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消息,丹擎医药的1类新药DAT-2645片已获批临床试验,主要针对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功能缺失突变和/或DNA损伤修复(DDR)通路中其他缺陷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根据公开资料显示,DAT-2645 是丹擎医药开发的一种PARG抑制剂,通过合成致死机制特异性地杀伤携带特定DNA损伤修复缺陷的肿瘤细胞。
PARG(聚ADP核糖水解酶)与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在相同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对DNA损伤修复和DNA复制过程至关重要。DAT-2645是丹擎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全新结构、高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PARG抑制剂。
根据丹擎医药的新闻稿,DAT-2645的适应症涵盖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常见癌症,并有望拓展PARP抑制剂无效的适应症,以及解决PARP抑制剂耐药问题,具有潜在的广谱治疗性前景。目前,全球尚无PARG抑制剂获批上市。
今年6月,DAT-2645在美国也获批临床试验。丹擎医药计划在中国和美国开展多中心、开放标签的1期临床试验,包括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阶段,以评估DAT-2645单药治疗携带BRCA1/2功能缺失突变和/或同源重组缺陷(HRD)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丹擎医药是一家专注于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的创新型公司,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新型精准肿瘤靶向疗法。除PARG抑制剂外,该公司的研发管线还包括其他几款“合成致死”靶点的新药,如Polθ和WRN等。
丹擎医药的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相关抗癌药物研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DAT-2645临床试验的推进,未来有望为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丹擎医药的努力不仅有助于拓展现有癌症治疗的边界,还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领PARG抑制剂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