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诺诚健华在CDE官网上提交了一项关于TYK2抑制剂的III期临床研究,针对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目前全球还没有TYK2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AD,而ICP-332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TYK2抑制剂,在这一适应症上进展最快。
TYK2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Janus激酶(JAK)家族,是JAK-STAT信号通道中的重要激酶,对T细胞炎症的发病机制起到关键作用。ICP-332是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通过特异性结合TYK2的JH1结构域,阻断IL-23、IL-12和I型干扰素等炎性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
3月11日,ICP-332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2024年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发布。这是一项为期四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ICP-332在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5名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每天一次(QD)80 mg组、120 mg组和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显示,ICP-332在两个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80 mg和120 mg组的EASI评分较基线分别改善了78.2%和72.5%,而安慰剂组仅为16.7%,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个治疗组的EASI 75应答率均为64.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8.0%,且优于多种已获批创新药物的单药治疗效果。此外,ICP-332 80 mg组的EASI 90和IGA 0/1应答率分别为44.0%和36.0%,远高于安慰剂组的4.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ICP-332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组相当。7月22日,诺诚健华宣布,ICP-332在美国完成了首例受试者给药,中美同步推进该药物的研发。
诺诚健华的研发管线主要集中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除了ICP-332之外,还包括奥布替尼(BTK抑制剂)、ICP-488(TYK2-JH2抑制剂)、ICP-923(IL-17口服小分子抑制剂)等。ICP-488是一种高选择性的TYK2变构抑制剂,对TYK2 JH2结构域具有高度特异性,目前在银屑病适应症中已完成初步PoC验证,II期临床已完成患者入组。
此外,诺诚健华还在开发针对广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技术平台,未来计划开发单抗、双抗、ADC等新药物形式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自免领域,诺诚健华积极布局新药管线,除了奥布替尼用于肿瘤已获批上市外,还在自免领域展开了多个临床研究,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多发性硬化(M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此外,诺诚健华在TYK2、IL17A、RIPK1等多个靶点上也有新管线,力求在自免+肿瘤领域中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