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9月2日,CDE官网显示,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类新药注射用BL-B01D1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铂耐药复发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BL-B01D1(伦康依隆妥单抗,izalontamab brengitecan)是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新概念且唯一进入3期临床的EGFR/HER3双抗ADC,其小分子毒素部分是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喜树碱衍生物ED04,DAR值为8。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BL-B01D1达成84亿美元的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其中8亿美元首付款创下国产创新药单个项目出海纪录。
目前,BL-B01D1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40余项临床试验,其中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铂耐药复发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EGFR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等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已进入3期阶段。
此次是BL-B01D1第6次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此前,BL-B01D1已有5项适应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既往经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至少两线化疗(至少一线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2024年4月);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2024年9月);既往经抗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2024年9月);既往经PD-1/PD-L1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癌(2024年9月);既往经含铂化疗及抗PD-1/PD-L1单抗治疗失败的复发性小细胞肺癌(2024年12月)。
其中,BL-B01D1针对既往经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至少两线化疗(至少一线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适应症已于2025年8月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7月,BL-B01D1治疗鼻咽癌的3期临床试验在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
此外,BL-B01D1针对携带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且在EGFR-TKI及铂类化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适应症于2025年8月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TD)。
双抗ADC是近年来新药研发的热门赛道。据不完全统计,除了BL-B01D1,全球已有几款进入3期临床,如康宁杰瑞的JSKN003、正大天晴的TQB2102。
其中康宁杰瑞的JSKN003是其利用特有的糖基定点偶联平台自主研发的HER2双抗ADC,将抗体分子KN026重链糖基经过酶催化和点击化学反应获得DAR值约为4的定点修饰抗体偶联物,能够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通过细胞内吞释放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已完成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JSKN003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既往接受过多线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的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尤其在HER2表达的乳腺癌、铂耐药卵巢癌以及HER2高表达的其他实体瘤患者中疗效明显。
2024年9月,康宁杰瑞就JSKN003与石药集团全资子公司津曼特生物达成授权合作,津曼特生物获得在中国内地(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地区)开发、销售、许诺销售及商业化JSKN003用于治疗肿瘤相关适应症的独家许可及再许可权。
2025年3月,JSKN003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铂耐药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且不限HER2表达水平。2025年7月,JSKN003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GC/GEJ)。
正大天晴的TQB2102是一款靶向HER2蛋白ECD2及ECD4双非重叠表位的双抗ADC,其抗体部分通过双表位结合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与内化效率,同时搭载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通过溶酶体酶切释放,精准诱导DNA损伤和细胞死亡。相较传统单抗ADC,TQB2102的双靶点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肿瘤逃逸和耐药风险,临床前研究更显示其对T-DM1耐药细胞株仍具有强效抑制作用。
2025年7月,TQB2102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已公布的TQB2102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2期研究结果显示:单药8周期组总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达73.1%,6mg/kg剂量组tpCR率达76.9%,显著优于当前化疗联合双靶标准疗法(56%-66%)及同类ADC药物历史数据。
整体来看,BL-B01D1进展最快,是全球首个完成3期临床的双抗ADC。此外,针对EGFR/HER3靶点,国内还有几款双抗ADC,如映恩生物的DB-1418、君实生物的JS212、信达生物的IBI3005、普米斯生物的PM1300。
映恩生物的DB-1418是一款DAR值为6的EGFR/HER3双抗ADC,payload采用的是不同于其HER2 ADC的新一代载荷P1021。在临床前研究中,DB-1418表现出对肿瘤细胞较高的结合亲和力,并已在各种实体瘤中证明其疗效潜力,包括EGFR耐药、低表达或HER3耐药实体瘤。2025年1月,映恩生物与Avenzo就DB-1418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交易金额达12亿美元。
君实生物的JS212是重组人源化抗EGFR/HER3双抗ADC,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目前处于1/2期临床。与单一靶点ADC相比,JS212能够通过与EGFR和/或HER3结合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有望对更广泛的肿瘤有效,同时有望克服耐药性问题。临床前研究显示:JS212与EGFR和HER3的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作用,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展示了显著的抑瘤作用。同时,JS212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信达生物的IBI3005于2024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目前,该药正在国内外开展针对晚期恶性实体瘤的1期临床试验。
普米斯生物的PM1300是一种人源化抗EGFR/HER3双抗ADC,其通过基于电荷的 HC-HC 和 HC-LC 异二聚化形成不对称 1+1 结构,然后通过可裂解的连接体与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TOP1i)有效载荷偶联。已公布的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PM1300在代表不同EGFR和HER3表达水平和突变的各种CDX模型中均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功效。而且,PM1300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2025年6月,PM1300在国内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总结
作为新药研发的热门赛道,双抗ADC近年来愈发火热,而且多款进入3期临床。百利天恒的BL-B01D1进展最快,其治疗鼻咽癌的3期临床试验在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成为首个完成3期临床试验的双抗ADC。目前,BL-B01D1针对既往经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至少两线化疗(至少一线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上市申请已被CDE纳入优先审评。而且,BL-B01D1至今已有6项适应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期待双抗ADC领域早日有药物获批上市。
END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预告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