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JH013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I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评价JH013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评价JH013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药效学特征以及JH013的免疫原性
100 项与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近几年,为了满足源源不断的新药研发需求,全球实验动物平台和CRO服务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此外,伴随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此前零散的动物实验服务方式正被规模化、标准化服务商所取代,加之增量创新医疗器械进入产品合规的关键时期,实验动物平台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
实验猴作为新药临床前试验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大分子药物中,超70%需要用猴做临床前试验;在小分子药物中,10% ~ 20%需要用猴做临床前试验。需强调的是,约10年前,国内实验猴售价仅1万元/只,目前实验猴的单价相对十年前上涨了近10倍。此外,随着医药产业的逐步回暖,实验动物及相关CRO需求仍在不断上升。虽然在实验动物行业疯狂地野蛮生长后,产业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整体发展趋势变得更加理性、良性。
目前,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行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还存在什么痛点?出现了什么新趋势?在产业链的背后,国内有一家成立15年的“低调先驱”湖北天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勤生物”),或许可以为行业带来一些洞见。天勤生物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繁育的企业,见证了实验动物行业的野蛮生长和理性回归,亦为动脉网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创新医药产业的新视角。
01
“三个五工程”让三十余年
从业经验的老兵选择加盟天勤生物
2009年,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的技术支撑建立协同研发平台,天勤生物正式成立。成立至今,天勤生物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倚锋资本、招银国际、高瓴创投、深创投、兴业国信资管、前海厚朴基金、九通投资、华方资本等二十余家机构/公司。
天勤生物聘请陆国才教授担任总裁,陆教授拥有30多年研发和产业经验。在科研端,陆教授共发表文章130多篇,其中论著70篇(SCI收录杂志发表32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6部,主持或分题主持数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授权专利16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在产业端,陆教授曾负责或带领团队完成了400多个新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工作,120多个新药已通过NMPA评审获得临床批件/临床许可或新药证书,10余个评价的新药获FDA临床许可。
面对硕果累累的过往,陆教授只总结了一句话,“其实我三十多年就做了一件事:新药临床前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也许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在新药安全性评价环节,研究人员可以参考相关的指导原则开展工作,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创新性占比不大。但从源头来讲,新药研发是一个系统性的、集成式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涉及重要的创新,具有相应的难度和壁垒。仅从安全性评价角度来看,如何选择实验动物、如何确立分析方法、如何设定针对性检测指标、如何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降本增效等诸多环节都需要创新。各个环节协同创新,才能为打造出一款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新药保驾护航。
陆教授与天勤生物的缘分,也是因为一个关于“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项目。2020年到2021年期间,陆教授负责管理的一项新药临床前项目遇到了一个瓶颈:缺乏实验猴用于药理毒理试验。因为天勤生物在国内拥有的实验猴数量名列前茅且口碑一直很好,所以陆教授带领团队联系到了天勤生物的任董事长,达成了实验猴方面的项目合作。
陆教授回忆,“我们把这项合作称为‘三个五工程’。第一个‘五’指当时购买实验猴的价格是‘15000’元/只;第二个‘五’指天勤生物提供了‘500’只实验猴;第三个‘五’则是我们团队对接‘5’个CRO项目与天勤生物合作。”
因为这些合作,陆教授对天勤生物有了更深的了解。2023年,陆教授正式加入了天勤生物,“天勤生物在行业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也十分认同公司以及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加入天勤生物,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件事情。”
除了经验丰富的陆教授外,天勤生物的核心团队还包括多名新药审评专家和GLP资深技术专家,核心成员均具有20年以上项目研究经验,负责对技术方案和报告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严格把关;技术骨干人员均具有10年以上的药代/药理/毒理相关经验,确保项目研究质量。
02
从实验动物到动物实验
一直以来,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是海外发达国家关注的重点。在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啮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水生动物、无脊椎动物等动物种类建立了国家级实验动物资源和技术服务机构,相继培育出数万个不同实验动物的品系,满足不同的科学实验需要,加快了美国生命科学的创新与进步。而我国是实验动物使用大国,生产量仅次于美国,经常使用小鼠、大鼠、豚鼠、猴、兔、犬等30个物种和2000个品系的基因工程模型和疾病动物模型资源。
在国内,现阶段实验动物产业正从以往粗放的自产自销模式走向市场化、高科技产业化的规范模式过渡。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8个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保存有810个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和14类动物32000多组生物学特性数据。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仍缺乏实验动物资源长期保存、共享与研发的长效机制,超三成的常规实验动物市场被海外企业占据。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繁育的企业,天勤生物的实验猴数量及质量名列前茅。其在湖北、广东和广西均设有实验动物繁育研究中心,用以进行实验用非人灵长类动物专业饲养和繁育,包括恒河猴、食蟹猴、狨猴、豚尾猴。实验动物遗传背景清晰,且拥有健全、完整的谱系档案,并定期进行检疫。动物品质优良,受到海内外客户的广泛好评。
天勤生物可提供的实验猴类型,图源天勤生物
值得一提的是,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和子公司天勤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勤鑫圣)均是获得国际AAALAC(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与认证协会)完全认证的企业。在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同时,天勤生物还会尽可能保证高水平的实验动物福利。据介绍,在天勤生物,动物福利不仅意味着清洁、安全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还包括采取合适的流程来减轻动物饲育和使用过程中的应激,确保动物的健康。
历经十五年,天勤生物以实验动物为起点,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大动物试验为特色、聚焦新药研究与评价的CRO高新技术企业,旗下设有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以及天勤鑫圣(两个公司均专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天勤研究院(专注于非人灵长类和啮齿类的人类疾病模型研发、药效学试验)、非人灵长类繁育中心。
其服务涵盖药物毒性研究与安全性评价、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构建与药理药效评价、猴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药代动力学评价、分子影像检测与分析、生物分析、医疗器械测试、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等多个领域。
03
特色化探索与实践:
猴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及非人灵长类试验动物模型
与大部分CRO企业不同的是,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拥有多个基于实验动物开发出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食蟹猴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就是其中一个特色服务板块。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团队,在周莉教授带领下,承担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规划,牵头搭建了国内领先的食蟹猴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平台。该平台也是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示范平台之一。
基于此,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完成了食蟹猴生殖与发育毒性平台的体系建设和验证工作,并开展了多个伴随食蟹猴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性成熟)的生育力评价研究,以及食蟹猴伴随的血睾屏障、胎盘屏障、血乳屏障的EFD实验和增强的围产期发育(enhanced PPND,ePPND)毒性试验。目前,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正在为3家客户定制并开展以注册为目的的食蟹猴ePPND试验。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也是天勤生物的特色服务板块之一。天勤生物可为客户提供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领域的动物模型,模型科学、稳定、有效,可开展相关的药效/药代试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前应用价值。
天勤生物可提供的非人灵长类试验动物模型,资料来源天勤生物
对此,陆教授表示,“目前国内CRO领域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现阶段都在打价格战。天勤生物基于多年繁育和研究实验动物的经验,打造了多个有附加值的特色平台。这些附加值能够帮助天勤生物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差异化的壁垒,增加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药企在选择CXO企业时,除了价格实惠这个重要参考因素之外,CXO企业的研究质量和服务效率,是另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如果药物的某些风险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没有充分暴露,那么这个风险就可能被后置,且后续的研发成本会大幅提升,即药企需在临床试验中花费更多的金钱和周期来解决。”
04
业务覆盖国内约70%头部药企
发展至今,天勤生物拥有强大的项目承接能力。在软实力方面, 自2017年开始,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便开始参照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准则,建立研究评价体系。天勤生物武汉分公司是湖北省第一家民营GLP研究机构,也是中部地区GLP认证资质最全的机构,可同时符合国内、美国FDA、欧盟OECD、澳洲TGA等GLP标准。在硬实力方面,天勤生物目前投入使用的有约3万平方米符合GLP规范的实验室,还有超八万平方米在建的实验设施,可开展基于猴、犬、兔、大鼠、小鼠、豚鼠等实验动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药效,药代等试验研究。
在软、硬实力的共同保障下,以及团队全体同仁的拼搏下,天勤生物已开展了超千余项专题研究、200多个新药申报品种。其中,超过80个中外IND申报的品种通过中国CFDA/NMPA、美国FDA和澳大利亚TGA的审批进入临床。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迈瑞集团、翰宇药业、信达生物、甘李药业、天士力、金诺赛、智翔金泰、百泰生物、安博泰克、宝船生物、友芝友生物、人福医药、睿健医药、汉密顿生物等上百家企业都在天勤生物的助力下成功申报项目。
在开拓客户方面,天勤生物有三个策略。陆教授解释,“第一个是开拓国内头部大客户策略,这些客户的抗风险能力较强,目前天勤生物差不多跟国内70%的头部药企都有合作与对接,这也是公司重要的客户组成部分;第二个是武汉周边策略,天勤生物总部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依托地理优势,公司也在尽可能覆盖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客户;第三个则是共同投资方策略,天勤生物会依托投资方所投的其他产业链资源,挖掘合作机会。”此外,天勤生物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期待天勤生物能够以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为特色,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药研究与评价的CRO综合服务企业。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BAFF(B细胞激活因子,也称为TNFSF13B、CD257、BLys)和APRIL(增殖诱导配体,也称为CD256,TNFSF13)参与了许多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gA肾病、Sjögren’s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因此,这两种分子都是B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合理治疗靶点,一些BAFF/APRIL的抑制剂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并获批上市。其中包括BAFF抑制剂贝利尤单抗和BAFF/APRIL双靶抑制剂泰它西普。
BAFF/APRIL系统概述
BAFF和APRIL都属于B细胞刺激因子,是维持B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关键因素。
BAFF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配体家族成员,表达于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及T细胞等表面。BAFF也可以从细胞表面分离,进入血液中形成可溶性分子。
BAFF 主要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三种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分别是:BAFFR(BAFF受体,也被称为BR3和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3C),TACI(钙调和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也称为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3B),BCMA(B细胞成熟抗原,也称为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7)。
BAFF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在支持B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调节类别转换重组以及自身免疫性B细胞的选择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有研究发现BAFF也能促进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APRIL 和BAFF具有结构相似性,都是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成员。与BAFF不同,APRIL仅与TACI和BCMA(而非BAFF-R)结合以调节B细胞的功能和存活,并促进其分化为浆细胞。在健康人组织中,APRIL的表达相对较弱,而在肿瘤组织中却高表达。APRIL有两种生物活性存在形式,分别是以17k相对分子质量存在的可溶型和30k相对分子质量存在的膜结合型。
研究显示,BAFF相对于APRIL对BAFF-R的结合有更强的特异性,但BCMA对APRIL的亲和力更高。
图1.BAFF与BAFFR的配体受体结合图
(DOI:10.1038/ng0805-793)
BAFF-APRIL系统的临床价值
01
BAFF/BAFFR
BAFF及其受体BAFFR在B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针对这两个分子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相关恶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
BAFF与BAFFR的结合能激活多个信号通路,包括NF-κB和PI3K,这些信号通路在B细胞存活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BAFF和BAFFR的相互作用在临床上被用作治疗靶点。例如,贝利尤单抗(Benlysta)是针对BAFF的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此外,针对BAFFR的靶向药物也在开发中,显示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其他B细胞相关淋巴瘤潜力。
迄今为止,全球尚未有针对BAFF-R的靶向药物获监管机构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
图2.BAFF-BAFFR靶点全球在研项目汇总
吉满生物自主研发,推出一系列BAFF和APRIL系统相关靶点的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报告基因检测细胞系、抗体及蛋白相关产品,充分满足药物研发需求,助力药物临床申报。详情咨询吉满客服联系同微信:18916119826!
Ianalumab
Ianalumab是一种抗BAFF-R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期临床试验中均获得积极结果,目前正在3期临床试验中接受检验。
PMB-101
PMB-CT01是一种潜在“first-in-class”的BAFFR靶向自体CAR-T细胞疗法。临床前研究发现,这种CAR-T细胞疗法能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杀死人类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2024年1月19日,PeproMene Bio宣布,其PMB-CT01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1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第1队列首例患者在治疗后一个月得到完全缓解。
AUR200
AUR200 是一种高效、特异性的 BAFF 和 APRIL 活性免疫调节剂,AUR200 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证实。Aurinia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了AUR200的1期单剂量(SAD)研究。SAD研究的数据,包括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生物标志物,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公布。
ESG206
诗健生物同类首创抗BAFF-R单克隆抗体ESG206,可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发挥肿瘤细胞杀伤效能。通过糖基化修饰使得ESG206无岩藻糖基化糖型的含量大大提高从而显著增强体外的ADCC作用。
ESG206拟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对现有治疗耐药的B淋巴细胞瘤。目前该管线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临床申请均已获批。此外,ESG206后续还将开展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开发和探索。
安博泰克JH013注射液
8 月 2 日,安博泰克公司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BAFF-R单克隆抗体JH013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IND),这是首个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国产BAFF-R单克隆抗体。
临床前研究证实,JH013 可以从蛋白水平及细胞水平与人BAFF-R呈线性结合,并且阻断 BAFF-R 与 BAFF 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 BAFF 引起的 B 淋巴细胞增殖。
023
TACI
TACI作为BAFF的受体,其作用不局限于B细胞的生存和功能调节,还在T细胞的活化和成熟中发挥重要的交互调控作用。
BAFF与TACI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被认为是病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TACI靶点迅速变得火热,围绕该靶点,研发进展靠前的药物有Vera的Atacicept,荣昌生物的Telitacicept,Alpine的Povetacicept 等。
Vera:Atacicept
Atacicept是可溶性全人源化的 TACIFc 融合蛋白,可与 BAFF 和 APRIL 这 2 种配体结合。Vera Therapeutics引进之后,Atacicept的临床开发重新走上正轨,目前IgA肾病三期临床正在进行,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计划推进到三期临床,后续还有多个适应症处在早期临床阶段。
荣昌生物:Telitacicept
泰它西普(Telitacicept,商品名:泰爱)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 BLyS 和 APRIL 的原创性抗体融合蛋白药物,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
2021年3月,泰它西普在中国附条件获批上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为全球首款TACI-Fc新药。
Alpine:Povetacicept
Povetacicept目前进展最快的为IgA肾病,今年下半年将启动三期关键临床,后续探索的适应症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膜性肾病、血球减少症。
03
BCMA
BCMA可分别与BAFF或APRIL两种配体相结合。其主要功能是调节B细胞的生存和成熟。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BCMA的过度表达与疾病的恶性转化过程密切相关,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个重要靶点。
近年来,针对BCMA的不同类型免疫治疗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主要分为三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双特异性抗体(BsAb)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1)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是目前针对BCMA的最活跃的研发领域之一。此类疗法通过对患者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修饰,使其表达对BCMA特异的CAR,能够识别并攻击表达BCMA的肿瘤细胞。目前已有多个BCMA靶向CAR-T细胞疗法获得审批,如百时美施贵宝的Abecma和强生的Cilta-cel,这些疗法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
(2)双特异性抗体(BsAb)
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同时结合BCMA和T细胞表面抗原,使这两种细胞相互靠近,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此类药物的代表有Teclistamab,它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靶向BCMA的双特异性抗体,也是是全球首个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3)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抗体药物偶联物则是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结合,通过靶向BCMA直接将药物传递至恶性浆细胞。这类药物例如Belantamab mafodotin(Blenrep),在FDA批准后显著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
04
APRIL
APRIL主要在B细胞和浆细胞中表达,可以结合TACI和BCMA,从而影响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特别是APRIL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通过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病理角色。
APRIL的靶点药物开发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肿瘤治疗领域。
目前进展最快的是大冢制药的Sebeprenlimab(VIS649),它是一款抗APRIL单抗。10月22日,大冢制药宣布Sebeprenlimab治疗IgA肾病的三期临床VISIONARY达到预设主要终点,经过9个月治疗24小时uPCR(尿蛋白肌酐比)显著下降,安全性与此前报道的数据一致。
总结
总的来说,BAFF和APRIL系统相关的靶向药物,未来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将进一步验证这些生物制剂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我们期待能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用心做好细胞,为更好的靶向药
吉满生物自主研发,推出一系列BAFF和APRIL系统相关靶点的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报告基因检测细胞系、抗体及蛋白相关产品,充分满足药物研发需求,助力药物临床申报。
吉满优势
高稳定性:我们的稳转细胞株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在长期培养中保持高稳定性,适合大规模生产和长期实验使用
纯度和活性:我们的蛋白、抗体产品经过高效纯化,确保高纯度和生物活性,适合用于基础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前研究
定制服务: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开发特定的细胞株、抗体和蛋白,满足不同研究领域的需求
技术支持:我们的专业团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可靠性和信誉:我们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客户反馈积极,产品质量和服务得到了广泛认可
产品列表
数据展示(部分)
GM-C25349:H_BCMA Reporter Cell Line
使用Recombinant Human APRIL(N-Flag-His)(novoprotein/CU89)蛋白激活验证
使用Recombinant Human APRIL (N-Flag-His)
(novoprotein/CU89)蛋白激活后,在分别使用Anti-BCMA hIgG1 Antibody(SEA-BCMA)、Anti-BCMA hIgG1 Antibody(Belantamab) 抗体block验证
GM-C31635:H_BAFFR Reporter Cell Line
使用Human BAFF Protein; His Tag蛋白激活验证
使用Human BAFF Protein激活后,在使用Anti-BAFF hlgG1 Antibody(belimumab)抗体block验证结果
GM-C35041:H_TACI Reporter Cell Line
使用Human BAFF Protein; His Tag蛋白激活验证
使用Human BAFF Protein; His Tag蛋白激活后,
在使用Anti-BAFF hlgG1 Antibody(belimumab)抗体Block验证结果
GM-C24849:H_BCMA CHO-K1 Cell Line
使用Anti-BCMA hIgG1 Antibody(Belantamab)
抗体流式验证结果
GM-C24896:H_BCMA HEK-293 Cell Line
使用Anti-BCMA hIgG1 Antibody(Belantamab)
抗体流式验证结果
GM-C24899:Cynomolgus_BCMA CHO-K1 Cell Line
使用Anti-BCMA hIgG1 Antibody(Belantamab)
抗体流式验证结果
联系我们
吉满生物助力药物研发,紧随前沿靶点资讯,储备几百株现货细胞,覆盖GPCR、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TAA等多领域,截止当前已布局近500个热门靶向药靶点,1000余株细胞系,旨在助力、加速大分子早期研发,做到进口细胞的国产替代。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细胞系服务。
扫码咨询
扫码找现货
100 项与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