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First-in-Hum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Phase I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LK202 for Injection in Adult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This is a first-in-human (FIH), open-label, multicenter dose escalation and expansion study of ALK20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PK),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LK202 as a monotherapy in adult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e study will also identify recommended dose(s) for subsequent clinical studies of ALK202.
A First-in-Hum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Phase I/II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LK201 for Injection in Adult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is is a first-in-human (FIH), open-label, multicenter dose escalation and expansion study of ALK20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PK),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LK201 as a monotherapy in adult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e study will also identify recommended dose(s) for subsequent clinical studies of ALK201.
100 项与 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Umabs DB作为目前全球最全面的抗体药物专业数据库,收录全球近10000个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抗体药物,涉及靶点1600+,涉及疾病种类2400+,研发机构2900+,覆盖药物蛋白序列、专利和临床等多种专业信息。Umabs DB药物数据库已正式开放上线,可访问www.umabs.com注册享受7天免费试用。
近期,根据UmabsDB数据库的记录,艾伯维在clinical trials网站上,登记了下一代c-Met ADC药物Telisotuzumab Adizutecan ,联合PD-1抗体Budigalimab,在二线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启动一项1/2期临床试验NCT06772623,该临床预计于2025年2月底启动,入组人数为172例。
2024年9月27日,艾伯维宣布已向FDA递交c-Met靶向ADC药物telisotuzumab vedotin(Teliso-V,ABBV-399)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c-Met蛋白过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晚期/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此次BLA主要是基于Telisotuzumab Vedotin单臂II期LUMINOSITY研究的积极结果,寻求加速批准(c-Met ADC:艾伯维一代产品递交上市申请,二代启动直肠癌三期临床)。
Telisotuzumab Vedotin是c-Met赛道首个递交上市申请的ADC产品,也是艾伯维首款提交BLA的自研ADC产品,同时还有第二代迭代产品进行研发。
ABBV-400(Telisotuzumab Adizutecan)是艾伯维筛选了超过400种连接子-载荷后得到cMET靶向ADC,,也是艾伯维开发的第二款cMET靶向ADC,抗体部分和Telisotuzumab Vedotin保持一致,但毒素载荷更新为TOPO1i。
ABBV-400推测结构
刚刚结束的2024年ESMO会议上,艾伯维公布了NCT05029882试验剂量扩展阶段Part2部分入组的2L+ NSQ EGFR WT NSCLC患者的临床数据。
NCT05029882试验是艾伯维开展的一项评估ABBV-400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临床I期试验,剂量扩展阶段入组多种实体瘤患者:
Part1:ABBV-400单药,非鳞状mutEGFR晚期NSCLC,先前至少接受含铂双药化疗和TKIs治疗后进展,不超过2线化疗;
Part2:ABBV-400单药,非鳞状wtEGFR和鳞状晚期NSCLC,先前至少接受PBC、ICIs和/或靶向疗法后进展,不超过2线化疗;
Part3:ABBV-400单药,晚期胃食管腺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EA,先前至少接受1线化疗后进展,不超过2线化疗;
Part4:ABBV-400单药,未携带BRAF V600E突变和dMMR+/MSI-Hi晚期CRC;
Part5:ABBV-400单药,MET扩增,不限癌种;
Part6:ABBV-400单药,MET突变,不腺癌种;
Part7:ABBV-400 联合贝伐珠单抗,结直肠癌CRC;
Part8:ABBV-400联合贝伐珠单抗或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结直肠癌CRC;
2024 ASCO会议期间公布ABBV-400在直肠癌中的数据,数据显示,2.4 mg/kg和3.0 mg/kg下的ORR分别为15%和20%,但2.4 mg/kg下的PFS更高,而.0 mg/kg下的OS更高。
同时78例 (64%) 患者出现 (G)≥3 级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 (TEAE);41% 的患者有严重的 TEAE。最常见的血液学 TEAE 是贫血 (52%;G≥3:30%)、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7%;G≥3:25%)、白细胞减少症 (25%;G≥3:12%)和血小板减少症 (23%;G≥3:12%);非血液学 TEAE 为恶心 (57%,G≥3:3%)、疲劳 (43%;G≥3:2%)和呕吐(39%,G≥3:4%)。G≥3 腹泻< 1%。未判定的间质性肺病/肺炎发生率为 7% (G≥3:2%),同样值得注意。
ESMO会议期间还公开了NCT05029882试验第二部分NSQ EGFR WT NSCLC患者,共计入组48例患者,其中39例患者接受2.4 mg/kg Q3W治疗,9例接受3.0 mg/kg Q3W治疗;中位治疗线数为2,98%患者接受过化疗,96%接受过ICI治疗,33%接受过靶向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为6.8个月,ORR为47.9%,中位PFS为6.9个月;
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5.6个月。
在cMET高表达患者中观察到更优的疗效,在≥25%细胞ICH3+患者和≥50%细胞ICH3+患者中均表现出显著优于2L+ NSQ EGFR WT NSCLC患者(48 pts)的疗效(ORR分别为60.0%和77.8%)。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TEAEs为血液和肠胃道相关副作用,≥3级TEAEs发生率为69%,最常见的≥3级TEAEs主要有贫血(2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9%)。致命的TEAEs发生率为17%(8pts),其中仅肺炎(2%,1pts)被认为与治疗相关。
另一方面,ADC+PD-1联用疗法是当前的研发热点,Seagen和默沙东是ADC+PD-1联用疗法的主要推动者,Nectin-4 ADC药物(Enfortumab Vedotin)+PD-1抗体Pembrolizumab联合疗法,已经先后在获得二线和一线疗法的上市批准,极大地改变了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格局。
特别是在一线疗法中,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15.4个月(31.5个月vs 16.1个月),死亡风险降低53%,开启了PD-1联合ADC药物在肿瘤领域探索的新时代。
期待该联合治疗临床早日传来捷报,更多有关抗体药物研发具体信息、专利及临床等动态进展,敬请关注Umabs DB全球数据库(www.umabs.com)的更新。
拓展阅读:
肺癌一线单药:Summit再启动PD-1/VEGF双抗一项头对头三期临床试验
康诺亚申报第二款ADC药物?
一线三阴乳腺癌:康方启动PD-1/VEGF双抗三期头对头临床
继肝癌后,复宏汉霖再启动PD-L1 ADC两项二期临床
BCMA/GPRC5D/CD3三抗+CD38单抗:强生启动多发性骨髓瘤联合治疗临床
pH依赖+Fc工程化:天广实APRIL抗体半衰期延长卷出新高度
PD-1/TIGIT双抗+HER2 ADC:阿斯利康启动一线HER2阳性胃癌头对头三期临床试验
君实申报EGFR/HER3双抗ADC药物
翰森启动CDH6 ADC临床,CDH17 ADC或处于临床前
屏蔽肽TCE:Vir biotech再突破,CytomX裁员40%
转手50倍差价?映恩EGFRxHER3双抗ADC出海
天境生物大涨14.91%,有望被BMS收购?
石药启动B7H3 ADC临床试验
一线非小细胞肺癌:辉瑞启动IB6 ADC+PD-1三期头对头临床试验
MSLN/CD3:Context启动第二款TCE双抗临床
恶病质:劲方医药申报GDF15/IL-6双抗
自主平台:信达DLL-3 ADC以超10亿美元授权罗氏
Medigene启动下一代NY-ESO TCR细胞疗法临床
二线直肠癌:强生EGFR/c-Met双抗启动三期头对头临床研究
HER3/MUC1:多玛生物启动第三款双抗ADC的临床试验
全球首发:第一三共TROP-2 ADC在日本获批上市
谨防CMC风险:antibody to watch 2025
FucGM1+PD-1抗体复方制剂:BMS申报中国临床试验申请
自免迭代不断:半衰期延长、双抗、口服
药明合联公布DAR2 ADC平台专利
嘉和生物公开CTLA-4/CCR8双抗专利
复宏汉霖PD-L1 ADC快速推进至肝癌二期
Immatics启动PRAME TCR细胞疗法三期临床
再创业ADC:前普方创始人赵柏腾加入Aadi Bioscience董事会
投资人日:GSK、百济、中外制药
恒瑞Nectin-4 ADC启动首个三期临床
全球首款:信达申报TROP-2 ISAC药物
第一三共研发日上的新分子
盘前大跌20%:affimed更新EGFR/CD16a双抗非小细胞肺癌二期临床数据
科伦启动B7H3 ADC临床试验
国内首款:诗健启动TROP2 ADC三阴乳腺癌一线三期临床
一线胃癌头对头:第一三共启动HER2 ADC+PD-1三期临床
康方即将启动HER3 ADC临床试验
PD-1+TIGIT:吉利德启动一线头颈鳞癌联合疗法临床
Celldex启动KIT抗体特应性皮炎2期临床
中位OS提高10.9个月:Immutep启动LAG-3+PD-1一线非小细胞肺癌头对头三期临床试验
Macrogenics启动下一代ADAM9 ADC临床
100% CR:默沙东更新ROR1 ADC二期淋巴瘤临床数据,即将启动三期临床
MSD:收购PD-1/VEGF双抗后的回应
HIV:中裕新药将ADC拓展至抗病毒领域
全球首个:默沙东ROR1 ADC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HER3终成药:HER2/HER3双抗Zenocutuzumab获FDA批准上市
百利天恒两款ADC在美启动临床
3000万美元首付:GSK引进映恩一款临床前ADC药物
“四字编码”时代下的信达全梳理
BioNtech启动PD-L1/VEGF双抗肺癌两项头对头三期临床
大涨68%:Janux的PSMA/CD3双抗再次取得突破疗效
316例:诺华启动BAFF-R抗体在狼疮性肾炎的三期临床
250例:默克CEACAM5 ADC开展泛癌种临床试验
AK112 vs PM8002:PD-1/VEGF第三次交锋
康方生物两款PD-1双抗均进入2024年医保目录
234例:安领科启动EGFR/c-Met双抗ADC临床
科伦博泰:本土首款Trop2 ADC获批上市
罗氏TIGIT抗体一线肺癌再次失败
876例:恒瑞启动c-met ADC单药及多种药物联用临床
科伦博泰首个双抗ADC启动临床
阿斯利康:ADC药物的临床剂量转化策略
最惨18A:北海康成市值仅为7520万港元,累计跌幅达到98.55%
2~3分钟完成给药:K药皮下制剂三期临床取得成功
ORR仅为5%:Immatics公布PRAME/CD3 TCR双抗临床数据
石药启动EGFR ADC+ATM抑制剂联合治疗临床
康方启动CD73/LAG3双抗临床试验
关于Umabs DB
Umabs DB是目前全球最全面的抗体药物专业数据库,收录全球近10000个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抗体药物,涉及靶点1600+,涉及疾病种类2400+,研发机构2900+,覆盖药物蛋白序列、专利和临床等多种专业信息。Umabs DB药物数据库已正式开放上线,可访问www.umabs.com注册享受7天免费试用,更多信息可联系info@umabs.com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梳理,本周(1月6日~1月11日),有15款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ND)。通过梳理,这些产品包括了小分子、ADC、抗体、环形RNA药物、CAR γδ-T细胞疗法等类型。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介绍这些产品的基本信息。
图片来源:123RF
石药集团:SYH2059片、SYS6045、SYS6041
作用机制:PDE4B抑制剂、ADC
适应症:间质性肺疾病、实体瘤、实体瘤
本周内,石药集团有3款1类新药首次获批临床。其中,SYH2059片由石药集团小分子药物创新设计平台研发,是一款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本次获批临床的适应症为间质性肺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进展性肺纤维化)。PDE4B抑制剂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
此外,石药集团巨石生物申报的两款ADC新药获批临床,均拟开发治疗实体瘤。根据石药集团公告介绍,这两款产品均为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可与肿瘤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释放毒素,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其中SYS6045预计适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SYS6041预计适用于治疗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安领科生物:注射用ALK201
作用机制:靶向FGFR2b的ADC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安领科生物1类新药注射用ALK201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成人晚期实体瘤。根据安领科生物公开资料,ALK201是一款靶向FGFR2b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利用该公司专有的亲水连接体和合理选择的有效载荷,临床前研究证明了该产品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有希望的治疗窗口。该产品此前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批临床,是安领科生物第一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项目。
派金生物:PJ008注射液
作用机制:长效治疗性酶
适应症:苯丙酮尿症
派金生物1类新药PJ008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苯丙酮尿症。根据派金生物新闻稿介绍,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皮下注射长效治疗性酶,可降低血清中苯丙氨酸。派金生物通过MAS-PEG核心技术平台,对苯丙氨酸裂解酶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区域进行突变并保留酶活的基础上,采用PEG进行定向多位点饱和修饰,实现降低其免疫原性和延长体内半衰期。临床前研究表明,PJ008注射液生物利用度更高、免疫原性更低,能实现1~2周给药1次的目标。
诺华:PIT565
作用机制:抗CD3/CD19/CD2三抗
适应症:B细胞恶性肿瘤
诺华(Novartis)申报的1类新药PIT565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复发性和/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诺华在研的一款潜在“first-in-class”抗CD3/CD19/CD2的三特异性抗体。它可以靶向恶性B细胞上的CD19,同时可与T细胞上的CD3(TCR信号传导成分)和CD2(一种共刺激受体)结合,导致T细胞对CD19阳性恶性B细胞产生重定向的细胞毒性。与CD3双特异性相比,通过PIT565共刺激CD2可能会克服T细胞衰竭,增加患者反应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欧科健生物:OCUL101注射液
作用机制:新型双抗融合蛋白
适应症: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地图样萎缩
欧科健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OCUL101注射液同时就三项适应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地图样萎缩。根据欧科健生物公开资料介绍,这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此前已经在美国获批IND。该产品拥有独特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它不仅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降低血管通透性,还能抑制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此外,传统抗VEGF药物需每1-2月注射一次,而OCUL101预计4~6个月注射一次,有望大大延长玻璃体注射间隔周期,降低给药频率。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注射用SIBP-A18
作用机制:ADC
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
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申报的1类新药SIBP-A18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接受过治疗、不可完全切除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胰癌及胆道癌等)。根据中国生物新闻稿介绍,这是一款创新型ADC,具有连接子可裂解、高载荷偶联、抗肿瘤“旁观者效应”等药物优势。临床前药效研究数据显示,SIBP-A18对胃癌、胰腺癌等肿瘤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环码生物:HM2002注射液
作用机制:环形RNA药物
适应症:缺血性心脏病
根据环码生物新闻稿介绍,HM2002注射液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环形RNA药物,专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设计。该疗法通过在心肌内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显著促进血管新生与心肌灌注,从而加速心功能恢复。与传统线性RNA相比,HM2002所采用的环形RNA技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在治疗应用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Adicet Therapeutics:ADI-001
作用机制:CD20靶向CAR γδ-T细胞疗法
适应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Adicet公司申报的1类新药ADI-001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Adicet公司公开资料,这是一款通过抗CD20 CAR靶向B细胞的异体γδ-T细胞疗法,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僵人综合征(SPS)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相关血管炎等,正在国际范围内处于1期临床研究阶段。该产品还曾被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III级或IV级狼疮性肾炎。
除了上述产品,还有其他1类新药首次获得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包括鸿花科技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CL01阴道胶囊,拟开发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相元生物医药与哈尔滨三联药业共同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XY0507注射液,拟开发用于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GD-N2203灌肠液,拟开发治疗炎症性肠病;莱恩医药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1D228片,拟用于治疗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聚焦多肽药物研发的主流源生物申报的化药1类新药注射用MB0151,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
希望这些在研产品后续研发进展顺利,早日为患者造福。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Jan 11,2025,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2024年,上海依托张江等核心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国际化资本环境,在创新药融资市场中展现出强劲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增长引擎和亮点。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协同能力和活跃的资本运作,上海正逐步巩固其作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的重要地位。
2024年,至少61家上海创新药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数量超过2023年;已披露融资总额超76亿元,在中国各地区列首位。值得关注的亮点如下:
新锐持续涌现,早期融资占比超60%:43起融资轮次在B轮以前,占比较去年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显示出资本对早期创新项目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同时,有1家公司成功完成IPO,为后期融资市场注入信心。
近半数融资额流入抗体领域:21家获融资公司布局抗体药物管线,融资数量上与细胞与基因疗法相近,但抗体领域共获得超37亿元的融资总额,在所有药物类型中处于高位。
小分子药物平均融资额可观:在13起披露了金额的小分子药物融资中,平均融资额达到约2.6亿元,领跑其他药物类型。2024年上海创新药潜在融资金额TOP 3得主箕星药业、同源康医药、德昇济医药均有小分子管线正在推进。
中枢神经系统(CNS)、免疫系统疾病受关注:获融资公司在疾病领域上的分布与2023年相仿,除了长期备受关注的抗肿瘤领域外,CNS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最受关注,均有约20家公司布局。其中,CNS领域融资事件数较去年增加了近1倍。
参考阅读:2023年52家上海创新药公司获融资
箕星药业:心血管代谢类疾病新药研发公司
2024年1月6日消息,箕星药业(JIXING)宣布完成1.62亿美元D轮融资,由拜耳(Bayer)、RTW投资公司分别以3500万美元和1.27亿美元对其进行股权投资。
箕星药业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医药公司,由RTW公司于2019年投资创立,致力于开发针对心血管代谢类疾病的创新疗法。
▲箕星药业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据官网介绍,箕星药业目前有三项拥有全球权益的心血管代谢在研产品。其中,进展较快的CX11,是一款在研的、用于治疗包括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等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GLP-1 RA。GLP-1 RA药物已被证明能够用于减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CX11是一日一次的口服剂型,相较于注射液,具有更优的服药便利性和易操作性。2024年12月,箕星从闻泰医药引进CX11的全球(除大中华区外)权益,并计划于2025年启动一项针对肥胖和超重患者的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区)2期临床研究。
同源康医药: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公司
2024年8月20日,同源康医药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5.06亿港元。
同源康医药成立于2017年,行政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开发差异化癌症靶向疗法,以满足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尤其是肺癌领域。根据招股书介绍,同源康医药产品研发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致力于开发提高肺癌疗效的产品;二是探索CDK家族抑制剂在治疗癌症方面的潜力。
▲同源康医药部分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根据招股书介绍,该公司已建立由11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处于3期关键临床阶段的核心产品TY-9591、其他6款临床阶段产品,以及4款临床前或早期开发阶段产品。TY-9591是第三代EGFR-TKI,其能够不可逆地结合某些EGFR突变体,最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该产品是通过对奥西替尼进行改良而开发出来的,目的是提高其安全性,允许更大的给药剂量,从而有可能提高疗效,以及提高血脑屏障的通过率。目前,TY-9591正在进行单药治疗的注册性3期临床试验,用于EGFR L858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德昇济医药:肿瘤免疫疾病创新药研发公司
2024年4月8日,德昇济医药宣布完成由欧洲生命科学投资企业Medicxi主导的6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德昇济医药产品管线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开发,特别是推动首款产品D3S-001的全球临床试验。
德昇济医药是一家面向全球、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肿瘤及免疫精准治疗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该公司充分利用对临床的洞察和生物标志物策略来指导药物发现和开发,旨在为患者创造临床意义重大的创新疗法。
▲德昇济医药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据官网介绍,德昇济医药目前有6款药物在研,其中进展较快的D3S-001,是一款新一代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具有成药性高、对靶点的抑制性强、抑制速度快、抑制完全以及安全性好等潜在优势。曾获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目前正在开展全球2期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
亚飞生物:肿瘤微环境响应型药物研发公司
2024年12月2日,亲合力生物母公司亚飞生物宣布已完成B2轮融资,本轮投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本轮资金的注入将为亲合力在全球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进程中提供强劲动力,加速公司技术平台和药物的研究开发,以满足肿瘤治疗领域迫切的临床需求。
亲合力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商业化及对外合作创新型抗癌药物。该公司打造了只在肿瘤微环境激活的多特异性智能偶联药物技术平台,包括肿瘤微环境激活小分子偶联药物,肿瘤微环境激活抗体、双抗药物和肿瘤微环境激活ADC为核心的一体化研发创新体系,已开发20个以上用于治疗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创新候选药物。
其中,亲合力自主研发的肿瘤微环境特异激活小分子偶联药物莱古比星的注册性临床即将揭盲。与多柔比星头对头的软组织肉瘤适应症的注册性临床试验中期数据积极。莱古比星同时在多癌种继续进行或开展临床研究。
橙帆医药: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2024年12月31日,橙帆医药宣布完成近50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将用于推进橙帆医药的创新药物管线,加速核心研发项目进入临床开发阶段,专注于开发针对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差异化创新治疗方案。
橙帆医药成立于2021年,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总部。公司立志以疾病生物学为基础,药物发现为创新引擎,以大分子生物创新药为主要研发方向,聚焦大分子相关的新技术, 包括双抗/多抗,ADC和新分子类型,聚焦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眼科疾病,为患者带来创新疗法。
自成立以来,橙帆医药已建立起涵盖十余个潜在首创/最佳(FIC/BIC)多特异性抗体和ADC分子的广泛研发管线,聚焦于肿瘤学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公司核心研发管线预计将于2025年进入美国和中国的临床开发阶段。2024年11月,橙帆医药与Avenzo Therapeutics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Nectin4/TROP2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
辐联科技:放射性药物开发公司
2024年1月4日,辐联科技(Full-Life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4730万美元的B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帮助公司快速推进其放射性药物管线的开发和药物生产能力的建设,并优化其专有发现平台UniRDC。该平台旨在加速及流程化放射性偶联药物的发现过程。
辐联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放射性治疗公司,中国办事处位于上海自贸区,致力于打造拥有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全产业链核药公司以造福全球患者,并计划通过针对未来治疗方法的创新研究来解决目前影响放射性药物研发的核心问题。
▲辐联科技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2024年7月,辐联科技宣布主要放射性药物225Ac-FL-020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该药物为创新型下一代PSMA靶向放射性核素药物偶联物(RDC),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被开发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于2024年进入全球1期临床研究。此外,同在7月,辐联科技以超5.7亿美元将靶向NTSR1的RDC项目FL-091全球权益授予SK Biopharmaceuticals,拟治疗靶向神经降压素受体1型(NTSR1)阳性的癌症。
礼新医药:抗肿瘤靶向药研发公司
2024年10月18日,礼新医药宣布已于近日成功完成了3亿元C1轮融资。此外,礼新医药近期已启动C2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临床阶段管线特别是LM-302和LM-108的临床进度推进、并支持公司自主研发的抗体发现平台、下一代ADC技术平台、以及双抗技术平台,持续产出创新管线。
礼新医药创立于2019年,官网地址位于上海,聚焦于肿瘤免疫及肿瘤微环境领域内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专注生物创新药研发。该公司尤其专注于以GPCR及多次跨膜蛋白为靶点的大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经成功将多个大分子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推向临床阶段或达成对外合作。
▲礼新医药部分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礼新医药已建立起多个差异化创新药管线。2024年11月,礼新医药将其新型在研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授权给默沙东(MSD),合同交易金额近33亿美元。LM-299是一种在研PD-1(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特异性抗体。该创新治疗手段设计用于阻断免疫检查点PD-1/PD-L1以及VEGF/VEGFR两个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基于“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抗肿瘤机制。目前该药物1期临床试验正在中国招募受试患者。
安领科生物: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2024年11月28日 ,安领科生物(Allink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安领科生物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和ADC疗法,为肿瘤和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本轮融资将助力加速安领科生物的全球化布局,包括推进其核心管线ALK201(FGFR2b ADC)和ALK202在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并积极拓展肿瘤和免疫领域的研发管线,持续优化其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和ADC技术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科技公司。
大睿生物:siRNA药物研发公司
2024年7月19日,聚焦核酸药物研发的临床阶段公司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A+轮3500万美元融资。大睿生物将利用所得资金推动创新的siRNA代谢管线项目进入全球开发,并扩展夯实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领域的肝外递送平台。
大睿生物成立于2021年,官网地址位于上海,是一家核酸创新药平台公司,专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该公司始终致力于研发“best-in-class”的siRNA药物,在肝靶向代谢相关管线产品的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肥胖和肾脏疾病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差异化和创新性,此外,还聚焦于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深入挖掘肝外核酸递送的潜力,成功建立了专有的肝外递送平台。
▲大睿医药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大睿生物正在推进基于新一代siRNA平台生成的siRNA管线项目。该公司首个RN0191管线为PCSK9 siRNA项目,已完成澳大利亚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并积极推进高胆固醇血症的2期临床开发。RN0361作为大睿生物第二个管线项目,针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于2024年第二季度进入临床。大睿生物还在同期推进用于肾脏疾病、肥胖和心血管代谢疾病治疗等创新管线的临床前阶段实验。
麦济生物: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2024年8月2日,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公司麦济生物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
麦济生物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专注于过敏和自身免疫型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领域。该公司创始人张成海博士所带领的麦济核心技术团队曾主持了十余个创新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临床申报,现已有5个创新抗体药物处于临床研究的各阶段。
该公司在研药物MG-K10是一款靶向IL-4Rα的单抗药物,其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进入临床3期,哮喘正启动临床3期研究。该产品具有半衰期延长特性,可实现同靶点药物两倍的给药间隔。
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更多数据内容推荐
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100 项与 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