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100 项与 TNFR2 x CLDN18.2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TNFR2 x CLDN18.2 相关的转化医学
0 项与 TNFR2 x CLDN18.2 相关的专利(医药)
▎Armstrong
2024年11月29日,维立志博生物港股IPO申请获得受理,招股书正式公开。
维立志博成立于2012年,首发管线LBL-024为一款PD-L1/4-1BB双抗,2024年7月启动治疗肺外神经内分泌瘤的单臂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2024年10月获得该适应症的突破疗法认证,有望成为该适应症的首款获批药物。后续管线还有GPRC5D/CD3双抗、MUC16/CD3双抗、LAG-3抗体、TNFR2抗体、PD-1/TGFβR2双抗、PSMA ADC、FGFR2b ADC、LILRB4/CD3双抗、GDF15抗体、CD3/CD19/BCMA三抗、BDCA2/TACI双功能融合蛋白等创新管线。
LBL-024后续还在探索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
维立志博通过自主研发及合作建立起三个核心技术平台,包括ADC、IO迭代药物、TCE,上述研发管线均围绕这三个技术平台构建。
维立志博宇百凯医药合作开发多款ADC新药,CD3/CD19/BCMA三抗通过NewCo出海。
维立志博成立以来经过多轮融资,2024年11月完成1.3亿元C+轮融资,投前估值30亿元,投后估值31.3亿元。
维立志博最新股权架构如下,恩然创投持股9.39%,正心谷资本持股7.98%,汉康资本持股7.92%,重山资本持股6.57%,怀格资本持股4.33%等。
总结
维立志博在抗体工程领域耕耘颇深,差异化设计的TCE技术平台同样值得关注,以LBL034为例,采用2:1效价设计,非抗原依赖性的T细胞激活很弱,细胞因子释放更少,保证强有效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在此技术平台基础上,临床前阶段的CD3/CD19/BCMA三抗即完成高额授权出海合作。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GPRC5D靶点全梳理;
CD40靶点全梳理;
CD47靶点全梳理;
补体靶向药物技术全梳理;
补体药物:眼科治疗的重要方向;
Claudin 6靶点全梳理;
Claudin 18.2靶点全梳理;
靶点冷暖,行业自知;
中国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
被炮轰的“me too”;
佐剂百年史;
胰岛素百年传奇;
CUSBEA:风雨四十载;
中国新药研发的焦虑;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竞争;
中国双抗竞争格局;
中国ADC竞争格局;
中国双抗技术全梳理;
中国ADC技术全梳理;
Ambrx技术全梳理;
Vir Biotech技术全梳理;
Immune-Onc技术全梳理;
亘喜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哲药业技术全梳理;
科济药业技术全梳理;
恺佧生物技术全梳理;
同宜医药技术全梳理;
百奥赛图技术全梳理;
腾盛博药技术全梳理;
创胜集团技术全梳理;
永泰生物技术全梳理;
中国抗体技术全梳理;
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
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2.0;
和铂医药技术全梳理;
荣昌生物技术全梳理;
再鼎医药技术全梳理;
药明生物技术全梳理;
恒瑞医药技术全梳理;
豪森药业技术全梳理;
正大天晴技术全梳理;
吉凯基因技术全梳理;
基石药业技术全梳理;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第2版;
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
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第2版;
中山康方技术全梳理;
复宏汉霖技术全梳理;
先声药业技术全梳理;
君实生物技术全梳理;
嘉和生物技术全梳理;
志道生物技术全梳理;
道尔生物技术全梳理;
尚健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宁杰瑞技术全梳理;
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
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2.0;
岸迈生物技术全梳理;
礼进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桥资本技术全梳理;
余国良的抗体药布局;
荃信生物技术全梳理;
安源医药技术全梳理;
三生国健技术全梳理;
仁会生物技术全梳理;
乐普生物技术全梳理;
同润生物技术全梳理;
宜明昂科技术全梳理;
派格生物技术全梳理;
迈威生物技术全梳理;
Momenta技术全梳理;
NGM技术全梳理;
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
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2.0;
三叶草生物技术全梳理;
贝达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泽璟制药抗体药全梳理;
恒瑞医药抗体药全梳理;
齐鲁制药抗体药全梳理;
石药集团抗体药全梳理;
豪森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华海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科伦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百奥泰技术全梳理;
凡恩世技术全梳理。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创新药研发领域的主要方向。根据IQVIA 2023全球研发趋势报告,在全球在研疗法中,抗肿瘤疗法占比在2022年已达到38%,在过去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0.5%。在中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抗肿瘤新药开始进入临床阶段。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专栏,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试验的1类新药中,有300多款为抗肿瘤1类新药,占比超过50%。本文中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在研的抗肿瘤1类新药都有哪些?它们都有望解决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哪些难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PDF文件) 实体瘤疗法占比超50% 从获批临床的适应症来看,2023年首次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拟开发的适应症涵盖了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针对“实体瘤”适应症开发的新药占比超50%。其适应症涵盖了HER2表达的实体瘤、CD73表达实体瘤、MAPK信号通路异常的晚期实体肿瘤、CLDN18.2阳性实体瘤、KRAS突变实体瘤、HPV18+实体瘤、GPC3阳性实体瘤、FAP阳性实体瘤、NTRK或ROS1基因融合的实体瘤、表达B7-H6的实体瘤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新药拟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等实体瘤适应症。此外,还有几十款新药针对适应症为各种类型的血液系统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恶性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小分子新药占比近40%,多种分子类型百花齐放从药物类型来看,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涵盖了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疗法、核酸药物、放射性药物、活菌药物、溶瘤病毒药物等多种分子类型。 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分子类型分布 小分子药物的许多优势使得其在治疗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且仍然是当下新药开发的主要类型。我们统计的300多款抗肿瘤1类新药中包含了120余款小分子新药,占比接近40%。这些新药涵盖了许多靶点,如EZH2、SHP2、FGFR、BCL-2、PI3Kδ、CDK7、CDK9、CDK4、PD-1/PD-L1、BTK、TLR8、KRAS、HIF-2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有2款及以上的小分子抗肿瘤1类新药获批临床,包括:贝达药业的转录增强因子TEAD小分子抑制剂、HIF-2α抑制剂、CD73核苷酶抑制剂;百济神州的新一代BCL-2抑制剂、HPK1抑制剂;和誉医药的FGFR抑制剂、新一代EGFR Exon20ins抑制剂、CD73抑制剂;恒瑞医药的调控多种癌基因表达的小分子新药、AR抑制剂、CDK4抑制剂;加科思的GUE抑制剂、PARP7抑制剂;辉瑞(Pfizer)的SHP2抑制剂、EZH2抑制剂、KAT6A表观遗传修饰剂;石药集团的ATM抑制剂、SOS1抑制剂;同源康医药的CDK7抑制剂、小分子EGFR/HER2抑制剂、CDK2/4/6抑制剂;泽璟制药的TLR8激动剂、泛KRAS突变抑制剂等等。在小分子药物中,蛋白降解疗法因可以靶向以前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而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药开发类型。2023年,十多款蛋白降解疗法也在中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包括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分子胶药物等。这些药物来自海思科、贝达药业、福沃药业、珃诺生物、国匡医药、分迪药业、标新生物、格博生物、齐鲁制药、海创药业等等,拟开发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数据来源:CDE、各公司新闻稿。本表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除了小分子药物,2023年首次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中还有超80款抗体疗法,包括单抗、双抗、三抗等。其中,单抗类产品的靶点涵盖了CD38、CD73、CD70、CD47、TNFR2、NKG2A、OX40、Claudin18.2、LIF、PVRIG、B7H7、Siglec-15、TIM-3等等;双抗类产品的靶点涵盖PD-1/CTLA-4、PD-L1/CD40、PD-1/CD73、SIRPα/PD-L1、CD3/ROR1、MUC16/CD3、LAG-3/TIGIT、CEA/CD3、EpCAM/CD3、STEAP1/CD3、HER2/CD47、GPRC5D/CD3等等。此外,来自赛诺菲(Sanofi)、贝达药业、惠和生物、拓创生物、道尔生物、天广实、泽璟制药等公司的约10款三特异性抗体产品获批临床,包括了HER2/CD3/CD28三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靶向CD123/NKp46/CD16的三抗、CD3/GPRC5D/BCMA三抗等等。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方面,2023年有约40款ADC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这些产品的靶点涵盖了Claudin18.2、FRα、Nectin-4、HER2、HER3、CDH3、Trop-2、CD33、CD70、EGFR-cMET、FAP、PD-L1、AXL、DLL3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在中国有2款及以上的ADC产品获批临床,包括:复宏汉霖靶向EGFR的ADC、靶向PD-L1的ADC;普方生物靶向FRα的ADC、靶向CD70的ADC;映恩生物靶向HER3的ADC以及另一款基于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的ADC;阿斯利康(AstraZeneca)靶向EGFR-cMET的ADC、靶向FRα的ADC等等。细胞疗法方面,2023年有约40款细胞治疗药物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包含了CAR-T细胞疗法、CAR-NK细胞疗法、TCR-T细胞疗法、TIL疗法、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疗法、DC疫苗产品等等。其中,CAR-T疗法的数量占比最多,有近20款。这些产品来自亘喜生物、凯地医疗、康佰裕生物、合源生物、森朗生物、信达生物、恒润达生、原启生物、精准生物、科棋药业等,靶点涵盖了BCMA和CD19双靶点、CD22和CD19双靶点、NKG2DL、MSLN、GPRC5D、CD70、CD7、GPC3等。数据来源:CDE、各公司新闻稿。本表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放射性药物可以利用同一配体分别开发针对特定靶点的诊断和治疗产品,具有独特的“诊疗一体化”优势,因此近年来备受行业看好。2023年也有接近10款放射性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分别来自Telix公司、远大医药、恒瑞医药、晶核生物、蓝纳成生物等,其靶点涵盖SSTR、PSMA、FAP,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PSMA阳性前列腺癌、FAP阳性晚期实体瘤等等。 除了上述产品,2023年首次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中还包含了许多其他分子类型,例如mRNA药物、DNA核酸药物、活菌药物、溶瘤病毒/重组腺病毒药物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介绍。希望这些新药后续临床研究顺利进行,早日造福患者!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您将获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整理的《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完整PDF文件。参考资料:[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2]各公司官方网站及新闻稿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本文共:16条资讯,阅读时长约:3分钟 」今日头条丽珠近亿元买入华海凝血酶抑制剂。丽珠医药与华海药业旗下上海华汇拓签署《专利及技术转让协议》,以总交易额高达8600万元获得凝血酶抑制剂HHT120在大中华区的所有权利。HHT120是一款凝血酶抑制剂,可阻断血液凝固级联反应中纤维蛋白原的激活,从而阻断血栓的形成。2022年4月,HHT120已获CDE临床许可,适应症拟用于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国内药讯1.杨森肺结核新药获批用于青少年。杨森创新药斯耐瑞(富马酸贝达喹啉片,bedaquiline Fumarate)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适应症,用于耐多药肺结核青少年(12岁至<18岁且体重≥30kg)患者的联合治疗。贝达喹啉是一款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新型结核病药物。在Ⅱ期研究中,贝达喹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第24周,青少年患者亚组患者转阴率为75.0%,与成人研究中观察到的疗效结果相似。2.百济神州PD-1单抗获欧盟推荐批准。百济神州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推荐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成人患者。今年5月,该新药针对ESCC适应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是国内获批的第11项适应症。在国际Ⅲ期RATIONALE 306试验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使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4%。3.先声引进失眠症新药获批临床。先声药业从Idorsia公司引进的双重食欲素受体(orexin receptor)拮抗剂盐酸Daridorexant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症状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且对日间功能产生影响的成人失眠患者。Daridorexan通过仅阻断促进觉醒的食欲素神经肽与其受体结合,减少唤醒驱动并诱导睡眠发生。该新药已于2022年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QUVIVIQ。4.阿斯利康CLDN18.2/CD3双抗获批临床。阿斯利康从和铂医药引进的CD3/CLDN 18.2双抗AZD5863(HBM7022)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许可,拟开发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HBM7022是和铂医药基于其免疫细胞衔接器平台HBICE开发的一款双特异性抗体,可选择性地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并防止外周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活化。在临床前研究中,HBM7022不但对CLDN 18.2阳性的胃癌有显著效用,还对胰腺癌和CLDN 18.2突变的胃癌有很好的效用。5.罗氏GPRC5D/CD3双抗中国报IND。罗氏1类生物制品forimtamig的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forimtamig(RG6234)是一款可同时靶向GPRC5D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将T细胞募集到肿瘤周围,进而引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公布于EHA2022年会上的Ⅰ期临床结果显示,forimtamig单药治疗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总缓解率(ORR)达到71.4%,其中52.4%的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6.杭州高诚TNFR2单抗报IND。高诚生物进口1类生物制品HFB2003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HFB200301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激动型 TNFR2抗体,可有效且选择性的与TNFR2结合并诱导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以及NK细胞的活化。临床前研究显示,HFB200301单药治疗以及与anti-PD-1联用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此前,该新药已在美国获批开展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国际药讯1.第一三共白血病新药获批上市。第一三共FLT3抑制剂Vanflyta(quizartinib)获FDA批准上市,联合标准化疗一线治疗以及之后单药维持治疗经FDA批准检测方法证实带有FLT3-ITD突变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在QuANTUM-First试验中,与标准治疗相比,Vanflyta联合标准诱导和巩固化疗治疗,然后继续接受Vanflyta单药治疗的FLT3-ITD阳性患者中,死亡风险降低了22%。2.Verrica创新皮肤病药械组合获批上市。Verrica公司药械组合Ycanth(cantharidin,斑蝥素)外用溶液获FDA批准上市,通过一次性涂抹器局部给药,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童传染性软疣患者。Ycanth通过刺激中性丝氨酸蛋白酶释放,导致皮肤产生水泡,从而让软疣病灶脱落。在Ⅲ期临床(CAMP-1和CAMP-2)中,与安慰剂相比,Ycanth治疗患者达到软疣病灶完全清除的比例更高(46%vs18%;54%vs13%)。3.肿瘤电场疗法胰腺癌III期临床积极。NovoCure公司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III期PANOVA-3研究中期结果积极。经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DMC)评估,该项研究达到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试验将按计划进行最终分析。TTFields是Novocure开发的一种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而抑制其生长的设备,再鼎医药拥有该设备的中国权益。4.Gossamer公司融资推进PAH新药Ⅲ期临床。Gossamer Bio公司宣布完成2.1亿美元融资,计划2023年年底开展干燥细粉吸入剂Seralutinib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国际Ⅲ期临床试验。Seralutinib是一种靶向PDGFRα/β、CSF1R和c-KIT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Ⅱ期临床TORREY中获得积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接受seralutinib治疗24周后的PAH患者的肺血管阻力平均降低了14%(p=0.0310);而且药物总体耐受性良好。5.欧盟拒绝批准FOP新药上市申请。益普生选择性视黄酸受体γ激动剂帕罗伐汀(palovarotene)用于治疗进行性肌肉骨化症(FOP)的上市申请未获得欧盟委员会(EC)批准。palovarotene旨在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I型受体ACVR1/ALK2,抑制其下游通路异常激活,以抑制异位骨化。在III期MOVE研究中,palovarotene将患者的异位骨化比率下降了62%。在美国,FDA已重新受理了帕罗伐汀的上市申请,PDUFA日期为8月16日。6.卫材开发AD新药Lecanemab皮下制剂。卫材在2023年阿尔茨海默症(AD)协会国际会议上公布一项比较AD药物Lecanemab用于静脉与皮下两种给药方式的暴露/生物利用度和模型研究。与静脉注射剂型(推荐剂量为10mg/kg,每2周注射1次)相比,每周720mg的固定皮下注射剂量产生的暴露量相当,预计皮下注射剂的淀粉样蛋白降低率与静脉注射剂相似。由于Lecanemab皮下注射剂的最大血药浓度低于静脉注射剂,预计Lecanemab皮下注射剂的ARIA-E发生率会更低。医药热点1.余艳红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7月21日,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的更新信息,余艳红已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余艳红,女,汉族,1962年10月生,湖南邵阳人,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共十九大代表。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兼职)。2.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新院区将启用。7月20日,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东院区项目进入最后的搬迁阶段,即将正式投入使用。东院区位于百丈东路339号(原甬港饭店),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设有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国际体检保健中心、科研实验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该院区为鄞州区首家三甲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它的投入使用将有力提升区域妇幼儿健康服务水平。3.河南出台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河南省日前发布《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着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管理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多项行动。在提升医疗管理水平方面,将启动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评价,加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等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力争全省三级医院达到300家,其中三甲医院达到100家、三乙医院达到120家。评审动态 1. CDE新药受理情况(07月23日) 2. FDA新药获批情况(北美07月21日)股市资讯上个交易日 A 股医药板块 +0.65%涨幅前三 跌幅前三科源制药+20.01% 凯因科技-15.28%康泰生物+14.54% 兴齐眼药-14.43%普利制药 +7.71% 特宝生物 -9.12%【迈威生物】有两项临床研究成果将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进行报告:靶向Nectin-4的抗体偶联新药9MW2821针对晚期实体瘤受试者的临床I/I期研究数据,以及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8MW0511的临床 II期研究结果。【凯因科技】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培集成干扰素a-2注射液新增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百济神州】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发布其推荐公司产品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获得上市许可的积极意见,建议批准百泽安单药治疗用干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成人患者。【康希诺】重组带状疯疹疫苗(腺病毒载体)获得加拿大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The End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医药研发及股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