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首批新药面世,40年期待终成现实

2024-08-07

疟疾是一种极其致命的虫媒传染病,由疟蚊传播,历史悠久且令科学家和医疗人员困扰已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22年全球有近2.5亿例疟疾病例,导致超过60万人死亡,其中五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在经历了超过40年的研究后,科学界终于在疟疾疫苗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

开发疟疾疫苗的任务非常艰巨,这是由于疟疾寄生虫的复杂性质所致。与细菌和病毒不同,疟疾寄生虫在人体内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蛋白质和抗原,使得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攻击它。寄生虫躲避免疫防御的能力进一步增加了疫苗开发的难度。因此,科学界曾认为疟疾疫苗的开发是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Ruth Nussenzweig博士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这位出生于维也纳的女性免疫学家,后来移民到巴西,最终在纽约大学将一生奉献给疟疾研究。她拒绝接受疟疾寄生虫无法引发免疫反应的普遍看法。1966-1967年,她和团队在《自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表明接受反复注射经X射线照射的伯氏疟原虫的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抗体,并在之后获得了完全保护。这项研究证明了疟疾免疫可以被诱导产生,打破了科学界的认知,并点燃了对疫苗开发的希望。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Nussenzweig博士的团队进一步证明了子孢子靶向抗体与人类疟疾保护的关系。他们发现,生活在非洲疟疾高流行地区、对疟疾感染产生抵抗力的人体内,这种抗体频繁出现。此外,他们是首个生产靶向寄生虫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团队,并发现子孢子靶向抗体能够抑制子孢子进入培养细胞。相关研究在1980年发布于《科学》杂志,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靶向环子孢子蛋白(CSP)的抗体可以提供免疫保护。

基于这些突破性成果,Ripley Ballou博士和他的团队与GSK公司合作,承担了将CSP发现转化为实际疫苗的任务。尽管早期试验中候选疫苗未能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但证明了疟疾疫苗的可行性,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后来,Joe Cohen博士与GSK合作,巧妙地将疟疾CSP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创造出能更有效刺激免疫系统的疫苗。这款疫苗RTS,S,商品名为Mosquirix,最终在试验中显示出适度但显著的儿童疟疾预防效果,并于2021年10月成为首个获WHO推荐用于预防儿童疟疾感染的疫苗。

尽管RTS,S的问世拯救了无数生命,但寻找更有效疫苗的努力仍在持续。由Adrian Hill博士领导的牛津大学团队通过改善RTS,S的设计开发了R21疫苗。R21含有较高比例的CSP抗原,并使用Novavax公司开发的佐剂Matrix-M,这种佐剂可增强免疫系统反应,使疫苗更具效力和持久性。在早期试验中,R21疫苗在儿童中表现出大约75%的显著效力,并在2023年在加纳获得了监管批准,随后获得WHO推荐。

RTS,S和R21疫苗的开发是生物医学界在抗击疟疾方面的重大突破,预计每年可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全球卫生界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努力将疫苗推广到疟疾高危地区的大多数民众。尽管疫苗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但必须与包括蚊帐、喷洒杀虫剂和预防性治疗在内的综合抗疟疾战略相结合。

开发疟疾疫苗的历程漫长而艰辛,离不开无数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医疗工作者的奉献和坚持。他们的努力带来了这一重要成就,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控制和潜在根除疟疾。通过持续的合作与创新,我们相信未来将迎来一个没有疟疾威胁的世界。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