共同创立了君实生物,并担任总经理、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家,在君实期间成功研发出首个国产PD-1。2015年3月陈博辞去总经理职位后便逐步退出君实。离开君实后,陈博于2016年创立了康诺亚生物,研究创新单抗药物和其它治疗性蛋白药物。康诺亚生物于2021年7月在香港上市,拥有30多个产品的研发管线。武海原职位:君实生物PD-1科学家现任职位:未透露武海于2020年10月离开君实生物,去向至今并未披露。武海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担任君实全资子公司拓普艾莱首席科学官,自2015年3月至2020年10年担任君实副总经理。自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担任君实财务总监。在君实期间,武海负责君实PD-1单抗、BTLA单抗等十余项抗体药物项目早期的研发工作。姜伟东原职位:复宏汉霖PD-1科学家现任职位:康抗生物创始人兼CEO姜伟东是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继成功创立复宏汉霖后,又创立了康抗生物并担任CEO。姜伟东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硕士学位,后于德国吉森大学获得自然科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加州大学完成博士后培训。回国前,先后在ChemGenics (Millennium)、Microcide、Applied Molecular Evolution (礼来), Catalyst Biosciences等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和总监职务,具有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2009年姜伟东回国与合伙人共同创立复宏汉霖并担任首席科学官,领导了包括PD-1在内的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并于2011年创立复宏汉霖美国/台湾创新药研发子公司,复宏汉霖于2019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当复宏汉霖由Biotech逐步成长为Biopharma后,姜伟东决定再次创业,于2021年成立了康抗生物。这次姜伟东选择了聚焦肿瘤免疫领域,布局免疫细胞激动剂前药分子和多功能抗体等新型分子。注明:以上信息均根据各家公司在CDE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发明人。如有遗漏,欢迎后台留言补充。登记邮箱信息订阅E药经理人信息服务扫描二维码
100 项与 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