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NA)是大脑和身体活性调节中的关键神经递质,其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多种疾病,如交感神经过度活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应激、
抑郁和
嗜铬细胞瘤等。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通过再摄取突触间隙中的NA回突触前端,调控NA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NET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是成像和治疗中的重要靶标。当前,NET的底物类似物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
心脏病和
帕金森病;各类NET抑制剂则在临床上用于治疗ADHD、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滥用、焦虑和抑郁症。因此,解析NET的底物转运和药物抑制机制是结构药理学的核心课题。
2024年8月14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吴惊香课题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ubstrate binding and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解析了人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hNET)在三种不同功能状态下的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其底物识别及抑制剂作用机制,为以NET为靶标的药物研发奠定了结构基础。
为了克服hNET小分子量蛋白结构解析的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PA标签系统,确保不影响蛋白表达和功能。最终,他们解析了hNET在无底物结合状态(Apo)、底物间碘苄胍(MIBG)结合状态和(S,S)-羟基安非他酮(radafaxine)结合状态的三种不同功能状态的三维结构,其分辨率在2.8-3.0埃之间。
hNET是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蛋白(MATs)的一员,由12个跨膜螺旋组成,其中跨膜螺旋1-5和6-10形成结构类似的倒置重复,是转运底物的核心。此外,研究还发现hNET的胞内羧基端由三个螺旋组成,与跨膜区有广泛的相互作用,显示了其功能的重要性。在无底物结合状态下,hNET处于向内开口的构象,胞外门控处的氨基酸形成多样的电荷互作和氢键网络,使胞外门控关闭。
MIBG是一种合成的胍乙啶类似物,与NA类似,能够被NET摄取和存储于突触前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123I]MIBG是交感神经系统放射性成像的金标准,能诊断和治疗如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发现,MIBG-结合状态的hNET也处于向内开口的构象,MIBG稳定结合在底物结合口袋中心,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与hNET的多个氨基酸位点相互作用。由于NA和MIBG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性,推测NA也是以类似方式结合在hNET的中心结合口袋上,为理解hNET的底物结合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
Radafaxine是安非他酮(Bupropion)的一种活性代谢物,用于帮助戒烟和治疗重度抑郁症。研究表明,radafaxine-结合状态的hNET也处于向内开口构象,radafaxine占据了hNET的底物结合位点,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结合,阻止底物进入,表明其是正构抑制剂。与其它MAT家族已解析构象比较,radafaxine与外向开口构象有空间位阻,推测radafaxine通过稳定hNET内向开口构象,抑制其向外开口构象转变,使hNET丧失转运活性。
总之,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hNET的三种功能状态结构,发现其整体结构类似于MATs家族成员。MIBG-结合状态展示了hNET底物结合口袋的独特性,radafaxine通过占据结合位点并抑制其构象变化来阻止hNET。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hNET的机制和动态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以hNET为靶标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信息。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