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评估BT02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的开放标签I/II期研究
评估BT02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的开放标签I/II期研究。
100 项与 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医药江湖风云变幻,过去三年尤为剧烈。无论是国际政治形势还是国内市场环境,都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很多biotech来说,遭遇新形势下的产业重构已成必然。
在这场寒冬中,通过裁员、砍管线、BD以开源节流,biotech在竭尽全力谋生存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一些亟需回答的问题,本轮“去伪存真”后公司应该以怎样的战略谋求更好发展、中国biotech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中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在9月底的“2024·CHDC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暨第四届医药魔方开放日”上,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顾翠萍(主持人)、基石药业CEO&研发总裁杨建新、炎明生物联合创始人&CEO邓天敬、柏全生物创始人许杰、仁景生物创始人&CEO董翊洁等专家,就“留在创新药牌桌:Biotech新形势下的谋与略”这一主题,从坚守创新、价值“出海”等方面,讨论了biotech公司如何穿越周期,度过寒冬。
坚守创新
源头创新靶点发现、原创新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性,但敢于选择这条艰难道路的公司亦可能实现高价值及高回报。
柏全生物今年4月在顶级期刊报道了基于全新靶点开发的全球首创CD3L1(ITPRIPL1)抗体,该抗体用于治疗多种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已获美国FDA和中国NMPA许可,目前正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
许杰表示,“作为一名从医生转型做创新药研发的人,我希望这些药物最终能够帮助到患者。无论企业最终能赚多少钱,是否能够上市,或者能否卖出一个好价钱,只要能够让患者受益,就是对我最大的宽慰。”
诚然,资本寒冬使创新药领域多个赛道遇冷。但仍有诸多像柏全生物这样坚持做原创发现的biotech公司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炎明生物也是其中之一。
邓天敬表示:“科学的、创新的靶点依然是有机会做成新药的,虽然成功率很低,但必须有人去做。我们在中国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国人是可以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的。”
对于biotech公司来说,管线即生命。深耕mRNA赛道的董翊洁分享道:“仁景推进管线时,一要考虑风险,二要考虑商业化,前者对应的决策是选择有一定验证的靶点,后者是开发针对具有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大适应症’的best-in-class药物。”
成立于2016年的基石药业,见证了资本热潮从突然涌现到骤然褪去的全过程,也目睹了中国创新药发展从喧闹回归理性的转变。
杨建新表示:“药品上市后的商业化以及得到合理回报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过去两年,为了确保公司稳定运营,我们不得不采取了一些艰难但又非常务实的措施,比如裁员、关闭无生产任务的工厂、将销售外包等。这些举措非常有成效,不仅加速了现金回流,今年上半年我们还成功实现了盈利。”同时,他也强调,现在做产品,要锚定全球TOP3,并提前做好BD规划。
穿越周期
目前医药二级市场表现低迷,一级市场融资困难,对外授权项目成为biotech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
许杰打了个比方:“license-in好比从外面领养一个‘孩子’,精心抚养,希望他将来能考上清华;而license-out则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别人家,希望他能借助更好的资源长大,考上清华。”他接着说道,“个人来讲,我觉得自己的产品很有价值,所以希望它不仅能让国内患者受益,还能借出海造福全球患者。”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选择医药行业不只是为了赚钱,如果产品很有潜力,我们希望通过MNC之手,实现其全球价值。”董翊洁补充道。
尽管近几年有很多biotech公司与MNC达成了BD交易,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外资环境、宏观市场、政策变化等因素,是个人或企业难以左右的。邓天敬表示:“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做的,就是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坚持到市场回暖的那一天。”
杨建新坦言,“生物医药行业、特别是biotech公司在过去三年经历了巨大的挑战。对于我这个‘60后’来说,这次的冲击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坚信事在人为。”
许杰对未来同样充满信心,其信心源自于我国源头创新技术不断增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期推出了一项关于原创靶标抗肿瘤药的专项(‘抗癌原创靶标成药性确证及原创药物早期研究’专项项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界将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可转化的项目。”
“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企业。资金方面,既然融资难,那我们就想办法自给自足,公司在药械领域的跨界布局已经接近开花结果。当下,敢于做决策,才能活下来。”董翊洁说道。
寒冬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然而,对于企业来说,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认清自己的核心价值,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才是穿越周期、度过寒冬的关键。
2025CHDC暨医药魔方10周年
期待再相聚
“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关注医药产业链条上各类企业和机构日常运营中的重要决策场景,汇聚监管、产业、临床、学术、投资各界专业人士,针对行业痛点问题进行碰撞讨论,以求厘清发展难题,达成共识或形成解决方案,共同助力行业创新升级。我们期待2025CHDC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与您再相聚!
2025年也将是医药魔方提供医药产业服务的10周年,我们会以中国医药产业十年变迁为时间脉络,为大家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行业数据分析、洞察报告和媒体内容报道。敬请期待。
如有任何问题、建议和想法,请联系我们!(微信号:pharmcube)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 大会详细日程请点击图片链接
主办单位:BiG生物医药创新社
会议时间:6月26-29日(周三/六)
展览时间:6月27日(周四)
会议规模:800-1000人
会议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中茵皇冠假日酒店
主会场:B2皇冠宴会厅
会议主语言:中文
国际篇语言:英文
十年一药曙光现,大浪淘沙始见金。2024年6月26-29日,中国苏州,金鸡湖畔东方之门,BiG将召开第十届IMPACT年会,以「敬献中国创新药下一个十年」为主题。
诚如医药笔记所言,对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信心和创新仍然是资本寒冬中最为稀缺的东西。在科创板收紧、港股分化的背景下,寒意传导到一级市场,资金紧张成为常态。更具差异化特色、更具创新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成了必然的趋势。
本次BiG十周年庆典,将首次分为国内和国际篇章,以原创科学和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讨论创新技术平台和创新疗法的重大进展和发展前景,共同探索和预见中国创新药联结全球,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到来!
【创模生物】受邀作为支持单位,共邀业界同仁,共赴盛会。
支持单位
业务咨询
▼
01
展位区相会
展位号:C 10
02
高管风采
创模生物联合创始人、CSO-陈大为博士将出席分论坛二,并作报告:高通量仿临床研究平台,如何加速双抗/ADC开发
论坛2: 抗体&ADC:新靶点&新技术
冠名支持:东曜药业
策划:田 丰、刘 军
B2皇冠宴会厅B
上半场:抗体&ADC,新靶点与新技术
14:00-14:30 肺癌领域:双抗&ADC最新临床开发进展
周彩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
14:30-15:00 全球ADC技术梳理
田 丰:Luxvitae Therapeutics 联合创始人/CEO
15:00-15:30 肿瘤全新免疫检查点CD3L1:从源头发现到新药研发
许 杰:柏全生物创始人
15:30-15:50 善用糖定点偶联技术构建创新ADC分子
段 清:东曜药业药物研发及技术开发负责人
15:50-16:10 Break
下半场:CD3双抗与双抗ADC
16:10-16:40 CD3双抗:全球进展&创新设计思路
康小强:维立志博董事长/CEO
16:40-17:00 高通量仿临床研究平台,如何加速双抗/ADC开发
陈大为:创模生物联合创始人、CSO
17:00-18:00 Panel:如何开发一款双抗ADC?靶点选择vs.CMC开发vs.临床&市场潜力
刘 军:东曜药业CEO兼执行董事(主持)
包海峰:百凯医药创始人&CEO
李 竞:橙帆医药联合创始人/CEO
周 辉:信达生物集团高级副总裁
何 云:诺纳生物CTO
03
参会注册
(报名从速,满员即止)
* 创模生物客户可走:展商及客户通道
会议门票:审核制(免费);含主论坛+分论坛,不含餐;优先biotech/Pharma、临床、院校科学家、投资机构
04
BiG十周年完整日程
▲
扫码可查看BiG10周年PDF版日程
关于创模生物
创模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临床前及转化医学CRO服务平台,旨在以创新的3D类器官模型及实验动物模型,加速新药研发企业、转化医学研究机构的新药新疗法开发。创模生物临床前评价平台包括药效研究平台、非GLP毒理平台、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除常规模型平台以外,创模生物拥有3D类器官模型、二代免疫人源化模型、二代人源肿瘤异体移植模型( PDX ),及全球率先构建的 PBMC - PDX 双人源化模型,聚焦肿瘤及肿瘤免疫药效学CRO服务领域、转化医学研究服务,服务新药研发企业、转化医学研究者,致力于为肿瘤与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与开发提供贴近临床的新一代实验动物模型。
创模生物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创模生物实验动物平台获得美国AAALAC认证。
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
如何加入BiG会员?
作者|小麦2023年,大名鼎鼎的DS-8201以25.34亿美元登顶ADC药王宝座,它的出现改变了乳腺癌治疗标准,不仅对HER2阳性患者有效,对HER2低表达患者也有效。ASCO会议上,第一三共/阿斯利康进一步揭露了DS-8201在HER2 超低表达患者(这些患者的HER2水平较低,非常低,这些患者在典型的实验室测试中通常被归类为零 HER2)的积极疗效,与化疗相比,DS-8201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2%,中位PFS分别为13.2个月和8.3个月。 01 2024 ASCO:DS-8201的3期DESTINY-Breast06取得积极结果今年ASCO会议上,第一三共/阿斯利康将展示DS-8201的最新进展,包括DESTINY-Breast06 临床3期试验(LBA #1000)、DESTINY-Breast03 临床3 期试验 (#1025)、DESTINY-Breast07 临床1b/2 期试验 (#1009)、DESTINY-Lung02临床 2期试验(#8543)以及DESTINY-PanTumor02 临床2期试验在表达HER2的转移性胆道和胰腺癌(#4090)、膀胱癌(#4565)和头颈癌(#6037)患者中的三项子分析结果等[1]。DESTINY-Breast06是一项全球、随机、开放标签的 III 期试验,评估 DS-8201 (5.4 mg/kg)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卡培他滨、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 HR 阳性、HER2 低(IHC 1+ 或 2+/ISH-)或 HER2 超低(定义为膜染色的 IHC 0;IHC >0<1+)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该试验中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化疗,并且在开始内分泌治疗联合 CDK4/6 抑制剂的一线治疗后 6 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或在转移性环境中接受过至少两线内分泌治疗[2]。在DESTINY-Breast06的初步分析中,结果显示,在HER2低表达患者中,与化疗相比,DS-8201通过盲法独立中心审查(BICR)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38%。Enhertu组的中位PFS为13.2个月,而化疗组为8.1个月(图1)[3]。BICR在整个试验人群中的PFS结果相似,显示与化疗相比,DS-8201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7%,DS-8201组的中位PFS为13.2个月,化疗组为8.1个月。一项预先指定的探索性分析显示,HER2 低表达和 HER2 超低表达患者的 PFS 临床意义改善是一致的。在HER2超低表达患者中,与化疗相比,DS-8201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2%,中位PFS分别为13.2个月和8.3个月。在 HER2 低表达患者中,DS-8201组的确认客观缓解率 (ORR) 为 56.5%,化疗组为 32.2%。在整个试验人群中,DS-8201组的确认ORR为57.3%,化疗组为31.2%,在HER2超低表达的患者中,确认的ORR分别为61.8%和26.3%。在 DS-8201组的 13 例患者中观察到完全缓解,包括 9 例 HER2 低表达的患者。在 HER2超低表达亚组中,DS-8201组的4名患者有完全缓解。化疗组未见完全反应。 图1. DS-8201的3期DESTINY-Breast06试验结构 02 DS-8201:ADC“药王”近几年,ADC研发非常火热,截至目前,全球有15款获批的ADC药物,2023年全球销售规模突破百亿美元,而DS-8201更是ADC领域重磅产品。详见:ADC“药王”:DS-8201临床研究全面梳理4月25日,第一三共公布了2023年财报,其中DS-8201总收入3959亿日元(约25.34亿美元,按当下1日元=0.0064美元汇率计算),以3.1亿美元首次超过Kadcyla登顶ADC药物营收冠军宝座[4]。2023年DS-8201美国市场销售额为2255亿日元(14.43亿美元),欧洲市场销售额1019亿日元(6.52亿美元)(图2)。 图2. DS-8201美国和欧洲市场销售额2023年DS-8201日本市场销售额为239亿日元(1.53亿美元),亚洲市场销售额446亿日元(2.85亿美元)(图3)。 图3. DS-8201日本和亚洲市场销售额 03 DS-8201进军泛肿瘤DS-8201是由第一三共原研的一款靶向HER2的ADC产品,通过可切割的四肽连接链将HER2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xd(效能比伊立替康高10倍)偶联而得,药物抗体比(DAR)高达8(图4)。目前DS-8201获批的适应症包括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 (IHC 3+ 或原位杂交 [ISH]+) 乳腺癌的成人患者、治疗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 乳腺癌的成人患者、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 阳性 (IHC3+或IHC 2+/ISH+) 胃腺癌或胃食管交界处 (GEJ) 腺癌成年患者以及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且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方案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阳性(IHC 3+) 实体瘤的成年患者等。 图4. DS-8201的结构2019年3月,阿斯利康以高达69亿美元的总交易额与第一三共就DS-8201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负责DS-8201在全球(日本除外)的开发和商业化,第一三共保留在日本的市场专有权并全权负责生产和供应。2019年首次FDA批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2019年12月,DS-8201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以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随后2023年2月,DS-8201在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2024年4月5日FDA加速批准:HER2阳性多实体瘤除了乳腺癌,DS-8201正在探索更多适应症,今年4月5日,美国FDA宣布加速批准DS-8201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免疫组化[IHC] 3+)实体瘤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已接受过先前治疗且缺乏满意的替代治疗选项[5]。此次批准是基于DS-8201的三项DESTINY-PanTumor02、 DESTINY-Lung01、 DESTINY-CRC02临床2期试验结果。在DESTINY-PanTumor02中,集中或局部评估了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阳性(IHC 3+)实体瘤(n=111)患者,包括胆道、膀胱、宫颈、子宫内膜、卵巢、胰腺或其他肿瘤患者中疗效:确认的ORR为51.4%,中位DOR为19.4个月(图5)。在DESTINY-Lung01中,评估了一组确诊的HER2阳性(IHC 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n=17)的疗效:确认的ORR为52.9%(95%CI:27.8-77.0),中位DOR为6.9个月。在DESTINY-CRC02中,评估了确诊的HER2阳性(IHC 3+)结直肠癌患者(n=64)的疗效:确认的ORR为46.9%(95%CI:34.3-59.8),中位DOR范围为5.5个月。 图5. DESTINY-PanTumor02实验结果 写在最后 随着新适应症获批以及新的临床试验的成功,DS-8201的未来不可限量。参考文献1.Daiichi Sankyo Highlights Progress in Creating New Standards of Care for Patients Across Multiple Cancers at ASCO2.DS-8201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HR-positive, HER2-low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following one or more lines of endocrine therapy in DESTINY-Breast06 Phase III trial3.ENHERTU® Demonstrated a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13.2 Months in HR Positive, HER2 Low and HER2 Ultralow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Following One or More Lines of Endocrine Therapy4.FY2023 Financial Results Presentation5.DS-8201® Approved in the U.S. as First Tumor Agnostic HER2 Directed Therapy for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HER2 Positive Solid Tumors BiG 十周年预告 6月26-29日,苏州,将召开BiG十周年庆典,此次会议将首次分为国内和国际篇章,以原创科学和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讨论创新技术平台和创新疗法(PROTACT/分子胶、双抗/ADC、siRNA/ASO、CGT、AI制药)的重大进展和发展前景,十年一药曙光现,大浪淘沙始见金!▼论坛2: 抗体&ADC:新靶点&新技术冠名支持:东曜药业策划:田 丰、刘 军B2皇冠宴会厅B上半场:抗体&ADC,新靶点与新技术14:00-14:30 肺癌领域:双抗&ADC最新临床开发进展周彩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14:30-15:00 全球ADC技术梳理田 丰:Luxvitae Therapeutics 联合创始人/CEO15:00-15:30 肿瘤全新免疫检查点CD3L1:从源头发现到新药研发许 杰:柏全生物创始人15:30-15:50 善用糖定点偶联技术构建创新ADC分子段 清:东曜药业药物研发及技术开发负责人15:50-16:10 Break下半场:CD3双抗与双抗ADC16:10-16:40 CD3双抗:全球进展&创新设计思路康小强:维立志博董事长/CEO16:40-17:00 高通量仿临床研究平台,如何加速双抗/ADC开发陈大为:创模生物联合创始人、CSO17:00-18:00 Panel:如何开发一款双抗ADC?靶点选择vs.CMC开发vs.临床&市场潜力刘 军:东曜药业CEO兼执行董事(主持)包海峰:百凯医药创始人&CEO李 竞:橙帆医药联合创始人/CEO周 辉:信达生物集团高级副总裁何 云:诺纳生物CTO公开会议报名参会 会议门票:审核制(免费);含主论坛+分论坛,不含餐;优先biotech/Pharma、临床、院校科学家。咨询BiG商务合作:Lisa 18662346610(同微信)参会/会员:Kathy 17621909690(同微信)媒体合作:静 渝 18335445068(同微信)秘书长:李 圆 18521514899(同微信)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如何加入BiG会员?
临床结果ASCO会议抗体药物偶联物临床3期临床1期
100 项与 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柏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