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5年7月至今,全球帕金森病药物研发在多领域持续取得,涵盖大分子抗体,小分子药物、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多种技术路线,针对多巴胺能通路调控、α-突触核蛋白清除、溶酶体功能修复、神经炎症抑制等关键病理机制,多家企业公布重要研发进展,为不同阶段、不同亚型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本文通过概括总结多家企业研发进展,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治疗领域新的趋势及合作机遇。方向一:靶向多巴胺能通路
AbbVie 于 2025 年 9 月 26 日向美国 FDA 提交了 Tavapadon 的新药申请。Tavapadon 是一款每日一次口服、选择性作用于多巴胺 D1/D5 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适用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以及使用左旋多巴后出现运动波动的患者。该申请基于四项 III 期 TEMPO 研究:TEMPO-1/2 显示其可显著改善早期患者的 MDS-UPDRS II+III 评分;TEMPO-3 表明,在存在运动波动的患者中,Tavapadon 可明显延长“症状控制良好且不会出现困扰性运动障碍的运动状态时间(on-time)”;TEMPO-4 的最长 58 周随访进一步验证了其持续疗效与整体良好耐受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头晕和运动障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若获批准,Tavapadon 将为帕金森病不同阶段患者提供一种机制差异化的全新口服治疗选择。
图一:Tavapadon的临床差异化/来源Cerevel2023年Q3季报
Aspen Neuroscience在2025年9月25日宣布其 ASPIRO 1/2a 期临床试验已启动第 3 组(Cohort 3),首次使用面向未来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而开发的 ANPD001 商业配方。ANPD001 是一种来自患者自身细胞的自体 iPSC-来源多巴胺前体细胞疗法,旨在通过细胞替代恢复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功能。此前 Cohort 1/2 的 6 个月数据表明该疗法无需免疫抑制即可实现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呈现早期改善迹象。新商业配方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可冷冻保存并在医院直接使用,有助于简化给药流程、提升未来可规模化制造的可行性,标志着 Aspen 向潜在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盛溯源在2025年7月2日发布信息,首例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受试者于2025年6月顺利NCR201注射液完成给药。受试者术后当天苏醒后即可下床活动,且对话自如,无不良反应。术后7天经CT复查无颅内水肿和出血,并经研究者判断各方面情况良好,即顺利出院,后期将按照临床方案持续观察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NCR201注射液是由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iDAP)治疗产品,具有明确的PET/CT影像学证据,移植区域新增显著的多巴胺能功能成像信号。目前NCR201已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正在开展注册临床试验(CTR20252147)。
拜耳子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于2025年10月7日公布其帕金森病细胞疗法 Bemdaneprocel(BRT-DA01) 的 I 期临床试验36 个月阳性结果:该疗法安全性良好(无治疗或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移植细胞持续存活并植入,高剂量组(n=7)“关期” MDS-UPDRS III 评分较基线平均降低 17.9 分,“良好开期” 时间增加 1 小时,低剂量组(n=4)也有临床意义改善,目前III 期关键试验 exPDite-2 正招募受试者,该疗法此前已获 FDA 快速通道和 RMAT 认定。Bemdaneprocel(BRT-DA01)是一种研究性细胞疗法,旨在替代帕金森病中受损丢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这类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源自人类胚胎多能干细胞,植入后可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过外科手术,这些神经前体细胞会被移植到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内。移植后,它们有望重建受帕金森病严重破坏的神经网络,并可能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与非运动功能。
跃赛生物10月8日发布信息,于美国夏威夷举办的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MDS)年会上,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自体细胞治疗产品 UX-DA001 以 “最新突破性研究” 入选口头报告,公布首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 6 个月随访数据: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关期 MDS-UPDRS-III 评分改善 21 分)、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提升,18F-FP-CIT PET 证实细胞存活整合,标志我国神经疾病细胞治疗创新实力获国际认可,其 I 期临床试验正稳步推进。UX-DA001是一种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由跃赛生物凭借其自主研发的三大技术平台精心打造:高通量干细胞分化谱系示踪平台、高效神经分化技术平台以及 iPSCs 重编程技术平台。借助这些先进技术,该药物能够分化出具备高纯度、高稳定性以及高效能的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有望切实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组织,恢复脑内多巴胺水平。
士泽生物11月14日发布信息,临床级异体通用“现货型”iPSC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XS411,作为中国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的中国首个随机双盲对照注册临床I/II期试验中,于2025年10月顺利完成首例早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微创给药,术中及围术期无不良事件,后续患者正按方案入组,有望解决传统治疗无法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痛点。
住友制药与RACTHERA则在2025年8月5日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交了异基因iPS细胞衍生多巴胺能神经祖细胞(INN:raguneprocel)的生产和销售许可申请,用于改善晚期患者“关期”运动功能,基于京都大学医院研究者发起试验数据(2025年4月发表于《Nature》),获SAKIGAKE优先审查指定,将由SRACMO生产、住友制药营销。
方向二:靶向α-突触核蛋白
AC Immune于2025年11月4日发布3季度财务数据及研发进展,帕金森领域进展集中于治疗与诊断两大方向:自主研发的抗α-突触核蛋白活性免疫疗法ACI-7104.056正处于2期VacSYn临床试验阶段,2025年第四季度将公布Part 1的进一步中期数据,包括药效学及生物标志物相关结果;同时,用于帕金森病诊断的α-突触核蛋白PET示踪剂ACI-15916,其1期临床试验数据也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公布,此外公司还在推进Morphomer-α-突触核蛋白聚集抑制剂的研发,预计同期确定候选药物,形成“疾病修饰治疗+精准诊断”的协同发展格局。
BioArctic在2025年11月4日发布了3季度财务数据及研发进展,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MSA)的单克隆抗体exidavnemab,在2a期EXIST临床试验中期安全性审查中显示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将启动后续剂量队列研究,并准备启动2b期临床研究。该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首队列评估了低剂量效果,新增队列将分别在帕金森病和MSA患者中评估高剂量。exidavnemab可选择性靶向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获FDA和欧盟MSA孤儿药资格,2a期还将分析多种生物标志物。
图二:Exidavnemab的临床开发计划及MOA示意图/来源BioArctic2025年Q3季报
灵北于2025年10月3日宣布,将在同期MDS大会展示用于治疗(多系统萎缩)MSA的单克隆抗体Amlenetug的3期MASCOT试验设计及进展。Amlenetug可结合大脑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抑制其扩散,有望成为首款延缓MSA进展的疗法,获FDA、EMA孤儿药资格及日本先驱药物资格,由Lundbeck与Genmab联合开发。MASCOT试验采用贝叶斯进展建模和适应性元素,含72周双盲期和开放标签扩展期,已在多国开展;2期AMULET试验已完成双盲期,进入192周开放标签期,大会还将展示患者与照护者反馈。
图三:Amlenetug的作用机制示意图/来源于灵北2025年Q3季报
Teva 2025 年 9 月 9 日宣布其与德国生物科技公司 MODAG 合作研发的Emrusolmin(TEV-56286) 获美国 FDA 快速通道认定(Fast Track Designation),用于治疗多系统萎缩(MSA);该药物为靶向 α- 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小分子,此前于 2022 年获 FDA 孤儿药认定,目前处于2 期临床试验阶段,旨在填补 MSA 无疾病修饰疗法的迫切未竟医疗需求(MSA 为罕见快速进展型神经退行性疾病,美欧日患者约 4 万人,确诊后预期寿命 7-10 年)。
图四:Emrusolmin临床二期方案/来源于Teva2025年Q3季报
WaveBreak在2025年10月7日MDS大会上,公布小分子候选药物WTX-607的人类脑组织研究数据。该药物能高选择性结合患者脑组织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纳摩尔级浓度下对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及MSA患者组织样本聚集抑制率约90%,与pS129 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高度共定位,健康脑组织无明显结合。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可阻断聚集体形成,减少转基因小鼠59%聚集体并恢复认知,目前做好1期试验准备,有望延缓疾病进展、恢复认知损伤。
罗氏在2025年6月16日宣布,基于IIb期PADOVA研究及开放标签扩展试验长期随访结果,将抗α-突触核蛋白抗体Prasinezumab推进至早期帕金森病III期开发。IIb期PADOVA研究纳入586名早期患者,虽主要终点未达统计学显著(HR=0.84,p=0.0657),但左旋多巴亚组(75%受试者)运动进展显著延缓(HR=0.79,p=0.0431),104周时整体及亚组进展较安慰剂减少30%-40%,安全性良好,安全数据库涵盖超900名患者,该药物由罗氏与Prothena联合开发,有望成为首款延缓疾病进展的疗法。
图五:Prasinezumab作用机制示意图/来源于Prothena公司2025年Q3季报
方向三:靶向溶酶体功能修复(GBA1相关)
Bial在2025年10月2日宣布,针对GBA1基因突变型帕金森病(GBA-PD)的口服小分子β-葡糖脑苷脂酶(GCase)变构激活剂BIA28-6156,其2期ACTIVATE临床试验(NCT05819359)达成关键里程碑。该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已在欧美85个中心招募273名GBA-PD患者,73人完成78周双盲治疗,超80%达1年里程碑,预计2026年4月完成最后一名患者末次访视,同年Q2公布顶线数据。BIA 28-6156每日给药一次,可穿透血脑屏障,恢复糖鞘脂代谢与溶酶体功能,GCase活性受损越严重,激活效果越显著,Bial还将在同期MDS大会展示对比散发性帕金森病与GBA-PD患者非运动症状进展的研究海报。
Gain Therapeutics在2025年10月6日MDS大会上,公布口服脑穿透性小分子药物GT-02287的1b期初步数据。该变构酶调节剂可修复GBA1突变或年龄相关受损GCase功能,1b期在澳大利亚7个站点招募21名患者(含非GBA突变者),3个月给药显示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部分患者肝酶短暂升高后恢复,澳大利亚药监部门批准延长试验至12个月;14名患者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一致,暴露量达预期;探索性疗效终点显示,给药90天后MDS-UPDRS II、III部分评分改善,符合疾病延缓作用,获迈克尔·J·福克斯基金会资助,未来或拓展至戈谢病、路易体痴呆。
Vanqua Bio在2025年10月2日宣布,口服、可完全穿透中枢的GCase变构激活剂VQ-101,其1b期中期数据阳性,并在同期MDS大会展示成果。1b期纳入携带与不携带GBA突变的患者,随机接受每日一次VQ-101或安慰剂治疗28天,中期数据显示所有测试剂量GCase激活超50%(阻断α-突触核蛋白聚集阈值),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脑脊液与未结合血浆浓度比≥1;大会还展示基于PPMI数据库的分析,显示GBA-PD患者运动与认知功能下降更快,相关指标或为后期试验潜在终点,VQ-101初期针对GBA-PD和特发性帕金森病(iPD),旨在延缓疾病进展。
Capsida Biotherapeutics在2025年6月11日宣布,用于治疗GBA突变相关帕金森病(PD-GBA)的静脉注射(IV)基因疗法CAP-003获FDA IND许可,计划2025年Q3启动1/2期试验并完成首例给药。CAP-003采用工程化AAV衣壳(穿透血脑屏障)及避脱靶载体,非人灵长类研究显示单次IV输注可剂量依赖性提升黑质、额叶皮层GCase活性,且高于30%疗效阈值,安全性良好。PD-GBA患者约占15%,现有在研疗法多需侵入性脑内给药,CAP-003的IV给药方式更便捷,具疾病修饰潜力,Capsida还与艾伯维、礼来有合作。
图六:CAP-003的临床方案/来源Capsida官网
天泽云泰在2025年9月28日宣布,自主研发的VGN-R08b已分别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默示许可,同意开展治疗GBA1突变型帕金森病(PD-GBA)的临床研究。在治疗策略上,VGN-R08b是一款针对GBA1基因突变的重组AAV基因回补疗法,旨在通过回补功能性基因,从根源上恢复溶酶体功能,延缓疾病进程。
Spur Therapeutics在2025年6月6日麦吉尔大学第二届年度GBA1会议上,公布基因治疗候选药物SPR301的临床前数据。SPR301通过AAV9衣壳递送工程化酶GCase85(稳定性优于野生型),体外神经元中α-突触核蛋白降幅优于野生型疗法,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脑内分布广泛,在安全剂量下显疗效潜力,支持其成为同类最优GBA1型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候选药,正接受更多临床前评估以推进至1/2期试验。
方向四:神经炎症调控
NodThera在2025年8月宣布,口服脑穿透性NLRP3抑制剂NT-0796的帕金森病1b/2a期研究数据发表于《Movement Disorders》。该药物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能有效降低中枢及全身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证实NLRP3活性在帕金森病病理中的关键作用,公司将推进NT-0796及下一代候选药NT-0150的临床开发。
Ventyx Biosciences在2025年6月17日宣布,中枢神经系统穿透性NLRP3抑制剂VTX3232的2a期安全性和生物标志物试验获阳性顶线数据。该单中心、开放标签试验纳入10名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每日口服40mg VTX3232治疗28天,安全性良好,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药物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暴露量高,稳态浓度≥3倍于NLRP3抑制IC₉₀值,脑脊液和血浆中IL-18、IL-6等标志物显著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均改善,MDS-UPDRS I/II/III评分统计学显著下降;公司已启动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2期试验规划,同时开展该药物针对肥胖的2期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顶线数据。
UmeCrine Cognition 2025 年 9 月 4 日宣布其临床阶段GABA 调节剂 golexanolone的最新临床前研究数据发表于《Frontiers in Immunology》,该数据显示 golexanolone 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可持续逆转神经炎症—— 发病 3 周后即可完全逆转运动控制相关脑区的免疫细胞过度激活(p<0.05),降低 TNFα 和 IL-1α 等促炎蛋白水平(p<0.05),且 9 周后仍能维持抗炎效果并恢复保护性免疫细胞,为其作为帕金森病慢性治疗药物提供了关键机制支撑。
其他方向:
Vertero Therapeutics(原Axial Therapeutics)于2025年10月21日宣布更名并公布新战略方向,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瓶颈,使命为改变疾病认知与治疗方式、延缓进展、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公司2016年源自加州理工学院,核心优势为研究脑与外周神经系统相互作用,针对上游外周驱动因素开发口服疗法;主要候选药物VT-5006是肠道选择性小分子,通过干预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聚集与炎症延缓疾病,临床前显良好安全性与疗效信号,计划2025年Q4启动1期试验;另有一款针对胆汁酸失调的早期在研资产。2025年公司完成2000万美元D轮融资,用于推进VT-5006 1b期试验及2期准备,支持研发与运营。
Annovis Bio宣布,其新型晶体形式的布南他坦(buntanetap)药代动力学研究成果发表于同行评审期刊。布南他坦为多靶点药物,有望通过改善神经退行性病理进程发挥治疗效果,该研究为其临床开发与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助力推进临床试验与转化。
Herantis Pharma在2025年10月7日宣布,用于帕金森病的疾病修饰疗法候选药物HER-096的1b期临床试验获阳性顶线数据,达成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计划2026年推进至2期。HER-096是基于脑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CDNF)活性位点设计的小分子肽药物,通过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通路、减少α-突触核蛋白聚集、调控神经炎症保护多巴胺神经元。
Neuron23在2025年6月24日宣布完成9650万美元D轮融资,并在针对早期帕金森病的全球2期NEULARK临床试验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用于推进核心药物NEU-411研发。NEU-411是脑穿透性、强效高选择性LRRK2抑制剂,针对LRRK2驱动型帕金森病(2%突变患者+30%特发性患者),通过抑制LRRK2激酶通路延缓疾病进展。
OPM在2025年9月25日宣布加入迈克尔·J·福克斯基金会的LRRK2研究治疗交流(LITE)项目,贡献其LRRK2激酶抑制剂OPM-201及研发专长。OPM-201基于Nanocyclix®技术,口服、选择性强、药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对家族性及特发性帕金森病均有潜力;借助LITE项目开放平台与合作资源,加速临床开发、提升可信度并寻求合作伙伴,LITE项目旨在通过跨机构协作降低LRRK2疗法研发风险。
NRG Therapeutics在2025年10月23日宣布任命三位高管(转化生物学副总裁Sarah Almond、临床运营总监David Brocklebank、项目管理总监Kathryn Oliver),推进核心候选药物NRG5051进入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计划2026年初启动。NRG5051是同类首创小分子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抑制剂,口服可穿透血脑屏障,临床前显神经保护、抗炎、改善运动功能效果,拟用于帕金森病、ALS等。
Serina Therapeutics在2025年11月3日宣布,用于晚期帕金森病的阿扑吗啡疗法SER-252的IND申请被FDA实施临床暂停,原因是需提供制剂中一种常用辅料的补充信息,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无关。SER-252基于POZ平台,每周1-2次皮下注射提供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旨在减少运动波动、延长“开期”、缩短“关期”,搭配可穿戴给药平台;1b期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含单剂量递增(5队列40人)和多剂量递增(3队列48人)部分,拟在美澳评估安全性、耐受性及药效。Serina表示将迅速回应FDA要求,预计30天内收到正式信函,仍对SER-252潜力有信心,临床暂停不影响长期认可,同时推进其他POZ平台管线。
SNLD(新日本科学100%控股子公司,2020年10月成立,专注中枢神经疾患经鼻投药)在202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同期MDS大会上以海报形式发表经鼻左旋多巴药TR-012001的临床成果,包括21例健康人I期试验(曾发表于日本神经学会学术大会)和12例日本帕金森病患者探索性II期试验(曾发表于美国神经学会年会),TR-012001用于治疗“OFF”症状,解决左旋多巴长期使用易现运动合并症的问题。
MeiraGTx在2025年11月13日公布的三季度财务及运营数据中,更新AAV-GAD的开研发进展,2025年5月FDA授予AAV-GAD疗法RMAT认定,其适应症为经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 该RMAT认定的授予,基于向FDA提交的三项临床试验阳性数据,这些数据证实,通过一次性立体定向输注将AAV-GAD递送至脑部丘脑底核后,该疗法具有明确获益。三项试验包括:1期剂量递增试验(n=14)、双盲假手术对照2期试验(n=45),以及双盲假手术对照1/2期临床桥接试验(n=14)。 目前,公司正与全球多家研究中心开展合作,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启动AAV-GAD的3期临床试验。
文章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及各公司官网
本文赞助商mAbxience简介:
mAbxience是一家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拥有超十年经验的全球化垂直整合型生物科技企业,以“让全球所有人获得高质量药物,助力人们更好生活”为愿景与使命,核心业务涵盖生物制剂的研发制造及商业阶段CDMO服务,拥有西班牙莱昂及阿根廷加林、蒙罗3个符合先进GMP标准的生产基地(配备单-use生物反应器等技术,最大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产能达24000L),采用B2B模式与30多家合作伙伴构建网络,业务遍及100多个市场。
选择mAbxience的核心优势:
其符合国际标准的端到端开发与生产能力及全球化的合规与商业网络,对于拥有创新生物药资产的中国企业,mAbxience 可提供从细胞系开发、工艺优化、到符合美国FDA、欧盟EMA等严苛法规要求的商业化生产(拥有3大国际GMP认证生产基地)的全链条服务,能显著提升产品价值,加速其通过海外监管审批。同时,公司已通过30多个全球合作伙伴,在100多个市场拥有成熟的商业化经验,可直接协助中国企业进行产品上市后的本地化生产与供应,有效解决授权出海后常见的供应链落地与区域法规适配等核心挑战。通过携手mAbxience,中国药企不仅能以更低风险、更高效率实现“授权出海”,更能借助其强大的全球网络与生产体系,确保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持续、稳定供应,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合作沟通请联系:yjtang69@hotmail.com
关于Target Tracker 小程序:
还在为追踪药物靶点研究进展而烦恼?试试 Target Tracker 小程序!用户只需简单几步设定关注的药物靶点,就能一键获取最新的基础研究论文列表,前沿动态一手掌握,研究进展轻松追踪,为科研之路精准导航 ,开启高效科研新体验。
可以通过Target Tracker小程序高效完成以下功能:
热点追踪:添加热点,获得及时的论文更新
便捷搜索:定制搜索,提高论文搜索的精度
Ai助力:快速了解一篇论文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