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01-01-01 |
100 项与 国药集团鲁亚(山东)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国药集团鲁亚(山东)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一笔罕见、“王炸”级产业投资背后,这家国资药企“巨无霸”的野心,已经藏不住了。
撰文| 润屿
继今年成为重药控股实控人、进行系列重磅人事变动后,医药产业国资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再下一步大棋:成为东软医疗第一大股东,正式进军大型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领域。
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资本公司联合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与东软医疗在近期签署协议,对后者进行战略投资,并与东软集团共同为东软医疗构建适合其自主发展的股权结构。企查查数据显示,未发生此次股东变更前,东软医疗的第一大股东即为东软集团,持股比例为29.94%。
虽尚未看到具体交易细节,但此事实属罕见:“国家队”首次大力出手,进入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业。一个是中国医药医疗健康领域资源最多的大型央企之一,一个是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掌握CT制造技术国家的民企,两者的携手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而通用技术集团此时此举颇妙。
一方面,继近期蓝帆医疗引入泰国产业投资者HKG约14.2亿元投资,心脉医疗拟受让OMD72.37%股权后,他的出资,也许为医疗器械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回暖迹象。
另一方面,国药、华润、通用技术集团,三大国资药企在今年来各自有了诸多重磅调整与新布局。但一下子直接“插”到高端医疗设备界,在产业发展中,仍不多见。
这家“巨无霸”,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流通巨头深度布局高端医疗设备开局
最关键的信号为,高端医疗设备,或将是几大国资药企“巨无霸”下一个大力布局领域。
一则,这是响应国家战略之举。今年2月《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再度提出要重点推进包括未来健康在内的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强调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
去年,时任国药集团董事长的刘敬桢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在与全球头部医械企业合作生产中高端影像设备,且下一步将在高端医疗设备和器械领域全力拓展。
但率先与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界“第一梯队”企业有具体实践的,通用技术集团还是头一位。
那么在此次战略投资背后,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
一个是,通用技术集团将坚定支持东软医疗自主发展,并实现上市。
需要补充的背景是,东软医疗为一家拥有全品类、全档次、全客层覆盖的近百款数字化医学诊疗产品的老牌公司,填补了中国医疗装备产业空白。但当晚于自己10余年成立的同领域公司联影已处于A股医械市值第一梯队,且快速抢夺了CT市场份额,东软医疗却四战IPO未果,2020年来鲜有融资信息。
一般而言,高端医疗装备研投高,生产制造成本、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投入也很高,需要大额融资。如今,东软医疗终于获得了国家队的战略投资,局面被改写,新故事已开篇。
而站在通用技术集团的角度,在未来,若东软医疗的成功上市,这意味着其医疗健康板块将拥有四大上市平台,其余三个为中国医药和环球医疗,以及近期成为通用技术集团实控企业的重药控股。
不过,另一面,东软医疗是否与通用技术集团的医疗器械业务有重合?是否会造成同业竞争?
目前,通用技术集团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主导企业有两家:中国医药和中仪公司。中国医药所属中国医械(成立于1986年),是为一站式医疗器械集成服务商,涵盖了医疗器械流通全业态,能提供医疗器械销售、设备维保、SPD院内配送、科室集成解决方案等服务,目前与GE、飞利浦、西门子、美敦力、迈瑞、联影在内医疗器械供应商达成了合作,向五千余家等级医院等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而东软医疗为医疗机构提供医学影像设备和医疗信息化服务,其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包括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核医学成像设备(PET/CT)等九大品类。
从各自的业务构成来看,战略投资东软医疗,其实更多的是通用技术集团为了完善医药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形成业务协同、纵深打通医械产业链、增强与医疗机构业务粘合度而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医药和中仪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目前还未彻底解决。
就在1个月前,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通用技术集团拟申请就避免与中国医药医疗器械销售业务同业竞争的相关承诺延长履行期限。
此事还要追溯到2021年。当年,通用技术集团下属五家企业存在医疗器械销售业务。为消除与中国医药医疗器械销售业务同业竞争问题,三项计划被实施:一通过业务剥离或重组,集中医疗器械经营资源。二将医疗器械经营业务资产组所包含的法人单位股权交由中国医药托管经营。三是待被托管主体具备较强盈利能力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后,择机注入中国医药或通过其他法律允许的方式进行规范。
2022年末,中仪公司100%股权被委托中国医药管理。但在2024年6月30日前,中仪公司尚无法完成业务重组。于是通用技术集团补充承诺,计划在2028年6月30日前,将所持中仪公司股权注入中国医药,即将资产注入计划延期四年。
推荐阅读
* 国药集团董事长换人!医药“超级巨无霸”下一步要干嘛?
* 国控、上药、华润、九州通,超万亿规模流通巨头们的隐秘战场,到底在抢谁的蛋糕?
“巨无霸”合纵连横背后
通用技术集团主要有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和贸易与工程服务三大主业板块。2023年下半年以来,通用技术集团尤其在医药医疗健康板块进行了内外多项大动作,连起来看,会发现这一巨无霸吸纳和整合资产的节奏,明显加快了,目前正在筹谋一盘以价值整合为目标的大棋。
先是旗下另一上市公司环球医疗,以4.68亿元收购了凯思轩达85%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凯思轩达恰能提供各类型医用影像设备的维保服务,维修能力可覆盖主流医学影像设备以及生命急救类、呼吸麻醉类、血透类、超声类等设备。
紧接着,在尚不及国药和华润的医药商业领域,通用技术集团甩出了一个大招。
年初,中国医药宣布,通用技术集团拟拿下重药控股的控股股东重庆医药实控权。
公开数据统计,按照全国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九州通位列全国第4,排在国药、上药、华润之后,而重药控股排名第5,是唯一进入全国前五的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中国医药则排名第10。自2018年以来,重药控股的排名一直提升。若合二为一,那么此前中国医药流通领域“4+N”的格局有可能改写。
此外,两者结合,还使得中国医药流通板块在全国的配送、分销一体化营销网络体系,更为完整。
总体来看,通用技术集团近期推动的系列战略投资与并购,环环相扣。以流通板块为引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故事,以合纵连横扩充产业边界,通用技术集团正在进行一轮更符合产业变革下的“跑马圈地”和价值整合。
当然,在变革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当下,内部密集的人事调整,是企业自我优化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必要举措,通用技术集团也是如此。
集团层面,今年3月,古琎任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个月前,崔志成任通用技术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核心医药上市公司层面,中国医药持续有人事变动。2022年7月,中国医药总经理王宏新和副总经理袁迎胜、陈静辞职;2023年7月和9月,中国医药两位副总经理刘玮和袁精华又接连辞职;今年5月,中国医药董事长李亚东、副董事长汪晓也双双辞职,后选举“通用系”老兵杨光为新任董事长。
整体来看,内外双变下,是这家“巨无霸”扩大医药版图、强化市场地位,提升盈利能力,深化医疗健康产业布局的野心。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回复“逆商”,了解电子期刊详情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上周,发生了不少大事。
业内人心心念念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终于通过了。尽管方案全文尚未公布。但让行业信心大振,普遍认为此前北京、上海等多地已出台支持创新药全产业链发展的地方性文件,此次是首次从中央高度对创新药发展予以多维度支持,能强力提振市场信心。
回顾本周,又有多家企业宣布终止IPO进程,主营业务范围涉及CRO、流通、制药装备不等。如此一看,《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推出正当其时。
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在卯足劲IPO,7月5日,赛生药业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流程,正式从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据悉,本次交易估值约为118亿港币(约合110亿元人民币),是过去十年香港资本市场医疗领域完成的最大私有化交易。
此外,北京开通300家药店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300家定点零售药店可覆盖北京全部16个行政区和经济开发区。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已实现线上购药的医保支付。
跨国公司方面,而就在上个月底诺和诺德宣布旗下产品司美格鲁肽(诺和盈)减重适应证获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肥胖治疗的GLP-1(胰高糖素样肽-1)周制剂后,舆论场上该药却接连传出不利消息,视觉丧失、“司美脸”等风波不断。
本周还有哪些大事发生?
政策动态
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尽管目前方案全文尚未公布,但此次是首次从中央高度对创新药发展予以多维度支持,对市场信心有较大的提振作用,带动了二级市场相关板块一定程度上涨。
国家卫健委财务司7月2日发布《关于2024—2025年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通知提出,持续加强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内部流程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根据通知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预算管理医院要率先完成运营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其他医院要加快实施、有力推进。到2025年底,努力实现全国50%三级公立医院具备和应用运营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全国二级公立医院覆盖率明显提升。
上海市药事所发布《关于新增挂网药品医疗机构议价的工作提示》:其中表示将维护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坚决控制上海成为药品“首涨地”,对未承诺降价至公允评估价以及暂未匹配到国家挂网监测价的议价工作提示如下:一. 请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综合考虑药品的疗效、本院可替代药品价格情况、药物经济学评估等因素合理议价;二. 首次议价的医疗机构应配合在上海市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子系统内上传院长和纪委书记双签字并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议价情况说明。
江苏省医保局7月3日发布《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带量采购方案》的征求意见稿:计划对产前胎儿三体综合征(染色体21、18、13)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服务进行集中带量采购,标志着江苏省成为全国首个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纳入集中采购的省份。征求意见还显示,此次所有符合要求的申报参与企业同组竞价,报价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345元的,按有效报价由低至高排序,排名前60%(四舍五入取整)的企业中选。
北京开通300家药店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7月1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即日起,在美团、京东购药平台,北京参保人员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线上购买非处方(OTC)药品。药品费用由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配送费和包装费由个人支付。线上下单后,购药平台即时配送药品。线上购药还支持北京医保已备案家庭成员之间共济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目前,300家定点零售药店可覆盖北京全部16个行政区和经济开发区。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已实现线上购药的医保支付。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海关总署办公厅公开征求《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7月1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强牛黄(指天然牛黄,下同)进口管理,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进出境中药材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会同海关总署起草了《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大型制药
石药集团首仿药上市:7月5日,据NMPA官网公示,石药集团中诺药业开发的罗沙司他胶囊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罗沙司他为全球首个口服小分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 PHI)类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用于慢性肾脏病(CKD)引起的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患者,原研公司为珐博进(FibroGen)。该品种是首款在国内获批上市的罗沙司他胶囊仿制药。
首个国产四价HPV疫苗上市申请获受理:7月4日,国药集团旗下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四价HPV疫苗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首款获得受理的国产四价HPV疫苗。目前国内已获批的四价HPV疫苗仅一款,原研公司为默沙东。
葛兰素史克与Curevac重新拟定mRNA疫苗合作协议:7月3日,葛兰素史克公司与CureVac公司在新的许可协议中重新起草了mRNA疫苗合作协议,该协议赋予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流感和新冠候选疫苗(包括组合疫苗)的全部权利。CureVac将获得4亿欧元的预付款,以及高达10.5亿欧元的里程碑和分成。CureVac保留对之前合作中未披露和临床前验证的其他传染病靶点的独家权利,以及在任何其他传染病或其他适应证领域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mRNA疫苗的自由。CureVac正在进行的针对辉瑞/BioNTech的专利诉讼不受新协议的影响。
司美格鲁肽再陷视觉丧失、“司美脸”等风波: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眼耳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医生们的分析结果显示,诺和诺德畅销的减肥药Ozempic和Wegovy似乎与患上罕见视觉功能丧失的风险上升有关。针对病历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那些使用其他减肥药的人,使用诺和诺德减肥药来减肥的患者们患上非动脉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可能性要高出六倍以上。同时,“司美脸”(Ozempic Face)也在欧美刷屏,多位名人惊现面部凹陷,减肥导致大量肌肉流失,加速面容衰老,同时身体其他部位同样也可能会出现皮肤下垂和类似于“妊娠纹”的纹路,原因或为该药副作用导致面部肌肉合成及脂肪减少等。
三星生物与美国制药公司签署10.6亿美元合作订单:近日,三星生物宣布,已与一家美国制药公司签署了价值10.6亿美元的合同定制生产(CMO) 协议,这是迄今为止韩国生物科技公司所获得的最大一笔订单,占三星生物去年总订单量的42%,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目前客户名称和产品尚未公开。
通用技术集团战略投资东软医疗:7月3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发布,近日,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资本公司联合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与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战略投资东软医疗。作为央企和民企携手发展高端医疗设备产业的具体实践,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通用技术集团进入大型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实现从医疗服务向医疗科技的战略布局。
礼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FDA批准上市:7月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官网宣布,礼来研发的药物“Donanemab-azbt”被批准用于治疗有轻度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商品名为“Kisunla”。Donane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它靶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斑块清除。礼来表示,患者每四周静脉输注一次Kisunla,每瓶售价为695.65美元,6个月疗程的费用为12522美元,12个月疗程的费用为32000美元,18个月疗程的费用为48696美元。
恒瑞首仿药获FDA批准上市:7月2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FDA已经批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两种规格为133mg/10mL、266mg/20mL)在美国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获得该品种仿制药批准的厂家。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最早由美国Pacira公司研制,是临床上广泛用于局部麻醉和术后镇痛的酰胺类局部麻醉剂,相比于普通注射剂5至6小时的作用时间,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可将镇痛效果延长至数天,其采用先进的多囊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更有利于手术患者的疼痛管理,该药上市十余年无仿制产品成功上市。
诺华在中国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动工:7月2日,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在浙江海盐举行奠基仪式,正式启动工程建设。这是诺华在中国的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也是诺华在国内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落地浙江省海盐县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投资总额预计6亿元人民币。在获得必要监管批准和许可的前提下,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有能力批量为中国患者提供肿瘤精准治疗所需的创新药物。
百时美施贵宝“退货”卫材FRαADC药物:7月1日,卫材公告称,百时美施贵宝(BMS)正在进行内部产品组合优先级的调整工作,双方将终止FRαADC药物MORAb-202的全球战略合作。同时,卫材计划退还从BMS处收到的2亿美元研发费用中未使用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记为其他收入。该消息意味着此前双方达成的价值31亿美元的BD合作就此终止。
生物技术
川宁生物预计上半年净利预增86.76%-97.00%:7月8日,川宁生物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7.3亿元-7.7亿元,同比增长86.76%—97.00%。本报告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公司工艺技术不断提升,产量增加,同时通过节能降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本期净利润同比上升。
信达生物宣布入股驯鹿生物:7月5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与驯鹿生物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据协议条款,驯鹿生物将按照约定价格购买信达生物在原BCMA CAR-T合作协议项下拥有的相关权益,获得福可苏(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的全球市场商业化权益及知识产权许可等权益,并独立负责和决策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同时,信达生物将按照相同价格入股驯鹿生物,持有后者18%的股份比例,成为驯鹿生物的战略股东。
康宁杰瑞制药核心产品海外临床宣告失败:7月1日,康宁杰瑞在美国的合作伙伴TRACON宣布,治疗既往化疗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或粘液纤维肉瘤患者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将终止恩沃利单抗的进一步开发,该消息导致公司股价一定下跌。据2023年年报,康宁杰瑞制药-B营业总收入2.19亿元、净利润-2.11亿元。
资本市场
都正生物终止创业板IPO:7月7日,深交所官网显示,长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终止。招股书显示,都正生物是一家拥有临床研究全流程服务能力的专业化临床研究服务企业,致力于为医药企业、科研机构、CRO等提供药物、医疗器械等临床研究服务。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务收入为1.43亿元、2.17亿元、3.47亿元及1.77亿元,净利润为2448.28万元、3700.34万元、7777.28万元及2213.89万元。
创志科技终止创业板IPO:7月6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创志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终止。招股书显示,创志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制药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致力于为制药企业提供药物固体制剂领域的全套定制化智能解决方案。2020年度-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575.53万元、20942.78万元、26251.08万元、14542.31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382.20万元、6283.96万元、8059.37万元、3502.20万元。
港股医药近十年最大私有化交易诞生:7月5日,赛生药业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流程,正式从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据悉,本次交易估值约为118亿港币(约合110亿元人民币),是过去十年香港资本市场医疗领域已完成的最大私有化交易。本次交易也是过去三年大中华区最大的由私募基金牵头完成的医疗并购交易。
苏州新设立3支总规模135亿元产业基金,助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未来产业:7月3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14支产业专项基金在南京集中签约。其中,江苏省高端装备(苏州)产业专项母基金总规模60亿元,重点投资新型储能设备、工业母机及集成化装备、智能车联网、人形机器人等各类高端装备和核心部件。江苏省生物医药(苏州)产业专项母基金总规模60亿元,聚焦创新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合成生物学等领域。苏州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总规模15亿元,重点依托苏州在光子、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大对前沿新材料、量子技术、空天开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的投资。
业绩预告不准确,誉衡药业收监管函:誉衡药业7月2日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1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253.99%-360.19%。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营销改革,部分核心产品销量实现较快增长。但7月5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对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的监管函》,表示2024年1月31日誉衡药业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0000万元至24000万元。2024年4月20日,誉衡药业披露 《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12033.42万元。深交所认为,誉衡药业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年度报告披露的经审计净利润差异较大且未及时修正,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违反了相关规定。
恒升医学终止IPO:7月3日,北交所官网显示,恒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上市申请终止。恒升医学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为血糖监测及糖尿病管理产品、医用耗材和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产品和医用设备的代理业务。据招股书,2020年-2022年及2023上半年,恒升医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2.79亿元、3.24亿元、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132.58万元、4442.44万元、4148.34万元、2226.35万元。
恒昌医药终止创业板IPO:7月2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湖南恒昌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上市申请,创业板上市申请终止。据招股书,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药流通企业。致力于将优质平价、品类丰富的自有品牌产品提供给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等中小零售药店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医务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方面,恒昌医药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9月份分别实现营收约为5.29亿、9.61亿、18.49亿、14.95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约为3354.94万、5119.31万、1.11亿、1.23亿人民币。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01
江苏开元药业有限公司
一家从原料药到制剂、研发加生产一站式CDMO服务平台—江苏开元药业有限公司,其拥有1家研发公司、1家原料药工厂和2家制剂工厂,实现化药从研发至商业化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专业从事化学小分子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拥有6位博士、26位硕士的核心技术团队。
公司研发团队懂生产,得益于自身拥有工厂的优良条件,可在立项之初根据工厂设备配备情况,设计符合商业化生产的工艺,确保从研发到生产的连贯性,节省项目转移时间;可通过充分筛选及评估原辅包指标和价格,强化商业化生产的成本控制,减少非必要变更,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家医药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公司坚持仿创结合的思路,不断拓展立项和研发的广度及深度。除了自身发展外,公司也积极为合作伙伴提供“原料药+制剂+MAH”一站式CDMO服务平台,推动创新药、仿制药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与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国邦集团、鼎泰药研集团等国内知名药企达成医药研发战略合作。
02
母公司:江苏开元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于2008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高新区江苏生命科技园,团队规模近5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20%,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是集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国际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药国际化企业。产品行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近2.5亿美元,年销售额超15亿元人民币。
03
江苏贝佳制药有限公司
开元药业全资子公司,位于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是开元医药的制剂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出口受托生产、MAH受托生产等。拥有片剂、硬胶囊剂(含头孢菌素类)、散剂、口服溶液剂生产许可证,其中片剂、硬胶囊剂(含头孢菌素类)、口服溶液剂通过GMP符合性检查。具备颗粒剂、头孢干混悬剂生产条件,可满足国内外客户大批量的药品委托加工生产。
片剂
5亿片/年
胶囊
10亿粒/年
口服溶液剂
3000万瓶/年
04
江苏中泰药业有限公司
开元药业全资子公司,位于南京经开区,拥有6万平方米的药物研发中心和制剂生产车间,涵盖剂型种类多样。
05
开元制药(安徽)有限公司
开元药业全资子公司,位于安徽宿州经开区,占地300亩,是开元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磷霉素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建设了符合GMP标准的化学合成车间,配备各类先进生产设备约120台(套),支持酯化、氢化、氧化等反应类型,可独立进行中试、放大、验证申报等工作。
磷霉素左磷右胺盐
600吨/年
磷霉素钙
250吨/年
磷霉素钠
50吨/年
磷霉素氨丁三醇
50吨/年
蔗糖八硫酸脂盐
1000kg/年
项目推荐
制剂转让项目推荐
中间体原料药清单
中间体原料药清单
联系方式
姜先生
联系人
18662701003
手机
jiangbo@farmasino.com
邮箱
李先生
联系人
18662728051
手机
lichao@farmasino.com
邮箱
段先生
联系人
15380958520
手机
dzh@farmasino.com
邮箱
<<开元医药
开元药业>>
100 项与 国药集团鲁亚(山东)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国药集团鲁亚(山东)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