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Odyssey Therapeutics是一家本来在今年1月在纳斯达克递交招股书,试图IPO的公司,但是后来因为资本市场不太景气,5个月后,公司管理层就撤销了上市计划。
公开市场上市的计划是无了,公司就找来了私人投资者进行D轮融资,先前融资的投资方继续投资,后来又有Lightspeed Ventures、Jeito Capital和Affinity Asset Advisors等新投资者加入,融资总额达到了2.13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及临床前药物研发管线。
总的来说,在经济环境不好的背景下,拿到这笔融资公司定有其不凡之处,这可能与Odyssey Therapeutics的核心管线RIPK2抑制剂OD-07656有关,另外,国内也有公司在开发同一靶点,是同赛道竞品的佼佼者,本文就将对RIPK2靶点的开发进行简单综述。
RIPK2机制机理
RIPK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是位于人类8号染色体长臂21区(8q21)的基因,编码一种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含C端CARD结构域。该基因通过激活NF-κB通路参与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控,并诱导细胞凋亡。
在IBD(炎症性肠病)中,RIPK2可对来自胃肠道的细菌副产物产生应答。RIPK2通过NOD2-RIPK2通路介导炎症反应,促进IBD的发生。IBD患者肠病变组织中RIPK2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成正相关。
图:RIPK2在IBD的作用机制,来源:爱科诺生物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团队此前发现,在结直肠癌中,RIPK2通过稳定癌蛋白YAP,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RIPK2敲低会导致癌蛋白YAP通过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降解,从而抑制CRC转移。YAP的稳定性还可被RIPK2抑制剂 GSK583打破,借此有效抑制结直肠癌转移。
在胰腺癌中,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RIPK2参与调节MHC-I经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影响肿瘤抗原提呈能力,从而促进胰腺癌免疫逃逸。靶向抑制RIPK2可增强ICB治疗PDAC的有效性。
在前列腺癌中,RIPK2通过与MKK7结合并激活MKK7,调控c-Myc的稳定性和活性,从而促进前列腺癌转移。
在缺血性脑卒中中,山东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OTUD1通过抑制RIPK2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来改善缺血后脑损伤,从而通过选择性切割RIP2的K63连接的泛素化来抑制大脑炎症。小分子抑制剂GSK559对RIPK2的抑制减轻了脑缺血的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APAP)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机制是其过量代谢产生的毒性代谢物N-乙酰-p-苯醌亚胺(NAPQI)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并释放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进一步加重炎症和肝损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将RIPK2抑制剂应用于急性肝损伤的治疗,通过CMD-OPT模型成功发现并优化出RP20这一强效且选择性的RIPK2抑制剂。
RIPK2药物开发途径
目前围绕RIPK2靶点进行的药物开发围绕上述的多个适应症进行,不过目前进展最快的还是IBD适应症。下表为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和公司的临床开发进展。
GSK是这一靶点的早期先驱者,但是开发都不咋顺利。例如GSK583,临床前研究发现,在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样本中,TNF-α和IL-6的产生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被显著抑制,且抑制程度与类固醇泼尼松龙相当。尽管GSK583具有优异的激酶选择性,但它是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hERG)通道和CYP3A4的底物,这阻碍了其作为候选药物的进一步开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后来GSK又在GSK583的基础上开发了GSK2983559,该化合物在保持hWB活性的同时不影响hERG通道。GSK2983559也成为首个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RIPK2抑制剂。
然而,在2019年I期试验结束后,GSK决定终止GSK2983559的进一步开发,原因是非临床毒理学发现和安全裕度降低。
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要属爱科诺生物医药的AC-101,根据该公司官网信息,AC-101在小鼠和大鼠的炎症性肠病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疗效。在I期临床研究中,AC-101显示出良好药代动力学特性并具有强效的RIPK2抑制能力。AC-101展示出安全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事件。目前AC-101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Ib/2期试验即将开始。
Oncodesign Precision Medicine这家公司似乎有开发过几个针对IBD的早期项目OD36和OD38,但不知为何后面就没开发下去,现在在开发RIPK2抑制剂OPM-101,适应症是PD-1耐药的晚期黑色素瘤。
总结
总的来说,国内近些年实际上有不少关于RIPK2靶点的研究,可以期待未来的临床转化。
参考来源:
Lu C, Liu H, Liu T, Sun S, Zheng Y, Ling T, Luo X, E Y, Xu Y, Li J, Liu L, Miao L, Liu Z, Yu C. RIPK2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by protecting YAP degradation from ITCH-mediated ubiquitination. Cell Death Dis. 2025 Apr 4;16(1):248. doi: 10.1038/s41419-025-07599-9.
Lai Y, Wang X, Sun X, Wu S, Chen X, Yang C, Zhang W, Yu X, Tong Y, Ma F, Zheng H, Zhang X, He S. Discovery of a novel RIPK2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Biochem Pharmacol. 2023 Aug;214:115647. doi: 10.1016/j.bcp.2023.115647. Epub 2023 Jun 12.
Y. Chen, X. Yuan, W. Yan, Y.R. Zou, H.C. Wei, Y.H. Wei, et al.CMD-OPT model enables the discovery of a potent and selective RIPK2 inhibitor as preclinical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iver injury
Acta Pharm Sin B, 15 (2025), pp. 3708-3724
Sang W, Zhou Y, Chen H, et al.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 Is an Immunotherapy Target in Pancreatic Cancer. Cancer Discov. 14: 326-347 (2024).
Yuan X, Chen Y, Tang M, Wei Y, Shi M, Yang Y, Zhou Y, Yang T, Liu J, Liu K, Deng D, Zhang C, Chen L. Discovery of Potent and Selective Receptor-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2 (RIPK2)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s). J Med Chem. 2022 Jul 14;65(13):9312-9327. doi: 10.1021/acs.jmedchem.2c00604. Epub 2022 Jun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