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原研机构-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96-01-01 |
100 项与 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全国两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大人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人民使命感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把人民群众心声和行业发展需求成功传递给国家。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怀与期望,感觉信心更大、干劲十足,”步长制药副董事长赵菁表示,“展望未来,步长制药将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企业发展道路指引,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努力让蕴含‘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的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
把握时代先机,于时代变局中寻求中医药特色产业的破局之道。近年来,步长制药以“做现代中药、科技中药、品质中药”为发展战略指引,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持续推动中医药高科技创新产业,聚力打造核心产品集群,积极构建专利中药、生化药、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实现从天然植物药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从中成药为主向全产业链、从本土化向全球化的“三个转变”。
当走进步长制药生产车间,处处都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
生产流程再造。通化谷红制药制剂车间创新使用AI技术,该技术较传统的拍照对比方式更为精准,成功将检测产品漏检率提高10倍,而且自动剔除炭化封口不良品,实现了炭化异物的自动检测与剔除。
智能制造技术融合构建自动化智能化包装生产线。颗粒分装包装生产线集成了过程控制、条袋在线称重、视觉检测、单臂机器人、智能AGV等先进技术,实现颗粒自动分装、包装、码垛、入库出库全过程自动化。已建成“拳头产品”车间生产全过程点点控制、段段监测、批批一致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生产过程实现可追溯,达到了药材、饮片生产规范化、制剂生产智能化和质量监测在线化、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化。
从1993年起,步长制药深入挖掘中医药资源,已在医药健康领域深耕三十余年,现拥有药品批准文号360个、授权专利473件,企业先后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69项,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3项,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金奖”,是国内最大的中药专利药生产企业。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名家验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传承精华,
中医药发展才能源远流长。
守正创新,
中医药发展才会清流激荡。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当前,人类健康正面临来自重大突发传染病与慢性疾病的双重挑战。传染病与慢性疾病病因复杂,但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医药资源与科技资源,却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防治人民疾病、护佑人民健康独特的“中国经验”。像屠哟哟女士提出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抢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功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等先进的理念与现代医学形成有效互补,在我国新冠疫情抗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且独特的作用;伴随着“中药现代化”征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品种通过科技创新得到了研究和验证……这些都彰显了中医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独特作用、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此后,全国诸多医药企业纷纷响应,以实际举措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步长制药也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步长制药努力在中医药理论创新道路上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在传统医药科学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实现中医药创新研发的全方位超越:在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脑心相通”理论基础上根据现代医学心、脑密切的生理关系及心脑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创新性提出的“脑心同治”理论被编入中医药本科和研究生教材;《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三十年》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系统阐释了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预防保健优势,该书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将要出版的《神经心脏病学》一书以中医对心脑疾病防治的独特优势为切入点,讲述了神经心脏病学发展简史和生理、病理、临床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条道路上,步长制药从未停止探索与创新的步伐。
以“传承+科技”为主线,形成多个独家品种。坚持以“传承+科技”为产品创新主线,既深挖传统中医药理论价值,又积极拥抱现代科学创新技术与国际化标准,努力在中药现代化赛道上持续发力。
步长制药第一个产品“脑心通胶囊”就是赵步长和伍海勤教授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结合清代王清任“千年古方”补阳还五汤,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的药品。步长制药驻吉企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承担了在产产品相关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涵盖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质量及工艺再评价研究、过敏研究临床试验、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颅脑损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上市后临床研究等在产产品升级与再评价研究等。与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的“对心脑缺血性损伤保护机制与应用”研究成果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通过传承挖掘与基础研究,步长制药中药研发赛道愈发火热,新产品获批上市数量显著增加,将有多个新品种落户吉林。同时为了提高步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步长制药驻吉企业在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研究方面不断完善,成功为吉林省医药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2018年10月,通化谷红制药与浙江大学成立“工艺改进及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开展质量再评价研究工作;随后,吉林省医药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实训基地在通化谷红制药落成。
通化谷红制药、吉林天成制药两家企业均为“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梅河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2022年,通化谷红制药员工尹彬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23年,步长制药副董事长赵菁被授予“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2024年,通化谷红制药提取车间荣获“吉林省工人先锋号”;2025年,通化谷红制药、吉林天成制药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及优胜班组。公司主打产品荣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先后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通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以高科技为矛,专注打造“中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智能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步长制药技术升级、效率变革和价值再造的关键一步。为巩固提升步长在产产品的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步长制药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研发智能控制系统,成功实现中药炮制、提取、浓缩等工艺的自动化的“四化”(即生产装备智能化、制药过程连续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绿色制造工程化)中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模式。
步长制药数字化控制中心
绿色智能化系统优化提升项目。按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的技改升级样板示范工程,建成全自动提取生产线、智能运输、数字化运营中心和个性化包装生产线,实现了整体工艺的迭代焕新。下一步,将持续加快推进多个项目的扩能增效,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中药智能制造与信息化管控系统,树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与标准评价的新标杆,实现高质量、全领域、多业态发展。
以山楂核为初始原料的妇科洗液,让中药材和生态保护实现“双向奔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山楂是很常见的水果,尤其是因为工业、食品业对于山楂的深度开发利用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之一就是山楂核。公司通过绿色提取分离技术提取高附加值的山楂核干馏液作为医药原料,将剩余的山楂核炭进一步作为生产活性炭的原料进行资源化和高质化全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专用管道收集过滤,利用沼气炉进行燃烧与热能利用,产生的蒸汽再次回用于车间生产,真正实现废弃物及副产物资源化、产品化,打造“自然资源产品——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循环链条。
驻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取得创新性突破。通化谷红制药提取车间全面升级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药材投料、提取、出液、浓缩、醇沉、水沉、乙醇配制等工序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数据采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深化“绿色转型”发展战略,降低危废处理量。在环保技术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推动步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化与低碳化。吉林天成制药提取车间通过纯甲醇回收工艺的项目开发减少了危险废物的处理量,通过增设浓缩设备的方式对回收后塔底液进一步浓缩,成功让每批次生产减少危废量约450kg。
胸怀报国志,30余年来矢志不渝
以善为基,以责为翼;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企业壮大的同时一定要尽“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步长制药作为一家胸怀报国之志的全国知名企业,在努力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忘积极践行“大企业”担当,坚持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奉献爱心。
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2008年,由步长制药发起的“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项目涵盖地方病调研、义诊巡诊、爱心捐赠、医疗培训、健康讲座、医疗单位定向对口协作,以及先心病儿童筛查与救治、包虫病救治救助、妇科 HPV 筛查、脊柱侧弯、唇腭裂和因病致贫帮扶等公益事业,曾荣获民政部颁发的“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17年来,累计捐款捐物7亿,先后组织全国300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汇聚了超过20个专业学科的3.2万名医疗专家为 17 个地市州200万名的各族人民建立了高质量的医疗志愿服务,为 20 余万名的各族群众开展健康科普讲座,为3000余名先心病患儿提供免费手术治疗,成功救助脑瘫、脊柱侧弯、唇腭裂、白内障等患者上万名。成立“消徵灭瘕 ”专项救助基金,基金免费为上千名包虫病患者开展了手术救助。
2012年9月,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做公益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12年里,吉林省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多次为吉林老百姓免费送医送药,多次组织召开慰问老兵、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慰问活动,多次为患者讲解科普健康知识。仅2024年就先后走进省内23个地区,1000余位爱心医务工作者参与其中,支援64个县乡镇基层医院,义诊35000余人次,查房会诊数百人次,捐赠物资近千万。
时刻牢记人民重托,依法履行代表职责。2025年1月18日,在吉林省人大的支持下,在梅河口市人大强力推动和梅河口市光明街道莲花社区人民公园党群服务站的鼎力配合下,吉林省首个医药健康人大代表联系点——梅河口医药健康人大代表联系点正式成立。步长制药副董事长赵菁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将会在今后的履职生涯中紧紧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点这一平台积极搭建好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百年步长,百年公益,热心公益是步长重要的品牌基因。入吉以来,步长制药多次积极投身于吉林省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彰显大企业风范。2018年,步长制药精准扶贫,捐赠可移动环保垃圾桶、出资收购贫困户农产品;2019年,出资修建双兴镇庆胜村连心桥;2020年和2022年,在疫情中捐赠抗疫新特药宣肺败毒颗粒以及消毒水、酒精、口罩、矿泉水等物资;2021年11月,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2022年4月,为“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捐赠李子树苗;同年6月,响应政府“农村产业项目落地,支持农民增收”的号召捐赠农用车;2024年,参加《代表进家站·履职为人民》主题活动。2023年9月,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暨省残运会在梅河口隆重召开,彰显了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魅力。步长制药为该活动捐赠100万元,这不仅是一次爱心捐赠,也体现了步长企业对吉林蓬勃发展的特殊群体竞技事业的高度关注。
破局而立,努力抓住时代机遇
30余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当历史的车轮转回1993年,步长蹒跚起步,正欲迎着改革开放的徐徐春风勇毅前行。在那时,步长制药就把“听党的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尊重各级政府领导,遵纪守法经营”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长期以来,步长制药始终遵循这一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持之以恒、用心进取的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不断面向新领域、开发新产品,逐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未来的中医药事业是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企业抢抓时代机遇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步长制药便是其中企业之一:公司坚持走中药国际化道路,大力拓展新兴市场,43个成功“出海”的拳头产品在全球多个国家注册并销售。
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副董事长赵菁十分关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在她看来中医药是一门医学科学、一种生命哲学,让蕴含“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的中医科学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于是在今年两会,赵菁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提交《关于夯实中医药防治“中国经验”,引领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建议》。在该建议中,赵菁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数据智能手段加速巩固保护优秀中医药理论现代创新成果,建立“中国经验”典籍资源库。希望可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具有“中国经验”的传承人加以大力培育,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中国经验”现有成果。同时,赵菁认为如果要将中医药这一“中国经验”成功推向世界,一定要加速中医药的国际化步伐,积极参与国际传统医学相关规则指定,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
精彩内容
日前,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海南斯达制药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米内网数据显示,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在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7亿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0%,是肌肉松弛药(化+生)TOP1产品。今年以来,海南斯达制药已有4款产品获批,4款产品报产在审。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用于手术和其他操作以及重症监护治疗,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起镇静作用,它可以松弛骨骼肌,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易于进行。
近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在2023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7亿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0%,是肌肉松弛药(化+生)TOP1产品。
米内网数据显示,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有18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海南斯达制药、浙江仙琚制药、四川汇宇制药等17家过评,吉林天成制药、本溪恒康制药、山东威智百科药业等4家均以仿制4类报产在审,获批后视同过评。
海南斯达制药今年以来获批产品
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今年以来,海南斯达制药已有4款产品获批上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盐酸丙卡特罗吸入溶液、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报产在审,涵盖肌肉-骨骼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用药等多个治疗大类。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米内网数据库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文章或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编者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老牌中药企业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和的稳健的财务状况。随着生物药在治疗重特大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得到普遍认可,多家老牌中药企业也开始尝试涉猎生物药研发。BiG注意到这些老牌中药企业的加入,一方面是基于自身扩大产业布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为生物药的生态链注入了更多资源,故而撰文盘点予以关注。
作者|momo
近年来,中药企业集体向生物药领域转型的趋势愈发显著。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对“中药现代化”的强力推动,也有中成药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压缩传统产品利润空间的倒逼压力。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0亿元,而中药头部企业的研发投入已进入“超5亿”时代,天士力、康缘药业等企业研发费用率超8%。这场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资本运作、政策适应与战略布局的多维度竞争。
01
华润集团
通过技术融合与资本并购
构建全产业链帝国
华润集团作为国内四大央企之一,在多元化产业格局中医药板块占据核心地位。其旗下上市平台华润医药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非处方药制造商,医药制造和分销业务分列行业第二、第三,年营收超2000亿元。近年依托国家并购重组政策支持,企业加速内外资源整合,持续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图1)。
图1.华润医药平台架构
近年来,华润医药通过高频并购快速布局生物药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华润系已花费超130亿元用于并购(表1)。
2025年2月完成对天士力28%股权的收购,交易金额达62.12亿元,天士力的滴丸技术通过与华润的渠道资源结合,加速了溶栓药普佑克等生物药商业化,2024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此外通过天士力构建的“数智本草”大模型赋能药品研发,可使中药研发周期缩短30%,研发成本降低20%;
表1.华润系2024年至今并购交易
2024年,华润系通过整合昆药集团、江中药业等企业,形成中药、化药、生物药全方位一体化的产品矩阵。同时,昆药集团的血塞通软胶囊与华润圣火的同类产品通过内部整合,避免同业竞争,提升市场份额。
此外,研发与创新是华润系获得长期竞争力和成功的关键因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华润生物重要发展战略与首要事项。华润生物持续专注重组蛋白、抗体以及创新生物技术的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在研品种共24个,其中6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图2)。
图2.华润生物在研管线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内生创新+外延扩张”策略的双轮驱动,2024年华润三九实现营收276.17亿元,同比增长11.63%,净利润增长18.1%,其生物药板块贡献率从2020年的5%提升至15%。
目前,华润旗下目前有3个生物产品上市销售,分别是佳林豪、瑞通立、百杰依。
人促红素注射液(佳林豪)
1998年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包括透析和非透析病人以及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
2007年上市,是国内唯第一个上市的第三代溶栓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能明显减低梗塞后短暂缺血的总负荷,降低早、晚期的死亡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另外也用于脑梗塞、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是最新一代溶栓药物。
2024年12月23日,瑞通立新适应症获批,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溶栓治疗。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Ⅰ)(百杰依)
2008年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肿瘤患者放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国内外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02
步长制药
从“心脑血管霸主”
到疫苗新贵的冒险转型
作为国内心脑血管中成药龙头,步长制药于2016年11月成功在A股上市,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市值一度逼近千亿。
步长制药以中药、化药和生物药作为研发重点,截至2024年6月,在研产品213个,其中中药12个、化药179个、生物药17个、医疗器械5个;78个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194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自2012年起步长制药开展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分别斥资27.48亿元和35.97亿元,收购了成立均不满一年的吉林天成95%股权以及通化谷红100%股权,获得了吉林天成的复方曲肽注射液和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通化谷红的谷红注射液这三款产品。
这三款产品连同其旗下三大核心中成药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曾为步长制药贡献超70%的营收,但受中药注射剂监管趋严影响,多款核心产品被退出医保目录(图3),2024年最高亏损超8亿元。其次,企业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2024年步长制药研发投入增长30%,但中成药销售下滑导致现金流承压,需依赖短期借款维持运营。
图3.步长制药产品退出医保名录公告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步长制药在生物药领域布局,或许可以成为分散风险,开辟另一个增长点的关键一步,而且从现在来看即将迎来收获期。原研生物药促红细胞生成素-Fc(EPO-Fc)融合蛋白艾帕依泊汀α(rhEPO-FC)已于2024年9月3日在中国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慢性肾病贫血。步长制药此次申请是基于在2021年3月启动的艾帕依泊汀α 对比重组EPO阿法依泊汀维持治疗在施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的III期研究。
与此同时,步长制药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84(PTH)、注射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全人单克隆抗体(BC002)等生物制品都已在III期临床试验收尾阶段。
此外,步长制药还通过收购浙江天元进军疫苗市场。前不久一款水痘减毒活疫苗获得临床批件。
这家曾经市值逼近千亿的心脑血管中成药巨头,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从辉煌的中成药市场到如今布局高风险高回报的疫苗领域,每一步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这家老牌药企能否在变革中重获新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03
康缘药业
低调的“研发派”
中药现代化的隐形冠军
对于生物药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康缘药业早就在其发展战略中提及“以中医药发展为主体,并积极布局化学药、生物药领域”。
康缘药业虽未像华润、步长般高调并购,却以研发投入见长。2023年其研发费用7.72亿元,重点布局1类化药与生物药,目前在研管线中多个抗肿瘤、抗感染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例如,其靶向Flt3的抗白血病药物XY0206片已启动Ⅲ期临床,若成功上市有望填补国内在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领域的空白。
论产品线丰富度,康缘虽不及华润三九,却也构建起了“两大10亿级中药注射剂+6个独家基药品种+8个1类中药候选新药+百亿赛道”的基本盘。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67亿元(表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12项在研生物药覆盖肿瘤、抗感染领域,预计2026年2款药物获批上市。
旗下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生物创新药KYS202003A注射液,是一种基于新城疫病毒载体表达人白细胞介素2的溶瘤病毒产品。该新药前期已在中国、美国获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临床研究许可,并已启动中国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I期临床研究。
同时,KYS202002A注射液是一种全人源抗CD38单克隆抗体,也已经已经获批开展治疗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截止2024年9月,该新药公司累计研发投入约7,030万元。
表2.2024年前三季度A股中药企业研发费用TOP10
2024年11月8日,康缘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7亿元收购中新医药100%股权。中新药业作为一家生物药新药研发公司,目前已获取4个创新药的6个临床批件,其中两款为GLP-1类产品,均进入临床阶段。此次收购是康缘药业加速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布局和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康缘的独特优势在于中药、化药、生物药的协同研发机制。其明星产品热毒宁注射液的销售额反哺化药研发,而化药的技术积累又为生物药提供靶点筛选经验。这种“以药养药”的模式,在中小型药企中颇具借鉴意义。
04
云南白药
生物医药创新转型的领航者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开拓者
近年来,云南白药在生物药领域的布局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尤其在创新药研发和核心技术平台搭建方面投入显著。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南白药市值达1069.67亿元,在76家中药上市公司中高居第五,总市值长期位列中药行业前二。
在生物药管线布局上,云南白药成果瞄准核药和单抗领域。
图4.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核药相关专利转让协议
2022年9月,云南白药豪掷2000万元拿下北京医院、北肿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药相关专利;
2024年5月9日,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云核医药靶向PSMA的诊断核药INR101注射液获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INR101注射液是云核医药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诊断类创新药,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PSMA阳性病灶的PET成像。
目前,INR101注射液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并完成I/IIa期试验,此外,INR101配套的前列腺癌治疗核药INR102注射液也已递交IND申请并获得受理。
紧接着在2024年6月,云南白药再次豪掷3800万元从康源博创引入一款抗GDF15单抗KA-1641项目,进一步丰富生物药研发管线。KA-1641目前处于临床前生产工艺研究开发阶段,首选适应症为肿瘤恶病质。
图5.云南白药集团2024-2028 战略规划
2024年12月27日,云南白药公告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云南白药集团2024-2028 战略规划的议案》。根据2024-2028战略规划,云南白药明确将创新药研发列为重点,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短期目标(2024-2025)是加速现有管线临床推进,如INR102的IND申请及KA-1641的临床前研究;长期目标(2026-2028)则是构建覆盖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生物药产品组合,打造“中药和生物药”双轮驱动的研发体系。
然而,中国核药市场年增速超20%,云南白药抢占先机有望形成差异化优势。未来,公司能否在肿瘤等领域实现突破,将取决于其技术转化效率与管线推进速度。
结语
中药企业的生物药转型,本质是一场传统与现代、资本与创新、政策与市场的多维博弈。华润的资本运作、步长的冒险押注、康缘的研发坚守、云南白药的积极开拓,虽路径迥异,但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在守住中药根基的同时,以生物药为矛,刺破增长天花板。未来十年,谁能在全球化布局与政策红利中抢占先机,谁就能重塑行业格局。
参考资料
华润三九、步长制药、康缘药业、云南白药官网官微企业年报,各种公开资料
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
如何加入BiG会员?
100 项与 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