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沈明敬团队:发现肺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2024-07-29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且死亡率极高。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的上调被认为是肺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因此,以PD-1或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抗体在肺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然而,肺癌及其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维持PD-L1表达并抑制CD8+ T细胞功能的机制尚不明确。

7月22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沈明敬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XCL5 impedes CD8+ T cell immunity by upregulating PD-L1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via PXN/AKT signaling phosphorylation and neutrophil chemotaxis”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CXCL5在肺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机制上,CXCL5通过激活Paxillin/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导致PD-L1表达上调,形成正反馈回路。此外,CXCL5还通过吸引中性粒细胞削弱CD8+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这些PD-L1+中性粒细胞在肺癌环境中加剧了CD8+ T细胞的耗竭。

抗CXCL5抗体和抗PD-L1抗体的联合治疗显著抑制了体内肿瘤的生长,提示CXCL5可能与ICB协同作用,是肺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背景知识显示,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超过200万新诊断病例和170多万例死亡病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病例的约85%,其中腺癌鳞癌分别占50%和30%。近年来,PD-1和PD-L1作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显示了显著疗效,但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耐药性。因此,进一步了解PD-L1在肺癌中的表达机制对于提高ICB疗法的效果至关重要。

趋化因子是一类通过受体介导细胞信号的分泌性蛋白质,主要调控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迁移。CXCL5在多种肿瘤类型中高表达,通过与CXCR2受体结合,激活ERK/Snail或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此外,CXCL5还对中性粒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亚群具有趋化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中性粒细胞通过PD-L1的表达显著抑制CD8+ T细胞的功能。阻断PD-L1信号可以部分恢复CD8+ T细胞的增殖和效应细胞因子的释放。体内实验中,双重阻断CXCL5和PD-L1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并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总结来说,CXCL5通过激活Paxillin/AKT信号通路上调PD-L1表达,并吸引中性粒细胞,进而削弱CD8+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抑制CXCL5-Paxillin/AKT-PD-L1轴可逆转这一过程,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