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项与 Conveglipron 相关的临床试验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DM1002 Tablets in Chinese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A Phase 3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DM1002 Tablet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A Multi-center, Parallel Cohort, Open Label Study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HDM1002 in Subjects With Normal Hepatic Function and Hepatic Impairment.
The current study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whether there is any clinically meaningful effect of hepatic impairment on the plasma Pharmacokinetic (PK) of HDM1002
A Randomized, Open-label, Crossover Study to Evaluate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and Food Effect of HDM1002 in Healthy Subjec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ormulation on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HDM1002, and the food effect on pharmacokinetics of HDM1002.
100 项与 Conveglipron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Conveglipron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Conveglipron 相关的专利(医药)
69
项与 Conveglipron 相关的新闻(医药)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2025年美国《制药经理人》最新榜单揭晓,云南白药、中国生物制药、百济神州等六家中国企业首次集体跻身全球TOP50,创下中国药企入围数量之最。这一突破远非规模扩张的简单注脚——从GLP-1赛道黑马到ADC技术破局,从百亿级海外授权到AI研发革命,中国药企正以“创新质变”重塑全球竞争版图。 01创新药“破壁”三大路径 在全球医药创新的浪潮中,中国药企正凭借独特的战略与创新实践,逐步打破传统格局,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从前沿靶点的突破,到国际化步伐的加速,再到技术融合的创新驱动,中国药企正全方位展示着在创新药领域的崛起之势。靶点突围:聚焦前沿,剑指高端 在创新药研发的征程中,靶点选择至关重要,它犹如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中国生物制药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前瞻性眼光。其押注的HER2双抗ADC(TQB2102)备受瞩目,在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如在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中,TQB2102展现出与DS-8201相当甚至更优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3.4%,疾病控制率(DCR)为86.3%,特别是在HR+亚组中ORR更是高达66.7%;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TQB2102单药治疗(8周期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tpCR)高达76.9%,显著超过传统化疗联合双靶向治疗的60%-65%。同时,中国生物制药还布局了PROTAC降解剂(TQB3019)等前沿管线,PROTAC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研发手段,能够通过诱导靶蛋白降解来实现疾病治疗,为解决传统药物难以攻克的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生物制药通过这些前沿管线的布局,计划在2027年实现创新药收入占比60%,这一目标的设定彰显了其向创新药转型的坚定决心与信心。 华东医药同样在靶点突破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口服GLP-1小分子HDM1002已杀入III期临床,这一成果意义非凡。GLP-1受体激动剂类产品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兼具减肥、降糖和心血管获益的功效,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然而,此前全球尚无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上市,HDM1002的研发成功有望打破这一局面,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将打破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垄断,提升华东医药在全球GLP-1市场的竞争力。围绕GLP-1受体靶点,华东医药已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领域的研发优势。出海加速度:国际合作,全球拓展 国际化是创新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药企在这一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百济神州和中国生物制药成为了出海的先锋企业。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其增长的强劲引擎。泽布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美国市场贡献9.6亿美元,成为首个在美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的中国抗癌药。泽布替尼在美国获批多个适应症,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等,在更新版的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已被列为治疗CLL/SLL最 高级别的推荐方案。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证明了泽布替尼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也展示了百济神州在国际市场的商业化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成功。 中国生物制药则通过与勃林格殷格翰联手开发肿瘤药,积极推进对外授权(out-licensing)模式,加速国际化进程。其中Brigimadlin是一种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p53拮抗剂,可抑制TP53与其负调控物MDM2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具有TP53野生型状态的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周期停滞或凋亡。通过与国际药企的合作,中国生物制药能够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技术超车:跨界融合,创新驱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融合成为创新药研发的新趋势。中国生物制药与华为、阿里合作探索AI辅助药物研发,开启了数字化创新的新篇章。华为的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由华为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训练而成,可以实现针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将药物设计的效率提升33%,优化后的分子结合能提升40%以上,实现早研阶段的全流程加速。通过与华为的合作,中国生物制药有望借助盘古大模型的强大算力和算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中国生物制药与阿里的合作也在基因测序、甲状腺结节识别、肺结节识别、数字化模拟临床实验等领域展开,进一步拓展了AI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场景。 华东医药则通过入股德国HeidelbergPharma强化ADC技术生态。HeidelbergPharma在ADC技术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研发经验,华东医药的入股将有助于其获取先进的ADC技术,加强自身在ADC药物研发方面的能力。ADC药物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通过将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能够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华东医药在ADC技术上的布局,将进一步丰富其肿瘤药物研发管线,提升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02TOP10榜单背后的中国信号 随着中国药企在创新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全球市值竞争、处方药销售结构以及研发费率策略等方面,中国药企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态势和积极的变化信号,这些信号不仅反映了中国药企当前的发展水平,也预示着其未来在全球医药格局中的重要角色。全球市值暗战:潜力凸显,价值攀升 在全球医药市场的市值竞争中,中国药企虽然在整体排名上与国际巨头仍存在一定差距,但部分企业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6月24日美股盘前,全球市值TOP10药企中,礼来以7303.63亿美元的市值位居榜首,诺和诺德以3094.91亿美元紧随其后。相比之下,中国药企的市值虽未进入前十,但云南白药和百济神州等企业的估值却在持续攀升。 云南白药作为中国传统中药企业的代表,凭借其在中药全产业链的深厚布局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业务覆盖了40个品类、416个品种,产品涵盖了云南白药系列、三七系列等多个知名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还逐渐拓展至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2023年,云南白药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91.11亿元、40.94亿元,同比增长7.19%、36.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64亿元,同比增长16.45%,创同期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0.33亿元,同比增长2.36%;归属净利润47.49亿元,同比增长16.02%;扣非净利润45.23亿元,同比增长20.18%。这些优异的业绩表现使得云南白药的市值稳步提升,成为中国药企在全球市值竞争中的重要力量。 百济神州则以其国际化的研发和重磅肿瘤药物布局,在全球医药市场中迅速崛起。作为国内“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1.36亿元,同比增长48.6%,超过2023年全年营收,第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其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2024年上半年贡献的营业收入为80.18亿元,占比约为66.84%,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49.14亿元,同比增长91.1%。泽布替尼已在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瑞士在内的超过70个市场获批多项适应证,其海外收入远超中国,全球商业化版图已拓展至超过65个市场。此外,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不断丰富,从单一肿瘤免疫产品拓展至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及自免领域,有多款产品有望达到销售峰值超20亿美元。处方药销售质变:创新驱动,结构优化 2024年处方药收入榜单中,中国入榜企业呈现出从“仿制输血”转向“创新造血”的显著变化,这一转变在肿瘤与代谢疾病领域尤为突出。肿瘤和代谢疾病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治疗领域,市场需求巨大,同时也是创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中国药企在这两个领域积极布局创新药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动了处方药销售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中国生物制药在肿瘤领域的创新成果显著,其核心产品安罗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等多个瘤种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安罗替尼有9项研究入选ASCO2025口头报告,进一步证明了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此外,中国生物制药还积极布局HER2双抗ADC(TQB2102)、PROTAC降解剂(TQB3019)等前沿管线,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创新选择。在代谢疾病领域,华东医药凭借其在GLP-1领域的差异化布局,取得了重要进展。华东医药糖尿病药物HDM1002(口服GLP-1)进入III期临床,其减肥适应症由HDM1005承担,目前已完成II期入组。这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不仅丰富了中国药企在代谢疾病领域的产品线,也提升了其在全球GLP-1市场的竞争力。 这种从仿制到创新的转型,对于中国药企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创新药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附加值,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话语权。随着中国药企在创新药领域的不断突破,其在处方药销售榜单中的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医药市场的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研发费率博弈:战略聚焦,效率提升 在研发费率方面,中国药企与国际药企在战略聚焦和效率提升上已逐渐同频。以默沙东和辉瑞为例,默沙东将31%的研发费用聚焦于K药的拓展,通过不断开展临床试验,探索K药在更多瘤种和治疗阶段的应用,使得K药在2024年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为默沙东的营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辉瑞则通过砍掉B7-H4ADC非核心管线,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提高研发效率。 中国药企在研发投入和战略聚焦上也做出了积极调整。恒瑞医药在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9.40%。在研发战略上,恒瑞医药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已获批多项适应症。中国生物制药同样注重研发投入和战略聚焦,2023年研发投入达44亿元,占比达到16.8%,其中创新药投入占总研发费用的77%。通过聚焦肿瘤、肝病、呼吸、免疫等治疗领域,中国生物制药不断推进创新药研发,多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进入创新产品的密集收获期。 这种在研发费率上的战略聚焦和效率提升,有助于中国药企提高研发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加快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进程。随着中国药企在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上的不断提升,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有望在未来的全球医药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03最后 六家中国企业登榜全球制药50强,恰似中国医药产业“成人礼”的宣言——量变积累终迎质变喷发。当华东医药的GLP-1药物撼动诺和诺德霸主地位,当百济神州的海外授权协议覆盖130国,中国药企已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规则参与者。未来十年,随着肿瘤靶向疗法、代谢疾病突破性技术持续输出,叠加AI研发降本增效,中国药企必将以更凌厉的姿态,在全球医药版图刻下“中国坐标”。这场始于2025年的历史性跨越,仅仅是个开始。END来源:CPHI制药在线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临床3期抗体药物偶联物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生物类似药临床1期
6月20日至23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糖尿病会议——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在美国芝加哥隆重举行,十余家中国生物制药企业携代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登上这一国际顶级舞台。据统计,本届ADA大会上共有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先为达生物、华东医药、博瑞医药、甘李药业、众生药业、华领医药、箕星药业(与闻泰医药合作)、来凯医药等十余家中国药企展示其创新成果,研究类型覆盖从临床前机制探索到III期注册性研究的全链条创新。中国药企展示的GLP-1类受体激动剂相关研究占整体展示项目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这些研究不仅在试验设计严谨性和数据质量上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更在减重幅度、代谢获益和给药方式等多个维度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竞争优势。一、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双受体激动剂信达生物与礼来共同推进的GCGR/GLP-1R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Mazdutide,IBI362)在本届ADA大会上获得高度关注,共有5项研究成果获得展示,其中包括一项口头报告。最令人瞩目的数据来自其首个糖尿病III期注册临床研究DREAMS-1的口头报告(摘要编号:306-OR)。DREAMS-1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纳入320例仅靠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数据显示,入组患者平均HbA1c水平为8.24%,平均体重77.7kg。研究结果显示:降糖效果:在第24周,玛仕度肽4mg组和6mg组HbA1c水平较基线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治疗差异分别为−1.43%和−2.02%(两组p值均<0.0001),显著优于安慰剂;减重效果:玛仕度肽组体重降幅≥5%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同时达到HbA1c<7.0%且体重降幅≥5%的复合终点比例也显著优于安慰剂;安全性特征: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胃肠道反应,且多为轻度至中度,未报告严重低血糖事件。除糖尿病适应症外,玛仕度肽在肥胖治疗领域的GLORY系列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GLORY-1(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III期研究)和GLORY-2(中国中重度肥胖受试者III期研究)中,玛仕度肽展现出卓越的减重效果。据壁报展示数据(摘要编号:777-P、1616-P、775-P),玛仕度肽通过激动GLP-1R和GCGR双靶点,不仅显著降低体重,还在改善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尿酸、改善肝纤维化等方面展现出差异化优势。这些发现为玛仕度肽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和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等适应症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二、恒瑞医药:双靶点与口服小分子并进恒瑞医药在本届ADA大会上展示了两款GLP-1类创新药的临床数据,覆盖注射剂与口服剂型,体现了公司在代谢疾病领域的全面布局。HRS9531(GIPR/GLP-1R双靶点激动剂):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n=61)结果显示,在基线平均体重84.6kg、平均BMI31.3kg/m²的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中,治疗36周后:体重降幅:HRS9531组体重相对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差为-21.1%(95%CI:-25.6%~-16.6%;P<0.0001);减重达标率:HRS9531组体重降幅≥5%、≥10%、≥15%、≥20%和≥25%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93.9%、91.8%、87.8%、59.2%和30.6%,而安慰剂组相应比例仅为16.7%、8.3%、0%、0%和0%;代谢获益:HRS9531组显著改善腰围、BMI、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和甘油三酯水平;安全性:大多数治疗期间不良事件为轻度胃肠道反应,无受试者因不良事件永久停药。HRS-7535(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一项为期36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235)结果显示,在基线平均体重91.6kg、平均BMI32.5kg/m²的肥胖或超重受试者中:26周减重效果:30mg、60mg、120mg、180mg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后的体重降幅分别为-0.49%(p=0.7091)、-4.67%(p=0.0005)、-3.67%(p=0.0061)和-6.87%(p<0.0001);36周持续获益:180mg组体重降幅达-9.50%(安慰剂组-1.40%),35.4%受试者体重降低≥10%(安慰剂组6.5%);安全性与耐受性: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胃肠道反应(恶心16.7%-54.2%;腹泻16.7%-21.7%;呕吐15.7%-37.5%),多为轻中度,未观察到肝酶升高趋势。三、箕星药业与闻泰医药: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CX11/VCT220箕星药业与合作伙伴成都闻泰医药共同宣布,其每日一次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CX11/VCT220的中国2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以壁报形式展示。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期临床试验纳入250名BMI≥28kg/m²或24-28kg/m²且伴有一种以上肥胖相关合并症的中国成人受试者。核心研究数据:减重效果:治疗16周后,CX11/VCT220各剂量组的体重较基线平均百分比变化范围为-5.8%至-9.7%,安慰剂组为-1.6%。在160mg快速滴定组和慢速滴定组中,体重较基线分别下降9.7%与9.4%(p≤0.001)减重达标率:55%-90%的受试者在第16周实现至少5%的减重目标(安慰剂组仅13%)代谢指标改善:所有测量的体重相关指标及心脏代谢指标均呈现改善,包括肝酶(ALT、AST)与血压等安全性优势:主要不良事件为胃肠道相关反应(95.8%为轻度至中度),未观察到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无任何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四、博瑞医药:双靶点激动剂BGM0504博瑞医药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BGM0504在ADA大会上展示了令人瞩目的减重数据。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120)评估了BGM0504在不伴糖尿病的中国肥胖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突破性研究结果:减重幅度:从基线到第24周,5mg、10mg、15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效应)分别为-10.77%(-10.2kg)、-16.21%(-15.5kg)和-19.78%(-20.1kg);腰围减少:各剂量组腰围较基线减少8.00-12.98cm(扣除安慰剂,p<0.001);减重达标率:所有剂量组体重降低≥5%、≥10%和≥15%的受试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1),10mg和15mg剂量组体重降低≥20%的比例亦显著更高(p<0.05);心血管代谢获益:收缩压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为-11.60~-13.03mmHg,舒张压降幅为-5.98~-7.50mmHg(p<0.05)。五、先为达生物:GLP-1R激动剂伊诺格鲁肽GLP-1R激动剂伊诺格鲁肽(XW003)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664)中显示出持久的减重效果。基线平均体重91.3kg、平均BMI32.5kg/m²的超重或肥胖中国受试者中:治疗48周后,1.2mg、1.8mg、2.4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平均降幅达-9.90%~-15.4%(安慰剂组-0.3%,p<0.0001);体重降低≥5%、≥10%和≥15%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77.7%~92.8%、51.2%~79.6%和63.5%;同时观察到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肪含量的显著改善。六、甘李药业:GLP-1RA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甘李药业展示了其GLP-1RA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GZR18)和基础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的II期临床研究成果。根据公布的摘要信息:博凡格鲁肽在中国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改善作用;GZR4注射液在两项II期研究中表现优异:在胰岛素初治患者中与德谷胰岛素疗效相当;在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降糖效果优于德谷胰岛素七、众生药业:RAY1225注射液在ADA大会期间公布了RAY1225注射液的最新数据,该药物为GLP-1受体激动剂。结果显示:在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每2周给药一次;用药24周后显示出显著的减重、降糖效应;同时改善了心脏-肾-代谢指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八、华东医药: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conveglipron华东医药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conveglipron(HDM1002)的Ib期研究显示:在28天治疗期内,200mg及以上剂量组平均体重变化范围为-4.3kg~-6.1kg,百分比变化为-4.9%~-6.8%;药代动力学显示剂量依赖性增加;最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54.0%)和呕吐(30.0%),均为轻度至中度。中国药企在2025年ADA大会上凸显了其GLP-1疗法的三大差异化创新路径,直指依从性、安全性与疗效瓶颈。多靶点激动剂平台(信达玛仕度肽、博瑞BGM0504、恒瑞HRS9531)通过协同激活多个受体(如GCGR/GLP-1R, GIPR/GLP-1R),显著提升减重幅度(最高达21.1%),展现超越单靶点产品的下一代疗法潜力。口服给药系统(恒瑞HRS-7535、华东conveglipron、箕星/闻泰CX11)则成功突破注射依赖,其显著减重效果(如16周9.7%)为患者提供免注射的高依从性选择。长效制剂(甘李博凡格鲁肽/GZR18双周制剂、GZR4周制剂胰岛素、众生RAY1225双周制剂)通过延长给药间隔(如每两周一次),在维持疗效的同时大幅优化患者体验和生活质量。这些创新共同推动了中国在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全球竞争力。2025年ADA大会见证了中国代谢药物研发从“中国新”到“全球新”的质变过程。凭借强大的临床数据、差异化的技术平台和清晰的全球化战略,中国药企将在全球GLP-1市场分得可观份额,也会为全球亿万代谢疾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的治疗选择。参考来源:[1]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th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demonstrates-its-commitment-to-curbing-the-obesity-epidemic-with-obesity-standards-of-care-302486601.html[2]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edbbd30a882d77bba61084ae5d05bd12[3]https://www.phirda.com/artilce_39218.html[4]https://news.futunn.com/post/57445054/lilly-announces-details-of-presentations-at-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药事纵横投稿须知:稿费已上调,欢迎投稿
2025年6月19日,德睿智药宣布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MDR-001的2b期临床取得成功,不同剂量组治疗24周减重8.2%-10.3%,绝对减重7.4-9.2kg,安慰剂组为2.4kg(p<0.00001)。同时,MDR-001在改善多个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参数表现出色,包括腰围、血脂、血压等指标,有望带来全面临床获益。安全性方面,MDR-001试验期间无药物治疗相关SAE,研究入组20%肝功能异常和转氨酶升高的受试者,各组均未观察到转氨酶升高的趋势,且相比于安慰剂组,MDR-001治疗组的转氨酶较基线具有明显降低。此外,心脏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心率升高的风险,仅有2例(0.8%)因TEAE终止治疗,远低于同类药物15-50%的终止率。辉瑞、礼来为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开发的先驱,引领了整个赛道的发展。2023年6月,辉瑞放弃开发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Lotiglipron,原因是其在早期临床中出现的转氨酶升高的安全性信号,而这一问题当时在第一代的Danuglipron中则没有发现。2025年4月,辉瑞宣布终止开发每日一次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Danuglipron,因1例患者经历严重肝损伤,停药后缓解,经过考虑后辉瑞决定终止开发Danuglipron。礼来的Orforglipron则在今年宣布糖尿病三期临床成功。礼来Orforglipron在安全性方面与注射类GLP-1药物相当,无患者达到Hy's law标准的肝损伤。Orforglipron治疗期间,ALT、AST均值有所下降。Orforglipron在减重二期临床中,治疗36周减重幅度为12.5%-14.7%(安慰剂2.3%)。国内主要竞品中,恒瑞医药HRS-7535在今年ADA会议上公布了及那种二期临床数据,治疗26周减重2.99-9.36%,安慰剂组为-2.5%。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肝酶升高趋势。华东医药HDM1002的1b期临床数据在今年ADA会议上公布,治疗4周减重6.8%、5.1%、4.9%,未观察到肝酶升高相关AE。闻泰/箕星药业VCT220的减重二期临床数据在今年ADA会议上公布,治疗16周减重5.8-9.5%,安慰剂组为1.6%。安全性方面,未发现肝脏毒性相关安全性信号。总结小分子GLP-1的先驱,辉瑞因肝脏毒性而终止开发,礼来则率先在三期临床撞线,且ALT、AST均有降低趋势。国产竞品中,恒瑞医药、闻泰医药、华东医药已经推进到三期临床,德睿智药此次2b期临床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与安全性,很快也将推进到三期临床。对于关键的肝脏安全性,几家企业均未披露具体数据,恒瑞医药的描述是“未观察到肝酶升高趋势”,闻泰医药的描述是“未发现肝脏毒性相关安全性信号”,华东医药的描述为“未报告肝酶升高相关AE”(较早期数据,1b期治疗4周数据)。德睿智药则描述“转氨酶较基线明显降低”。MDR-001有望成为小分子GLP-1赛道又一个有力竞争者。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GPRC5D靶点全梳理;CD40靶点全梳理;CD47靶点全梳理;补体靶向药物技术全梳理;补体药物:眼科治疗的重要方向;Claudin 6靶点全梳理;Claudin 18.2靶点全梳理;靶点冷暖,行业自知;中国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被炮轰的“me too”;佐剂百年史;胰岛素百年传奇;CUSBEA:风雨四十载;中国新药研发的焦虑;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竞争;中国双抗竞争格局;中国ADC竞争格局;中国双抗技术全梳理;中国ADC技术全梳理;Ambrx技术全梳理;Vir Biotech技术全梳理;Immune-Onc技术全梳理;亘喜生物技术全梳理;康哲药业技术全梳理;科济药业技术全梳理;恺佧生物技术全梳理;同宜医药技术全梳理;百奥赛图技术全梳理;腾盛博药技术全梳理;创胜集团技术全梳理;永泰生物技术全梳理;中国抗体技术全梳理;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2.0;和铂医药技术全梳理;荣昌生物技术全梳理;再鼎医药技术全梳理;药明生物技术全梳理;恒瑞医药技术全梳理;豪森药业技术全梳理;正大天晴技术全梳理;吉凯基因技术全梳理;基石药业技术全梳理;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第2版;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第2版;中山康方技术全梳理;复宏汉霖技术全梳理;先声药业技术全梳理;君实生物技术全梳理;嘉和生物技术全梳理;志道生物技术全梳理;道尔生物技术全梳理;尚健生物技术全梳理;康宁杰瑞技术全梳理;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岸迈生物技术全梳理;礼进生物技术全梳理;康桥资本技术全梳理;余国良的抗体药布局;荃信生物技术全梳理;安源医药技术全梳理;三生国健技术全梳理;仁会生物技术全梳理;乐普生物技术全梳理;同润生物技术全梳理;宜明昂科技术全梳理;派格生物技术全梳理;迈威生物技术全梳理;Momenta技术全梳理;NGM技术全梳理;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2.0;三叶草生物技术全梳理;贝达药业抗体药全梳理;泽璟制药抗体药全梳理;恒瑞医药抗体药全梳理;齐鲁制药抗体药全梳理;石药集团抗体药全梳理;豪森药业抗体药全梳理;华海药业抗体药全梳理;科伦药业抗体药全梳理;百奥泰技术全梳理;凡恩世技术全梳理。
100 项与 Conveglipron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