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项与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激动剂(华东医药) 相关的临床试验Phase 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DM1005 Injection in Obese Nondiabetic Adult Subjects
It 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DM1005 injection in nondiabetic obese adults.
一项在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评价HDM1005注射液多次皮下注射给药、剂量递增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b期临床研究
评估超重或肥胖受试者多次皮下注射HDM1005 注射液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b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Multiple Subcutaneous (SC) Doses of HDM1005 Injection in Overweight or Obese Subjects
This study 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ple-dose, dose-escalation study in overweight or obese subject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 (PK), and pharmacodynamic (PD) characteristics of HDM1005 injection in overweight or obese subjects.
100 项与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激动剂(华东医药)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激动剂(华东医药)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激动剂(华东医药) 相关的专利(医药)
60
项与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激动剂(华东医药) 相关的新闻(医药)作者|momo
过去十年,Biotech在资本狂欢与技术突破的驱动下,曾以惊人的速度野蛮生长:PD-1单抗扎堆逾百家、TIGIT靶点竞逐、ADC赛道狂热,无数企业涌入同质化赛道,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创新竞赛。然而,当资本退潮、政策趋严、临床试验失败率攀升,Biotech被迫直面“创新效率”的拷问。曾经的“靶点内卷”让位于差异化创新,冗余管线被“精准瘦身”,高风险领域遭遇战略性撤退,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理性收缩”。
01
中国药企从“烧钱内卷”到“精准狙击”
2024年,国内创新药企掀起一波研发管线终止,折射出行业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
上海医药以近7亿元代价砍掉12项管线,包括因PD-1市场过度竞争而终止的III期宫颈癌药物BCD-100,以及研发进度滞后的类风湿关节炎II期项目I008(图1),这两款药物的累计研发投入分别为5900.80万元和6218.75万元。
图1.上海医药终止BCD-100、I008等项目公告
数据来源:上海医药官网
过去20年间,上海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高额投入的背后,却是严重不对等的研发成果,上海医药至今只有花费6.9亿元从生诺医药引进的一款抑酸新药信诺拉生酯胶囊(X842)获批上市。
2024年,中国Biotech在资本狂欢褪去后迎来“理性收缩”元年,多家药企掀起研发管线“砍单潮”。
天坛生物则因市场情况终止其子公司蓉生药业的“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及后续研发。据悉,该公司在这个药物研发上已投入7069.09万元;
不谋而合的是,舒泰神也基于新冠市场形势终止了累计研发投入3.83亿元的BDB-001注射液、STSA-1002注射液、STSA-1005注射液等多个项目在COVID-19适应症方向的研究工作。
百济神州则战略性终止了与Shoreline Biociences公司的异基因NK细胞疗法合作项目,专注开发自研的细胞治疗产品;
类似地,华东医药也放弃疗效逊于HDM1002的口服GLP-1药物TTP273,转向自研潜力产品HDM1002、HDM1005(图2)。
图2.华东医药终止TTP273项目公告
数据来源:华东医药官网
此外,中国Biotech迎来研发寒冬,多家药企因临床试验失败或安全性问题终止核心管线。
亚虹医药因APL-1202联合化疗未达主要终点,终止累计投入1.3亿元的核心管线。事实上,亚虹医药已连续多年深陷亏损泥沼,2018年至2023年期间合计净亏损约为15.45亿元;
此外,亚宝药业也因II型糖尿病药物SY-004的临床研究未达良好预期而被暂停;宜联生物HER3 ADC(YL202/BNT326)更因临床试验中3例患者死亡遭遇FDA部分叫停,好在已经恢复临床试验。
2024年国内终止项目数量激增,超70%集中在肿瘤及代谢疾病(GLP-1)等同质化赛道,PD-1单抗上市数量远超海外,导致资源严重冗余。
中国医药行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收缩”的阵痛期,企业加速“早期管线止损”,通过聚焦差异化创新重塑竞争力,这场研发寒冬或将成为中国创新药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
02
跨国药企从“广撒网”到“精耕细作”
跨国药企加速研发战略转型,聚焦肿瘤、免疫及神经科学领域高潜力赛道,通过终止或调整临床项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既凸显行业对研发效率的极致追求,亦暴露靶点选择与临床验证的深层风险性。
在肿瘤治疗领域,TIGIT靶点研发的集体受挫成为行业焦点。
2023年BMS宣布终止其自研的TIGIT单抗BMS-986207的II期临床试验。同年8月,BMS又退货了Agenus的TIGIT/CD96双抗管线,这意味着其彻底放弃TIGIT靶点;
无独有偶,2024年7月,罗氏也终止了TIGIT抗体RG6058的III期临床开发,该产品曾被寄予厚望作为PD-(L)1联合疗法的下一代搭档;
图3.罗氏管线调整
数据来源:罗氏2024年财报
此外,2024年12月,默沙东也因临床数据不足放弃了抗TIGIT抗体vibostolimab的联合疗法开发。
这一系列动作使得TIGIT成为继CTLA-4之后又一“折戟沉沙”的免疫检查点靶标,其作用机制和患者筛选标准面临重新审视。
与此同时,BMS对肿瘤领域其他靶点药物也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
2024年第二季度,BMS宣布终止CD3/BCMA双抗Alnuctamab的III期开发,尽管该产品在2024年5月刚启动临床试验,但面对再生元Linvoseltamab的上市申请和艾伯维TNB-383B的III期推进,BMS选择战略性退出竞争白热化的BCMA双抗双抗赛道,转而巩固其在CAR-T疗法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高风险性也再次得到验证。
罗氏终止了阿尔茨海默病抗Tau单抗bepranemab的开发,这已是该领域近三年内第7个终止的III期项目,凸显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假说在临床转化中的困境。
阿斯利康则砍掉LOX-1单抗MEDI6570,进一步收缩在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布局。
这些调整推动企业将目光转向确定性更高的代谢疾病领域,辉瑞虽因副作用终止GLP-1RA项目洛替列酮,但诺和诺德、礼来在减肥药市场的成功仍吸引着行业持续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平台选择上,ADC和核药成为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
吉利德彻底退出CD47赛道,将magrolimab所有研究终止后,转而通过收购扩充肿瘤免疫管线。
这种“砍旧立新”的策略在艾伯维身上尤为明显,其在2023年终止了与CytomX Therapeutics关于CX-2029(条件激活CD71 ADC)的合作,并在2024年继续连续终止ABBV-154等3个ADC项目,却在2024年完成对ADC龙头公司的并购,展现“选择性收缩”与“战略性扩张”并行的独特策略。
在生物医药创新的新纪元,“少而精”的精准投入正在取代“广撒网”的传统模式,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或将重塑全球制药产业的竞争格局。
结语
全球Biotech行业正从资本驱动的“野蛮生长”转向科学驱动的“理性收缩”。资本退潮、政策趋严与临床试验失败频发,迫使企业重新审视研发策略,聚焦高潜力赛道与技术平台。这意味着持续深耕差异化创新的企业,终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此外,ADC、双抗、核药等新兴技术平台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而国际化战略则是企业突破市场瓶颈的必由之路。中国Biotech企业通过出海授权与自建团队加速全球化布局,头部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已崭露头角,但中小企业仍需在资金与商业化能力上寻求突破。
全球Biotech面对行业分化加剧,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坚守科学本质与战略定力的企业将赢得未来。无论是跨国巨头还是本土创新者,只有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发同类最优药物,才能在“理性收缩”的寒冬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引领全球Biotech行业迈向新纪元。
参考资料
[1]各大企业官网、官微、财报、公告及公开资料
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据此内容作出的任何判断,后果自负。若有侵权,告知必删!
长按关注本公众号
粉丝群/投稿/授权/广告等
请联系公众号助手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要得到授权。
PART 01
周报概述
随着全球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药研发与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近期,根据摩熵数据统计,新药申请与审批获批频繁,显示出医药创新领域的活跃态势。
本文将深入分析2025年2月24日至2025年3月2日期间,国内外新药申请、临床试验批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多个方面的最新进展,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行业资讯。
PART 02
国内51款新药IND获批
根据摩熵数据统计,2025年2月24日至202年3月2日期间,共有50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34个,进口药品受理号16个。
本周共计51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28款,生物药21款,中药2款。
本周获批临床创新药/改良型新药(部分)信息速览(不含补充申请)
注:完整数据可识别“文末”二维码下载查看
PART 03
本周全球TOP10创新药研发进展
在全球创新药研发领域,2月24日,士泽生物的XS-228注射液在美国获批临床,用于渐冻症治疗。2月25日,华东医药的HDM1005注射液、信达生物的IBI3002、领诺医药的SLN12140、勃林格殷格翰的那来司特片、赛诺菲的盐酸非索非那定口眼混悬液、强生的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复星医药和Ardenlyx的盐酸替纳帕诺片,以及2月26日萌蒂制药的注射用醋酸瑞卢帕韦和2月27日皮尔法伯的恩考芬尼胶囊等药物分别在中国获批临床或上市,适应症涵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肥胖或超重、哮喘、原发性IgA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的高磷血症、念珠菌血症与侵袭性念珠菌病,以及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等多种疾病,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本周全球 TOP10 创新药研发进展
截图来源:摩熵咨询周报
PART 04
本周全球TOP10临床试验结果
本周全球TOP10临床结果中,2月25日,恒瑞医药宣布其在研产品SHR-2004用于治疗卵巢癌手术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获得了积极的结果:基于改良意向性治疗集(mITT),SHR-2004组87例受试者中有11例(12.6%)发生VTE,阳性对照组94例受试者中有19例(20.2%)发生VTE,VTE发生率的组间率差为-8.4%(95% CI,-19.9~3.1;非劣效p值为0.0110)。
本周全球 TOP10 积极/失败临床结果
截图来源:摩熵咨询周报
同日,赛诺菲(Sanofi)与梯瓦的duvakitug(IgG1 TNFSF15)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治疗中表现出色,36%的低剂量组和 48%的高剂量组患者实现临床缓解,远高于安慰剂组的20%。此外,恒瑞医药的瑞康曲妥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展现出强大抗肿瘤效果,疾病控制率达 98.9%,且 96.7%的患者肿瘤缩小。
PART 05
76款品种过评,石家庄四药领跑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5年2月24日至202年3月2日期间,共有79项仿制药申报上市/申报临床获CDE承办,其中新注册分类上市申请受理号68项(包括化药3类,4类),新注册分类临床申请受理号4项(包括化药3类,4类),一致性评价申请7项。本周11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按受理号计15项),本周65个品种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按受理号计98项)。本周无生物类似物注册申报动态。
本周过评/视同过评品种主要为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过评/视同过评产品剂型主要为注射剂;本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过评/视同过评受理号数量最多达6个,间苯三酚注射液是本周过评/视同过评企业最多的品种达4家。
截图来源:摩熵咨询周报
本周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过评/视同过评品种数最多达3种,其余各企业过评/视同过评品种数紧随其后,本周过评/视同过评企业共包括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86家企业。
截图来源:摩熵咨询周报
本周有恩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V)、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盐酸胍法拉辛缓释片、盐酸他喷他多片、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吗替麦考酚酯干混悬剂7个品种首次过评/视网过评。
本周首次过评/视同过评品种
截图来源:摩熵咨询周报
本周仅有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款过评/视同过评达7家企业的品种。
本周过评/视同过评达7家企业品种
截图来源:摩熵咨询周报
摩熵咨询本期完整周报
识别二维码领取下载
往期周报回顾
51款新药IND获批!7亿+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过评……
75款新药IND获批!10款重磅品种过评,涉及苏州二叶制药……
74款新药IND获批!158个品种过评,山东新时代药业领跑……
35款新药IND获批!79个品种过评,涉及康弘药业等药企……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
更多详细报告获取方式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1”,获取2月26日-3月3日周报PDF。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2”,获取3月4日-3月10日周报PDF。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3”,获取3月11日-3月17日周报PDF。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4”,获取3月18日-3月24日周报PDF。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5”,获取3月25日-03月31日周报PDF。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6”,获取4月1日-4月7日周报PDF版。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7”,获取4月8日-4月14日周报PDF版。
后台回复关键词“周报8”,获取4月15日-4月21日周报PDF版。
近期最新周报识别下方二维码领取
联系我们,体验摩熵医药更多专业服务
会议
合作
园区
服务
数据库
咨询
定制
服务
媒体
合作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开启摩熵化学数据查询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摩熵医药企业版免费试用!
2025年3月3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华东”)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由中美华东申报的HDM1005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适应症为用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
HDM1005注射液是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1类化学新药,是多肽类人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的双靶点长效激动剂。临床前研究显示,HDM1005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和GIP受体,促进环磷酸腺苷(cAMP)产生,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延迟胃排空,改善代谢功能,进而改善血浆容量、减少氧化应激和全身炎症、改善心血管适应性;具有降糖、减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及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改善的作用。同时,现有数据显示HDM1005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HDM1005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以及“用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多个适应症的IND;目前,HDM1005注射液在中国Ia及Ib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正在积极推进II期临床试验相关工作(体重管理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2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HDM1005注射液的体重管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用于OSA合并肥胖或超重患者的治疗”、“用于HFpEF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四个适应症的美国临床试验申请均已获得FDA批准。
HDM1005注射液为多肽类人GLP-1受体和GIP受体的双靶点长效激动剂,GLP-1类产品具有减肥、降糖和心血管获益等作用,是相对成熟和安全的靶点。本次HDM1005注射液新适应症临床试验获批,是该款产品研发进程中的又一重要进展,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内分泌治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声明
1、本新闻旨在分享公司(或合作伙伴)研发工作的前沿进展资讯,非广告用途,相关信息并非针对患者,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2、本新闻稿中内容不涉及对任何药品和/或适应症作推荐;
3、本新闻稿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文件为准。公司新闻稿和公告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若您想了解具体疾病诊疗信息,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4、截至本文发布,HDM1005注射液尚未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5、本新闻稿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这些表述本质上具有相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使用“预期”、“相信”、“预测”、“期望”、“打算”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时,凡与本公司有关的,均属于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无义务不断地更新这些预测性陈述。
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于本公司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未来事务的现有看法、假设、期望、估计、预测和理解。这些表述并非对未来发展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是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员代理概不承担 (a) 更正或更新本网站所载前瞻性表述的任何义务;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实现或变成不正确而引致的任何责任。
100 项与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激动剂(华东医药)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