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哈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哈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编者按:本文来自米内网,作者白羽;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相宜
数据显示,中成药贴膏剂在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稳步攀升,2024年Q1-Q3同比增长3.06%。
其中,城市实体药店是主要销售渠道,而网上药店则快速扩容,销售额已接近2023年全年。
从治疗大类来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的市场份额一枝独秀,占比超过80%,儿科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别位居第二、三位。从在销品种数量来看,产品超过160个,品牌超过400个。
01
实体药店:
5亿独家产品领跑,羚锐6大品牌上榜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集团TOP20来看,羚锐制药、云南白药、奇正集团、亚宝药业、华润医药位居前五,沈阳管城制药增速翻倍,逢春制药、湖南杏林春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产品TOP20(单位:亿元)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12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消痛贴膏领跑,通络祛痛膏和云南白药膏分别位居第二、三位,麝香壮骨膏在销企业数最多,超过40家。从治疗大类来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最多,有17个,儿科用药、其他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各1个。
11个独家产品中,通络祛痛膏(河南羚锐制药)和骨通贴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复方南星止痛膏(江苏康缘阳光药业)重返TOP20之列。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品牌TOP20(单位:亿元)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7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西藏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继续稳居“销冠”宝座;九寨沟天然药业的壮骨麝香止痛膏增速最快,也是唯一一个翻倍的品牌。
从数量来看,河南羚锐制药有6个上榜,分别是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麝香壮骨膏、舒腹贴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3个上榜,分别是骨通贴膏、麝香壮骨膏、天和追风膏。
02
网上药店:
妇科药暴涨337%,哈药挺进TOP2品牌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贴膏剂集团TOP20来看,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哈药集团、奇正集团、亚宝药业位居前五,哈药集团和内蒙古科尔沁药业增速翻倍,云南白药、羚锐制药、亚宝药业、希尔安药业、安徽金马药业、安科生物、康喜医药、湛江吉民药业、国药集团、万通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贴膏剂产品TOP20(单位:万元)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云南白药创可贴、养血调经膏、消痛贴膏位居前三,其中养血调经膏是增速最快产品,达337.78%。从治疗大类来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最多,有15个,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有2个,妇科用药、儿科用药、其他用药各1个。
10个独家产品中,云南白药创可贴和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无锡药业)、丁桂儿脐贴(亚宝药业)、通络祛痛膏(河南羚锐制药)、麝香追风止痛膏(重庆希尔安药业)、复方丁香开胃贴(湛江寸草制药)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贴膏剂品牌TOP20(单位:万元)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云南白药无锡药业的云南白药创可贴、哈药世一堂制药的养血调经膏、西藏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位居前三。从增速来看,哈药世一堂制药的养血调经膏和内蒙古科尔沁药业的麝香壮骨膏翻倍;10个品牌有双位数增速,其中,河南羚锐制药的通络祛痛膏和重庆希尔安药业的麝香追风止痛膏均超过50%。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精彩内容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贴膏剂在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稳步攀升,2024年Q1-Q3同比增长3.06%。从TOP20来看,实体药店11个独家产品“霸屏”,消痛贴膏领跑,羚锐制药6大品牌亮眼;网上药店快速增长,妇科药暴涨337%,哈药挺进TOP2品牌。
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贴膏剂销售情况(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中成药贴膏剂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贴膏剂在近年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终端销售规模稳步攀升,2024年Q1-Q3同比增长3.06%。其中,城市实体药店是主要销售渠道,而网上药店则快速扩容,销售额已接近2023年全年。
从治疗大类来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的市场份额一枝独秀,占比超过80%,儿科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别位居第二、三位。从在销品种数量来看,产品超过160个,品牌超过400个。
实体药店:5亿独家产品领跑,羚锐6大品牌上榜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集团TOP20来看,羚锐制药、云南白药、奇正集团、亚宝药业、华润医药位居前五,沈阳管城制药增速翻倍,逢春制药、湖南杏林春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产品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12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消痛贴膏领跑,通络祛痛膏和云南白药膏分别位居第二、三位,麝香壮骨膏在销企业数最多,超过40家。从治疗大类来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最多,有17个,儿科用药、其他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各1个。
11个独家产品中,通络祛痛膏(河南羚锐制药)和骨通贴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复方南星止痛膏(江苏康缘阳光药业)重返TOP20之列。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品牌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7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西藏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继续稳居“销冠”宝座;九寨沟天然药业的壮骨麝香止痛膏增速最快,也是唯一一个翻倍的品牌。
从数量来看,河南羚锐制药有6个上榜,分别是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麝香壮骨膏、舒腹贴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3个上榜,分别是骨通贴膏、麝香壮骨膏、天和追风膏。
消痛贴膏是奇正藏药的独家产品,该产品近年在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稳步攀升,2024年Q1-Q3超过5亿元。奇正藏药在投资者活动中表示,公司坚持围绕核心产品消痛贴膏,稳定其市场份额,加快重点发展品种铁棒锤止痛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如意珍宝片在骨骼肌肉镇痛外用、口服市场的增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进一步导入呼吸、皮肤、儿科、妇科、消化、心血管、神经七大领域的产品集群,通过多产品组合发展,逐步加大公司在不同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据了解,公司以“双轮驱动、双翼领先、双基保障”为战略,以多产品全域营销和藏药现代化为实现路径,不断强化已形成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营销优势、研发优势及资源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外用止痛药第一,藏药市场第一”的战略目标。
羚锐制药有6个上榜品牌,通络祛痛膏是独家产品,该产品近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销售规模均保持双位数增速,2024年Q1-Q3同比增长超过15%;壮骨麝香止痛膏、麝香壮骨膏、舒腹贴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在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羚锐制药的市场份额均位居第一。羚锐制药表示,在骨科领域,公司拥有通络祛痛膏、活血消痛酊等多个独家品种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级的自我诊疗需求同时,公司还持续推进通络祛痛膏等产品的二次开发工作和循证医学研究。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机会,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品类,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中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多元化的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需求。
网上药店:妇科药暴涨337%,哈药挺进TOP2品牌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贴膏剂集团TOP20来看,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哈药集团、奇正集团、亚宝药业位居前五,哈药集团和内蒙古科尔沁药业增速翻倍,云南白药、羚锐制药、亚宝药业、希尔安药业、安徽金马药业、安科生物、康喜医药、湛江吉民药业、国药集团、万通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贴膏剂产品TOP20(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云南白药创可贴、养血调经膏、消痛贴膏位居前三,其中养血调经膏是增速最快产品,达337.78%。从治疗大类来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最多,有15个,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有2个,妇科用药、儿科用药、其他用药各1个。
10个独家产品中,云南白药创可贴和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无锡药业)、丁桂儿脐贴(亚宝药业)、通络祛痛膏(河南羚锐制药)、麝香追风止痛膏(重庆希尔安药业)、复方丁香开胃贴(湛江寸草制药)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贴膏剂品牌TOP20(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云南白药无锡药业的云南白药创可贴、哈药世一堂制药的养血调经膏、西藏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位居前三。从增速来看,哈药世一堂制药的养血调经膏和内蒙古科尔沁药业的麝香壮骨膏翻倍;10个品牌有双位数增速,其中,河南羚锐制药的通络祛痛膏和重庆希尔安药业的麝香追风止痛膏均超过50%。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网上药店所有药品数据,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及私域平台上所有网上药店药品数据;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2025开年第一周,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药品器械改革意见》,明确加快构建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
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同样在本周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国家医保局发文明确: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加大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公司方面,多名院士辞去药企高管职务。信达生物、康缘药业、再鼎医药均发布公告,称陈凯先院士辞去公司职务。王广基院士也从恩华药业辞职。
*ST大药、*ST吉药、*ST龙津、普利制药、*ST景峰5家公司在本周先后披露了公司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公告。维康药业、中生北控披露公司实控人、高管被立案、调查。九源基因回应首个国产司美格鲁肽未获批一事,更多热点,健识局整理如下:
重磅政策一览
1.国务院发文: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到,到2027年,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完善,监管体系、监管机制、监管方式更好适应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量效率明显提升,全生命周期监管显著加强,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建成与医药创新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到2035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可及得到充分保障,医药产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基本实现监管现代化。
2.公立医院编制、薪酬将动态调整
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本周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加减并举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推进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
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2025年第1期《党建》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工作部署:一是要推动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得到编制保障;二是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及时把临床中验证成熟的新技术纳入医保。同时,要落实允许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科室岗位间的收入差距,动态缩小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重。
3.国家药监局喊停“泻痢停”
1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即日起停止颠茄磺苄啶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已上市销售的产品,由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召回,召回产品由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或者依法采取其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指出,经评价,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已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销售和使用。
健识局查询国家药监局数据发现,颠茄磺苄啶片共有89个生产批号。此前由哈药六厂产品的知名度最高,其商品名是泻痢停,该药曾被知名演员赵本山代言广告而被公众所熟知。
4.国家医保局将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1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文,明确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开展精准打击,加大处置力度。
国家医保局呼吁,各定点医药机构不要有侥幸心理,要加强教育培训,严格规范作业,认真自查自纠,若有违规及时向当地医保部门报告并主动退回涉及医保基金;充分落实自我管理主体责任,严格遵守“不空刷、不串换、不采购(非法渠道药品)、不销售(非法渠道药品)”的要求,共同守护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5.2024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
1月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抓医疗扩容下沉”是去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
袁达指出,为努力实现“看大病不出省”、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已支持高水平医院布局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更新CT、B超、血液透析等医疗设备;同时,实施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改造升级二至三人间病房共3万间。
医药卫生大事件
1.多名院士辞去药企高管职务
岁末年初之际,医药行业掀起了一股院士高管辞职潮。健识局梳理发现,信达生物、再鼎医药、江苏康缘相继发布公告称,陈凯先院士辞去公司职务。王广基院士也从恩华药业辞职。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为规范》等相关规定,院士要把主要精力聚焦主责主业,在职院士、退休返聘院士原则上不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民办非企业等单位兼职。到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等兼职和返聘可适当放宽。这一规定对院士的社会兼职行为进行了规范。
2.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高管被立案调查
2024年12月30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忠良立案。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同一天,中生北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吴乐斌目前因涉嫌违法正接受中国大陆相关部门的正式调查和留置,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陈鹏目前正接受中国大陆相关部门的留置,公司暂未能确认被留置的原因。
此外,阳普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珠海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解除留置通知书》, 珠海市监察委员会已解除对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邓冠华先生的留置措施。
3.九源基因回应首个国产司美格鲁肽未获批
2024年12月31日,国家药监局药品通知件送达信息显示,港股上市公司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受理号:CXSS2400033、CXSS2400035)在列,意味着前述受理号的药品上市申请未通过。
对此,九源基因回应界面新闻时称,公司按照治疗用生物制品3.3类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共申报六个规格,其中2.68mg/ml,3ml(笔芯)、2.68mg/ml,3ml(预填充注射笔)适用于给药剂量 2mg 每周一次,但这两个规格的原研进口产品未在国内上市,因此目前未能获得上市批准。
九源基因强调:目前公司申报的其他规格仍按正常程序顺利进行中。
4.新年第一周,A股5家药企拉响退市警报
新年第一周,*ST大药、*ST吉药、*ST龙津和普利制药,*ST景峰5家公司先后披露了关于公司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公告。尽管这些公司退市的原因各不相同,分析人士认为,绩差公司的退市力度加大有利于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优质企业将得到更加合理的估值。
随着2024年度的业绩预报拉开帷幕,市值特别小、基本面较差、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将面临较大退市压力。
一周药械盘点
1.司美格鲁肽咀嚼软糖上市,每月246美元
12月31日,Eden宣布上市司美格鲁肽咀嚼软糖,这是全球第一款司美格鲁肽咀嚼软糖。目前,全球已有多款单靶点GLP-1和双靶点GLP-1药物上市,除了司美格鲁肽片剂以外均为注射剂型。
根据Eden官网披露的信息,司美格鲁肽咀嚼软糖的售价包括三种方案:①季度套餐:296美元/月;②半年套餐:276美元/月;③一年套餐:246美元/月。公司方面表示:这种首创的软糖消除了针头带来的不适等障碍。
2.奥拉帕利又一适应症在华获批上市
1月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阿斯利康与默沙东的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中文商品名:利普卓)获批上市,用于接受过新辅助或辅助化疗的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胚系BRCA突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早期高风险乳腺癌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
本次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是基于OlympiA三期试验的积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奥拉帕利在浸润性无病生存期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将浸润性乳腺癌复发、新发癌症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2%。而在总生存期方面,奥拉帕利与安慰剂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32%。该试验中奥拉帕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先前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致。
3.每年两次给药的HIV长效药物在华获批
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许可,正式批准吉利德科学的来那帕韦钠注射液及片剂用于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当前方案无法达到病毒学抑制的多重耐药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
吉利德暂未公布这款药物的上市计划及定价。来那帕韦是全球首个获批的HIV衣壳抑制剂类药物,剂型包括300mg片剂和463.5mg/1.5mL注射剂两种。该药物已在欧盟、美国获批用于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案的多重耐药的HIV-1成人感染者。
撰稿丨小米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王苗嫦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事关9亿人健康!打呼噜是病,必须治!药代举报,诺华涉嫌以“讲课费”形式开展商业贿赂生不逢时!明星创新药企寻求港股上市,账面即将断粮?
100 项与 哈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哈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