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RosVivo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RosVivo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专利(医药)
▎Armstrong
2024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给microRNA(miRNA)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Victor Ambros教授和Gary Ruvkun教授,这两位学者发现了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核酸药物领域,mRNA、siRNA、ASO等都已经成药并受到业界广泛关注,miRNA似乎还相对小众,那么这个赛道都有哪些主要的Biotech呢?
截至目前,约有十几款miRNA药物(部分为靶向并抑制miRNA,另一部分则为miRNA类似物)进入临床阶段,适应症覆盖实体瘤、亨廷顿病、NASH、心衰、丙肝等,
递送系统也是miRNA药物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
Abivax
Abivax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目前市值为6亿美元。Abivax核心管线Obefazimod,可以选择性上调miR-124,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Regulus Therapeutics
Regulus Therapeutics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目前市值1亿美元,首付管线为RGLS8429,靶向并抑制miR-17,用于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目前处于1b期临床阶段,正在筹备2/3期临床。
EnGeneIC
EnGeneIC聚焦开发EDV技术,来递送siRNA或miRNA。
Cardior Pharmaceuticals
Cardior Pharmaceuticals的核心管线CDR132L为一款阻断miR-132的基于寡核苷酸的ncRNA抑制剂,1b期临床中表现出心脏功能改善的效果,目前在进行HFrEF的二期临床。2024年3月,诺和诺德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ardior Pharmaceuticals。
Transcode Therapeutics
Transcode Therapeutics的首发管线为靶向miR-10b的TTX-MC138,用于治疗肿瘤,今年9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miRagen
原本以miRNA诊断为主,后被Viridian借壳上市。
miRNA Therapeutics
miRNA Therapeutics的核心管线MRX-34为miR-34类似物,用于治疗肿瘤,因安全性问题终止开发。
此外,还有Arthex Biotech、Apic Bio、InteRNA Technologies,被韩国Nexturn Biosciences收购的RosVivo Therapeutics等。
总结
国内方面,觅瑞集团专注开发基于miRNA的液体活检,今年5月递交港股IPO申请。觅瑞集团于2023年7月完成5000万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6亿美元。江苏命码生物聚焦开发miRNA诊断或治疗药物,并于2021年与金斯瑞合作开发KRAS为靶标基因的RNAi治疗药物和以miR-214为靶标基因的适应于多种抗肿瘤细胞逃逸的RNAi治疗药物。命码生物的创始人为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一直致力于细胞外miRNA的研究。2021年,张辰宇又创立了艾玛生物,但管线以外泌体递送siRNA为主。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GPRC5D靶点全梳理;
CD40靶点全梳理;
CD47靶点全梳理;
补体靶向药物技术全梳理;
补体药物:眼科治疗的重要方向;
Claudin 6靶点全梳理;
Claudin 18.2靶点全梳理;
靶点冷暖,行业自知;
中国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
被炮轰的“me too”;
佐剂百年史;
胰岛素百年传奇;
CUSBEA:风雨四十载;
中国新药研发的焦虑;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竞争;
中国双抗竞争格局;
中国ADC竞争格局;
中国双抗技术全梳理;
中国ADC技术全梳理;
Ambrx技术全梳理;
Vir Biotech技术全梳理;
Immune-Onc技术全梳理;
亘喜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哲药业技术全梳理;
科济药业技术全梳理;
恺佧生物技术全梳理;
同宜医药技术全梳理;
百奥赛图技术全梳理;
腾盛博药技术全梳理;
创胜集团技术全梳理;
永泰生物技术全梳理;
中国抗体技术全梳理;
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
德琪医药技术全梳理2.0;
和铂医药技术全梳理;
荣昌生物技术全梳理;
再鼎医药技术全梳理;
药明生物技术全梳理;
恒瑞医药技术全梳理;
豪森药业技术全梳理;
正大天晴技术全梳理;
吉凯基因技术全梳理;
基石药业技术全梳理;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第2版;
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
信达生物技术全梳理第2版;
中山康方技术全梳理;
复宏汉霖技术全梳理;
先声药业技术全梳理;
君实生物技术全梳理;
嘉和生物技术全梳理;
志道生物技术全梳理;
道尔生物技术全梳理;
尚健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宁杰瑞技术全梳理;
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
科望医药技术全梳理2.0;
岸迈生物技术全梳理;
礼进生物技术全梳理;
康桥资本技术全梳理;
余国良的抗体药布局;
荃信生物技术全梳理;
安源医药技术全梳理;
三生国健技术全梳理;
仁会生物技术全梳理;
乐普生物技术全梳理;
同润生物技术全梳理;
宜明昂科技术全梳理;
派格生物技术全梳理;
迈威生物技术全梳理;
Momenta技术全梳理;
NGM技术全梳理;
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
普米斯生物技术全梳理2.0;
三叶草生物技术全梳理;
贝达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泽璟制药抗体药全梳理;
恒瑞医药抗体药全梳理;
齐鲁制药抗体药全梳理;
石药集团抗体药全梳理;
豪森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华海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科伦药业抗体药全梳理;
百奥泰技术全梳理;
凡恩世技术全梳理。
文章来源:医药魔方Pro
作者:黎元
11月16日,CRISPR Therapeutics与ViaCyte宣布加拿大卫生部已批准VCTX210的临床试验申请,预计在年底前开始患者登记。I期临床试验将评估VCTX210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逃避。
CRISPR Therapeutics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创办的公司,2016年已上市。ViaCyte成立于1999年,专注于糖尿病再生医学治疗。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注射胰岛素并配合血糖监控是必须的治疗手段。然而,每天注射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癫痫和昏迷等并发症,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死亡。
在众多候选治疗策略中,替代被自身免疫破坏的β细胞被认为是最接近“治愈”1型糖尿病的方法。通过移植来自供体的整个胰腺或胰岛可以实现β细胞的替代。但是,胰腺移植虽然具有良好的长期功能效果,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而且胰岛移植存在着植入率低和移植物功能减退的问题。
ViaCyte和CRISPR开发的VCTX210是干细胞衍生的β细胞替代产品,有潜力应用于所有需要胰岛素的1型和2型糖尿病。CyT49多能干细胞能分化为胰腺内胚层细胞,将被置于“口袋“样设备中,并随设备植入患者皮下,而且血管可以进入“口袋“直接与植入的细胞相互作用。
CyT49多能人类干细胞系通过CRISPR技术设计和改造后具有免疫逃避性,能免于被患者免疫系统所破坏。因此,这一产品无需同时进行免疫抑制。
近年来,各类糖尿病创新疗法、新技术层出不穷。
2020年6月,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报道了一种新型糖尿病细胞疗法,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改造后的T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特征与天然的Treg非常相似,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功能。这些改造后的细胞在被回输到患者体内后,有望进入胰腺帮助抑制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维持和保护β细胞的功能。这项技术已授权GentiBio进行开发,GentiBio已于今年8月获得了1.57亿美元的A轮融资。
今年5月,Nexturn Bio获得了RosVivo Therapeutics 50%的股权,RosVivo开发的2型糖尿病RNA疗法也随之浮出水面。RosVivo利用具有天然抗糖尿病和抗肥胖的miRNA作用于胰腺细胞、脂肪细胞和胃肠道细胞,改变基因表达、细胞表型和功能,从而逆转2型糖尿病病理。
根据RosVivo的研究报告,与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相比,RSVI-301的各项表现优秀,而且副作用显著降低。
来源:RosVivo
此外,在胰岛细胞皮下移植技术/设备开发方面也有很多的进步,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注:原文有删减
参考资料:
[1] CRISPR Therapeutics and ViaCyte, Inc. to Start Clinical Trial of the First Gene-Edited Cel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Type 1 Diabetes(来源:CRISPR Therapeutics)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
传奇生物获得高瓴资本5亿美元投资
Exscientia宣布第三款AI新药设计分子进入美国I期临床
100%的完全缓解率,Autolus的CAR-T细胞疗法数据喜人
Biogen的基因疗法改善患者视力试验未能达到主要终点
Biogen和Capsigen宣布合作开发新型AAV衣壳
致命遗传病患者生存率达100%,基因疗法展现功能性治愈潜力
Iktos和Facio Therapies宣布合作将AI用于药物设计
mRNA疗法SpliSense完成2850万美元B轮融资
Gennao Bio完成40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发靶向核酸药
eRNA公司获得Flagship Pioneering的5000万美元投资
Flare Therapeutics完成8200万美元A轮融资,Third Rock领投
噬菌体疗法公司完成4075万美元B轮融资
重大事件
传奇生物获得高瓴资本5亿美元投资近日,金斯瑞董事会宣布传奇生物订立认购协议,据此,细胞疗法公司传奇生物同意:(i)发行及出售而LGN Holdings Limited(高瓴资本)同意购买合共20,809,850股传奇股份,总代价为3亿美元;及(ii)向LGN Holdings Limited发行传奇认股权证,可向传奇生物认购及购买最多合共10,000,000股传奇股份,总行使价为2亿美元。
Exscientia宣布第三款AI新药设计分子进入美国I期临床5月13日,AI药物发现公司Exscientia Ltd.和日本住友制药宣布将在美国启动DSP-0038的I期临床研究,以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DSP-0038是使用Exscientia的人工智能(AI)技术创建的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分子。它具有作为5-HT2A受体拮抗剂和5-HT1A受体激动剂的高效能,同时选择性地避免了类似的受体和不需要的靶标。
细胞与基因疗法
100%的完全缓解率,Autolus的CAR-T细胞疗法数据喜人近日,细胞疗法生物技术公司Autolus Therapeutics宣布其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AUTO1在一项针对惰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试验中出现了100%完全缓解率,AUTO1驱动了响应,并且没有引起任何3级或更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Autolus公司的股票当天也因此上涨了35%。
Biogen的基因疗法改善患者视力试验未能达到主要终点近日,Biogen透露其基因疗法cotoretigene toliparvovec未能改善X连锁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视力。在临床II/III期试验中,cotoretigene toliparvovec与安慰剂相比,未能达到其在治疗后12个月提高视网膜敏感性的主要终点。Biogen表示,这项试验并非完全失败,因为患者在弱光条件下视力有所改善。
Biogen和Capsigen宣布合作开发新型AAV衣壳Biogen和Capsigen Inc.宣布达成战略研究合作,以开发新型腺相关病毒(AAV)衣壳,以加速提供和递送可解决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的转化基因疗法。根据该协议的条款,Capsigen将运用其载体工程方法来开发新颖的衣壳,以适应高度定制化,针对特定疾病的转导特性。Biogen将获得Capsigen专有技术的专有许可,用于未公开数量的CNS和神经肌肉疾病靶标。Capsigen将获得1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如果合作计划达到某些发展里程碑和销售门槛,Capsigen有资格获得高达4200万美元的潜在研究里程碑以及高达12.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和商业付款。
致命遗传病患者生存率达100%,基因疗法展现功能性治愈潜力近日,基因疗法公司Orchard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在研基因疗法OTL-101治疗腺苷脱氨酶缺乏症导致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患者(ADA-SCID)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一次基因疗法治疗后2-3年的生存率为100%,超过95%的患者无需使用其它疗法来控制他们的病情。这一长期疗效结果显示了基因疗法功能性治愈罕见遗传疾病的潜力。
AI制药
Iktos和Facio Therapies宣布合作将AI用于药物设计5月11日,专门从事人工智能新药设计的公司Iktos和专注于开发面肩肱型营养不良症(FSHD)药物开发的公司Facio Therapies宣布达成一项合作,会将Iktos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Facio的一项药物发现计划中。根据该协议,Iktos将运用其从头配体和基于结构的生成建模技术和专有技术,以补充Facio的药物发现能力,以加快对潜在临床前候选药物的鉴定,并鉴定具有合适性质的其他新型化学物质。
生物技术新锐公司想用miRNA药物治疗糖尿病近日,生物技术公司Nexturn Bio inc.宣布,为扩大其新的生物业务,将在母公司的支持下投资生物技术公司RosVivo Therapeutics,Inc.。RosVivo公司是一家利用miRNA技术开发下一代RNA药物的公司,其候选产品RSVI-301是一种尝试治愈糖尿病的miRNA新药物。
核酸药物
mRNA疗法SpliSense完成2850万美元B轮融资5月13日,以色列生物制药公司SpliSense宣布已完成2850万美元的B轮融资,该公司为囊性纤维化(CF)和其他遗传性肺病开发了可改变mRNA的转化疗法。本轮融资由Orbimed,Israel Biotech Fund和Cystic Fibrosis Foundation等投资机构参与。本轮融资资金将于公司产品线推进,包括其领先的反义寡核苷酸(ASO)产品SPL84-23。SPL84-23在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早期试验中展现出有效性,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启动I/IIa期试验。
Gennao Bio完成40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发靶向核酸药核酸治疗药物开发商Gennao Bio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OrbiMed和Logos Capital共同牵头,Surveyor Capital参与。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其专有的基因单克隆抗体平台(GMAB)的发展,以及开发用于治疗肿瘤和罕见的单基因骨骼肌疾病的靶向核酸治疗产品。
eRNA公司获得Flagship Pioneering的5000万美元投资近日,一家名为Laronde的初创公司走出隐匿模式,并且获得Flagship Pioneering的5000万美元投资。Laronde的技术平台旨在开发一种称为Endless RNA(eRNA)的新型环状RNA。它在细胞内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表达多种不同的潜在疗法。Laronde表示,它的宏大目标是在今后10年内,迅速扩大其产生和研发力量,让推出100款创新eRNA药物成为可能。
其他
Flare Therapeutics完成8200万美元A轮融资,Third Rock领投近日,致力于转录因子(TFs)以发现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精准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Flare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8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A轮融资由Third Rock Ventures领投,Boxer Capital,Nextech Invest,Casdin Capital和Eventide Asset Management等公司跟投。Flare的基于转换位点的药物发现方法衍生出一系列针对转录因子失调和突变的药物程序,这些已知是癌症的关键驱动因素。A轮融资将用于其产品推向临床试验阶段。
噬菌体疗法公司完成4075万美元B轮融资近日,致力于提供传染病治疗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Adaptive Phage Therapeutics(APT)宣布已完成由B轮4075万美元融资,B轮由Deerfield Management Company领投。APT计划将B轮融资中的收益用于公司在义肢关节感染(PJI)和糖尿病足骨髓炎(DFO)以及一般公司用途的临床阶段治疗计划中的资金,包括进一步开发专有的PhageBank ™药敏试验(PST),可快速识别根除特定细菌感染所需的噬菌体疗法。

100 项与 RosVivo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RosVivo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