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德科学旗下细胞疗法子公司 Kite 宣布重磅交易 —— 以 3.5 亿美元现金收购生物技术初创公司 Interius。这一动作标志着吉利德正式加码癌细胞治疗领域,通过整合前沿技术,深度切入下一代细胞疗法的研发赛道,进一步巩固其在免疫治疗领域的行业地位。
回溯布局脉络,吉利德早在 2017 年便以 120 亿美元收购 Kite,借此获得了两款经美国 FDA 批准的 CAR-T 疗法核心资产:Yescarta 与 Tecartus,二者均用于治疗特定类型血液癌症,为公司奠定了细胞治疗的技术基础。
不仅如此,Kite 还构建了庞大的授权治疗中心网络,在生产效率上颇具优势,在 2025 年 1 月 JP 摩根医疗健康年度会议上,Kite 执行副总裁 Cindy Perettie 曾透露,公司 Yescarta 疗法的生产周转时间仅需 14 天,为行业最快水平之一。
不过,当前主流的体外 CAR-T 疗法仍需复杂的细胞提取与制备流程,而 Interius 的核心技术恰好弥补这一短板,其体内疗法有望实现 “即需即治”,大幅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作为此次收购的核心标的,Interius 虽成立时间不长,却凭借独特的体内细胞治疗技术成为行业焦点。
不同于传统体外 CAR-T 疗法需在实验室提取患者细胞、改造后回输的模式,Interius 通过慢病毒载体技术,直接在患者体内靶向特定细胞(如 T 细胞、NK 细胞),递送遗传物质以 “编程” 靶细胞,使其自主产生 CAR 细胞。
这种创新路径不仅省去了体外培养所需的昂贵基础设施,还能缩短治疗周期,更关键的是可避免传统疗法中对患者的预处理方案,降低治疗风险与身体负担。
目前,Interius 的研发管线已展现出明确的应用潜力。其先导候选药物 INT2104 采用单一病毒载体,可同时靶向 T 细胞与 NK 细胞,生成能精准识别并攻击恶性 B 细胞的 CAR-T 和 CAR-NK 细胞,去年秋季已启动 I 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 B 细胞驱动的血液癌症,相关临床前数据还于 2025 年 6 月发表在权威期刊《分子治疗》上,验证了技术的科学性。
此外,管线中的 INT2106 正被开发为免疫系统重置方案,通过靶向表达 CD19 蛋白的疾病驱动性 B 细胞,有望用于治疗多种自身抗体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处于发现阶段的 INT2108,虽暂未披露靶点与适应症,却为未来拓展治疗领域留下了想象空间。
市场对此次收购普遍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是 Kite 在细胞疗法领域的 “精准补位”。值得注意的是,Kite 在费城已设有业务据点,并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长期研究与临床合作关系,这一区位与资源优势,将为 Interius 技术的后续转化与临床试验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加速下一代细胞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进程。
Interius BioTherapeutics 是一家年轻且充满活力的生物技术公司,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Saar Gill联合创立,总部位于费城市格雷夫舍区 Pennovation 园区。公司专注于开发前沿的体内细胞治疗技术,旨在攻克传统体外细胞疗法的局限,为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