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次空腹和餐后口服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地屈孕酮片(10 mg)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Abbott Biologicals B.V.生产的地屈孕酮片(达芙通®,10 mg)为参比制剂,比较两制剂中药动学参数Cmax、AUC0-t、AUC0-∞,评价两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屈螺酮炔雌醇片在空腹及餐后条件下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本研究考察健康女性受试者在空腹及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由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屈螺酮炔雌醇片(受试制剂,规格:3mg/0.03mg)与相同条件下单次口服由Jenapharm GmbH & Co. KG持证的屈螺酮炔雌醇片(参比制剂,商品名:Yasmin®,规格:3mg/0.03mg)的药动学特征,评价两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为该受试制剂的注册申请提供依据。
米索前列醇阴道片对足月妊娠妇女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大样本人群中观察米索前列醇阴道片(给药间隔6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00 项与 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近期,“停摆”了整整十年的维生素D制剂终于有了新消息!
8月19日,南京九霄药业提交了一条阿仑膦酸钠维D3片(Ⅱ)的仿制上市申请,注册分类4类。
十天前的8月8日,厦门紫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3类仿制品种——维生素D口服溶液,获得临床默示许可。
维生素D都很熟悉,可通过皮肤合成,也可从饮食中获取,其中动物食物来源的为VD3,植物食物来源的为VD2,上市的产品也分:VD3、VD2和VD制剂。
自2016年药品注册分类改革以来,国内再无新获批的含维生素D制剂上市;改革前的老品种也无一通过一致性评价。
换句话说,2016年至今,维生素D制剂领域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VD3可与多种成分组合制作成片剂、咀嚼片、颗粒等,在全平台有超100亿市场,其中碳酸钙+VD3组合成分就有90亿年销售额,可见市场之大。
碳酸钙+VD3如此大的市场,却长期被赫力昂、朗迪、安士三家企业瓜分,多年来格局非常稳定,没给后来者一点机会,新文号批不出来,老文号过不了评。
一致性评价兴起的时候,这些企业其实去尝试去做一致性评价,但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碳酸钙+VD3组合所有剂型全部无参比,即使后来有被列入了无法推荐参比目录,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碳酸钙D3片、咀嚼片等产品,赫力昂、安士制药、盖天力等企业都曾提交过一致性评价,但结果不是被驳回,就是拖了五六年无果。
图源:摩熵医药数据库
在几轮碰壁之后,现如今碳酸钙+VD3成分的制剂,成了一个被CRO频频提及的“蓝海但不能做的品类”。市场广阔、潜力无限、不受政策影响,但研发门槛高、失败风险大,又让人望而却步。
但国内从不缺少敢于挑战的企业。
如开头所说,南京九霄药业已提交阿仑膦酸钠维D3片(Ⅱ)的上市申请。作为CRO公司南京逐陆的子公司,实为南京逐陆对该品类的直接挑战。而南京逐陆不仅推进阿仑膦酸+VD3组合,还在持续研发市场更大的碳酸钙+VD3成分。
阿仑膦酸钠维D3片参比制剂早在2017年即已确立,且为原研在国内上市品种。在本土企业纷纷围剿原研的背景下,该品种却被搁置八年无人敢碰,其挑战难度可见一斑。
该品种完成了一次BE试验后提交上市,目前正在审评中,若阿仑膦酸钠+VD3能成功获批上市,那必然给另外的组合制剂带去希望。
VD3成分难,VD2成分一样同病相怜。
VD2成分制剂市场没有那么大,全平台30亿左右,当年大连水产和南京海鲸的维生素D2软胶囊,一齐在2020年开始进行一致性评价申报,一齐历经近五年审评,最终统统失败的案例,备受关注。
维生素D2软胶囊,过不了评不是因为无参比,维生素D2软胶囊参比2017年就已确定,参比持证商赛诺菲,美国上市的原研品种。
大连水产药业的维生素D2软胶囊,1996年就在国内获批上市,在国内销售了近三十年,2020年6月19日以补充申请提交了一致性评价申请,在2020年10月甚至历经了现场核查,这就不太常见。然而结束现场核查后等待了四年,最终还是在2024年8月被下了通知件,可见这个产品过评难度。
南京海鲸情况相似,上市二十多年,相似的时间提交了一致性评价,等待了四年多,相似的时间被下发通知件。
目前维生素D2制剂只剩下一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的维D2磷葡钙片在走审评流程(受理号:CYHS1700429),2018年提交,2020年进入发补阶段,但是目前是暂停状态,未来堪忧。
除此之外,毫无进度。
VD3、VD2均希望渺茫,单纯的VD成分同样很难。
VD是脂溶性维生素,不与钙等组合只能制成液体剂型。仅维生素AD滴剂和维生素D滴剂,两种品类全平台相加超60亿市场。
然而这两个品类更是决绝,根本没有企业尝试过进行一致性评价。
这两个品类的市场也格外稳定,由山东达因、国控星鲨、青岛双鲸、上海东海这些专业做VD液体制剂的企业占据,前三家加起来就已经超过50亿的市场,占到总市场的87%以上。
图: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滴剂全平台销售额排行;数据源:摩熵医药
但随着时间推移,总有企业会想做出改变,比如开头所说,厦门紫旭申报临床的维生素D口服溶液。
维生素D口服溶液参比制剂持证商是法国的Laboratoires Crinex,2022年12月28日被纳入第六十二批参比正式目录。
维生素D口服溶液目前有三条记录,广州朗圣未被批准,经查无临床试验记录,昆明邦宇制药今年5月提交上市申请,同样没有临床试验记录,这两家企业认为参比是个真溶液,可豁免临床。厦门紫旭医药则相反,认为该品没有豁免临床的可能,直接申请了临床试验。
厦门紫旭医药的魄力值得敬佩,该品种豁免临床的可能性极小,广州朗圣已被驳回,昆明邦宇制药的受理号CYHS2501755,2025年5月15日被CDE受理后,三个月未进入新报任务,毫无进度。
维生素D制剂相加全平台有近200亿市场,且一半都是院外市场,不受集采限制,政策影响小,可竞争空间大,况且目前有研发新进度的只有那么两条,怎能不引起关注呢?
未来维生素D制剂会如何?这两家企业能否顺利获批上市?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参考:
螺丝钉Pharma-3类仿制药口服溶液想豁免III期临床试验是否可行?
南京逐陆-维生素D3的前世今生:从稳定性难题到技术突破
喜欢我们文章的朋友点个“在看”和“赞”吧,不然微信推送规则改变,有可能每天都会错过我们哦~
免责声明
“汇聚南药”公众号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在留言栏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信息来源:药通社
往期推荐
本平台不对转载文章的观点负责,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要得到授权。
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端的销售额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80.79%。其中2024年TOP10产品中,司美格鲁肽大涨142%,夺得榜首;TOP10生产企业中,本土药企占四席,国药控股星鲨制药、三生蔓迪药业、东阿阿胶、北京同仁堂在列。
网上药店药品销售突破700亿大关,化学药领涨94.96%
后疫情时代,线上购药模式凭借隐私保护、便捷配送和品类齐全等优势,成功培育了年轻消费群体和慢性病患者的使用习惯。在“互联网+医疗”政策推动下,该市场已完成从补充渠道到主流购药方式的转型。
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端药品销售额达715.13亿元,同比增长31.69%,创历史新高。其中化学药表现尤为亮眼,销售额451.33亿元,同比增长34.62%,占总市场份额63.11%;中成药销售规模235.7亿元,同比增长22.34%,占比32.96%。2025年第一季度涨势延续,化学药同比激增94.96%,中成药增速达58.86%。
网上药店销售端药品销售年度趋势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网上药店销售数据库
从ATC分类来看,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端的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占比最大,为24.72%,其次是皮肤病药物(占比12.2%)、生殖泌尿系统药物(占比10.76%)、心血管系统药物(占比10%)。从给药途径来看, 口服药占据绝对主导,占比76.97%,外用药占比12.72%,其次是皮下注射(3.04%)、眼部给药(2.12%)、口腔吸入(1.63%)等。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网上药店销售数据库
司美格鲁肽暴涨142%登顶,TOP10药品格局生变
从品种销售排名来看,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端市场TOP10药品分别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奥利司他胶囊、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米诺地尔酊、他达拉非片、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阿胶、玻璃酸钠滴眼液。
2024年网上药店销售端市场TOP10药品
2024年网上药店TOP10药品合计占据15.5%市场份额,其中7个品种销售额超10亿元。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17.76亿元销售额、142%增速登顶榜首,取代“常胜将军”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从第六名跃升至榜首。值得关注的是,玻璃酸钠滴眼液同比增长28.69%,销售规模超6亿元,首次进入前十榜单。而片仔癀销售额虽超6亿元,但跌出前十,相比2021年超11亿元的销售峰值缩水近半。
作为男性健康领域核心品类,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与他达拉非片持续保持市场热度。2024年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销售额13.06亿元,同比增长12.39%;其中,辉瑞原研药“万艾可”占据39.2%份额,白云山“金戈”以35.67%份额紧随其后,其次是齐鲁制药占据10.34%,剩余市场被朗圣药业、阳之康医药、广生堂等十余家企业分食。
目前,中国西地那非市场上原研药与仿制药并存。辉瑞的原研药于2000年被引入(商品名:万艾可),又被称为“伟哥”。2014年5月,西地那非原研药用途专利到期,同年12月,白云山的“金戈”上市,成为了首个国产“伟哥”。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截至目前国内西地那非的生产批文(在使用)有96个,涉及55家企业;其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有67个批文,涉及29家企业,市场竞争激烈。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每年获批批文数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此外,阿胶是2024年唯一跻身TOP10的中成药,销售额超7亿元。玻璃酸钠滴眼液(俗称“人工泪液”)是干眼症患者的“救命稻草”,也是眼科用药TOP3产品,2024年在网上药店销售端的销售额达到6.28亿元,在全国医院终端市场的销售额超10亿元。
TOP10企业格局:三巨头领跑,本土药企占四席
生产企业TOP10榜单中,销售额超10亿元的有6家,阿斯利康以超21亿元销售额领跑,诺和诺德、拜耳、辉瑞分列二至四位。本土企业表现亮眼,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市场份额9.78%)、三生蔓迪药业(8.24%)、东阿阿胶(7.01%)、北京同仁堂(6.71%)四家入围,合计占据31.74%市场份额。其中,国药控股星鲨制药(维生素D滴剂)与三生蔓迪药业(米诺地尔酊)凭借单品种实现超10亿元销售额,展现爆品打造能力。
结语
中国网上药店药品销售已迈入700亿量级,化学药与中成药双轮驱动,司美格鲁肽等明星产品引爆增长。政策支持与消费习惯变迁下,医药电商从补充渠道升级为主流阵地。药企需抓住这一机遇,优化产品布局,提升线上营销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
近期热门资源获取
中国临床试验趋势与国际多中心临床展望-202505
2024年医药企业综合实力排行榜-202505
中国带状疱疹疫苗行业分析报告-202505
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分析报告-202504
数据透视:中药创新药、经典验方、改良型新药、同名同方的申报、获批、销售情况-202503
2024年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202503
中国AI医疗健康企业创新发展百强榜单-202502
解码护肤抗衰:消费偏好洞察与市场格局分析-202502
2024年FDA批准上市的新药分析报告-202501
小分子化药白皮书(上)-202501
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全景洞察报告-202501
2024年医保谈判及市场分析报告-202501
近期更多摩熵咨询热门报告,识别下方二维码领取
联系我们,体验摩熵医药更多专业服务
会议
合作
园区
服务
数据库
咨询
定制
服务
媒体
合作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开启摩熵化学数据查询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摩熵医药企业版免费试用!
从认知生命到创造生命,合成生物学正掀起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其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化学合成,成为全球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绿色制造”的核心路径。据相关统计,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2028年有望接近500亿美元,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
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酶、微生物细胞,结合化学工程技术进行目标产品的加工过程。生物制造与合成生物学概念相似但各有侧重。合成生物学侧重学科概念,是一套在工程科学理念指导下,以“建物致知”新高度来认识生命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而生物制造侧重产业概念,是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进行“建物致用”社会化生产的新兴产业方向。生物制造是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是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已经布局合成生物学,涉足生物制造。
为绘制中国合成生物制造的产业新版图,synbio深波和中国合成生物学博览会强强联合,深入产业前沿调研,从市值、销售额、融资情况、技术能力、体系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8月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合成生物学博览会上首次权威发布《2025 中国合成生物制造TOP 101》榜单及《SynBio合成生物制造“新势力”奖》、《SynBio合成生物制造“新基建”奖》、《SynBio合成生物制造产学研启明星奖》、《SynBio合成生物制造先锋人物》。
《2025 中国合成生物制造TOP 101》:"100"——刻画当下合成生物制造的产业图谱,展现头部企业的技术壁垒与产业化规模。"1"——标识下一代生物制造的颠覆者,代表底层技术突破与全球价值链重塑。100+1既象征从认知生命到创造生命的科学革命,也隐喻从1到N的产业爆发。TOP101不仅是对行业格局的重新梳理,更是对生物制造创新生态的系统性重构。
FNS101(Future New Species):指“未来新物种”,代表具有颠覆性基因的企业或创新个体,强调进化、适应力和突破传统模式的能力。在这个舞台上,主角不再是垄断市场的传统巨头,而是持续进化、敢于颠覆的"新物种"。我们此次评选《SynBio合成生物制造“新势力”奖》、《SynBio合成生物制造“新基建”奖》、《SynBio合成生物制造产学研启明星奖》、《SynBio合成生物制造先锋人物》,也是在寻找未来的颠覆者和开拓者。
本次评选盛典汇聚合成生物产业核心力量,头部企业深度参与共绘行业蓝图。华恒生物(688639)、安琪酵母(600298)、锦波生物(832982)、川宁生物(301301)、华熙生物(688363)、海正药业(600267)、金禾实业(002597)、富祥药业(300497)、朗坤科技(301305)拓新药业(301089)、仅三生物、祥瑞药业、微构工场、弈柯莱、瑞德林生物等超过70家企业参与了领奖,并分享对未来的观点。
这场覆盖全产业链的顶级盛会,既是对行业标杆的权威认证,更是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实力的集中展示。
喜欢我们文章的朋友点个“在看”和“赞”吧,不然微信推送规则改变,有可能每天都会错过我们哦~
免责声明
“汇聚南药”公众号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在留言栏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信息来源:合成生物学俱乐部
往期推荐
本平台不对转载文章的观点负责,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
100 项与 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