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与 门冬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珠海联邦制药) 相关的临床试验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采用葡萄糖钳夹技术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进行 联邦制药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PK) 和药效动力学(PD)研究
采用葡萄糖钳夹技术对联邦制药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进行研究,并与进口上市的诺和锐?相比较,有效地指导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100 项与 门冬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珠海联邦制药)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门冬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珠海联邦制药)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门冬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珠海联邦制药) 相关的专利(医药)
3
项与 门冬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珠海联邦制药) 相关的新闻(医药)来源:企业公告 编辑:wangxinglai2004
近日,4药企分别发布了产品海外上市进展公告,具体为甘李药业通过EMA上市前GMP检查、常山药业制剂获马里注册证书、国药现代API获CEP证书和东亚药业API获韩国注册证书。
甘李药业通过EMA检查
一、药物基本情况
1. 企业名称: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 生产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南凤西一路8号
3. 检查类别:批准前GMP检查(Pre-approval GMP inspection)
4. 涉及产品: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5. 检查车间:A3生产车间、A2库房、A4库房
6. 检查结论:通过批准前检查
二、药物其他相情况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三款生物类似药
分别于2023年8月、10月先后收到欧洲EMA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的通知;
2024 年3月,EMA调查员团队对甘李药业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厂区内的生产设施
进行了为期5天的现场检查;2024年5月,通过EMA上市批准前GMP检查。
常山药业制剂获马里注册证书
一、药物基本情况
药品名称: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剂型:注射剂
规格:0.4mL: 4000AXaIU、0.6mL: 6000AXaIU
药品生产企业: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日期:2024年5月21日
有效期:5年
二、药物其他相情况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特
别是与骨科或普外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伴或不伴有
肺栓塞,临床症状不严重,不包括需要外科手术或溶栓剂治疗的肺栓塞;
与阿司
匹林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
防止血栓形成。
国药现代API获CEP证书
一、药物基本情况
药品名称:Ampicillin Trihydrate/氨苄西林
剂型:原料药
药品持有人/生产商: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CEP 2022-507 - Rev 00
发证机构: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
二、药物其他相情况
氨苄西林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目前,氨苄西林原料药国内主要生产厂商除国药威奇达外,还有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
东亚药业API获韩国注册证书
一、药物基本情况
制造企业名称:浙江东邦药业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中国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杜桥镇医化园区
产品名称:头孢克洛
DMF注册号:20091125-20-A-229-14(A)
发证机构: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韩国MFDS)
二、药物其他相情况
头孢克洛为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多种呼吸道感
染、泌尿道感染、耳鼻科感染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2021年我国头孢克洛制剂市场销售额约为26.41亿元。
胰岛素集采已经板上钉钉。
此前,市场上关于胰岛素集采讨论已经持续了多时,也给相关企业一定的准备时间。
早在2020年1月,武汉市就已率先试点开启胰岛素专项带量采购,礼来、诺和诺德等9家药企参与其中。
2020年7月15日~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2021年年初下发的《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又明确表示生物类似药将纳入集采。7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甫主持召开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工作座谈会,包括礼来、甘李药业等胰岛素生产企业高管在内的22人参加。
至8月18日业内流出了征求《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胰岛素全国集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胰岛素为我国市场最大的抗糖药品种。2015年至2019年,我国胰岛素市场规模由178亿元增长至近2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3%,约占整体抗糖药市场的46.3%。
此次集采主要为二代、三代胰岛素产品。从价格上来看,国产产品相较于进口产品价格低30%左右。从使用场景来看,二代胰岛素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度更高,三代目前则是以城镇的三甲医院为主,外资品牌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的胰岛素制剂产品正处于更迭过程中,第一代胰岛素制剂已很少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第二代胰岛素制剂市场份额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第三代胰岛素制剂已成为市场主流,在全球胰岛素市场份额占比超过 60%。 据Insight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三代胰岛素占据整个胰岛素58%的市场份额,其中,门冬胰岛素(及其预混产品)和甘精胰岛素为市场份额最大的三代胰岛素品种。
国内的胰岛素企业较为集中,本土企业主要有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联邦制药、江苏万邦、天麦生物、亿帆医药、誉衡、东阳光约10家企业。而跨国企业主要是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家。在这个玩家颇为集中的领域,当集采来临,谁的“求生欲”最强?谁势在必得?
01 本土企业竞争格局将变?
与化药不同,胰岛素企业所涉及的企业并不多。国内胰岛素市场,主要由3家跨国药企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和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珠海联邦、江苏万邦等企业把持。
此前,国内本是同根生的胰岛素龙头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形成了一种默契。通化东宝主攻二代胰岛素、甘李药业主攻三代胰岛素。其中甘李药业是本土三代胰岛素的龙头,约占国内市场的40%左右。而通化东宝则是业内公认的二代胰岛素龙头。2020年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4%。诺和诺德和通化东宝合计占据我国二代胰岛素七成市场。
然而这种默契随着今年5月甘李药业首款二代胰岛素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获批而正式被打破。
如今,甘李药业刚上市满一年就遭遇国家集采。甘李药业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胰岛素类似物(三代)生产批文并获得产业化生产的中药企业,是国内市场中,本土企业占比最大的企业。其“长秀霖”在国内长效胰岛素市场中约占40%份额。据招股书显示,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甘李药业的大单品,2019年该产品营收25.45亿元,营收占比为87.91%。2020年,甘李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3.62亿元,其中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就达到98.07%。
为了应对集采,甘李药业正在着力拓展国际业务。在2020年甘李的海外销售收入达到了0.65亿元,同比增长50.88%。据了解甘李药业自2005年开始购计划战略布局,目前其产品已经在全球18个国家完成药品注册工作。在新兴市场,主打产品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在2020年先后中标白俄罗斯市场、顺利出口至土耳其、黎巴嫩、尼日尔等新兴国家,并获准在哈萨克斯坦上市销售。
而通化东宝的重组人胰岛素(二代)注射剂系列产品,2020年营收为22.07亿元,占总营收的76%,毛利率为88.07%。为应对集采,通化东宝的做法则是尽快的拓展产品线。通化东宝的三代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在2020年贡献了1.3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通化东宝甘精胰岛素实现在25省、市的挂网及备案工作,已开发的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医院达2900多家;另外,通化东宝也从“降本增效”“推进研发”“进军糖尿病创新药”等方面应对集采影响。在新产品的布局上,通化东宝预计未来2-3年内门冬30和50、利拉鲁肽等产品将会陆续推出。
此外,华润医药集团重要参股公司合肥天麦生物,以及联邦制药实力也不容小觑。天麦生物一度被视为是胰岛素领域的“黑马”,也是武汉胰岛素集采中标企业之一。天麦生物已成功开发重组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原料药和制剂产品。2015年,天麦生物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口服胰岛素胶囊项目,开发应用新型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技术,填补国际空白。目前,口服胰岛素胶囊已经在美国完成IIb期临床试验,即将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而联邦制药则是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生产能力的企业。2020年联邦制药胰岛素系列年内收入共计12.3亿元,同比上升35.7%。其第三代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优乐灵”于2017年年初顺利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生产,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4.02亿元。今年7月21日, 联邦制药近期获批上市的联邦优倍灵 ® UBLIN ® 30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笔芯)首批产品从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出。
集采来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集采将直接决定相关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未来。曾经的本土龙头能否继续保持既有地位,天麦生物或其他企业是否会成为胰岛素集采的黑马,一改本土企业的竞争格局仍充满变数。
此次专项集采被诸多本土企业视为实现“国产替代”的机会。通化东宝董事长冷春生曾在一次投资交流会上表示,“关于甘精胰岛素,我希望国内几家公司联起手来,争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目前总共还不到30%......我还是希望国内几家厂商一起努力,提高国产胰岛素市场占比,这是我们的目标。”
02 跨国药企“佛系”不再?
而长期占据国内大半市场的三家跨国药企,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在全国胰岛素集采中,是否会如其他跨国药企面对化药集采那般保持“佛系”?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市场对于全球胰岛素巨头诺和诺德而言至关重要。根据2021年中报,诺和诺德中国市场总营收80.52亿丹麦克朗(12.68亿美元),占其全球营收12%以上,同比增长了10.5%。其中胰岛素制剂营收61.99亿丹麦克朗(9.855 亿美元),占其全球胰岛素营收22%以上,增长率达到了8.39%。
尽管胰岛素集采来临,但是对于降糖产品颇多的诺和诺德而言,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一方面驱动其中国市场的核心动力产品是GLP-1激动剂,全球增速保持在30%左右。上半年数据显示,其中国市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68%达8.33亿丹麦克朗(1.3246亿美元),主要受诺和力(利拉鲁肽)的增长和新一代GLP-1制剂诺和泰(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台湾获批上市的推动。诺和诺德GLP-1产品增速明显快速胰岛素产品,并且该类产品销售额有望在近期超过胰岛素。
另外,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表示,整个降糖领域的用药结构正在改变,尽管目前用药市场仍以胰岛素为主,随着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的不断发展,新型降糖药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用药人数正在迅速增长。而这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的占比在持续提升。对于中国市场胰岛素集采,其首席执行官在其财务电话会议上表示,“对生物制剂进行带量采购,尤其是胰岛素这种救命药来说,在量和质之间取得平衡并非易事。
礼来2020年总营收达245.40亿元,其中糖尿病产品销售额高达118.34亿元,占总营收的48.22%。其糖尿病产品销售额较上年提升8%。但是,其糖尿病产品的增长,主要依靠度拉糖肽和恩格列净两个降糖药物产品。而胰岛素产品无论是重组赖脯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还是甘精胰岛素,其销售额要么增长有限,要么已经出现下降。
并且,在国内其二代胰岛素市场正在被本土药企逐渐蚕食。2017年三生制药与礼来中国达成合作协议在中国推广胰岛素产品优泌林,然而,这项合作已经停止,并且礼来中国还要撤销所有三生制药集团营销中心代谢治疗领域事业部优泌林产品推广的相关岗位建制。
礼来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个胰岛素重磅产品。7月,礼来宣布将斥资10亿美元(约合64.89亿人民币)收购生物技术公司Protomer Technologies。通过这笔交易,礼来将获得Protomer实验性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的药物资产。该公司建设了一个全新的蛋白工程平台,可以使治疗性蛋白与特定的分子激活剂结合后产生特异性反应,从而实现药物功能的开关。礼来希望通过这一研发平台,开发一种全新的胰岛素药物。
赛诺菲的胰岛素产品市场竞争则危机重重。
7月29日,FDA批准了Viatris公司的Semglee (通用名胰岛素glargine-yfgn)作为赛诺菲长效胰岛素来得时Lantus的可交换生物类似药,这是FDA首次批准可交换生物类似药,也是首个可替代的糖尿病生物仿制胰岛素。而来得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米内网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甘精胰岛素注射剂销售额突破60亿元,赛诺菲市场份额位居首位。随着诺和诺德、礼来、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等企业的崛起,赛诺菲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下滑,从2014年的71%下滑至2019年的61%。
2015年赛诺菲推出了新一代甘精胰岛素来优时(“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2020年9月,该产品在中国获批。目前赛诺菲正在为来优时项目扩大产能。2019年该项目正式开始,投资2亿元,2020年增资2亿元,新增的组包装生产线预计2022年投产,灌装线预计2024年投产。项目建成后,生产产品在满足中国市场的同时,还将出口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其他亚太地区。
武汉集采结果显示,诺和诺德中标品种数最多为19个,其次是礼来苏州中标数为6个,礼来法国中标2个,赛诺菲中标2个品种,通化东宝位列第3,揽获了5个,甘李则获得了2个品种。
根据武汉的规则,由于是根据降幅大小来分量。谁降价幅度大,谁的比例更高。而进口产品定价高,即便是与国内企业采取同等降幅,就可以获得较大的降价绝对值,从而获得较多替代量。在武汉组织的胰岛素集采中,礼来、诺和诺德和赛诺菲中标29个品规,约占总数的78%。而国内三家企业(通化东宝、合肥天麦生物、甘李药业)的中标品规数量远低于外企。
可以看到,跨国药企成为了武汉胰岛素集采的“赢家”,而在范围更大的全国胰岛素集采中,跨国药企能否继续保持既有的市场份额,本土企业能否抓住机会逆袭,全面革新胰岛素的既有格局,值得期待。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
前 言
众所周知,糖尿病目前只能各类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类似物控制缓解且无法治愈,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市场愈发成为当前医药界的“潜力股”,但因为其高壁垒的进入门槛,在赛道上竞争最终脱颖而出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多。
胰岛素又分为第一代:动物胰岛素、第二代:人胰岛素和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从当前发展来看,三代取代二代是必然的趋势。
而三代胰岛素,目前国内有甘李药业、联邦制药(港股)2家能大规模生产销售3代胰岛素。(关于甘李药业可以查看先前药融圈整理的——《甘李药业:中国糖尿病市场领先地位的胰岛素供应商》。)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四批五轮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下一批集采的品种中可能会涵盖胰岛素生物药,如此一来将会对许多公司相关发展策略产生影响,他们将不得不面对价格降低利润承压的问题,但是联邦制药则是对可能到来的集采抱有积极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地位强,对他们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的。
胰岛素产能领先者——联邦制药
(图源自公司官网)
联邦制药(股份代号3933.HK)于1990年在香港成立,目前拥有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香港)、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广东开平金亿胶囊有限公司、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联邦动保药品有限公司六家生产实体,专业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研发中心,产品涵盖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集团。
几十年来,联邦制药致力于生物药的研究,斥巨资建立了大型的人胰岛素及类似物生产基地,实现了糖尿病生物制药领域产研一体化。
目前上市产品有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USLIN®”系列产品(R、N、30R、50R)和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邦优乐灵®USLEN®”,是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生产能力的企业。
2020年公司主要经营状况
(联邦制药2020财报)
2020全年联邦制药营业收入为8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毛利为38.1亿元,同比上升5.1%。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7亿元,同比上升9.5%,经调整核心利润约为10亿元。
各领域主要产品2020年经营状况
公司的业务发展分为三大板块,制剂、原料药和中间体,主力产品主要集中在制剂这一块。
2020年,联邦制药中间体(intermediates)销售收入14.3亿元,同比上升11.7%,占总营业额的16.3%;原料药(API)销售收入36.2亿元,同比上升0.8%,占总营业额的41.3%;制剂产品37.2亿元,同比上升5.8%,占总营业额的42.4%。
01制剂
糖尿病用药
(联邦制药近三年胰岛素营收数据,单位为千元人民币)
联邦制药重点布局糖尿病药物研发,药融云数据库显示,公司胰岛素系列年内收入共计12.3亿元,同比上升35.7%。
其中,重组人胰岛素收入约为8.33亿元,销量同比上升22%到2050万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0年版)及《国家基药目录》(2018年版)。
公司第三代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优乐灵”于2017年年初顺利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生产,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4.02亿元,销量实现巨幅增长,上升90.3%到290万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0年版)及《国家基药目录》(2018年版)。
神经系统用药
(图源自联邦制药公司官网)
用于治疗中重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邦得清于2020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3%至人民币1.06亿元。
抗生素
(联邦制药部分抗生素产品)
抗生素类产品销售收入共计人民币20.92亿元,同比下降2.6%,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及碳青霉烯类口服及注射产品,其中联邦他唑仙收入为5.3亿元,同比下降24.2%;联邦阿莫仙收入5亿元,同比下降6.8%;盐酸美金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4.3%。
口服抗菌药
联邦阿莫西林胶囊(0.25g)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受新冠疫情影响,其2020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8%至人民币4.95亿元。
眼科产品
(联邦制药眼科产品)
眼科产品包括亮晶晶、舒晶晶及左福康滴眼液,部分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0年版),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3%至人民币1.76亿元。
维生素类
(联邦制药维生素产品)
维生素类包括多种口味的维生素C泡腾片保健品及OTC产品。2020年收入同比上升58.1%至人民币6,160万元。
02原料药
(2020年联邦制药主要原料药销售情况)
联邦制药在原料药方面拥有垂直整合的产品线,在全球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均实现了垂直整合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沿着6-APA和工业盐的下游延申。
半合成青霉素产品主要包括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等,阿莫西林使用先进的酶法工艺生产,氨苄西林在2009年的时候获得了美国FDA认证,因此公司的半合成青霉素产品在欧美市场广受欢迎。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阿莫西林等需求稳步增长,但是头孢等产品由于疫情居家感染病减少的原因,销售额下滑,但是原料药总体收入还是同比上升0.8%至人民币36.21亿元,相信随着之后疫情的逐渐缓和,原料药销售额之后将会回温。
03中间体
(2020年联邦制药主要中间体销售情况)
作为国内医药中间体龙头企业,2020年联邦制药的中间体依然发挥稳定,增速是三个板块中最多的。
联邦制药的中间体主要生产青霉素G钾工业盐和6-APA等。青霉素G钾工业盐是6-APA和无菌青霉素钾盐的重要中间体,而6-APA则是是生产半合抗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钠和阿莫西林的重要中间体,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是原料药的重要中间体。
业绩方面,6-APA和工业盐价格持续上升,由于6-APA供不应求,工业盐停了一个季度,今年的话工业盐会重新恢复产能,预计2021年增长幅度会提升。
公司相关披露显示,目前6-APA市场上的产能能做到一个月1300-1500吨左右,从出口量上看,联邦制药可以占到市场分额的45%-50%。
6-APA销量同比增加18.0%,对外销售均价稳步提升,同比上升了6.5%,维持市场价格的高位,其销量占中间体对外销售总额的12.5%。这是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下,不断上升的原料药需求使得其价格不断上涨,预计2021年以后由于疫情的后续影响,中间体业务还会持续增长。
联邦制药研发管线
根据公司2020年财报显示,在研产品有26项,其中1类新药项目有10项,包括6项生物制品和4项化药。19项新产品正在临床前阶段,1项新产品申报临床,3项新产品正处于临床中,还有3项新产品已经申报生产。
联邦制药主要布局糖尿病领域管线,其中,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三类注射液已申报生产,预计今年5-6月将会推出市场,这之后联邦制药即将拥有两大三代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是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胰岛素药物,而且目前国产药物仅甘李药业于2020年底获批,公司本身胰岛素产能便有很大优势,这将会使得后续公司在糖尿病领域的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
德谷门冬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德谷门冬利拉鲁肽胰岛素注射液和索玛鲁肽注射液预期将于今年申报临床。
研发管线中除了丰富的胰岛素布局,在其他领域中,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治疗皮肤病的莫匹罗星软膏也即将在2021年推出市场,除此之外眼科方面开发了专门针对干眼症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聚乙烯醇。
未来联邦制药也会增加研发投入,丰富新产品种类,不仅仅是糖尿病领域,同时也会继续丰富与内分泌、自身免疫疾病、眼科方面的布局,从而向更多新药领域深入拓展。
生产基地
发展历程
1990年,在香港创建“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1994年,联邦制药中国销售部成立。1995年,建立珠海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中山制剂厂)。2001年,阿莫西林胶囊获国家批文后上市。2003年,成立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建立联邦制药“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2007年6月15日,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0年,联邦制药研发的重组人胰岛素获国家药监局的生产批文,商品名为联邦优思灵,并成功上市。2012年,联邦制药成为中国第一家无菌粉针剂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2017年,甘精胰岛素优乐灵USLEN上市。2019年,联邦动保的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粉针正式上市。
参考:
NMPA/CDE;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
FDA/EMA/PMDA;
相关公司公开披露;
联邦制药官网;
联邦制药财报;
等等。
↓↓点击下方图片报名药融圈近期活动↓↓▲6.17-18 · 重庆 · 免费 · 创新制剂及改良型新药峰会,火热报名中▲8.10-11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 免费 · 第三届CMC-China 万人大会,火热报名中▲5.11-12 · 广州 · 免费 · 新药峰会,即将开始
【关于药融圈】药融圈围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针对生物医药大数据、技术和资本投资、药融园(产业园)等开展系列系统性工作,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产业链,共同面对全球合作和竞争。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100 项与 门冬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珠海联邦制药)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