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布,
普众发现自主研发的注射用创新生物药
AMT-676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目标为
实体瘤的治疗。
AMT-676是一款靶向
CDH17的抗体偶联药物(ADC)。CDH17基因位于染色体8q22.1,主要在胚胎、成人肠上皮细胞和部分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表达,而在健康人群的肝细胞、食管上皮细胞及胃黏膜中几乎不表达。CDH17在细胞黏附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
癌症发生过程中。研究发现,CDH17在多种肿瘤如
胃癌、
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胆管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且其高水平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和风险评估密切相关。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H17的表达水平降低,而其基因沉默与细胞的分化状态较差有关。在胃癌中,CDH17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在肝癌中,CDH17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侵袭相关,通过RNA干扰技术使CDH17基因沉默后,发现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在结直肠癌中,CDH17的低表达导致肿瘤细胞间的黏附减弱,促使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目前,靶向CDH17的药物正在研究中的有十余种,包括单抗、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和细胞疗法等。CHM 2101是一款靶向CDH17的CAR-T疗法,已进入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阶段。BI 905711是一款靶向CDH17/DR5双特异性抗体,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了部分患者的病情稳定。ARB202是一款靶向CDH17/CD3双特异性抗体,其初步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细胞毒性。
普众发现是一家专注于ADC药物开发的临床阶段公司,拥有MabArray工业级抗体芯片平台和Tmoiety ADC技术平台。前者通过高密度抗体芯片库进行高分辨率的抗原筛选,后者通过高亲水性自裂解连接子修饰技术提高ADC药物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交易方面,2024年8月,普众发现与Adcendo就AMT-754达成许可协议,Adcendo获得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普众发现则保留在大中华地区的权利。2022年6月,普众发现与昂阔医药就AMT-707达成类似协议,昂阔医药获得全球范围内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重点药物包括AMT-116、AMT-253、AMT-707、AMT-754、AMT-562等,这些药物在各自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展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例如,AMT-116在一项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研究中显示了初步的抗肿瘤活性,而AMT-253在黑色素瘤和其他实体瘤中表现出高效的抗肿瘤活性。AMT-707在CDH6高表达的癌症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AMT-754则在澳洲申报了临床试验。AMT-562在多种模型中也表现出强效和持久的抗肿瘤反应。
普众发现通过其技术平台和创新模式,不断推进ADC药物的开发,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