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阶段不明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Phase II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IL-21-expressing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Injection (hV0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Tumors
The main goal of this clinical trial is to preliminary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IL-21-expressing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injection (hV0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nd the secondary purpose i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hV01.
重组人IL-21溶瘤痘病毒注射液(hV01)每周期单次给药治疗晚期肉瘤、宫颈癌患者的IIa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评价hV01每周期单次瘤内注射治疗晚期肉瘤、宫颈癌的初步有效性。次要目的:进一步评价hV01每周期单次瘤内注射给药的安全性。探索性目的:探索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的改变与疗效的相关性。
A Phase I Dose Escalation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nce,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Recombinant Human IL-21-expressing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Injection (hV0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Solid Tumors
The goal of this clinical trial i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nce,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recombinant human IL-21-expressing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injection (hV0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100 项与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贝达药业四项研究成果亮相2025AACR年会 PPS 2025年第116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于2025年4月25-30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贝达药业BPI-572270、BPI-585725、BK-001(VM-001)、MCLA-129等四项研究成果亮相2025AACR年会。BPI-572270KRAS突变是导致多种癌症发生(如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致癌驱动因素,在所有癌症中的突变频率为20%-30%。目前已有靶向KRASG12C突变的药物获批并显示出临床获益。但尚未有靶向其他常见KRAS突变(如 KRASG12D/G12V/G12R等)以及另外两种RAS亚型(NRAS和HRAS)突变的药物获批上市,具有极大未满足临床需求。BPI-572270是一种强效泛RAS抑制剂,对携带KRAS、NRAS和HRAS不同突变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强效杀伤作用,显示出纳摩尔级IC50的细胞活性。BPI-572270在KRASG12V和KRASG12D的人胰腺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低剂量每天口服给药一次可实现肿瘤消退。BPI-572270在小鼠、大鼠和比格犬中具有出色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大鼠和比格犬进行的重复给药安全性评估数据初步显示BPI-572270安全性良好,进一步增强其在临床开发潜力。BPI-572270有望为携带不同RAS突变的广大实体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BPI-585725目前,尽管已有数款KRASG12C抑制剂上市,但是由于易出现耐药等原因,其疗效有限且应答持续时间较短。通过降解而非抑制KRAS蛋白有望实现持久的临床疗效。BPI-585725是一个新的多KRAS突变(KRASmulti)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分子。在细胞水平的KRAS降解实验中,BPI-585725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依赖机制,对KRAS G12C、G12D、G12V、G13D及野生型扩增(WT-Amp)均能展现出显著的KRAS降解能力。该化合物对多种KRAS驱动型肿瘤细胞系(包括G12X、G13D和WT-Amp)均具有很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在多种细胞系中的IC50小于10 nM。生物化学水平靶点结合实验显示,BPI-585725对KRAS的亲和力比N/HRAS高300倍以上。在PK-59(KRASG12D)异源移植瘤模型中,单次静脉注射30 mg/kg BPI-585725可使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维持长达6天的有效浓度,并伴随持续的KRAS降解及下游DUSP6抑制效应。在该模型上每周一次给药,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的肿瘤抑制能力。综上,BPI-585725是一款高效、高选择性KRASmulti降解剂,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且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BK-001(VM-001)目前的癌症治疗药物,如抗体、CAR-细胞,以及XDC等药物,主要是针对肿瘤相关抗原,而非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行开发的。尽管这些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靶向特异性并降低了毒性,但仍无法避免对正常信号通路的干扰和脱靶效应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些挑战,贝达药业徐汶新博士带领贝达药业和康万达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即抗体与溶瘤病毒的协同疗法。该方法利用转基因溶瘤病毒(V113)在肿瘤细胞表面递呈人类不表达的靶抗原(TT3),随后,用CD3/TT3双特异性抗体(BK-001)靶向该抗原(TCE平台技术)。这一组合疗法不仅改变了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精准靶向性和旁观者效应,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为癌症患者,特别是那些对现有治疗药物耐药或无药可医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MCLA-129研究名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扩增/过度表达状态与MCLA-129响应的相关性:1期试验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背景:MCLA-129是一种靶向EGFR和c-MET的人源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抑制EGFR和c-MET信号传导、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和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在这项正在进行的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MET/EGFR双特异性抗体MCLA-129的1b期研究(NCT04930432)中,我们旨在更深入地探索MCLA-129与MET扩增(METamp)或蛋白质过表达(OE)人群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的患者(≥18岁;ECOG PS 0-1;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或其他实体瘤;EGFR或MET突变阳性)每两周接受一次静脉注射MCLA-129(1500 mg)。MET OE定义为IHC2+或IHC 3+(SP44抗体),METamp根据基因拷贝数(GCN)定义。我们使用不同的GCN截止值,旨在探索其与疗效结果的关系。结果:在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3月31日),在24名NSCLC患者中,6名MET IHC 2+/3+患者和18名METamp患者的疗效可评估。6名MET IHC 2+/3+患者中有4名(中位既往治疗线数:1 [0-1])达到了确认的部分缓解(PR)(总体缓解率[ORR]: 66.6% [95% CI 22.3-95.7]),所有这4名患者都存在共突变(3名METex14跳跃和1名EGFR exon20ins)。未达到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8名METamp患者中有8名达到了确诊的PR(中位既往治疗线数:2 [1-7])(ORR: 44.4% [95% CI 21.5-69.2];DOR: NR [2.8-NR];PFS: 4.8个月[2.7-9.6])。在7名全身抗肿瘤治疗前检测到METamp的患者中,4名患者达到了确诊的PR,ORR为57.1%(95% CI 18.4-90.1),所有这4名患者都发生了共突变(2个EGFR exon20ins,1个METex14跳跃和1个L861Q)。在9名接受三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中,有3名患者达到了确诊的PR。不同MET临界值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的ORR。结论:MCLA-129在携带MET OE或METamp的晚期非NSCLC患者中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在携带共突变的患者中。高GCN似乎与METamp的晚期NSCLC患者中更好的疗效呈现相关性,表明其预后特性。文章来源:贝达药业美编排版:张苗苗文章审核:孙雯 张苗苗 杨美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或观点;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药学进展》杂志由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1.216,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由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近两百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联系《药学进展》↓↓↓编辑部官网:pps.cpu.edu.cn;邮箱:yxjz@163.com;电话:025-83271227。欢迎投稿、订阅!往期推荐聚焦“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盛大启幕!院士专家齐聚杭城,绘就生物医药前沿赛道新蓝图“兴药强刊”青年学者论坛暨《药学进展》第二届青年编委会议成功召开“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路演专场圆满收官!校企合作新旅程已启航我知道你在看哟
2025年第116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于2025年4月25-30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贝达药业BPI-572270、BPI-585725、BK-001(VM-001)、MCLA-129等四项研究成果亮相2025AACR年会。△贝达同事参加AACR年会BPI-572270KRAS突变是导致多种癌症发生(如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致癌驱动因素,在所有癌症中的突变频率为20%-30%。目前已有靶向KRASG12C突变的药物获批并显示出临床获益。但尚未有靶向其他常见KRAS突变(如 KRASG12D/G12V/G12R等)以及另外两种RAS亚型(NRAS和HRAS)突变的药物获批上市,具有极大未满足临床需求。BPI-572270是一种强效泛RAS抑制剂,对携带KRAS、NRAS和HRAS不同突变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强效杀伤作用,显示出纳摩尔级IC50的细胞活性。BPI-572270在KRASG12V和KRASG12D的人胰腺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低剂量每天口服给药一次可实现肿瘤消退。BPI-572270在小鼠、大鼠和比格犬中具有出色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大鼠和比格犬进行的重复给药安全性评估数据初步显示BPI-572270安全性良好,进一步增强其在临床开发潜力。BPI-572270有望为携带不同RAS突变的广大实体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BPI-585725△杭州研发中心副主任周全博士作口头报告目前,尽管已有数款KRASG12C抑制剂上市,但是由于易出现耐药等原因,其疗效有限且应答持续时间较短。通过降解而非抑制KRAS蛋白有望实现持久的临床疗效。BPI-585725是一个新的多KRAS突变(KRASmulti)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分子。在细胞水平的KRAS降解实验中,BPI-585725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依赖机制,对KRAS G12C、G12D、G12V、G13D及野生型扩增(WT-Amp)均能展现出显著的KRAS降解能力。该化合物对多种KRAS驱动型肿瘤细胞系(包括G12X、G13D和WT-Amp)均具有很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在多种细胞系中的IC50小于10 nM。生物化学水平靶点结合实验显示,BPI-585725对KRAS的亲和力比N/HRAS高300倍以上。在PK-59(KRASG12D)异源移植瘤模型中,单次静脉注射30 mg/kg BPI-585725可使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维持长达6天的有效浓度,并伴随持续的KRAS降解及下游DUSP6抑制效应。在该模型上每周一次给药,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的肿瘤抑制能力。综上,BPI-585725是一款高效、高选择性KRASmulti降解剂,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且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BK-001(VM-001)目前的癌症治疗药物,如抗体、CAR-细胞,以及XDC等药物,主要是针对肿瘤相关抗原,而非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行开发的。尽管这些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靶向特异性并降低了毒性,但仍无法避免对正常信号通路的干扰和脱靶效应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些挑战,贝达药业徐汶新博士带领贝达药业和康万达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即抗体与溶瘤病毒的协同疗法。该方法利用转基因溶瘤病毒(V113)在肿瘤细胞表面递呈人类不表达的靶抗原(TT3),随后,用CD3/TT3双特异性抗体(BK-001)靶向该抗原(TCE平台技术)。这一组合疗法不仅改变了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精准靶向性和旁观者效应,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为癌症患者,特别是那些对现有治疗药物耐药或无药可医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MCLA-129研究名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扩增/过度表达状态与MCLA-129响应的相关性:1期试验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背景:MCLA-129是一种靶向EGFR和c-MET的人源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抑制EGFR和c-MET信号传导、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和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在这项正在进行的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MET/EGFR双特异性抗体MCLA-129的1b期研究(NCT04930432)中,我们旨在更深入地探索MCLA-129与MET扩增(METamp)或蛋白质过表达(OE)人群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的患者(≥18岁;ECOG PS 0-1;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或其他实体瘤;EGFR或MET突变阳性)每两周接受一次静脉注射MCLA-129(1500 mg)。MET OE定义为IHC2+或IHC 3+(SP44抗体),METamp根据基因拷贝数(GCN)定义。我们使用不同的GCN截止值,旨在探索其与疗效结果的关系。结果:在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3月31日),在24名NSCLC患者中,6名MET IHC 2+/3+患者和18名METamp患者的疗效可评估。6名MET IHC 2+/3+患者中有4名(中位既往治疗线数:1 [0-1])达到了确认的部分缓解(PR)(总体缓解率[ORR]: 66.6% [95% CI 22.3-95.7]),所有这4名患者都存在共突变(3名METex14跳跃和1名EGFR exon20ins)。未达到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8名METamp患者中有8名达到了确诊的PR(中位既往治疗线数:2 [1-7])(ORR: 44.4% [95% CI 21.5-69.2];DOR: NR [2.8-NR];PFS: 4.8个月[2.7-9.6])。在7名全身抗肿瘤治疗前检测到METamp的患者中,4名患者达到了确诊的PR,ORR为57.1%(95% CI 18.4-90.1),所有这4名患者都发生了共突变(2个EGFR exon20ins,1个METex14跳跃和1个L861Q)。在9名接受三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中,有3名患者达到了确诊的PR。不同MET临界值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的ORR。结论:MCLA-129在携带MET OE或METamp的晚期非NSCLC患者中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在携带共突变的患者中。高GCN似乎与METamp的晚期NSCLC患者中更好的疗效呈现相关性,表明其预后特性。关于AACR年会AACR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0名专业人士出席会议。
4月24日,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生命健康科技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贝达药业、贝加资本、贝达梦工场、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主办,以“聚势•共生”为主题,汇聚200余名产、学、研、医及投资界人士,共探医药创新生态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博士,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邵元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石远凯,浙江省国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秉学,杭州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刚锋,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姜巨舫,星源未来、瑞普晨创总经理楼胜琼等出席活动。大会主席丁列明博士致欢迎辞。他表示,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既有多重政策利好的机遇,也面临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不足、融资难等挑战。这些问题涉及医药创新整体生态多个方面,更加迫切地需要各方携起手来、共克难关。这也是本次论坛选择以“聚势•共生”为主题的初衷,期待为大家搭建更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更加广泛地凝聚各界智慧,一起深化产业链协作、赋能生态圈建设,聚势而上、共生共荣,共同谱写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邵元昌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浙江出台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深刻改变医药研发的格局,为创新药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浙江省药学会始终秉持“搭平台,做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推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行业难题推动政策落地做贡献。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齐心协力、共同奋进的力量,共同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和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开拓新境界!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作题为《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路径分析》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当前,我国医药创新研发贡献稳定处于全球“第二梯队”前列,但与此同时,行业在基础研究、药品监管、产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挑战。未来,要多维度提升我国源头创新能力;逐步建立国际认可的、权威性的审评制度;完善多元支付体系、构建统一市场大循环;从法律角度建立商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创新药目录为抓手打造多元支付体系;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助力我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石远凯作题为《解锁中国新药发展奥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国药品研发历经仿制跟随、创新萌芽、创新崛起、创新领跑四个阶段,实现了从“仿制”到“创新”、从“追随”到“领跑”的重大跨越。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激增,涌现了一批以盐酸埃克替尼等为代表的国产创新药物。此外,本土药企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出海成果频现,贝达药业研发的恩沙替尼成为首个由中国公司主导在全球上市的小分子肺癌靶向创新药。期待未来有更多国产创新药迈向世界舞台,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国家特聘专家、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在《动态变化的国际环境下药物跨境合作开发策略之我见》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全球医药产业正处于深刻重构期,中国创新药迎来了迈向国际舞台的历史性窗口。他对比了中美医药环境的变化,深入剖析了美国FDA改革、财政政策等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冲击,同时指出,中国凭借临床数据积累、政策支持与转化效率等优势,正在重塑全球License-out(对外授权)格局。他强调,中国企业未来应更加灵活地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化路径,实现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本次活动还举行了创新生态圈联盟启动仪式。贝达创新生态圈联盟秉持“让科学家实现创业梦想,让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以贝达药业为核心,以贝达基金、贝达梦工场为两翼,围绕新药产业、临床需求、前沿科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良性产业生态。截至目前,生态圈已设立基金4支,投资孵化项目近30个,覆盖小分子、大分子、基因/细胞治疗、CDMO等前沿领域,深度布局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类疾病等重大赛道。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范建勋,瑞普晨创孟高帆博士,禾元生物首席医学官秦志杰,博锐生物副总裁金如忠,邦耀生物董事长刘明耀,高维医药董事长李旭,康万达医药董事长胡放上台进行创新生态圈联盟仪式签约。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随后,圆桌主题论坛举行。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姜巨舫,泰格医药联合创始人、总裁曹晓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邦耀生物董事长刘明耀,加科思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禾元生物首席医学官秦志杰,围绕“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医药创新的机会和挑战”主题,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影响。本环节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主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浙江省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汪炜,西湖大学校长资深顾问、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仁,九洲药业董事长花莉蓉,杭州产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潘晓晖,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范建勋,围绕“完善创新生态 全链条支持医药创新”主题展开讨论,为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的持续完善建言献策。本环节由贝达药业董事长助理丁师哲、启元生物总经理主持。本次论坛以高质量的思想交流和多维度的产业对话,展现了中国医药产业不断跃升的创新力量,进一步凝聚了构建医药创新生态圈的共识。未来,贝达药业将持续深化创新生态圈建设,以开放平台赋能各类创新主体,携手生态伙伴,以“聚势共生”的坚定步伐,共同探索医药创新的“中国答案”!
100 项与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杭州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