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评价 HRS9950 片在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达病毒学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设计 II 期临床研究
评价 HRS9950 片在经 NAs 治疗达病毒学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健康受试者单次、多次口服HRS5685片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I期临床研究
评价HRS5685片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和多次给药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评价HRS5685片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评价HRS5685片在健康受试者中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A Phase I Single and Multiple Ascending Dose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Oral HRS5685 in Healthy Subjects
This 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ingle ascending dose (Part A) and multiple ascending dose (Part B) of HRS5685 tablet in healthy subjects.
100 项与 瑞可迪(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瑞可迪(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今日,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其长效HIV预防药物lenacapavir(来那帕韦)的新药申请,用于HIV感染的暴露前预防(PrEP)。这款新药已于今年1月在中国获批首个适应症,用于治疗多重耐药型HIV感染成人患者。其一年仅需注射两次,有望为HIV预防带来重要突破。这一消息再次将公众视野聚焦于HIV治疗领域。
近年来,HIV治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从每日服药到长效注射,从单一疗法到联合用药,患者拥有了更多治疗选择。与此同时,更多在研HIV新药管线还在继续推进,致力于为患者带来更多高效、安全、便利的治疗选择。本文盘点10多款正在中国进行临床开发的HIV研发管线(包括联合疗法,不完全统计),这些在研产品涵盖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IL-7融合蛋白、IL-21融合蛋白、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抗PD-L1联合疗法、治疗性核酸疫苗等各类机制药物。
图片来源:123RF
歌礼:ASC22联合西达本胺
作用机制:抗PD-L1抗体联合HDAC抑制剂
根据歌礼公开资料,该公司正在推进ASC22联合西达本胺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功能性治愈的2期临床研究。ASC22(恩沃利单抗)是一款可皮下注射的抗PD-L1单域抗体,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具有重建慢性病毒感染患者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潜力。歌礼已经从苏州康宁杰瑞获得ASC22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用于治疗包括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在内的所有病毒性疾病。西达本胺是微芯生物开发的一款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乳腺癌等适应症。
此前于2023年7月公布的2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SC22联合西达本胺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有效地激活了潜伏的HIV病毒库。
前沿生物:FB1002(3BNC117联合艾博韦泰)
作用机制:抗HIV的广谱中和抗体+HIV长效融合抑制剂
FB1002是前沿生物正在开发一种抗HIV病毒药物,这是将艾博韦泰(艾可宁,已在中国获批上市)与3BNC117组成的联合疗法,为长效、注射、双靶点融合抑制剂,拟每2~4周给药一次。
根据前沿生物公开资料介绍,该组合疗法拟探索“多重耐药、维持疗法、免疫治疗和预防”多种适应症。在多重耐药适应症方面,艾博韦泰联合3BNC117抗体作用靶点分别为HIV膜蛋白GP41和GP120,都可阻止HIV病毒进入CD4+T细胞,也可以阻断细胞介导的感染。两药组合可提供更广泛的病毒株覆盖,产生更高数量级和持续时间更长的抗逆转录病毒效果。在免疫疗法适应症上,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清除被HIV病毒感染的细胞(即病毒库),提高针对HIV病毒的自身免疫反应,使患者在一定期间内不使用任何药物而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控制,探索功能性治愈。目前,该组合疗法正处于2期临床研究阶段。
艾迪药业:ACC017片
作用机制:HIV整合酶抑制剂
ACC017片是艾迪药业在研的化学1类新药,为全新结构的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通过抑制HIV整合酶活性,可有效阻断HIV基因组整合进入宿主基因组DNA,临床拟用于治疗HIV感染。临床前研究显示ACC017抗病毒效果良好、与其它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安全窗大等特点。该产品药物口服吸收暴露水平良好,可支持每日给药一次。目前,ACC017片已进入1b/2a期临床研究阶段。
康宝生物、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利普韦肽、LP-98
作用机制:HIV膜融合抑制剂
利普韦肽是一款多肽类HIV膜融合抑制剂。该产品是在对HIV融合蛋白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设计而获得的强效膜融合抑制剂,研究表明,其对各种亚型HIV的抑制活性提高数千倍之多,而且对T20耐药病毒株也高度有效;在恒河猴SHIV感染模型,利普韦肽单独给药可以迅速将病毒载量降到检测线以下水平,表现出长效的治疗效果。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康宝生物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正在开展一项2期临床研究,评价注射用利普韦肽联合核苷药物在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
此外,康宝生物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还正在开发LP-98,这是在对利普韦肽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膜融合抑制剂,通过恒河猴模型研究发现,其低剂量单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SHIV(一种HIV和SIV嵌合病毒)病毒复制,且维持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该产品正处于1/2期临床阶段,研究旨在评估在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多次皮下注射LP-98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杰科生物:JL18008注射液
作用机制:长效IL-7融合蛋白
JL18008注射液为杰科生物及美国Jecho Labs研发的长效IL-7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通过受体结合,激活JAK/STAT、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HIV免疫重建不良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进而重建免疫功能。该分子通过巧妙的序列设计,解决了传统细胞因子类药物在体内半衰期较短的痛点。
该产品目前正在中国开展1/2期临床研究,并已经在美国获批临床,针对HIV免疫重建不良患者。绝大多数HIV/AIDS患者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实现免疫功能重建,即CD4+ T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仍有部分HIV/AIDS患者即使能够长期维持病毒抑制,仍不能实现免疫重建,这些患者被称为免疫重建不良者或免疫无应答者(INRs)。
艾伯维:ABBV-382
作用机制: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
α4β7整合素在HIV-1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BBV-382是一种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可通过直接拮抗α4β7与其同源配体MAdCAM-1或HIV-1 gp120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HIV-1复制/细胞间传播。在中国,ABBV-382正在开展1期临床,用于在不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情况下持续抑制免疫介导的HIV。
在全球范围内,艾伯维还在开发ABBV-181 (budigalimab,抗PD-1)和ABBV-382的组合(研发代号:ABBV-1882),正在研究作为一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病毒控制方案,目前处于2期临床阶段。
真实生物:CL-197
作用机制:嘌呤核苷抗病毒药物
CL-197是一款在研新型口服HIV候选药物,为新一代口服长效嘌呤核苷抗病毒药物。该产品通过口服给药,其半衰期超过168小时,有望每周仅需服药一次。这种相对方便的服药方案亦可能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结果。根据真实生物最新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已经针对CL-197开展了1期临床研究,预计2025年完成。
此外,真实生物还基于阿兹夫定与CL-197在治疗HIV感染方面的潜在联合长效作用,开发了全口服长效复方片剂(阿兹夫定/CL-197),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阿兹夫定是一款同时针对逆转录酶和病毒感染因子的双靶点治疗HIV感染核苷类口服药物,真实生物认为,阿兹夫定/CL-197通过对三靶点的联合作用,作为一种鸡尾酒疗法,可有效降低耐药性出现。
医克生物:ICVAX
作用机制:艾滋病治疗性核酸疫苗
ICVAX为医克生物在研的艾滋病治疗性核酸疫苗,该产品旨在诱导具有广谱、多功能病毒特异性T细胞,实现无须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而控制病毒复制的目标。2024年11月,医克生物公布了ICVAX的1期临床研究积极结果。研究显示,接受ICVAX疫苗的受试者皆诱导出预期的T细胞免疫应答。在接受最佳ICVAX剂量的受试者中,大多数人的T细胞反应增加了2倍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受试者体内的一种独特的T细胞亚群在接种ICVAX后有所增长,而这种T细胞亚群是在“精英控制者”(elite controllers)内能够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功能性T细胞。目前,医克生物正准备与NMPA沟通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探索的2期临床试验方案,进一步探索 ICVAX 的免疫原型性和控制病毒载量的有效性。
乘典生物:CD-001
作用机制:IL-21融合蛋白药物
CD-001是乘典生物针对目前临床PD-1抑制剂肿瘤治疗有效率不高的问题,自主研发的一种靶向肿瘤反应性CD8+T细胞的IL-21融合蛋白药物,在阻断PD-1免疫抑制信号的同时,体内选择性扩增肿瘤反应性CD8+T细胞,可显著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该产品拟开发的适应症包括肿瘤和HIV感染,其中针对实体瘤适应症已经在中国和美国获批IND,针对HIV适应症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和美国申报IND。
恒瑞医药:HRS5685
作用机制:化药1类新药
根据恒瑞医药此前公告,HRS5685能够抑制HIV-1复制,临床拟用于HIV-1感染者的治疗。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恒瑞医药子公司瑞可迪生物正在针对HRS5685片开展针对健康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1期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塞拉维诺片
作用机制:CCR5拮抗剂
几乎所有HIV-1病毒感染初期均以CCR5受体作为共受体,CCR5受体在HIV-1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成为抗HIV-1的重要靶点。塞拉维诺片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采用基于结构和改变代谢统计的药物设计策略开发出新结构类型CCR5拮抗剂。该产品对CCR5受体具有更好的拮抗活性,对多种HIV病毒株、临床株及耐药株的抑制活性和治疗指数相当或更佳。该产品正处于针对HIV感染的1期临床研究阶段。
以上仅盘点部分在中国研发的HIV临床管线,目前还有其他多款针对HIV的在研产品正在进行前期研发,比如多款处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的CAR-T细胞药物、iNKT细胞药物等等。此外多款已经获批上市的HIV药物也正在探索更多的适应症。
作为创新的赋能者、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以及全球健康产业的贡献者,药明康德致力于通过其独有的CRDMO模式,以及其业内领先的感染性疾病新药研发赋能平台,助力全球共同应对这一重大的健康威胁。早在2019年,HIV“鸡尾酒”疗法开发先驱何大一教授就曾做客药明康德健康产业论坛,分享抗HIV药物开发的洞见。在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也发表了盘点文章,系统回顾HIV标准疗法的现状,同时梳理在研新药亮点。期待在行业内外人士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下,一个没有艾滋病的未来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
[1]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风起云涌,创新药发展迅速,热门领域竞争激烈。为了让世界进一步领略中国快速发展的医药创新实力,CPHI China将在展会同期携手广东医谷、灵德医药推出“第八届中国生物制药峰会”,共同探究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创新与突破,生物药物产业发展概况、创新药物注册及项目管理等热门话题,发掘生物医药合作机遇。 第八届中国生物制药峰会 会议时间:2023年6月19-20日会议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E1馆M15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广东医谷灵德医药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报名听会会议议程2023年6月19日 下午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峰会——第23届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14:00-14:30签到14:30-14:35主持开场朱巍巍,广东医谷国际医疗产业创新中心14:35-14:45开场致辞谢嘉生,广东医谷执行总裁投资机构代表14:45-15:15环状RNA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高璐,圆因生物CEO15:15-15:45干细胞/外泌体的数字化、自动化、规模化、封闭化、活性化(DASEA)生物智造平台的研发及转化——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张智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教授、博导、广东省政协委员15:45-16:05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临床研发策略与发展韩海雄,有临医药首席医学官16:05-16:35晚期恶性实体瘤基因免疫细胞治疗研究前沿钟晓松,美国国防部疾病卫生监督中心前终身研究员、卡瑞济首席科学家16:35-17:20圆桌对话——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新技术发展趋势与临床转化主持人:韩海雄,有临医药首席医学官圆桌嘉宾:1.张智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2.钟晓松,美国国防部疾病卫生监督中心前终身研究员、卡瑞济首席科学家3.喻晶,幂方资本合伙人4.高璐,圆因生物CEO5.陈一军,南京元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6.周国庆,上海荣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7:20-17:30会议结束,观展交流2023年6月20日 上午10:00-10:30生物医药CGT新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王智锋,北京灵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10:30-11:00核酸药物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实例蒋云,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1:00-11:30细胞药物注册法规要点刘实,北京玛思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11:30-12:00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CMC及临床肖明博士,上海爱萨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床总监嘉宾介绍高璐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博士,北京大学生物系,获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博士、美国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博士后,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从事科研工作。历任罗氏传染病领域研发负责人与乙肝中国临床开发负责人,恒瑞控股子公司瑞利迪生物医药、瑞可迪生物医药、上海拓界生物医药执行董事等职务。领导了多个mRNA、siRNA、ADC等新型技术平台建设和转化,领导过传染病、肿瘤、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策略及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拥有丰富的研发及产业化管理经验。张智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教授、博导、广东省政协委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呼吸国重组织工程组长,广东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作为第一与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15项国内外奖项,在领域内权威期刊《Adv Sci》、《Bioactive Materials》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一作/通讯48篇, IF>15的一作/通讯论文有15篇,H指数33;申报国际、国内专利30余项;预研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3项(发布1项)、团队标准17 项(发布6项)。多项科研成果已进入临床转化及产业化阶段:开发了DASEA生物智能制造平台,用于细胞和外泌体的“数字化、自动化、规模化、封闭化、活性化”生产,克服了传统二维细胞培养系统在可扩展临床应用中的瓶颈。DASEA生物智造平台降低了细胞制备的成本,提高了细胞制备的质量与稳定性,可有效促进再生医学等细胞治疗技术的转化。韩海雄有临医药首席医学官早期在中科院生化所专注于肿瘤病因的基础研究,并从事抗肿瘤药物分子发现的研发工作,后转向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对肿瘤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整个链条有第一手经验及深刻认识。近10年主导负责30多个肿瘤新药项目从立项,研发策略制定,IND申报,试验开展,研究总结的全过程医学工作。钟晓松美国国防部疾病卫生监督中心前终身研究员、卡瑞济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家海外特聘专家。2020北京医学科技奖,2021联合国顾氏和平奖。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基因与细胞工程中心主任。钟教授是国际上最早第三代CAR-T创始人,华人最早从事CAR-T研发者(见2005 CANCER RESEARCH),同时也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将干细胞样T细胞(Tscm)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在Dr.Rosenberg Steven实验室工作期间,为Dr.Rosenberg实验室成功引进CAR-T技术用以治疗血液肿瘤与实体瘤的前期临床研究,参与Yescarta 的设计中第一次成功治愈晚期淋巴瘤(2010 Blood ),并首次提出将干细胞样T细胞用于癌症治疗之中(论文发表于Nature Medicine,在PubMed上单引用达500余次),其它相关SCI研究论文40多篇,在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申请国际和国家专利20多项,也是亚太基因和细胞治疗协会细胞研究领域负责人之一,还是多个协会主要负责人。喻晶幂方资本合伙人任幂方健康基金合伙人,履职基金管理和投资工作。具有约二十年生物医药相关临床前及临床研发经验,擅长多个细分领域和不同阶段的投资,并主导完成多个生物医药项目投资。毕业于巴黎大学,具有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双硕士学位、药物经济学博士学历。留法期间曾任法国国家科学院以及法国国家医学健康学院研究员、巴黎医学联合会TENON医院临床研究首席科学家数年。陈一军南京元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有超过十年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研究以及产业投资经验。先后供职于新加坡中央医院、新加坡Esco Group、远大医药(中国)。2008年开始从事反义核酸药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工作,随后主要从事肿瘤内分泌学,肿瘤转化医学,肿瘤精准医学研究工作,以及Biotech 产业投资。2019年加入远大医药集团海外事业部,随后成立mRNA药物研发公司南京奥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远大医药)并担任董事总经理。周国庆上海荣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瑞典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在加拿大做研究科学家,曾被聘为重庆大学副教授。拥有十多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创立过3家生物技术公司,并担任过首席执行官(CEO)、首席战略官(CSO)和董事长;十多年医药行业投资的丰富经验,其中6年美国生物医药投资的经历。投资过20多家美国、中国新药公司,其中5家已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王智锋北京灵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王智锋,中医世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先后在北京、河北等地三甲医院担任中医临床医生;从事医药行业20余年,参与并指导过的临床试验项目达200余项。现任中国OTC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关村众邦医药器械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北京市昌平区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灵德医药集团的CEO。“降低临床试验风险 造福人类健康“是他执着热血的目标,“专业 专注 高质 高效”是他领导团队的理念。他带领企业承接的每一个临研项目都坚持以国际化标准严格规范操作,从少失误、零失误;创司至今,临床项目核查通过率100%的成功业绩。蒋云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清华大学博士,CTU-UIBE MBA, 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负责人,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秘书长,农工党十四届北京市科技委员,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16年获《中国青年》杂志专题报道。主持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运营建设。主持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作为骨干参与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项。现有国际专利5项,在申专利5项。主持全球首款合成生物基因治疗药物SynOV1.1的研发和临床、全球首个古典猪瘟mRNA疫苗研发、中国首个在美获批临床新冠mRNA疫苗研发。刘实北京玛思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曾任扬子江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新疆特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北京美迪康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多次参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期间发表多项论文,现担任多家基因与细胞药物CMC顾问和政府事务顾问,现任北京灵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同时现任北京玛思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报名听会联系我们展位与广告咨询茅女士电话:021-33392250邮箱:chris.mao@imsinoexpo.com吴女士电话:010-58036296邮箱:wuyushuang@cccmhpie.org.cn会议与合作咨询关女士电话:021-3339 2275邮箱:magalie.guan@imsinoexpo.com刘女士电话:010-58036334邮箱:liuweiqi@cccmhpie.org.cn关于CPHI & PMEC China广州展以广州作为桥头堡,聚能大湾区,展会将联动东南亚乃至亚洲医药市场,通过汇聚200+优质企业及10,000+人次观众,联动10+高品质现场会议活动,着力打造一个多角度展示企业、深层次实现交流、全方位促成合作的高端商贸平台。了解更多:乘势南下开新局丨CPHI & PMEC China 9月入驻广州!【企业推荐】智药研习社近期课程报名▼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点击阅读原文,领取预登记门票!
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风起云涌,创新药潮起,热门领域竞争激烈。为了让世界进一步领略中国快速发展的医药创新实力,CPHI China将在展会同期携手广东医谷、灵德医药推出“第八届中国生物制药峰会”,共同探究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创新与突破,生物药物产业发展概况、创新药物注册及项目管理等热门话题,发掘生物医药合作机遇。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6月19-20日会议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馆M15会议室会议语言:中文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与本次峰会 会议议程 6月19日14:00-14:30 签到14:30-14:35 主持开场朱巍巍广东医谷国际医疗产业创新中心14:35-14:45开场致辞谢嘉生广东医谷执行总裁14:45-15:15环状RNA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高璐圆因生物CEO15:15-15:45干细胞/外泌体的数字化、自动化、规模化、封闭化(DASE)生物智造平台的研发及转化——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张智勇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中科睿极首席科学家15:45-16:05抗肿瘤CGT新药的临床研发策略与发展韩海雄 有临医药首席医学官16:05-16:45圆桌对话——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策略与发展趋势主持人:谢嘉生 ,广东医谷执行总裁圆桌嘉宾:张智勇,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中科睿极首席科学家高璐,圆因生物CEO喻晶,幂方资本合伙人韩海雄,有临医药首席医学官陈一军,南京元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周国庆,上海荣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6:45-17:10 会议结束,合影留念6月20日10:00-10:30 生物医药CGT新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王智锋北京灵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10:30-11:00核酸药物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实例蒋云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1:00-11:30细胞药物注册法规要点刘实北京玛思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11:00-12:00待定待定 嘉宾介绍 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璐博士,北京大学生物系,获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博士、美国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博士后,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从事科研工作。历任罗氏传染病领域研发负责人与乙肝中国临床开发负责人,恒瑞控股子公司瑞利迪生物医药、瑞可迪生物医药、上海拓界生物医药执行董事等职务。领导了多个mRNA、siRNA、ADC等新型技术平台建设和转化,领导过传染病、肿瘤、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策略及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拥有丰富的研发及产业化管理经验。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中科睿极首席科学家张智勇呼吸国重组织工程组长,广东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作为第一或者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15项国内外奖项,在领域内权威期刊《Adv Sci》、《Bioactive Materials》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一作/通讯48篇, IF>15的一作/通讯论文有15篇,H指数33;申报国际、国内专利30余项;预研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3项(发布1项)、团队标准17 项(发布6项)。有临医药首席医学官韩海雄早期在中科院生化所专注于肿瘤病因的基础研究,并从事抗肿瘤药物分子发现的研发工作,后转向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对肿瘤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整个链条有第一手经验及深刻认识。近10年主导负责30多个肿瘤新药项目从立项,研发策略制定,IND申报,试验开展,研究总结的全过程医学工作。幂方资本合伙人喻晶任幂方健康基金合伙人,履职基金管理和投资工作。具有约二十年生物医药相关临床前及临床研发经验,擅长多个细分领域和不同阶段的投资,并主导完成多个生物医药项目投资。毕业于巴黎大学,具有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双硕士学位、药物经济学博士学历。留法期间曾任法国国家科学院以及法国国家医学健康学院研究员、巴黎医学联合会TENON医院临床研究首席科学家数年。南京元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陈一军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有超过十年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研究以及产业投资经验。先后供职于新加坡中央医院、新加坡Esco Group、远大医药(中国)。2008年开始从事反义核酸药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工作,随后主要从事肿瘤内分泌学,肿瘤转化医学,肿瘤精准医学研究工作,以及Biotech 产业投资。2019年加入远大医药集团海外事业部,随后成立mRNA药物研发公司南京奥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远大医药)并担任董事总经理。上海荣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国庆在瑞典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在加拿大做研究科学家,曾被聘为重庆大学副教授。拥有十多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创立过3家生物技术公司,并担任过首席执行官(CEO)、首席战略官(CSO)和董事长;十多年医药行业投资的丰富经验,其中6年美国生物医药投资的经历。投资过20多家美国、中国新药公司,其中5家已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北京灵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王智锋王智锋,中医世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先后在北京、河北等地三甲医院担任中医临床医生;从事医药行业20余年,参与并指导过的临床试验项目达200余项。现任中国OTC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关村众邦医药器械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北京市昌平区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灵德医药集团的CEO。 “降低临床试验风险 造福人类健康“是他执着热血的目标,“专业 专注 高质 高效”是他领导团队的理念。他带领企业承接的每一个临研项目都坚持以国际化标准严格规范操作,从少失误、零失误;创司至今,临床项目核查通过率100%的成功业绩。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云清华大学博士,CTU-UIBE MBA, 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负责人,北京荷塘生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秘书长,农工党十四届北京市科技委员,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16年获《中国青年》杂志专题报道。主持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运营建设。主持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作为骨干参与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项。现有国际专利5项,在申专利5项。主持全球首款合成生物基因治疗药物SynOV1.1的研发和临床、全球首个古典猪瘟mRNA疫苗研发、中国首个在美获批临床新冠mRNA疫苗研发。北京玛思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实毕业于清华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曾任扬子江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新疆特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北京美迪康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多次参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期间发表多项论文,现担任多家基因与细胞药物CMC顾问和政府事务顾问,现任北京灵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同时现任北京玛思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与本次峰会 联系我们 展位与广告咨询茅女士电话:021-33392250邮箱:chris.mao@imsinoexpo.com吴女士电话:010-58036296邮箱:wuyushuang@cccmhpie.org.cn会议与合作咨询关女士电话:021-3339 2275邮箱:magalie.guan@imsinoexpo.com刘女士电话:010-58036334邮箱:liuweiqi@cccmhpie.org.cn
100 项与 瑞可迪(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瑞可迪(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