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本周(10 月 5 日—10 月 11 日)全球共有 87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1 款获批上市,11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22 款启动临床,11 款申报临床。
下文,Insight 将分别摘取本周国内外部分重点项目进展做介绍。
境外创新药进展
境外部分,本周共有 34 款药物研发阶段推进,包括 1 款获批上市,6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10 款首次启动临床。
获批上市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本周共有 5 条新药/新适应症(不含类似药)在三大海外主要国家/地区(美国、EMA、日本)获批:
本周在三大海外主要国家/地区获批的新药/新适应症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1、再生元:PD-1 抑制剂在美获批新适应症
当地时间 10 月 8 日,再生元宣布,美国 FDA 已批准 PD-1 抑制剂 Libtayo® (Cemiplimab-rwlc) 新适应症上市,用于手术和放疗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成人皮肤鳞状细胞癌 (CSCC) 患者的辅助治疗。
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手术和放疗后复发风险较高的 CSCC 辅助治疗的免疫疗法。
截图来源:再生元官网
FDA 的批准是基于关键性 Ⅲ 期试验 C-POST 的数据,该试验旨在评估 Libtayo 与安慰剂相比,用于治疗术后和放疗后复发风险较高的 CSC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C-POST 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在 2025 年 ASCO 年会上进行了报告。
C-POST 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Libtayo 可使术后和放疗后复发风险较高的 CSCC 患者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 68%(风险比 [HR]:0.32;95% 置信区间 [CI]:0.20-0.51;p<0.0001)。
Libtayo 的安全性与其单药治疗晚期癌症的已知安全性一致。作为单药治疗高复发风险 CSCC 患者的辅助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瘙痒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SCC 患者在手术和放疗后复发风险较高,其预后通常最差。再生元新闻稿指出,Libtayo 是目前晚期 CSCC 的标准治疗方案,本次新适应症的获批或将改变早期患者的治疗模式。
截至目前,Libtayo 已获得 30 多个国家/地区的监管机构批准,用于一种或多种适应症,包括用于治疗某些成年晚期基底细胞癌、晚期或高复发风险的 CSCC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宫颈癌。在中国,Libtayo 尚未获批,目前处于 Ⅲ 期临床阶段。
自 2018 年首次首次上市以来,Libtayo 的销售额连年上涨。2024 年,该药的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 40.06%,首次突破十亿美元,达到 12.168 亿美元,成为再生元旗下又一重磅炸弹药物。
2、勃林格殷格翰:PDE4B 抑制剂「那米司特」获 FDA 批准上市
10 月 9 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美国 FDA 已批准 JASCAYD®(nerandomilast)片剂,作为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口服治疗选择。
新闻稿表示,JASCAYD® 是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选择性磷酸二酯酶 4B 抑制剂。这是一种全新的作用机制药物,兼具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效应,从而减缓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下降。
截图来源:企业官方公众号
FDA 的批准基于两项临床试验数据:FIBRONEER™-IPF (NCT05321069) 和第二项临床试验 (NCT04419506)。
其中,FIBRONEER™-IPF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评估第 52 周时患者用力肺活量(FVC,是肺功能的一项测量指标)较基线的绝对变化(单位为 mL)。与安慰剂相比,nerandomilast 显著减缓了 FVC 的下降。具体而言,接受 nerandomilast 18mg 或者 9mg 治疗的患者调整后的平均 FVC 下降值分别为 -106mL 和 -122mL,而安慰剂组为 -170mL。
此外,与安慰剂相比,接受 nerandomilast 18mg 的患者观察到了早期且持续的治疗效果,FVC 较基线的变化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分离。
Nerandomilast 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 PDE4B 抑制剂,获得 FDA 批准前曾获得优先审评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Nerandomilast 用于治疗 IPF 的注册申请也正在中国、日本和欧盟审查中,并计划随后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交注册申请。
3、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在巴基斯坦正式获批
10 月 11 日,君实生物宣布,PD-1 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巴基斯坦正式获批,用于鼻咽癌。
具体获批适应症包括 2 项:1)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2) 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
截图来源:君实生物公众号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 PD-1 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 15 个适应症的 40 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 12 项适应症。2020 年 12 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 10 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 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 PD-1 单抗药物。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科威特、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并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接受上市审评。
申报上市
1、Orca Bio:同种异体 T 细胞免疫疗法在美国申报上市,获 FDA 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当地时间 10 月 6 日,Orca Bio 宣布,美国 FDA 已受理其同种异体 T 细胞免疫疗法 Orca-T 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FDA 给予该 BLA 优先审评资格,PDUFA 目标行动日期为 2026 年 4 月 6 日。此前,该疗法曾获得 FDA 授予的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认定和孤儿药资格。
截图来源:企业官网
Orca-T 的 BLA 提交得到了关键 3 期研究 Precision-T(NCT04013685)积极结果的支持。Precision-T 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多中心研究,评估了 Orca-T 与传统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比,在 AML、ALL 和 MDS 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即与 alloHSCT 相比,Orca-T 在无中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生存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一年后,Orca-T 组生存率达 78%,而 alloHSCT 组生存率仅为 38% (HR 0.26, p<0.00001) 。
Orca-T 由高度纯化的调节性 T 细胞、造血干细胞和常规 T 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来源于有血缘关系或无血缘关系的配型供者的外周血。目前,Orca Bio 正在评估其对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结果
1、第一三共/阿斯利康:TROP2 ADC 三期临床达到双主要终点,一线治疗 TNBC
10 月 6 日,第一三共宣布,TROPION-Breast02 Ⅲ 期研究公布了积极的主要结果:德达博妥单抗在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双主要终点上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并取得临床意义的改善。
该研究比较了德达博妥单抗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用于不适合抗 PD-1/PD-L1 治疗的局部复发不可手术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一线治疗。
来源:第一三共公众号
德达博妥单抗是一款采用第一三共独有技术开发的靶向 TROP2 的 DXd 抗体偶联药物 (ADC),由第一三共研制并由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共同开发。
TROPION-Breast02 是一项全球、随机、多中心、开放性Ⅲ期研究,旨在评估 Dato-DXd 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卡培他滨、卡铂或艾立布林)在治疗不适合接受 PD-1/PD-L1 抑制剂治疗的既往未经治的局部复发无法手术或转移性 TNB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的受试者包括初发或复发病例(无论无疾病间期长短),以及存在脑转移等不良预后因素的病例。
TROPION-Breast02 的双主要终点为根据盲态独立中心阅片 (BICR) 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 PF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药代动力学(PK)及安全性。
德达博妥单抗的安全性特征与此前其他乳腺癌临床试验结果一致。TROPION-Breast02 研究数据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并提交监管机构。
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正在开展其他三项 Ⅲ 期研究,以评估德达博妥单抗在 TNBC 不同分期及治疗场景下的应用:
TROPION-Breast03 研究旨在评估德达博妥单抗单药或联合阿斯利康抗 PD-L1 疗法度伐利尤单抗,相较于研究者选择的治疗方案,用于接受新辅助系统治疗后仍存在残余浸润性病灶的 I-III 期 TNBC 患者的疗效。
TROPION-Breast04 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德达博妥单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相较于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 II-III 期 TNBC 患者或激素受体(HR)低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低表达或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TROPION-Breast05 旨在评估一线达德达博妥单抗单药或联合度伐利尤单抗,相较于研究者选择的治疗方案,用于 PD-L1 阳性的转移性 TNBC 患者的疗效。
启动临床试验
1、礼来:FRα ADC 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
10 月 9 日,ClinicalTrials.gov 官网显示,礼来登记了 FRα ADC 药物 LY4170156(曾用名:MBK-103)的首个 III 期临床试验 FRAmework-01,治疗卵巢上皮癌,登记号为 NCT07213804。该药是礼来 2023 年度收购 Mablink 公司囊获的核心管线之一。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这是一项随机、开放、平行分组全球多中心 III 期临床,在中国内地、美国、日本和墨西哥开展,拟入组 1080 人。试验分为 A 部分和 B 部分,A 部分针对铂类化疗无应答的受试者,评估 LY4170156 相较于化疗或索米妥昔单抗(一款已上市 FRα ADC)的疗效和安全性;B 部分评估铂类化疗敏感的受试者,评估 LY4170156 联用贝伐珠单抗相较于铂类化疗联用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共 25 个 FRα ADC 项目在研(不含非积极),其中艾伯维的索米妥昔单抗已在 2022 年 11 月成为同类首款上市药品,其中国权益由华东医药持有,也已在国内上市;除此之外,3 款 FRα ADC 正处于 III 期研发当中,包括 Genmab 收购普方获得的 Rinatabart sesutecan、百奥泰开发的 BAT8006,礼来本次为第 3 款。
2、Incyte:全球首款!CDK2 单靶点抑制剂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
10 月 9 日,ClinicalTrials.gov 官网显示,Incyte 登记了 CDK2 抑制剂 INCB123667 的首个 III 期临床试验 MAESTRA 2,评估该药相较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用于铂类化疗耐药的 Cyclin E1 过表达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登记号:NCT07214779)。试验目标入组 466 人,预计在 12 月完成首例入组。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单靶点 CDK2 抑制剂项目较少,除本次启动临床的项目之外,仅有 6 款处于 I/II 期临床,包括诺华的 ECI830、阿斯利康的 AZD8421、辉瑞的 Tagtociclib 等,2 款处于 I 期临床,包括百济神州的合作产品 BG-68501。除此之外均未启动临床试验。
不过,多靶点抑制剂已有多款走到前列,如正大天晴的 CDK2/4/6 抑制剂库莫西利,已在上市申请中。
医药交易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本周(10 月 5 日 - 10 月 11 日)共发生 22 起交易事件。
1、诺和诺德:最高 52 亿美元!收购 Akero 公司,囊获一款 MASH 新药
当地时间 10 月 9 日,诺和诺德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收购 Akero Therapeutics, Inc.。
截图来源:企业官网
Akero 是一家上市的临床阶段公司,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 类似物 Efruxifermin (EFX) 有望成为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MASH) 的最佳疗法。
EFX 目前正在 III 期 SYNCHRONY 计划中作为每周一次的皮下注射剂进行评估,该计划由三项临床试验组成,旨在用于治疗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 (F2-F3) 患者和肝硬化 (F4) 患者。
这项 III 期临床试验以两项 96 周的 2b 期临床试验为基础,其中 EFX 被观察到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并逆转由 MASH 引起的代偿性肝硬化。
在 96 周的试验中,HARMONY(F2-F3)和 SYMMETRY(F4)分别显示,纤维化减少了 49% 和 29%,且 MASH 没恶化,而安慰剂组分别为 19% 和 11% 。新闻稿指出,EFX 是唯一一种在 II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 F4 患者纤维化显著消退的药物。
根据协议条款,诺和诺德将在交易完成时以每股 54 美元现金(或总价值 47 亿美元)收购 Akero 所有已发行普通股。此外,一旦美国监管机构批准 EFX 用于治疗 MASH 引起的代偿性肝硬化,Akero 股东将获得不可转让的 CVR,该 CVR 使持有人有权获得每股 6 美元现金(或总价值 5 亿美元)的额外付款。
该交易已获得 Akero 董事会的一致批准,预计将在满足包括监管机构批准在内的惯例成交条件后于今年年底完成。
2、诺诚健华:超 20 亿美元!3 款自免管线达成出海交易
10 月 8 日,诺诚健华宣布与美国 Zenas Biopharma 公司就自免管线达成重磅对外授权合作,将其自免管线中的奥布替尼及另外两款临床前小分子推向国际市场。根据协议,该交易总额超过 20 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中的 700 万股 Zenas 股票尤为引人注目。
从交易宣布的两天的表现来看,Zenas 股价已经从 10 月 7 日的收盘每股 20.85 美元上涨到 10 月 9 日收盘的每股 27.76 美元,上涨幅度高达 33%。基于 10 月 9 日的收盘价,这笔股票价值已经高达 1.94 亿美元,相当于总交易额达到 22.88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63 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也指出,Zenas 的股价暴涨说明海外市场看好奥布替尼等自免小分子管线的巨大潜力,也意味着对 Zenas 的临床开发和融资能力的认可。
截图来源:诺诚健华公众号
具体而言,Zenas 公司将向诺诚健华支付达 1 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同时向诺诚健华发行达 700 万股 Zenas 普通股股票,基于 Zenas 10 月 9 日的收盘价每股 27.76 美元,这笔股票相当于 1.94 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首付款和近期付款总额达到 2.94 亿美元。
诺诚健华还将有资格获得因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额外付款,交易总额高达 22.88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63 亿。此外,诺诚健华还将获得未来产品净销售额最高达高百分之十几(意思是最高分配比例可达 17%-19% 之间)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交易刷新中国自免领域小分子对外授权记录。这也是诺诚健华今年第二次成功出海。分成比例在全球创新药授权中处于高位,充分证明了国际市场对诺诚健华自免管线潜力的高度认可。
3、百时美施贵宝:15 亿美元收购 Orbital 公司,囊获细胞疗法管线
10 月 10 日,BMS 和 Orbital Therapeutics 公司宣布达成最终协议,百时美施贵宝将以 15 亿美元收购 Orbital 公司。
截图来源:企业官网
Orbital 是一家私营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创新一代 RNA 药物,可在体内对免疫系统进行重新编程,从而开发出能够精准、可控且灵活地针对每种疾病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及其独特复杂性的疗法。
此次收购涵盖了 Orbital 处于 IND 阶段的 RNA 免疫疗法临床前候选药物 OTX-201。OTX-201 包含一种经过优化的环状 RNA,其编码一种靶向 CD19 的 CAR,通过靶向脂质纳米颗粒(LNPs)实现体内表达。这种体内疗法以患者自身身体作为 CAR-T 细胞的「制造厂」,与体外 CAR-T 细胞疗法相比,有可能减轻治疗负担并提高可及性。
此外,百时美施贵宝还将获得 Orbital 的专有 RNA 平台,该平台整合了环状和线性 RNA 工程、先进的 LNP 递送技术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设计,能够开发出针对广泛疾病独特生物学特性的持久、可编程 RNA 疗法。
4、星明优健:潜在超 4 亿美元!光遗传学管线 UGX202 海外权益独家选择权授予英国公司
10 月 9 日,苏州星明优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与英国生物科技公司 AviadoBio 达成战略协议,授予其光遗传学管线 UGX202 海外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选择权。
根据协议条款,AviadoBio 将在选择权期限内对 UGX202 进行评估,若行使选择权,AviadoBio 将获得 UGX202 大中华地区以外全球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星明优健则可获得包括首付款、研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在内合计超过 4 亿美元的现金,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截图来源:企业公众号
星明优健成立于 2021 年 7 月,是一家聚焦眼科疾病创新性基因治疗产品开发的公司,已累计获得超亿元投资。UGX202 是星明优健新一代光遗传学在研产品,以自研 AAV 病毒为载体,搭载宽光谱及高敏感度的创新光敏蛋白,特异性感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赋予感光功能,重建中晚期感光细胞退行性疾病患者视觉通路。
UGX202 作为跨基因突变的「通用型」创新基因疗法,突破了罕见病患者数量限制,适用于多个疾病人群,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 病、无脉络膜症、及晚期干性年龄相关黄斑病变等。
国内创新药进展
本周国内共有 56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9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11 款首次启动 I 期临床,7 款首次获批临床。
获批上市
1、和美药业:首个国产 PDE4 抑制剂获批上市
10 月 11 日,NMPA 官网显示,和美药业 1 类新药「莫米司特」获批上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受理号:CXHS2400033),成为首款获批的国产 PDE4 抑制剂。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莫米司特(Hemay005)是一款磷酸二酯酶 4(PDE4)小分子抑制剂。据 Insight 数据库,该药早在 2013 年度就申报临床,2016 年公示启动首个临床试验,治疗银屑病;并于 2024 年 4 月首次申报上市,首发适应症为斑块状银屑病。
莫米司特治疗中至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 III 期临床结果已在 2023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ACR)上公布。
这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NCT04839328/CTR20210660),在中国境内纳入 306 例患者,主要终点为治疗 16 周时 PASI 评分 ≥ 75%(PASI 评估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第 16 周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sPGA)评分达到清除(0)或几乎清除(1)且较基线改善 ≥ 2 分的受试者比例等。
结果显示,莫米司特和安慰剂组 PASI75 比例分别为 53.6% vs 16.0%,sPGA 0/1 率分别为 31.3% vs 6.4%。
除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之外,和美药业当前还在广泛探索莫米司特用于其他适应症。针对白塞病已经推进到了 III 期临床阶段,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两大适应症也已经完成 II 期临床,溃疡性结肠炎在开展 II 期临床,COPD 适应症已启动 I 期临床,克罗恩病、银屑病关节炎也已经拿到 IND 批件。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此前国内共有 2 款 PDE4 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阿普米司特(印度太阳制药/安进)和克立硼罗乳膏(辉瑞)。和美药业莫米司特-Hemay005 成为首个国产 PDE4 抑制剂。
2、优时比:重症肌无力新药国内获批上市
10 月 11 日,优时比宣布,卢克布仑钠在中国获批上市,与常规治疗药物联合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
截图来自:优时比官微
泽卢克布仑钠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经皮下注射、可自行给药并拥有双重抑制作用的新一代 C5 补体抑制剂,用于治疗抗 AChR 抗体阳性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该药可特异性结合 C5,阻止 C5 裂解为 C5a 和 C5b,从而防止末端补体复合物 C5b-9 的生成;同时可阻止 C5b 和 C6 的结合。通过双重作用防止末端攻膜复合物(MAC)的形成,有效阻止补体级联反应。
Insight 数据库显示,该药早前已于 2023 年 9 月 25 日在日本获批上市,同年 10 月、12 月又分别在美国和欧盟获批,2024 年度全球销售额为 7760 万美元。在中国,CDE 在 2024 年 8 月 27 日受理其上市申请。
此次批准是基于 RAISE 研究 (NCT04115293)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研究于 2023 年 5 月发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上。
RAISE 研究是一项多中心、3 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卢克布仑钠对抗乙酰胆碱受体 (AChR) 抗体阳性 gMG 成年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患者以 1:1 的比例随机接受每日皮下 (SC) 注射 0.3 mg/kg 卢克布仑钠或安慰剂,持续 12 周。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 (MG-ADL) 评分从基线到第 12 周的变化。MG-ADL 是一个八项患者报告结果测量,用于评估重症肌无力症状和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功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呼吸、说话、吞咽和从椅子上站起来等活动。
研究表明,在广泛的轻度至重度抗 AChR 抗体阳性 gMG 成年患者中,卢克布仑钠第 12 周在不同患者和临床医生报告的结果中提供了快速、一致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益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0%)是注射部位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值得一提的是,卢克布仑钠可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同时使用,而通常无需补充给药;因其无需经过 IgG 再循环途径,因此不会受到 FcRn 拮抗剂的影响,这一特点使卢克布仑钠与 FcRn 拮抗剂联合使用成为可能,有望实现优时比内部管线的共同发力。
2025 年 3 月 31 日,优时比的 FcRn 单抗罗泽利昔单抗(Rozanolixizumab)刚刚在国内获批上市,同样用于重症肌无力。
3、科伦博泰:TROP2 ADC 第 3 项适应症获批上市
10 月 11 日,NMPA 官网显示,科伦博泰 TROP2 ADC 芦康沙妥珠单抗获批一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 EGFR 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成人患者(受理号:CXSS2400117)。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此项新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 OptiTROP-Lung04 关键 III 期研究积极结果。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注册 III 期临床研究,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经 EGFR-TKI 治疗后进展的 EGFR 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预设的期中分析中,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相比,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在主要研究终点 BICR 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科伦博泰研发的一款靶向 TROP2 的 ADC 药物,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Sacituzumab、可酶促裂解的 Linker 和新型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 T030 偶联而成,药物抗体比(DAR)平均高达 7.4。
2022 年 5 月,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签署合作协议,授予后者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所有地区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独家权利,据悉交易总金额近 14 亿美元。
此前,芦康沙妥珠单抗已经在国内获批 2 项适应症,本次是获批的第 3 项:
2024 年 11 月,获批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 2 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 1 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
2025 年 3 月,获批用于治疗经 EGFR-TKI 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 NSCLC 成人患者。
4、特宝生物:重磅新药国内获批新适应症
10 月 11 日,NMPA 官网显示,特宝生物「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商品名:派格宾®)获批一项新适应症,联合核苷(酸)类似物适用于临床治愈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派格宾是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 α-2b 注射液,同时也是全球首个 40kD 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 α-2b 注射液。在该药获批之前,已经历时 14 年研发。根据特宝生物 24 年财报,派格宾全年销售额达 24.47 亿元,同比增长 36.72%。
Insight 数据库显示,该药于 2016 年 9 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成年患者,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药物。2017 年 5 月,派格宾又获批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成为目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而本次是该药获批的第 3 项适应症。
特宝生物开展了一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项目,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确证性的临床试验(NCT04846491/CTR20191917),以临床治愈(HBsAg 阴转率)为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考察派格宾®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
2024 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中发布的临床数据显示,核苷(酸)类似物(NA)经治乙肝患者接受派格宾(PegIFNα-2b)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后,超过 30% 的患者实现 HBsAg 清除,显著优于 TDF 单药治疗,停止所有药物后 24 周的 HBsAg 清除维持率达 90% 以上。
在 2025 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年会上,派格宾 III 期临床的延长随访研究的阶段性结果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
结果显示,接受 PegIFNα-2b 联合治疗获得真正临床治愈的患者在 52 周延长随访时临床治愈的持久性近 100%,且首次接受 PegIFNα-2b 联合治疗未获得临床治愈但应答良好的患者,通过再治疗仍能实现 HBsAg 清除,其中 NA 经治患者达 43%,初治患者达 27%。
在派格宾上市之前,国内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长效干扰素市场长期仅有两款进口药:罗氏的派罗欣和默沙东的佩乐能。首款国产上市之后打破了进口垄断,为这些肝病患者带来了负担更小、可及性更强的治疗方案。如今,两家进口药面对派格宾的强势竞争,已经陆续退出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2024 年派格宾已经拿下 90% 的市占率,大卖近 25 个亿,营收占比快速上升至 87%,成为特宝生物的拳头产品之一。
5、GS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华获批新适应症
10 月 11 日,NMPA 官网显示,GSK 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GSK1437173A,欣安立适)新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 18 岁及以上高危成人预防带状疱疹(受理号:JXSS2400007)。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此次新适应症获批是基于 6 项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试验对象为近期曾接受过造血细胞(干细胞)移植、肾移植,或患有血癌、实体瘤或艾滋病毒的 18 岁及以上的患者。结果显示,欣安立适在这些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欣安立适是一种重组亚单位佐剂疫苗,分两剂肌肉注射。该疫苗结合了抗原糖蛋白 E 和 AS01B 佐剂系统,旨在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应答,帮助克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免疫功能下降。
欣安立适于 2017 年首次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预防 50 岁及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2021 年进一步扩展适应症,获 FDA 批准用于预防 18 岁及以上因已知疾病或治疗导致的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而处于带状疱疹高风险或即将处于高风险的人群。
在国内,2019 年 5 月该疫苗首次获 NMPA 批准在中国上市,用于预防 50 岁及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
根据 GSK 披露的业绩,欣安立适表现不俗,2024 年销售额达 33.64 亿英镑(约 42.98 亿美元),是 GSK 销售额最高的单品。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 10 月,GSK 和智飞生物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根据协议,GSK 将向智飞生物独家供应欣安立适,并许可智飞生物在中国内地营销、推广、进口并经销该产品,而智飞生物 2024 年、2025 年、2026 年带状疱疹疫苗最低年度采购金额分别是 34.40 亿元、68.80 亿元、103.20 亿元。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共有 2 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分别是感维(百克生物)和欣安立适(GSK)。
拟突破性治疗
1、正大天晴/首药控股:1 类新药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10 月 9 日,CDE 官网显示,正大天晴/首药控股 1 类新药 TQ-B3234 胶囊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伴有症状、不能手术的 I 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的成人丛状神经纤维瘤。
截图来源:CDE 官网
TQ-B3234 是一款选择性 MEK1/2 抑制剂,主要通过对 MEK 蛋白的抑制作用,影响 MAPK 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在 2025 年 ASCO 大会上,一项评价 TQ-B3234 在 NF1 成人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的开放性 I 期试验结果被公布。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共纳入 40 名成年患者,其中 31 名丛状神经纤维瘤(PN)患者、7 名皮肤型神经纤维瘤(cNF)患者和 2 名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PNST)。剂量分布如下:5 mg 剂量 4 名、10 mg 剂量 1 名、15 mg 剂量 3 名、50 mg 剂量 24 名、70 mg 剂量 5 名和 100 mg 剂量 3 名。
疗效方面,在 30 名至少接受过一次肿瘤评估的 NF1-PN 患者中,29 名患者(96.7%)出现肿瘤缩小,11 名患者(36.7%)根据 REiNS 标准获得部分缓解 (PR),肿瘤缩小幅度最大为 37.7%。对于 6 名至少接受过一次肿瘤评估的 cNF 患者,所有 6 名患者(100%)均出现肿瘤缩小,最大缩小幅度为 85.2%。
安全性方面,一名患者(cNF 病例)在剂量递增阶段使用 100 mg 剂量时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 (DLT),表现为 G3 腹泻(16.7%)。
经过中位 12 个月的随访,在 39 名患者(97.5%)中观察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 (TEAE),其中大多数为 1 级或 2 级。17.5% 的患者报告了 3 级 TEAE;剂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5.0%)TEAE 包括痤疮样皮疹、腹泻和水肿。研究期间无死亡病例。
临床试验成功
1、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又一项 III 期成功,支持提前申报上市
10 月 9 日,复宏汉霖发布公告,宣布一项比较斯鲁利单抗(H 药)或安慰剂联合化疗(奥沙利铂+替吉奥)新辅助/辅助治疗胃癌的 III 期临床研究在计划的期中分析中,经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评估达到了无事件生存期(EFS)的主要研究终点。
新闻稿指出,这是全球首个胃癌围术期(术前/术后)以免疫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截图来源:企业公告
这是一项针对早期胃癌患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 III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新辅助/单药辅助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期中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预设的优效性标准。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 EFS,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是对照组 3 倍多,患者复发风险明显降低。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基于这一积极结果,建议提前申报上市。
启动临床
1、信达生物:PD-1/IL-2 双抗融合蛋白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
10 月 11 日,Insight 数据库显示,信达生物在 CDE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上登记了 IBI363 的首个 III 期临床 MarsLight-11,登记号为 CTR20253956。
该试验旨在评估 IBI363 相较于多西他赛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这些患者经含铂化疗及抗 PD-1/PD-L1 免疫治疗中或治疗后发生进展。
来源:Insight 数据库
IBI363 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 PD-1/IL-2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同时具有阻断 PD-1/PD-L1 通路和激活 IL-2 通路两项功能。IBI363 的 IL-2 臂经过了设计改造,保留了其对 IL-2 Rα 的亲和力,但削弱了对 IL-2Rβ 和 IL-2Rγ 的结合能力,以此降低毒性;而 PD-1 结合臂可以同时实现对 PD-1 的阻断和 IL-2 的选择性递送。
该药在黑色素瘤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都曾获得国内 CDE 突破性治疗认定和美国 FDA 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今年 8 月 25 日,IBI363 已获 FDA 批准开展首个全球 III 期临床,本次临床即为该项临床的中国部分,拟在国内招募 180 人,国际招募 600 人。
2、康诺亚:「司普奇拜单抗」启动新 III 期临床
10 月 11 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显示,康诺亚登记了一项评估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在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受试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Ⅲ 期临床研究。
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该研究用药时程为 52 周,旨在评估司普奇拜治疗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有效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药效学效应、免疫原性等。主要终点是第 36 周时,达到持续完全缓解(CR)的受试者百分比。
司普奇拜单抗是康诺亚自主研发的一种针对白介素 4 受体 α 亚基(IL-4Rα)的高效、人源化抗体。2024 年 9 月首次被 NMPA 批准用于治疗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适合外用药治疗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2024 年 12 月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今年 1 月,再次斩获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适应症。
除大疱性类天疱疮外,康诺亚还正在开展司普奇拜单抗用于结节性痒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 III 期临床。
值得注意的是,石药拥有司普奇拜单抗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3、艾迪药业:国产新一代 HIV 药物启动首个 III 期临床
10 月 10 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显示,艾迪药业集团新一代整合酶抑制剂 ACC017 启动 III 期临床,拟与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合,治疗成人人类免疫型缺陷病毒 1 型(HIV-1)感染。
截图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这是一项全国多中心、双盲、随机、阳性(多替拉韦)对照研究,预计纳入 660 例参研者,旨在评估 48 周时 ACC017 相比于多替拉韦钠组的病毒学有效性(HIV RNA 载量<50 copies/mL 参与者百分比),后续还将延伸至 96 周开放标签治疗。
ACC017 是艾迪药业正在研发的抗 HIV 化药 1 类新药,有望突破现有治疗格局,具有成为「第三代整合酶抑制剂」的巨大潜力。
根据艾迪药业此前公布的 Ib/IIa 期数据,ACC017 片 40 mg 单药治疗 10 天,病毒载量就可平均下降 2.34log₁₀拷贝/mL;联合 FTC/TAF 治疗 18 天,超过 90% 的受试者实现了病毒学完全抑制。
除了在研的 ACC017,艾迪药业 2022 年已上市中国首款「三合一」抗艾滋病单片复方 1 类创新药、新一代非核苷复方制剂艾诺米替片(复邦德®, ALT)。艾诺米替于 2023 年通过医保谈判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 年纳入《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获「推荐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复方单片制剂(STR)」A1 级推荐。
根据艾迪药业近期公告,艾诺米替关键性 III 期临床研究(经治转换人群 SPRINT 96 周扩展期试验)成果,全文发表于全球学术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旗舰医学杂志《BMC Medicine》(JCR/中科院分区 1 区顶级期刊,5 年影响因子 9.4), 病毒学有效性数据、本次发表学术影响力(metrics)双超进口同类产品, 也是迄今为止临床试验中唯一超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95% 病毒抑制目标的抗逆转录方案。
获批临床
1、康宁杰瑞:又一款双抗 ADC 获批临床
10 月 11 日,CDE 官网显示,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 PD-L1/αvβ6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JSKN022 获批临床,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Insight 数据库显示,这是康宁杰瑞第 4 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 ADC。
截图来源:CDE 官网
JSKN022 是康宁杰瑞基于糖基定点偶联平台开发的一种全球首创的双靶点 ADC,可同时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与αvβ6 整合素。药物与任一靶点结合后通过靶点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到溶酶体中,可切割的连接子在组织蛋白酶 B 等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裂解,定点释放出具有细胞毒性的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T01),既可直接诱导抗原阳性细胞凋亡,又可穿透细胞膜在抗原阴性细胞中触发旁观者效应,实现双重抗肿瘤效果。
临床前数据显示,JSKN022 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对整合素αvβ6 和/或 PD-L1 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JSKN022 有望为 PD-1/PD-L1 抑制剂耐药或治疗无效的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结直肠癌等)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JSKN022 的 I 期临床研究将在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中评估其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特征以及抗肿瘤活性,并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或推荐 II 期剂量(RP2D)。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靶向整合素 αvβ6 或 PD-L1 的 ADC 上市,相关在研药物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JSKN022 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在研的 PD-L1/αvβ6 双抗 ADC。
2、礼来:小分子 GLP-1 新适应症获批临床
10 月 10 日,CDE 官网显示,礼来 Orforglipron 片的一项新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肥胖或超重成人女性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
截图来源:CDE 官网
Orforglipron 是一种在研的、每日一次口服的小分子(非肽类)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 RA)。该药最初由中外制药发现,并于 2018 年授权给礼来公司开发。
目前,礼来正在进行 Orforglipron 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以及用于肥胖或至少伴有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成人进行体重管理的系列 Ⅲ 期研究,是全球进度最快的小分子 GLP-1 RA。此外,礼来还在研究 Orforglipron 作为治疗肥胖成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高血压的潜在可能。
在国内,Orforglipron 此前已获批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治疗适应症涵盖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人肥胖或者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高血压、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本次获批的临床针对的是一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肥胖或超重成人女性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
今年 10 月 2 日,礼来已在 ClinicalTrials.gov 上登记了一项 Ⅲ 期临床(NCT07202884),旨在评估 Orforglipron 与安慰剂相比,对患有肥胖或超重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受试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将在中国内地、美国、日本、捷克、波兰、罗马尼亚、加拿大、印度、韩国、墨西哥开展。
3、国产双靶点 1 类新药首次获批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10 月 10 日,CDE 官网显示,高光制药的 BHV-8000(TLL-041) 缓释片获批临床,用于预防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的发生。
截图来源:CDE 官网
BHV-8000 是高光制药开发的一款 TYK2/JAK1 双靶点抑制剂,具有脑穿透性、高选择性。2023 年,高光制药以近 10 亿美元的价格将 BHV-8000 的海外权益授权给了 Biohaven。高光制药依然拥有该药的大中华区权益。
在海外,Biohaven 正在开展 BHV-8000 治疗帕金森病的Ⅱ/Ⅲ期临床,以及 BHV-8000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阿尔兹海默病、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Ⅰ期临床。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尚无 TYK2/JAK1 双靶点新药获批上市,但已有 5 款药物进入 Ⅲ 期临床阶段,分别来自辉瑞/Roivant Sciences、高光制药/Biohaven、诺诚健华、启元生物、维眸生物。
内容来源:药企官方发布新闻/资料、Insight 数据库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国内审评进度、全球新药开发…
随时随地查!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