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两项重要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领域或将迎来突破。柏林夏里特医院和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FAU)的研究人员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使用
强生公司旗下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Tecvayli(teclistamab)治疗顽固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病情。其中一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在治疗后,其生物标志物水平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粘膜皮肤和肌肉骨骼症状完全消失,达到了完全缓解。这一发现为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中国,特立妥单抗(teclistamab)已于今年6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近年来,靶向B细胞和浆细胞成为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策略。虽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中取得了成功,但其生产过程复杂,且治疗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同时,有些患者的疾病是由表达
B细胞成熟抗原(BCMA)但不表达
CD19的长寿命浆细胞引起。因此,即使接受了CD19靶向的CAR-T疗法,体内仍存在某些自身免疫抗体。针对这些局限,研究人员开始研究teclistamab,这是一种同时靶向BCMA和T细胞表面CD3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
柏林夏里特医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例SLE患者的治疗案例。这名患者有6年的病史,并伴有活动性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水疱性皮肤病变和多关节炎等症状。此前,她尝试了多种常规药物和生物制品,但效果不佳。在接受teclistamab治疗后,该患者的双链DNA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补体水平和I型干扰素活性恢复正常。此外,尿蛋白与肌酐比率、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抗球蛋白试验结果均显著改善,而粘膜皮肤和肌肉骨骼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该患者虽然也经历了一些不良反应,如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肺炎、鼻窦炎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但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反应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也曾出现,并未观察到其他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来自FAU的研究团队则在四名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身上检视了teclistamab的疗效,这些患者对多种免疫抑制剂耐药。分析显示,治疗后患者的循环B细胞被耗竭,血液中的抗体轻链减少,证实了该药物的浆细胞靶向作用。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抗体水平也显著下降,疾病活动度得到大幅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teclistamab在改善疾病活动度的同时,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未出现神经毒性或骨髓毒性,仅有低等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CMA靶向的T细胞接合剂对抗自身免疫疾病中浆细胞的策略具有可行性。然而,未来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更大规模的试验,以验证疗法的持久性和普适性。这些临床研究无疑为广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类疗法能够通过进一步验证,造福更多患者。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