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细数抗体领域里程碑

2024-04-15
疫苗信使RNA
里程碑1——抗血清的发现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用感染牛痘的牛的脓疱,接种于一名8岁男孩胳膊上,使其幸免于天花感染。这个发现给了Louis Pasteur新的灵感,并于1885年研制了人用狂犬疫苗。Emil Behring和Shibassaburo Kitasato发表了一篇关于阐述动物体内针对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机制,发现了血清的重要性。里程碑2——侧链学说19世纪末,Emil von Behring和Shibasaburo Kitasato开创了白喉和破伤风的血清疗法,1897年,Ehrlich提出了侧链学说:有害物质(如毒素)能模拟营养物质使得细胞表达侧链,他称之为 “营养受体”,每个细胞都能表达多种侧链,摄取营养物质。在感染过程中,侧链能代替营养物结合在微生物毒素上,封闭其生物功能。细胞能产生很多侧链,随着血流募集并发挥作用,并且作为抗毒素或抗体保护机体遭受相同的感染。诺贝尔奖:1901年授予Emil von Behring,感谢其为血清治疗法做出的贡献。诺贝尔奖: 1908年授予Paul Ehrlich,感谢其在免疫学基础研究——提出侧链学说做出的贡献。里程碑3——抗体来源    抗体对外部感染有保护作用,但是科学家对其来源仍旧不清楚,直到在多个病人体血液中发现高浓度的γ-球蛋白,组织中有大量的浆细胞。1943年,Mogens Bjørneboe 和 Harald Gormsen 在实验中发现,多价疫苗与体内的浆细胞还有抗体浓度有关。Astrid Fagraeus也在他们的实验中证明了这一观点。里程碑4——抗体应用1945年, Robin Coombs, Arthur Mourant and Robert Race在研究体内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的时候发现,用抗人免疫球蛋白血清能募集红细胞,使抗体结合在细胞表面。这推广了抗体的应用,例如检测新生儿是否患有溶血症等。诺贝尔奖:1977年授予Rosalyn Yalow,在胰岛素生产中做的贡献。里程碑5——从体液免疫到细胞免疫在1957年,Burnet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称机体内存在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克隆,不同克隆的细胞具有不同的表面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一但抗原进入体内与相应克隆的受体发生结合后便激活这一克隆,使其扩增产生大量抗体。里程碑6——IgE的发现1919年临床发现过敏能“传染”,过敏体的人献血给健康人后,健康受者也变成了过敏体质。1920年,Otto Prausnitz 和 Heinz Küstner 研究发现,给健康人皮下注射来源于过敏体质患者的血清,健康受者会出现红斑水疱,即PK反应。Kimishige Ishizaka 大胆猜想是一种除了IgM、IgG和IgA的新型抗体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经研究发现是由E抗原引起的PK反应,后命名为IgE。里程碑7——抗体的共价结构随着X射线晶体衍射和电镜技术的发展,Rodney Porter 和Gerald Edelman发现了免疫球蛋白的三维结构和化学结构。诺贝尔奖:1972年授予Porter 和Edelman,在发现抗体化学结构中做的贡献。里程碑8——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免疫球蛋白V区决定其抗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而C区决定了免疫球蛋白的类别或独特型。IgM和IgD出现在第一道免疫防线中,IgA由粘膜组织分泌,IgE结合于过敏原上,IgG保证了免疫多样性。1970年,Alfred Nisonhoff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于重链基因的重排与组合,抗体的可变区不变,但恒定区发生改变,使得Ig类别发生变化。里程碑9——单克隆抗体 1975年César Milstein 和 Georges J. F. Köhler 在Nature发表文章称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能生产大量具有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将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无抗原特异性但能无限分裂增殖的恶性骨髓瘤细胞杂交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并进行筛选能合成和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的一种技术。诺贝尔奖:1984年授予Niels K.Jerne、César Milstein 和 Georges J. F. Köhler,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中做的贡献。里程碑10——体内基因重排关于为什么体内能产生数目巨大的,高度多样性的抗体,Edelman and Gally 提出了一种假设,由于点突变,等位基因随机排列并重排。1974年,Susumu Tonegawa研究发现,产生抗体的细胞中Ig基因结构与其他不合成抗体分子细胞中的结构不一样,并证明重链和轻链都存在基因重排的现象。里程碑11——人源性单抗人源单克隆抗体CAMPATH-1H在2014年获批上市,给多发性硬化患者带来福音。1979年Herman Waldmann和他的团队采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单抗用于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在经历了漫长的临床实验后终于在2014年上市,成为世界首个人源性治疗性抗体药物。里程碑12——嵌合抗体在单克隆抗体广泛应用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很快意识到,啮齿类动物产生的抗体对于人类可能就是免疫原。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Vernon Oi和他的同事,研究出第一个嵌合抗体,他们用鼠的可变区代替人源抗体的可变区,这个抗体能更好的结合抗原。之后,又相继有科学家对CDR区、Fab片段、V区和C区进行不同的实验,提供数据支持,有科学家还预测单链Fv抗体在未来治疗和药物研发中,有更好的前景。里程碑13——抗TNF单抗能特异性封闭细胞因子,这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993年,Feldmann 和 Maini在Centocor的支持下,进行了嵌合抗TNF特异性单抗的临床试验。目前已经有5个TNF抑制剂被批准上市,这促进了细胞因子抗体药物的发展。里程碑1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的相关研究中,信号通路一直是研究的中点,随着单抗技术的发展,Michael Shepard, Dennis Slamon 和他们的同事另辟蹊径发现了一种能结合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单抗,这种受体在乳腺癌细胞中会增加15%-30%。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不断的被发现和研究,这在人类对抗肿瘤的过程中,一定会取得更多的胜利。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生物制品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