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wo-Part First-in-Human Study to Assess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Ascending Subcutaneous Doses of GUB014295 in Lean to Overweight or Obese But Otherwise Healthy Men and Women
This is a two-part, single centre, double-blind (within cohorts),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 (Part 1) and multiple (Part 2) ascending subcutaneous dose study in lean to overweight or obese but otherwise healthy men (Part 1) and men and non-pregnant, non-lactating women (Part 2).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Secondary objectives are to characterize the pharmacokinetics (PK) and to investigate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100 项与 GUB-014295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GUB-014295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GUB-014295 相关的专利(医药)
1
项与 GUB-014295 相关的文献(医药)2021-12-01·The Lancet1区 · 医学
Long-acting amylin analogue for weight reduction
1区 · 医学
Article
作者: Gadde, Kishore M ; Allison, David B
15
项与 GUB-014295 相关的新闻(医药)▎Armstrong
近几年来,减重适应症的拓展,彻底打开了GLP-1类药物的想象空间,对于GLP-1伴侣的追寻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礼来的GLP-1/GIP已经获批上市,GLP-1/GIP/GCG也推进到三期临床阶段。丹麦诺和诺德则将重心放在胰淀素Amylin上面,包括Amylin与司美格鲁肽联用,糖尿病、减重三期临床已经获得顶线数据,GLP-1/Amylin双靶点的Amycretin也在初步临床中表现出极具竞争力的疗效。1.25mg、5mg、20mg剂量组治疗36周分别减重9.7%、16.2%、22.0%,安慰剂组减重2.0%左右,安慰剂校正后,20mg高剂量组治疗36周减重幅度达到20.0%。
诺和诺德完成POC之后,越来越多的MNC开始积极布局胰淀素Amylin。2025年3月3日,艾伯维宣布引进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ubra的Amylin类似物GUB014295,根据协议,艾伯维支付3.5亿美元预付款,18.75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GUB014295为Gubra的核心管线,为一款同时激活胰淀素受体和降钙素受体的多肽药物,目前处于一期临床阶段。
2025年3月12日,罗氏宣布与Zealand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胰淀素类似物Petrelintide。
根据协议,罗氏支付16.5亿美元预付款、12亿美元开发里程碑金额以及24亿美元销售里程碑金额,协议总金额高达53亿美元。
Petrelintide为一款长效、中性可溶的胰淀素类似物,目前处于二期临床阶段。
总结
同为丹麦企业,诺和诺德、Zealand、Gubra又同时重点布局了胰淀素项目,诺和诺德引领了胰淀素赛道的竞争,Gubra、Zealand陆续完成胰淀素项目为核心的数十亿美元授权合作交易。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GPRC5D靶点全梳理;
CD40靶点全梳理;
CD47靶点全梳理;
补体靶向药物技术全梳理;
补体药物:眼科治疗的重要方向;
Claudin 6靶点全梳理;
Claudin 18.2靶点全梳理;
靶点冷暖,行业自知;
中国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
被炮轰的“me too”;
佐剂百年史;
胰岛素百年传奇;
CUSBEA:风雨四十载;
中国新药研发的焦虑;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竞争;
中国双抗竞争格局;
中国ADC竞争格局;
中国双抗技术全梳理;
中国ADC技术全梳理;
Ambrx技术全梳理;
Vir Biotech技术全梳理;
Immune-Onc技术全梳理;
亘喜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哲药业技术全梳理;
科济药业技术全梳理;
恺佧生物技术全梳理;
同宜医药技术全梳理;
百奥赛图技术全梳理;
腾盛博药技术全梳理;
创胜集团技术全梳理;
永泰生物技术全梳理;
中国抗体技术全梳理;
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
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2.0;
和铂医药技术全梳理;
荣昌生物技术全梳理;
再鼎医药技术全梳理;
药明生物技术全梳理;
恒瑞医药技术全梳理;
豪森药业技术全梳理;
正大天晴技术全梳理;
吉凯基因技术全梳理;
基石药业技术全梳理;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第2版;
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
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第2版;
中山康方技术全梳理;
复宏汉霖技术全梳理;
先声药业技术全梳理;
君实生物技术全梳理;
嘉和生物技术全梳理;
志道生物技术全梳理;
道尔生物技术全梳理;
尚健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宁杰瑞技术全梳理;
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
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2.0;
岸迈生物技术全梳理;
礼进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桥资本技术全梳理;
余国良的抗体药布局;
荃信生物技术全梳理;
安源医药技术全梳理;
三生国健技术全梳理;
仁会生物技术全梳理;
乐普生物技术全梳理;
同润生物技术全梳理;
宜明昂科技术全梳理;
派格生物技术全梳理;
迈威生物技术全梳理;
Momenta技术全梳理;
NGM技术全梳理;
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
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2.0;
三叶草生物技术全梳理;
贝达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泽璟制药抗体药全梳理;
恒瑞医药抗体药全梳理;
齐鲁制药抗体药全梳理;
石药集团抗体药全梳理;
豪森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华海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科伦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百奥泰技术全梳理;
凡恩世技术全梳理。
1. 百时美施贵宝O+Y免疫组合疗法获欧盟批准,一线治疗肝癌
3月8日,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其重磅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与CTLA-4靶向抗体Yervoy(ipilimumab)联用,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晚期肝细胞癌(HCC)成人患者。欧盟的批准主要基于3期临床试验CheckMate-9DW的积极结果。这是一项3期随机、开放标签试验,评估Opdivo联合Yervoy与研究者选择的索拉非尼(sorafenib)或乐伐替尼(lenvatinib)单药治疗相比,用以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晚期HC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显示,Opdivo联合Yervoy治疗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达到试验的主要临床终点。Opdivo加Yervoy联合疗法组患者的中位OS为23.7个月(95% CI:18.8–29.4),而活性对照药物组患者的中位OS为20.6个月(95% CI:17.5–22.5),风险比为0.79(0.65–0.96;p=0.018)。
2. 阿斯利康PD-L1单抗达到3期临床主要终点,胃癌围手术期治疗
3月7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宣布,3期临床试验MATTERHORN获得积极顶线结果。该试验评估了PD-L1抑制剂Imfinzi(durvalumab)与标准治疗FLOT(fluorouracil、leucovorin、oxaliplatin和docetaxel)联用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与单纯围手术期化疗相比在可切除、早期及局部晚期(II期、III期、IVA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GEJ)癌患者中的疗效。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Imfinzi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随后手术后接受Imfinzi联合化疗,最后进行Imfinzi单药治疗。结果显示,该方案在无事件生存期(EFS)这一主要终点上表现出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在此前报告的关键性次要终点病理学完全缓解率(pCR)的中期分析中,Imfinzi组合治疗方案的pCR率与单纯新辅助化疗相比,提高两倍以上(19%比7%,p<0.00001)。详细数据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并与全球监管机构共享。
3. FDA批准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首款创新疗法
3月8日,Neurotech Pharmaceuticals宣布,美国FDA已批准Encelto(revakinagene taroretcel)上市,用于治疗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MacTel)。新闻稿指出,这是FDA批准治疗MacTel的首个疗法。MacTel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局部视网膜变性,并伴有视网膜血管的继发性改变。Encelto是一种眼部植入物,旨在将CNTF以持续的治疗剂量直接递送至视网膜,以延缓疾病进展。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未治疗的眼睛相比,接受Encelto治疗的眼睛感光细胞丢失的进展显著降低。在24个月时,假手术眼的椭圆体带面积增加了0.213平方毫米,而治疗眼仅增加了0.148平方毫米。
4. GSK一年两次超长效IL-5单抗在美国申报上市
当地时间3月3日,葛兰素史克宣布,美国FDA已受理 Depemokimab(德莫奇单抗)用于两种适应症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拟定的适应症为:对于患有以嗜酸性粒细胞表型为特征的2型炎症的哮喘成人和1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使用中至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 (ICS) 加另一种哮喘控制药物进行辅助维持治疗,以及对于控制不佳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CRSwNP) 成人患者进行辅助维持治疗。PDUFA日期为2025年12月16日。Depemokimab是一种靶向IL-5的单克隆抗体,也是首个在III期试验中进行评估并接受监管审查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的超长效生物制剂。如果获得批准,该药将成为首个给药周期为6个月的超长效生物药。
5. 第一三共/阿斯利康HER2 ADC首个胃癌三期临床取得成功
3月3日,第一三共宣布HER2 ADC药物Enhertu,在DESTINY-Gastric04的3 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顶线结果,对于二线 HER2 阳性(IHC 3+ 或 IHC 2+/ISH+)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连接部 (GEJ) 腺癌患者,与雷莫芦单抗和紫杉醇等标准疗法相比, Enhertu在总生存期 (OS) 的主要终点方面表现出统计学上显着和临床意义上的改善。DESTINY-Gastric04 的数据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并与全球监管机构共享。
6. 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在美获批新适应症,一线食管鳞癌
3月4日,百济神州宣布,美国FDA已批准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用于肿瘤表达PD-L1(≥1)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本次替雷利珠单抗获批新适应症是基于百济神州RATIONALE-306试验的结果。替雷利珠单抗是一款人源化IgG4抗PD-1单克隆抗体,此前已在美国获批作为单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化疗(不含PD-1/PD-L1抑制剂)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ESCC的成人患者,以及联合化疗用于胃和胃食管结合部(G/GEJ)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7. FDA批准罗氏中风药物替奈普酶
3月3日,罗氏旗下公司基因泰克宣布,美国FDA已批准替奈普酶(商品名:TNKase)用于治疗成人急性缺血性中风(AIS)。新闻稿指出,这是近30年来 FDA 批准的首个中风药物。替奈普酶并不是一款新疗法,此前该产品早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奈普酶是一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凝块溶解剂和血栓溶解剂,以单次静脉 (IV) 推注的方式给药,给药时间为五秒钟。与标准治疗药物阿替普酶(静脉推注,输液60分钟)相比,替奈普酶给药速度更快、更简单。基因泰克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推出一种新的25mg小瓶配置,以支持替奈普酶用于AIS的批准。
8. 潜在“first-in-class”细胞疗法在美国申报上市,治疗DMD心肌病
3月5日,Capricor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国FDA已受理其为潜在“first-in-class”细胞疗法deramiocel递交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心肌病的患者。此外,FDA授予该BLA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在2025年8月31日之前完成审评。新闻稿指出,如果获批,deramiocel将成为治疗DMD心肌病的首款获批疗法。Deramiocel(又名CAP-1002)是一种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它们由心脏来源细胞(CDCs)组成。本次BLA主要基于2期临床试验HOPE-2及HOPE-2开放标签扩展(OLE)试验中现有的心脏数据,与自然病史数据进行比较。HOPE-2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患者在接受deramiocel治疗1年后,与自然病史数据相比,患者上肢功能衰退速度减缓71%,而评估心脏功能的指标不但没有衰退,反而获得了改善。
9. 罗氏CD20单抗首个非肿瘤适应症申报上市
3月5日,罗氏宣布,美国FDA已接受该公司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 (Obinutuzumab,Gazyva/Gazyvaro)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sBLA)。FDA 预计将在 2025 年 10 月之前做出审批决定。奥妥珠单抗此前已获批治疗多种淋巴瘤适应症,本次是该药递交的首个非肿瘤适应症上市申请。此次上市申请是基于III期研究REGENCY(NCT04221477)的积极结果。数据显示,REGENCY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与单纯标准治疗相比,接受奥妥珠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的患者中,近一半的患者实现了完全肾脏缓解 (CRR),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此外,研究还显示,患者补体水平也得到了临床意义的改善。在美国之外,罗氏计划基于III期REGENCY研究的数据向欧洲EMA递交奥妥珠单抗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10. 复星医药1类肺癌新药申报上市
3月6日,CDE官网最新公示,复星医药成员企业复星万邦申报的1类新药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丁二酸复瑞替尼(SAF-189s,foritinib)为复星医药研发的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物,是新一代高效、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性的ALK/ROS1抑制剂,且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在2024年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期间,复瑞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3期REMARK研究的期中分析结果以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形式公布。在该研究中,复瑞替尼治疗基线脑转移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颅内客观缓解率(ORR)可达到100%(vs 对照药为50%)。
1. 中国生物制药引进每日一次新型长效术后镇痛新药
3月6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其已与清普生物就2类新药QP001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独家合作协议。该产品已在中国和美国申报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款每日一次的长效镇痛新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注射液。QP001是国内唯一一款注册分类为2类新药的美洛昔康注射液。作为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QP001能够阻断引发身体疼痛和炎症的COX-2的释放,同时对COX-1影响较小,从而减轻胃肠道、血小板抑制等副作用。QP001的半衰期长达18-22小时,具有24小时的长效镇痛特性。
2. 蛋白降解新锐融资3100万美元,“剑指”神经退行性疾病
3月5日,TRIMTECH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3100万美元(2500万英镑)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剑桥创新资本(CIC)和SV Health Investors旗下的痴呆症发现基金(DDF)领投,M Ventures、辉瑞创投(Pfizer Ventures)、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TRIMTECH Therapeutics,致力于通过选择性破坏致病蛋白质聚集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炎症性疾病。公司正在创建一个差异化的强效、高度特异性降解剂产品组合——TRIMTAC™和TRIMGLUEs™,这些药物能选择性地靶向清除有毒蛋白质,为治疗顽固性CNS和炎症性疾病提供新希望。
3. 超9亿美元!Jazz收购Chimerix,获得胶质瘤新药Dordaviprone
3月5日,Jazz Pharmaceuticals宣布将收购Chimerix,收购总价约9.35亿美元。此次收购价8.55美元/股相比于昨日收盘价溢价70%。Chimerix成立于2000年,首发管线为Dordaviprone,可以选择性结合DRD2和线粒体蛋白酶ClpP,用于治疗H3 K27M突变弥漫性胶质瘤。2024年12月,Chimerix递交了Dordaviprone的上市申请,2025年2月获得FDA受理并获得优先审评资格,PDUFA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
4. 1.87亿美元!下一代ADC新锐完成A轮融资
3月3日,Callio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87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Frazier Life Sciences领投,Jeito Capital、Novo Holdings A/S等跟投。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总部位于西雅图和新加坡,将利用A轮融资的收益,实现其靶向HER2的双载荷ADC,以及第二个未披露的ADC项目的临床概念验证。Callio Therapeutics正在开发下一代多载荷ADC,这种ADC采用差异化的有效载荷和接头技术,能够将多载荷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Callio Therapeutics的首个项目是靶向HER2的双有效载荷ADC。
5. 超20亿美元!艾伯维引进一款长效减肥药,正式进军减肥领域
3月3日,AbbVie(NYSE:ABBV)和丹麦Gubra A/S(CPSE:Gubra)宣布了一项许可协议,开发GUB014295,这是一种治疗肥胖的潜在最佳长效胰淀素类似物(amylin analog)。根据协议条款,艾伯维将在全球范围内领导GUB014295的开发和商业化活动。Gubra将获得3.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8.75亿美元的开发、商业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全球净销售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交易的结束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其他惯例成交条件。
6. 超8亿美元!诺华引进一款新药,针对慢性荨麻疹当地时间
3 月 3 日,KYORIN 制药有限公司宣布,与诺华制药就 KYORIN 发现的 KRP-M223 及其备用化合物达成全球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KYORIN 授予诺华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KRP-M223 的独家全球许可。KYORIN 保留了在日本商业化和为日本市场生产该产品的选择权,诺华保留了与 KYORIN 在日本共同推广的选择权。作为回报,KYORIN 将获得 5500 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与 KRPM223 的开发、批准和商业化进展相关的高达 7.775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额的分层版税。KRP-M223 是一种 MRGPRX2 拮抗剂,用于涉及肥大细胞的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如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临床终止First in Class引进/卖出上市批准基因疗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周,热点不少。首先看审评审批方面,本周国内并没有重磅药获批,但是国外的话,Encelto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且唯一获得FDA批准的MacTel治疗药物;其次是研发方面,本周多个药临床试验取得积极进展,值得重点关注的就是,翰森制药B7-H4 ADC启动Ⅲ期临床,同时成为首个进入Ⅲ期临床的B7-H4 ADC药物;最后是交易及投融资方面,值得关注的交易不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艾伯维超22亿美元引进胰淀素类似物,正式进入肥胖领域。
本周盘点包括审评审批、研发以及交易及投融资三大板块,统计时间为3.3-3.7,包含31条信息。
审评审批
NMPA
上市
申请
1、3月4日,CDE官网显示,由Horizon Therapeutics、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翰森制药共同申报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一项新适应症申报上市,推测用于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IgG4-RD)成人患者的治疗。伊奈利珠单抗是一款抗CD19单抗。
2、3月6日,CDE官网显示,复星医药成员企业复星万邦申报的1类新药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申报上市。丁二酸复瑞替尼(SAF-189s)是新一代高效、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性的ALK/ROS1抑制剂。复瑞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REMARK研究的期中分析结果显示,复瑞替尼颅内客观缓解率(ORR)可达到100%(vs对照药为50%)。
临床
批准
3、3月3日,CDE官网显示,安帝康1类新药ADC189颗粒获批临床,拟用于2岁及以上人群的甲型乙型流感暴露后预防,流感暴露后儿童有望实现“一袋预防”。玛氘诺沙韦是一款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中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从而阻断病毒自身mRNA的转录,使其失去自我复制能力。
4、3月3日,CDE官网显示,诺华申报的1类新药[225Ac]Ac-PSMA-617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177Lu]Lu-PSMA靶向治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这是一款靶向PSMA的放射性配体疗法(研发代号:AAA817),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进入Ⅱ/Ⅲ期临床研究阶段。本次是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5、3月4日,CDE官网显示,百济神州1类新药注射用BGB-C354获批临床,拟联合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BGB-C354是一款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百济神州在实体瘤领域布局的一款新分子实体。该产品此前于2024年9月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6、3月4日,CDE官网显示,信达生物1类新药IBI3007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IBI3007由经过优化设计和筛选的TLR7/8激动剂,连接子及抗体组成,是一款具有“first-in-class”潜力的TROP2ISAC,本次是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7、3月5日,CDE官网显示,安领科生物1类新药注射用ALK202获批临床,拟用于既往标准治疗失败或无标准治疗(包括无法接受标准治疗)的成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这是一款靶向EGFR/C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
8、3月6日,CDE官网显示,第一三共(DaiichiSankyo)1类新药DS-3939a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实体瘤。DS-3939a是一种靶向肿瘤相关MUC1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正在全球范围内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本次为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9、3月6日,CDE官网显示,和誉医药1类新药ABSK131胶囊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这是一高选择性的、可入脑的MTA协同PRMT5抑制剂。该产品已经于2024年12月在美国获批临床,本次是其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10、3月6日,CDE官网显示,寻百会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GV20-025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GV20-0251是一款IGSF8单抗,IGSF8可以通过结合NK细胞上的MHC-I受体,抑制NK细胞的肿瘤杀伤性。
申请
11、3月6日,CDE官网显示,百济神州1类新药注射用BGB-B455申报临床。这是一款CLDN6×CD3双特异性抗体,为百济神州在乳腺/妇科领域布局的一款免疫细胞衔接器。百济神州已经登记了一项1期开放标签研究,旨在探索BGB-B455是否可以治疗表达CLDN6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
优先审评
12、3月4日,CDE官网显示,默沙东(MSD)申报的来特莫韦微片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巨细胞病毒(CMV)血清学阳性的成人和6个月及以上且体重≥6kg的儿童受者[R+]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巨细胞病毒病。来特莫韦是一种新型非核苷类巨细胞病毒(CMV)抑制剂,片剂和注射剂剂型此前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
13、3月6日,CDE官网显示,诺华1类新药瑞米布替尼片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H1抗组胺药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成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这项上市申请此前已于2025年2月获得CDE受理。瑞米布替尼是诺华在研的BTK抑制剂,首发适应症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针对该适应症的Ⅲ期临床研究已经取得积极结果。
FDA
上市
批准
14、3月3日,FDA官网显示,罗氏旗下公司基因泰克的替奈普酶(商品名:TNKase)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急性缺血性中风(AIS)。这是近30年来FDA批准的首个中风药物。替奈普酶并不是一款新疗法。此前2000年,该产品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5、3月4日,FDA官网显示,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获批新适应症,联合含铂化疗用于肿瘤表达PD-L1(≥1)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替雷利珠单抗是一款抗PD-1单抗,此前已在美国获批作为单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化疗(不含PD-1/PD-L1抑制剂)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ESCC的成人患者,以及联合化疗用于胃和胃食管结合部(G/GEJ)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16、3月6日,FDA官网显示,Neurotech Pharmaceuticals的revakingene taroretcel-lwey(商品名:Encelto)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MacTel)。该药是首个且唯一获得FDA批准的MacTel治疗药物。
申请
17、3月3日,FDA官网显示,GSK的Depemokimab递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拟定的适应症为:对于患有以嗜酸性粒细胞表型为特征的2型炎症的哮喘成人和1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使用中至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ICS)加另一种哮喘控制药物进行辅助维持治疗,以及对于控制不佳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成人患者进行辅助维持治疗。PDUFA日期为2025年12月16日。
18、3月4日,FDA官网显示,Capricor Therapeutics的Deramiocel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心肌病的患者。该申请已被FDA授予优先审评,PDUFA目标行动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Deramiocel(也称为CAP-1002)由同种异体心脏球衍生细胞(CDC)组成,每季度给药一次。
19、3月5日,FDA官网显示,罗氏的奥妥珠单抗递交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FDA预计将在2025年10月之前做出审批决定。奥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CD20抗体,奥妥珠单抗此前已获批治疗多种淋巴瘤适应症,本次是该药递交的首个非肿瘤适应症上市申请。
研发
临床状态
20、3月3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翰森制药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n=468),旨在评估HS-20089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托泊替康、紫杉醇、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铂耐药复发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HS-20089是翰森制药开发的一款B7-H4ADC。
21、3月3日,ClinicalTrials官网显示,诺华启动了AAA817的Ⅲ期临床试验(AcTFirst)。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n=486),旨在评估AAA817联合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ARPI)对比研究者选择的标准治疗(SoC)治疗未接受过含紫杉醇化疗方案和RLT治疗的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AAA817是一款α粒子核药。
22、3月4日,Clinicaltrials官网显示,Adverum Biotechnologies启动了Ixo-vec的首个Ⅲ期临床试验(ARTEMIS)。Ixo-vec是Adverum Biotechnologies开发的一款携带阿柏西普编码序列的基因疗法,旨在通过单次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即可实现持续产生阿柏西普的效果,进而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等眼科疾病。
23、3月5日,Clinicaltrials官网显示,安进启动了AMG133的两项Ⅲ期临床(MARITIME-1和MARITIME-2)。MARITIME-1、MARITIME-2均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旨在评估AMG133(低中高剂量)在不伴2型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终点均是第72周患者的体重相较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MARITIME-1的n=3501,MARITIME-2的n=999,AMG133是一款每4周注射1次的FIC抗体多肽偶联药物。
24、3月6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恒瑞启动了一项注射用SHR-A1811、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SHR-8068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开放、多中心Ⅰb/Ⅱ期临床研究。SHR-A1811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HER2ADC,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阿得贝利单抗是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SHR-8068是恒瑞引进的一款全人源抗CTLA-4单抗。
25、3月7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圣因生物启动了一项靶向补体C3的小核酸(siRNA)药物SGB-9768注射液的Ⅱ期临床试验。该临床试验是一项评估SGB-9768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C3肾小球病患者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性Ⅱ期研究。
临床数据
26、3月3日,Biohaven公布了IgG降解剂BHV-1300(4个剂量,皮下注射,每周1次)在健康受试者中的I期研究数据。数据显示,治疗4周后,1000mg BHV-1300组受试者的总IgG水平快速、深度且持续降低,最高降幅达到84%,中位数为80%。并且,BHV-1300在单次给药后数小时内即可快速且持续降低受试者的总IgG水平。
27、3月3日,天辰生物公布了新一代抗IgE抗体LP-003治疗慢性荨麻疹(CSU)的Ⅱ期临床中期数据。结果显示,LP-003在关键疗效指标上优于现有抗IgE疗法奥马珠单抗,且展现出长效优势,或将成为全球抗IgE治疗领域的颠覆性药物。
28、3月4日,基石药业宣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PD-1/VEGF/CTLA-4三特异性抗体CS2009的全球多中心Ⅰ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未发生输液反应或其他不良事件。该试验将深入评估CS2009在多种晚期实体瘤中的临床应用潜力,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肾细胞癌及宫颈癌等。
29、3月7日,阿斯利康公布了Ⅲ期MATTERHORN研究。结果显示,Imfinzi(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FLOT(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化疗作为可切除的早期和局部晚期(Ⅱ期、Ⅲ期、ⅣA期)的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GEJ)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主要终点无事件生存期(EFS)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MATTERHORN是首个证明免疫疗法联合治疗优于标准治疗的全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
交易及投融资
30、3月3日,艾伯维宣布,与Gubra达成一项许可协议,共同开发GUB014295,这是一种潜在治疗肥胖症的同类最佳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根据协议,艾伯维将在全球范围内领导GUB014295的开发和商业化活动。Gubra将获得总额为3.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8.75亿美元的开发、商业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全球净销售额的分级版税。
31、3月3日,丹擎医药宣布完成新一轮1.5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康君资本领投,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国方创新、磐霖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持续加注。本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核心管线的临床研究、拓展创新技术平台及全球化战略布局。
【2025CPHI思享会预告】
扫码领取CPHI & PMEC China 2025展会门票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100 项与 GUB-014295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